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现象
如今,父母责骂、嘲笑、讥讽孩子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人们对此也习以为常,认为孩子不听话,父母这么做是不得以,没什么不对。然而,粗鲁的态度、无情的言语对孩子稚嫩的心灵伤害极大。我们不仅反对体罚儿童,还有另一种惩罚——“心罚”,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反省
“心罚”不是直接指向儿童的身体,而是直接指向儿童的心灵,是对儿童的歧视、侮辱,及权利剥夺,是一种心灵的惩罚,其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
提高认识
1.父母排斥的教养态度,对儿童有意的忽视
如冷漠、蔑视、厌恶、凶煞、强制顺从等。
举例说明
小喻,五年级,父母来北京工作时将她带来。由于工作忙,父母成天不在家,顾不上小喻。
周一至周五,小喻寄宿在学校。周六和周日,小喻的父母要么把她托给朋友照看,要么将她锁在家中。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爸妈比陌生人强不到哪去。除了送我上学,供我吃穿,他们什么都不关心。我也知道他们工作忙,可是我很孤单,特别是被关在家里的时候。每当看到其他孩子和父母亲密地在一起时,我就特别恨爸妈!”
“有一次,周末被锁在家里,可我特别想出去玩,就把门锁弄坏去了同学家。爸妈为此狠狠地骂了我一顿,要我自己把锁修好,否则不给饭吃!他们骂我不懂得体谅他们,说他们辛辛苦苦工作都是为了我,我还这么不孝。可他们什么时候在乎过我的感受?”
孩子们除了生活等方面的外在需要,还有很多内在的正当需要,其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帮助。
但现实中,并非孩子所有的合理需要都被父母重视。许多孩子得不到父母公正合理的对待。尤其是那些在父母眼中“不听话”、“麻烦”或学习困难的孩子,常常遭到父母的冷遇或强制。
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而长期得不到父母重视和家庭温暖的孩子,智商得不到正常发展,性格受到压抑,还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2.压制、强迫的教养方式是对儿童权利的剥夺
剥夺孩子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权利,一直是大多数父母管教孩子常用的方式。当孩子们不听话或表现不佳时,父母们一般都通过剥夺孩子的权利惩罚他们,如剥夺游戏权、从事娱乐活动权、参与文化生活权;剥夺休息与休闲的权利;剥夺儿童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等。有的父母甚至不让孩子吃饭、睡觉。
对此,许多人觉得理所当然,因为“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而大众也觉得无可厚非,因为对普遍存在的,大家早都习惯了。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明确地把儿童看作是享有权利的主体,并在世界思想领域突现“儿童权利”这一观念。
儿童游戏、休息等正当需要,不仅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必需,这些活动的发起动力应是儿童的发展水平,而不是成人的准许。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什么都不管。父母要做的,是在尊重儿童活动权利的基础上,在更有效地引导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对儿童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引导是活动的提供,而不是剥夺;规范是活动的合理化,而不是局限化和单一化。
父母过多的指令、限制,使孩子过多地服从缺乏自主,这些都是剥夺儿童权利的表现。此外,过多、过细的规则和过度的严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对自己权利的充分利用。
3.过分的语言攻击,对儿童精神的虐待。
如奚落、辱骂、讥讽、吼叫、威胁、挖苦、诋毁、夸大其词、恶意比喻、无端指责、精神虐待、侮辱人格等。
让儿童有尊严地生活是《儿童权利公约》的重要思想。要使儿童有尊严地生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确保儿童的基本权利。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情境中,成人对儿童人格的侮辱大多出现在对儿童的不当评价中,出现在对儿童的过分要求中,出现在对儿童的非理性恼怒之中。
父母的不当言语还经常被披上“爱”和“严”的外衣,显然是对“爱与严”的误解,势必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改变观念
体罚危害严重,心罚对孩子的巨大危害并不亚于体罚。事实上,言语、态度软暴力,比硬暴力更伤人。
“心罚”是伤害孩子心灵、摧毁孩子自尊的利刃,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扼杀孩子的智慧。“心罚”往往还使儿童体验不公平、焦虑、悲伤及自卑,影响儿童的正常同伴交往,进而影响儿童个性的发展,内心世界难以健康成长。“心罚”还是不良行为的根源,比如引发儿童撒谎、欺骗及攻击性行为。
“心罚”危害儿童心灵,也危及儿童的身体。儿童的身心发展是相互关联的,长期处于“心罚”环境中的孩子必定会产生心理扭曲,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想要取得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意识到“心罚”的恶果,改变家教作风,重视孩子的内心需要,懂得观察、揣摩孩子的心境,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温暖、激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