书城宗教圆满
8367900000041

第41章 “谦”字诀——谦虚新解

当人们称颂科学家牛顿的光辉成就时,他却认为自己好像还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只不过捡到了几片贝壳而已。谦虚的人总是努力不懈、积极进取、锐意奋进,也因此自古以来谦虚就成为有志之士立身的原则,社会大众追捧的美德。然而,同样的自谦之辞,在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下,往往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一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而闹出许多误会和麻烦。

很多谦虚与现实格格不入这一事实不禁使人们想到:究竟是谦虚本身过时了,还自谦者出了问题呢?

怀深和怀远是同一年入寺的师兄弟,怀深稍年长些。虽然两人交情甚好,但是表现出来的禀赋却大相径庭。怀深性情温和,少言寡言,虽然多次被师父称赞悟性高,但从不因此骄慢,因此获得了很多师父和同龄师兄弟的认同。相比起来,怀远尚显顽劣,平日不好好诵经,只会上蹿下跳没个安宁,虽然犯不了什么大错,但也颇让师父们头疼。

该寺的方丈常年在外云游,近日,恰逢方丈回寺,几位法师想让方丈检验一下小和尚们用功的结果,便召集了十余位小和尚来到方丈的居所。

怀深、怀远也在其中。看到这种阵势,怀远的腿不禁有些发软,总是装作无意识地向后退,希望不会被方丈注意到自己。但说来也巧,怀深和怀远这两个法号正是当年方丈所起,方丈想起来这事,便说道:“不如让怀深和怀远两师兄弟作为代表吧。”

怀远一听,心里暗说不妙,但无奈,只能先走上前,怀深依然秉着平日的作风,跟在怀远后面。看到沉静的怀深,怀远心生一计,急忙说道:“得知方丈要徒弟们来,我和师兄已准备多时,尤其是师兄,我们两个观点大同小异,不如让资质优异的师兄一人说与方丈听吧。”方丈正欲点头,怀深徐徐说道:“此举不妥,师弟言重了,既然师弟也早有准备,我看还是师弟先吧。”怀远一时慌了阵脚,但还是坚持道:“你是师兄我是师弟,师弟怎敢贸然领先?”怀深依旧谦让:“众生平等,本无谁当先谁当后”……

在座除了方丈,无人不知怀远的诡计和怀深的“迟钝”,一时哄堂大笑起来。我们从不否认,谦虚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性。“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可是我们更不能否认,古时的大禹如果不在治水中表现自己,怎能成为继舜之后的一代君主?王勃不在腾王阁上表现自己,怎能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谦虚无疑是必要的,但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必要。你本有一身才气,对事对人皆有独到见解,却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在老师、前辈面前畏畏缩缩,把谦虚当尊敬,不敢提出不同意见,这种“伪君子”式的谦虚,只是退让和愚昧的体现,早该被世人所摒弃。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商人在巴黎一个最有名的饭店请客,商人首先端起酒杯,客气了一番:“感谢诸位光临,今天请大家来坐一坐,饭菜不好,大家多多包涵……”结果饭店老板不答应了:“先生说我们饭店的饭菜不好,是有意破坏我们饭店的名誉。”质问商人:“饭菜究竟哪点不好?”然后要求恢复名誉,赔偿损失。

满桌盛宴,佳肴如山,却要自谦为“没有菜”,或者“菜不好”,这种谦虚在中国大地随处可见。明明对某件事情做得很圆满、很成功,可在大吹大擂的经验介绍之后,总要来两句“我们做得很不够,与领导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知自己对某项工作很内行,也知道领导在上面讲错了,可硬要“懂装不懂”,以此来衬托“领导高明”;本来自己知道的事,人家求教于他,他说自己才疏学浅,让对方另请高明……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谦虚虽说来容易,运用起来需要注意技巧和策略:首先,自谦不等于自卑,不能一味的、无限制的谦虚,这很容易被他人误读为自卑、没本事;其次,谦虚要注意分寸,谦虚过一度是懦弱,少一分是狂妄,因此要把握好谦虚的度;最后,谦虚要分清对象,对谦虚的人也适当的谦虚,容易引起共鸣、增加感情,而对那些喜欢自信和张扬的人则要相应的“王婆卖瓜”一下,从而获取信任。

“圆满箴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使人进步的明智之举。但谦虚也应讲究分寸、场合和时机,否则在他人眼中就会成为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