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8359200000065

第65章 理性施爱

爱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爱之不当,比如溺爱、单向的爱、扭曲的爱反会害了孩子,我们应给予孩子理性的爱。

身为父母,我们在孩子的人生中应扮演知己与伯乐的角色,而孩子人生的主角应该是他们自己。

现实例子

有一个同事非常疼爱儿子,常把儿子挂在嘴边:“这小子一天花在零食上的钱,比一家人的生活费还多。”同事问他怎么会花那么多钱?他解释说:“小家伙可识货了,喜欢的都是最贵的,便宜的他都不要!”语气中透着几分自豪,“如果买便宜的他会又哭又闹。再说,又不是买不起。”

一到冬天,他时常让孩子呆在家里:“今天很冷,不能让孩子上幼儿园,还是让他在家看电视好,免得孩子受罪。”

反省

许多父母都不懂,孩子小时候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但是当孩子长大走上社会后不可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也不懂从小不适当磨炼孩子的意志,既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更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提高认识

父母的爱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与幸福,是孩子安全感、自信心和上进心的源泉。缺乏父母之爱,会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带来各种问题。

研究表明,孩子的许多问题,包括行为问题、心理问题等,正是因为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爱护而引起的。父母的爱对孩子智力发展和顺利学习也都有着重要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表明:人都潜藏着五种由低到高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只有前一需要得到满足才会发展到下一需要。

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而前四种需要的实现是自我实现的基础。许多孩子存在学习问题,其根源往往在于低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尤其缺少父母的爱是导致孩子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致使孩子缺乏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不仅如此,缺少家庭温暖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母的爱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证,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教育的有力手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当然,没有哪个父母认为自己不爱孩子,也希望这种爱能得到孩子的回报。然而,我们对孩子的爱,孩子收到了吗?

反省

父母们自认为孩子应该明白自己的爱,但却不懂孩子能否认可父母的爱,并不取决于施爱者,而是取决于被爱者。

强迫关怀、爱之不当不会让孩子感到幸福,只会令人生厌。而一味在乎成绩,不在乎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的需求,孩子不会有被爱的感觉。因为真正的爱,是基于尊重与需求,而不是被迫。因此,孩子能否收到父母的爱,取决于爱的方式。

当对父母的爱感到不确定或有压力时,孩子就无法亲近父母,有疑惑不知如何表达,有困难不知如何倾诉,只能独自默默承受内心说不清的混乱。

许多父母将对孩子的爱放在心里,很少、甚至从不表达;还有许多父母根本不懂如何爱孩子,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起居和学业,忽视了孩子本身的感受。不会爱,不懂爱,使孩子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孩子们最需要、最想要的爱,正是我们未曾付出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爱孩子,孩子们却缺乏父母之爱的原因。

提高认识

父母的爱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爱之不当、方式不妥,比如溺爱、单向的爱、扭曲的爱反会害了孩子。不关心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孩子学习好才爱孩子,对孩子的爱带有各种条件;一味溺爱忽视教育,是对孩子的伤害……

爱的方式比爱本身更重要。真正的爱不仅需要情感,更需要理性和智慧。只有理性的爱,才是最深沉、最博大的爱。为人父母应懂得反省自己的爱,做到理性施爱。

具体指导

1)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自主与独立,给孩子所需要的爱,不要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关怀。

2)关爱孩子的内心。真正的爱必然关注孩子的内心,在乎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要。

3)寓爱于严格要求之中。对孩子,爱与严是统一的。没有要求的爱是不负责任的,是害。真正的爱应注重教育,给孩子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培养孩子成才、成人。

4)适度适量。对孩子的爱应有度、得法,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掌握好爱的分寸和方法,过分的苛刻和严厉,过度的溺爱和偏爱,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5)让孩子理解父母的爱,给孩子爱的教育。单向的爱必然导致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造成孩子自私、冷漠等性格问题。父母不仅要懂得如何爱孩子,还应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爱别人(我们将在本章“给孩子爱的教育”一节中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