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茁壮成长的智慧(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8358500000040

第40章 热爱劳动(1)

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

——齐万尼奥里

现在,许多家庭物质条件好了,又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一门心思地想让孩子尽量过得舒服些,少吃点苦。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口袋里零花钱不断,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怕孩子吃了苦。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使孩子不知一饭一粥的来之不易,二是使孩子生活难以自理,将来更难以自立于社会。作为父母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天堂,难遮明日的风雨。如果从小不让孩子吃点“蹲苗苦”,将来“庄稼”就难以长好。

许许多多的事例证明,童年和少年经受过困难、挫折和磨炼,是日后成才的资本。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陈章良,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里,他9岁入学,26岁获博士学位,28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30岁获联合国青年科学家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连续完成“四级跳”,这不能不说与陈章良的父母对他的教育,尤其是吃苦耐劳的教育和培养非常有关。

陈章良由于家境清贫,入学前一直在家帮助干活,直到9岁才上小学。有些人认为,从智力开发的角度看,他浪费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可是陈章良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学前教育很重要,学前的四年劳动,我起早摸黑在大自然熏陶下成长,空白的仅是文化,因为我年龄大一些,一入学,就很用功。由小学到大学,我都担任班干部,14岁入团,就当团支书,社会工作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增强了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正是靠这股自尊心和自信心,仅用17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至博士的学业。难怪有的大学生问他:“你是否绝对聪明?”他说:“我很刻苦。”他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陈章良的父母虽然目不识丁,但他们却能尽到父母的责任,以劳动人民的质朴感情教育陈章良怎样做人。他们教育陈章良从小就要学做事,“不要坐在家里等着天上掉下玉米来”,“要好好劳动,努力念书,不要乞求别人为你解脱困境”。所以,陈章良最难忘的是罗立中的国画《父亲》,最难以拒绝的是父母在家乡的期待。正是与父母亲难分难舍的思想感情,使他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报效祖国、报效母亲。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一些生理和心理学家提出,要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饥饿与寒冷。现在的少年儿童,食欲和抗病能力普遍不强。为了增强儿童的食欲,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有意识地让他们饿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同样,为了提高儿童的防寒抗病机能,有意识地让他们冻一下也是有益的,但不以损害身体为度。

耐劳与吃苦。特别是城市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与劳累无缘。为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让他们经受一些劳累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困难与挫折。常给孩子出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难题”,并教给他们克服困难的办法,还要让他们尝试和体验挫折和失败的滋味,以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能认识到并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要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因此,也就不会常向大人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

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要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就必须从事这样或那样的劳动。只有在劳动中,人们才能找到无尽的快乐,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而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劳动是成功的本源,因为美好的东西如果轻易得到,孩子就会毫不在意,只有让他们亲自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珍惜、爱护这些美好的东西。而那些优秀的人物,那些伟人,无一不是在苦难中,在贫困的推动下,勤奋劳作,而终于脱颖而出的。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往往就像温室里的花草一样,很少经历风吹雨打,不懂世上还有“艰辛”二字。他们不懂得体贴农民,不知道爱惜粮食和敬重土地,他们已经丧失了把劳动作为美德的最朴素的理解。而让他们获得这种理解,体会这种艰难,培养起对劳动的兴趣,便只有让他们亲自去体验。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只要没有危险,父母都要积极鼓励。比如,帮助父母扫地,擦桌子等。

2.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劳动岗位。父母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如洗碗,铺床铺等,要有标准和要求。

3.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劳动技能。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观念

劳动是良心和义务的第一个最正直的捍己者。

苏霍姆林斯基

孩子的劳动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应让其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承担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甚至2岁的孩子也要让他懂得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衣之类。而一个14岁左右的孩子应当成为有能力独立做大部分家务活的帮手,如负责决定家庭菜单和烹调、收拾与打扫房间及庭院等等。并指出,父母过分地宽容、宠爱孩子,会把孩子变成懒惰性、依赖性的人,危害极大。

教育方式得法,教育的愿望才能实现。第一位步入美国内阁的华裔女性赵小兰女士,堪称美国当今政坛上的新星。赵女士事业上的成功,用她自己的话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孩童时父母给予的良好家教。赵女士父母的家教方式出人意料,那就是引导和要求孩子参与家庭的大部分事务,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勤劳、当家作主的品格,不因他们年龄小而盲目溺爱,也不一味包办所有的事情。

赵小兰1954年出生于台湾。他的父亲赵锡成从事海运业,曾是台湾远洋船队中最年轻的船长。他在台湾海事考试中名列第一,引起了香港船业大亨董浩云(董建华的父亲)的注意,经过交谈,董浩云对这位年轻人的才能和品质极为赞赏,出资让他到美国去读书深造。当时小兰才5岁,和妈妈朱木兰及两个妹妹留在台湾。1962年,8岁的小兰和母亲、妹妹一同乘船到纽约与父亲团聚。当时,他们一家的生活相当艰难。全家挤住在纽约皇后区的一个公寓房间里。父亲要打3份工,母亲要操心全家人的衣食和照顾4个年幼的孩子。

由于赵锡成的才华和努力,获得博士学位的他很快在航运财经界崭露头角。事业迅速发展,家庭生活也迅速改善,但是,富起来的赵父却仍然让孩子读平民化的公立高中。孩子在外面的花费不论多少都要拿收据回家报账。赵锡成说,这不是小气,而是要让孩子学会自立,学会在美国社会中生存,懂得怎样用钱并养成经济头脑。赵家的教育,既注意东方传统,又注意吸收西方先进的成分。从小教孩子理财就是一例。这种因地制宜的施教为孩子在美国社会立足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赵小兰16岁时,无论是她个人还是家庭的状况都已相当令人满意。但这年暑假,赵小兰仍然提出要找分暑期工打打。赵锡成夫妇同意了,小兰就去了曼哈顿一家图书馆当管理员助手。

小兰的成长不仅得益于父亲的教诲,也得益于母亲言传身教。母亲朱木兰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初到美国时,为了孩子,她毅然放弃工作机会,承担起养育3个孩子的责任。

到了后来,随着赵锡成事业的发展,家里条件大大改观,家里有了管家。但小兰的妈妈依然要求孩子自己洗衣服、整理床铺、打扫房间。朱木兰说,管家是请来帮助父母的,不是服侍孩子的。她认为,无论是穷是富,对孩子的要求都是一样,这样孩子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和作风。穷不能苟且,富也不能娇纵。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及早学会自立,更要紧的是让她们养成一种不为外物转移的好品质。

说来难以相信,赵小兰家门前长达120英尺的车道竟然是几姐妹在父亲带领下自己动手铺成的。赵小兰后来在《我的事业和人生》中写道:“那时候我们不见得喜欢。如今想来,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交流,很能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了。”对于这些事情,作为母亲的朱木兰这样说:家园,家园,这个园地是一家人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正由于她们贡献出自己的心力,所以尤其会爱这个家,觉得自己是家的一分子。家是属于自己的;特别是在一家人的工作中,更能体会到荣辱与共、同心协力,从而产生共同意识。让孩子从小做家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情。它除了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其身体的协调发展外,还能使孩子养成务实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办事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是增进家庭成员责任感和亲情的一种好方式。朱木兰这段话很有见地,值得借鉴。

首先,孩子们也参与家务事的决策。如每周召开家庭会议,倾听孩子畅所欲言,谈收获,提计划,并让孩子分工负责来完成。其次,他们要求孩子参与家里客人的招待,每当宴请客人,6个女儿全是“女招待”,守在客人身后斟酒端菜。赵小兰女士说,人生并不是读书便足够的,招待客人其实也是一种训练,孩子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待人接物的道理。三是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自己的房间和衣服当然是自己清理,门前草坪上的杂草清除、游泳池的清洁。甚至门口120英尺柏油路,都由孩子们协力铺成。赵女士回忆说:“当时我们不喜欢,但是如今想来,家务事对我的影响是学校所不可替代的。”

赵小兰进入华盛顿的高层圈以后,从总统到同事到媒体,对她的学识、修养、办事能力、团队精神,乃至她那既亲切又带有适度矜持的风度和东方式雍容的气质,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她能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内阁的华人决非侥幸所致。老布什当年要夫人学学赵家的家教也决非客套之语。这一评价,更使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家庭教育刮目相看。对于东方家教和西方家教孰优孰劣,赵小兰并不加以评论,她只是牢牢地记住父母为她所做的一切,并从亲情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尽管她的事务很忙,但她始终经常抽出时间和家人相聚。老布什至今还记得,担任了美国运输部副部长的赵小兰曾在父亲节特地从华盛顿赶回纽约家中,给老父亲送上一份礼物和女儿的祝福。

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永远读不完的一本书”。赵锡成、朱木兰夫妇的勤奋好学、事业追求,对赵小兰的成长起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更为难得的是,赵氏夫妇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了,贫不苟且、富不娇纵、勤劳好学、孝敬父母、善待他人、自主自理、责任、自强等等,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不仅他们继承了,而且传给后代。赵小兰表现出的既亲切,又带有适度矜持的风度和东方式雍容的气质,让美国人折服,这也是赵家珍视传统的家教获得成功的一个证明。

父母很重要一点是摆脱生活事务的束缚,教育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帮助其成为生产型的、有责任感和热爱劳动的人。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观念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组织安排家务。如今,绝大多数家庭的家务没有科学安排,基本上是由父母包办代替。因此,父母应善于组织安排家务,办法如每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如果孩子在会上对家务提出某些建议或解决方法,说明孩子愿意合作共同搞好家务事,否则就应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教育。不过,父母要首先做出表率,做孩子的垂范。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合理化建议,针对家庭每个成员的爱好和能力,分配给每人一份工作,也可以每周或每月分别轮流做各项家务。这样,孩子就容易养成劳动习惯和计划家务、做好家务劳动了。

2.考虑孩子的能力。父母必须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并进行具体而耐心的指导或示范,教孩子怎样一步一步地完成其所承担的任务。比如,让孩子收拾卫生间时,要教他先清除垃圾,再刷洗浴缸,最后擦拭地板,等等。让年幼的孩子做的家务活,必须是具体而又简单的事情,这样孩子才有信心去完成。

3.赞扬孩子的成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既是学习过程,又是锻炼过程,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成功和失败。这就要求父母应当教育孩子战胜困难、不怕失败,树立信心和决心,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父母要经常、恰当地发现与赞扬孩子的优点,肯定成绩,并和蔼可亲地指出其不足之处。

4.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如果孩子没有完成分配给他的家务活,比如吃饭前的准备工作,你不妨对他说:“要是你收拾好了桌子,我们就可以马上开饭了。”……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使孩子意识到其行为所产生的好坏不同效果。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懂得自己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和责任的分量了。

5.讲究奖励方式。许多专家劝告人们:不要用金钱作为对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或其他成绩的奖励。因为干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而学习等则是他们应当努力完成的本分;况且用金钱刺激,极容易产生为“奖金”而做、而学的负效应。实践证明对孩子进行非金钱的适当物质奖励比奖金钱好,尤其是以精神奖励为好。最好是给些荣誉奖。

让孩子成为家务好帮手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乌中斯基

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活动,这是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开始的时候可以是很简单的,比如帮助妈妈拿个盘子、递个钩子之类的。慢慢的可以给孩子分担一些稍微重一点的,比如扫扫地、倒倒垃圾什么的,再到后来,承担洗碗、洗衣服等等。

陈宇华的父母在处理孩子做家务方面的做法很有启示。在给宇华分配任务前,爸爸妈妈总给她先讲清楚,一个家庭总要有很多事情要做,每个人,包括爸爸妈妈在内,都享受着一份“家”的温馨,因此也都有责任承担一定的家务。比如,陈宇华开始承担家里的扫地任务,妈妈说:“你现在还小。所以现在负责扫地,相信你一定会乐意,而且每天都会把地扫得很干净,以后家里地干不干净就看你的了。”一旦把这个任务给了陈宇华,以后爸爸妈妈就不会过问,由陈宇华一个人干,他们只是在旁边监督一下。陈宇华偶尔也有偷懒的时候,比如不想拖地,就用水把地湿一湿,但是都给妈妈识破了,几次之后,她也就打消了侥幸的念头,老老实实地负责自己的工作。

年幼的孩子总会以能够帮助父母干点家务而为荣,更何况陈宇华还是一个比较懂事的孩子,没有爸爸妈妈的命令,第一次洗碗是陈宇华主动要求的。

“妈妈,我来帮你洗碗吧。”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吃饭的陈宇华很兴奋,她急于想做点事情来表示对此的高兴,因此妈妈刚刚开始收拾碗筷的时候,陈宇华便主动请缨了。“好啊!可是有一条,你今天洗碗了,以后的碗可都要归你洗了。”妈妈自然很高兴,劳累了一天,她巴不得能够早早去休息一下。“没有问题。”看到妈妈同意自己帮忙,高兴中的陈宇华根本就没有考虑妈妈话中的“以后”两个字对她来说是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