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8359200000094

第94章 厌学问题

现实例子

曾有一位父亲向笔者寻求帮助,他说:“儿子初中毕业了,但却死活不想上高中,要去外地的网友那边打工。无论我和他妈如何苦口婆心地劝阻不起任何效果。”父亲已经非常绝望,悲伤地感叹“这样的儿子一无是处!”

此外,父亲还列数了孩子许多罪状:学习成绩差,与朋友打架,顶撞老师,等等。父亲为孩子的事烦恼极了,工作也没有心思做。

提高认识

如今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很多,一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二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忽视孩子的社会实践,使孩子对现实社会认识不清,误以为世界很好闯;三是父母和教师以升学为目标培养孩子,使孩子对学业的意义认识不清,不知道学习知识对人生的可贵。

为了避免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父母必须提高认识,积极改进家庭教育。

具体指导

1.为孩子的成长营造温馨、健康的家庭环境

如父母感情不和睦,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对学习情况不闻不问。这种家庭,不仅会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若引导不当,严重的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坠落。同时,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而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导致自卑厌学的心理障碍症。

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给孩子健康成长、努力向上的动力,同时也有助于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2.改进教育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校和家庭教育往往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硬性灌输式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枯燥的苦差事,致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和老师都应努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

3.适时、适当地排解孩子的学习压力

父母往往不顾孩子自身的潜力,一味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这样做不但无益于孩子热爱学习,只能适得其反。

我们应通过丰富有益的业余活动,给孩子适当解压。父母不要成天只谈“学习成绩”、“排名”的话题。轻松有趣的话题、丰富的活动更有利于孩子张弛有序地生活和学习。也不要总是拿孩子与他人比较,多拿孩子与自己比较,有助于孩子树立信心。

4.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父母期望过高,孩子难以达到,缺乏成就感,使孩子的信心屡遭挫败。强迫孩子参加补习班、训练班,会使孩子产生学习疲劳。

我们提出的教育要求,要基于孩子现有能力和潜能,是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如果要求过高,孩子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没有了成就感,对学习就会失去信心和兴趣。

5.为孩子顺利学习做好各阶段准备

根据孩子智力水平安排孩子适龄入学,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习规律,重视早期智力开发,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在广义上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性格、情感、意志五种心理因素组成。

孩子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智力因素固然重要,非智力因素更加重要,主要表面现在动力、导向、调节、强化——非智力因素能直接强化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能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孩子主动自觉地学习;能使孩子保持勇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及时果断地纠正错误,改变不适宜的心理状态;学习过程中,观察、注意、记忆、想象、独立思考等,都必须有非智力因素的强化作用才能完成。

为了培养非智力因素,家庭对孩子的学习指导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重在激发孩子内部的、高尚的动机);适时给予孩子鼓励,树立孩子学习信心,激发孩子的情感,锻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尤其在小学阶段,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意志力。

1)做好入学指导。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比如多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告诉孩子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减少孩子的上学焦虑。培养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让孩子适应入学后的生活。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父母除了给孩子购买文具等物质准备外,应以轻松简明的方式与孩子交谈,让他们了解小学与幼儿园不同,是真正求学生活的开始,激发孩子的荣誉感和信心,为孩子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适应学校环境和规则对孩子顺利进行学习非常重要,父母一定要重视入学指导。

2)做好升学指导。许多孩子进入中学后,成绩下滑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有个过程。由于缺乏父母的升学指导,孩子仍以小学时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一长必然出问题。

等到发现孩子落后,父母又不知原因何在,不懂如何帮助孩子,或开展题海战,或带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却没能帮助孩子建立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致使孩子付出了许多,学习效果却仍然不佳,孩子的学习信心遭受严重打击,这也是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多数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还不错,各方面也都好,但升入中学就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学习成绩渐渐大不如前,学习兴趣和信心也会因此受到打击。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学课程设置不但内容增多了,学科的知识面更广了,难度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要求也和小学大为不同;另一方面,进入中学,孩子的身心发展到了一个质变阶段。这两方面导致了孩子们学习差距的拉大,再也不像小学时大家都差不多。

所以,升学指导非常重要,一方面父母要帮助孩子总结小学时期学习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要让孩子认识到,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与方式与小学不同,指导孩子科学地学习(比如,上课要适当做笔记,课前做好预习,课余做好复习等。这些在小学要求得很少,在中学却非常重要)。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并鼓励孩子迎接新的挑战。

6.学会正确帮助孩子学习

当孩子学习失利时,许多父母只会埋怨、指责,却不懂找原因,也不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学习困境。这么做,显然不能给孩子建设性的指导。

孩子学习失利,并不见得是不够努力,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智力水平尚未达到(许多父母过早让孩子上学是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应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切莫拔苗助长)、学习障碍(原因很多,比如身体健康问题、生活不规律等)、不良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欠缺等。还有少数孩子,因为多动症而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

孩子学习不佳,父母首先要研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比如,如果孩子确实存在学习困难,再怎么迫使孩子努力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而应根据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这方面,父母可以多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请教,家校携手找出孩子学习问题的根源,制订帮辅计划。

7.加强人生观教育

家庭教育绝非智力教育和督促学习。在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内容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父母应在生活中有意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如果没有通过有效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便会在放任自流中形成不良习惯和错误观念。许多孩子不良恶习和错误观念的形成,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偏差和父母的失职带来的。

8.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绝大多数家庭,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学习,从不带孩子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孩子对现实社会知之甚少。不知道生活的现实性,就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

许多孩子因对学习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对社会缺乏了解,又受到“学习无用论”的影响,出现“弃学从业”的想法。想要孩子断了打工念头,珍惜学习机会,就该给孩子创造适当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生活。

许多西方父母,要求孩子在假期打工挣学费,一方面锻炼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了社会,认识了生活的不易,从而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学会珍惜。这种做法值得中国父母思考、借鉴。

对于许多孩子“不想上学,想打工”的想法,建议父母不要一味劝阻。应告诫孩子打工的不易、生活的艰辛,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放弃这种念头,不妨让孩子假期在家乡找一份临时工作,从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现实。

如果有机会,父母可以带孩子去企业或公司尝试应聘或参观学习,让孩子了解想要社会认可需要哪些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认识到知识和能力的可贵,这比父母枯燥说教有用得多。

父母也可以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带孩子去餐厅、工地访问,参观或实践,让孩子体会体力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当孩子经历挫败时,父母千万不要嘲笑孩子,要鼓励孩子重新认识自己、重新面对人生,并和孩子认真谈一谈人生的意义和学习的价值。父母还应积极评价孩子在社会实践中付出的努力,鼓励孩子将这种努力运用到学习中,为将来真正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其实,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了解生活、懂得珍惜,这一切比一味埋头读书重要得多。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想要孩子热爱学习并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父母要做的绝不是代替老师教学,也不是买书、报班,或是找补习老师帮孩子做题目,更不该拿着棍棒站在孩子身旁逼迫孩子。上述做法看似有点用,但都是治标不治本。

9.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调整教养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当孩子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到了一个新阶段,家庭教养方式,应随孩子身心发展做出相应调整。学习方面,父母要注重激发孩子内部学习动机,变“我要孩子学习”为“孩子自己需要学习”,让孩子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是父母和老师真正该做的。

要做到这一切,缺乏教育知识和能力是办不到的。做父母绝不是体力活,需要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提高我们的教育技巧与能力,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