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说向阳湖
8352800000064

第64章 “你们要有紧迫感……”

——访著名画家卢光照“怀念向阳湖。”

卢光照大病初愈采访了中央文史馆馆员、老画家卢光照先生,他掏出钢笔,在我的笔记本上留言纪念。可惜那天他是大病初愈,正处康复疗养阶段,以羸弱之身无力借丹青写意,凭翰墨寄情。更无可奈何者,是卢夫人“看护”甚严,喧宾夺主,使得我们的谈话戛然而止,未能尽兴。

一开始,我的访谈还是按部就班的。我首先请卢老谈谈下放咸宁干校时的劳动生活,他轻言细语地说:“我是1970年5月中旬随人美社的画家们一起到达向阳湖的,分配在干校三大队二十五连。在咸宁,我们参加围湖造田,种过稻子;我还和许麟庐等人一样放过鸭子,两年下来,都成半个农民啦!”

卢老大约多年没有怀旧了,此时不禁笑出声来。我生怕打断他的思路,没有插话。老画家继续叙述道,调回北京20多年来,向阳湖的种种艰辛在脑海里渐渐淡化,而向阳湖的湖光山色和风土民情却在记忆中日益鲜明:“你们那里给我的印象真的不错。我这些年每逢出差到南方,路过湖北时,总要倚在火车窗前往外看一眼咸宁!”

言为心声。卢老的“向阳情结”率直真切,感人肺腑。如果我们纵观他的艺术生涯,也是一如其名,“光彩照人”。他于1914年生于河南汲县,23岁入国立北平专科艺术学校国画系学习,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溥心畲诸名家,深得奖掖,如齐先生称他为“同校之龙”,并多次在这位高足的画作上题字。卢光照留校任教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张自忠将军所部五十九军,负责抗敌剧团的工作,后供职于母校北平艺专。建国初期,他担任了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由于擅长写意花鸟画,被称为北京“齐派四大家”之一。其作品《大展鹏图》、《松鹰》、《鸡冠花雄鸡》等作为“国礼”,由我国领导人赠送外国元首;《荷风》、《红蕖游鱼》、《富裕图》等分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和北京图书馆;中南海、天安门城楼、新华通讯社等地方都藏有他的特大幅花鸟画。由他经手编辑的巨著有《齐白石作品集》、《宋人画册》、《中国美术史纲》、《中国画论类编》,还有《现代花鸟画选》、《历代画家故事》、《三友合集》、《卢光照画集》、《卢光照程莉影近作集》行世。1997年5月7日至11日,卢光照以83岁高龄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近作展,再次引起美术界广泛瞩目,其人其艺被评论界称为“不老之花”。

卢光照画作尤为可敬的是,卢老属于那种认认真真作画、老老实实做人的艺术家。他常以“三不子老人”自署,意谓“谦虚谨慎,不摆架子;不懂不装懂,不充壳子;不卑不亢,不当孙子”,真实地道出了对“德艺双馨”的不懈追求。尽管卢老的许多作品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但他并没有因此倚老卖老,而是不断探索作品的创新与变革。我正欲请教他对艺术有何真知灼见,没料想卢老突然关切地问起咸宁现在建设得怎么样了,我赶紧作答,接着又介绍起自己在京探访其他“向阳湖文化人”的情况,卢老虽有倦意,仍打起精神评述道:“你已采写的许多位,不少是我的熟人和朋友,他们大多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比如说,曹禺先生为你们题写《向阳情结》书名不久便去世,今后可能每年还有人作古。又如,冰心、楼适夷、韦君宜等人都还躺在病床上,像我这样八十多了,什么时候躺下也很难说。因此,你们要有紧迫感……”

作者和卢光照事不凑巧。偏偏这个时候,卢老的夫人、画家程莉影女士见他说话过多,担心老人情绪激动会影响身体,便抢过来插话道:“他要谈干校的事有很多,也不是几句话能讲完的,以后再来续谈吧。今天怠慢了,希望你能理解我!”客随主便,我只好带着小小的遗憾,与“思齐堂”主人提前告辞。

1998年春夏,我从报上获悉,故宫元老单士元先生和著名学者王利器先生先后逝世,怀念之余,我为自己近年已采写过两位老人感到宽慰,便自然忆起卢光照先生“你们要有紧迫感”的叮咛。屈指数来,在我已访问的向阳湖文化人中,八旬高龄以上的长者不下20人,其中亦不乏年逾九十的“人瑞”,均垂垂老矣。如此仔细思量,我对卢老夫人的埋怨全消,对卢先生的祝福倍增。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下个世纪的人们回望“文革”的时候,自会对咸宁挖掘向阳湖“文化金矿”之举发出赞叹,它完成的是一项富有时代意义的“抢救”工程!第1章“我的‘官’越做越大”

——访著名画家许麟庐老画家许麟庐先生不太好找,我以往去北京,总是见不着他。苍天不负有心人,1997年9月15日下午,我听说中央统战部举行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中秋茶话会,便马上“跟踪追击”,提前一小时赶到会议地点,终于“逮”住了身穿西服、头戴鸭舌帽、鼻梁上架着眼镜、满脸笑容的许老。

豁达的许麟庐这天到会的曾下放原文化部“五七”干校的文史馆馆员还有朱家溍、秦岭云、蒋路、林锴和张世简诸先生(萧乾、冯忠莲、卢光照、王世襄四老因病缺席),我都一一登门拜过。于是,我把握“机遇”,首先请6位专家聚拢,在会议室一幅唐诗《山行》的书法前合了影,然后才盯住许老,请他抓紧时间,讲述了昔日在向阳湖里“遨游”的故事……

27年前初夏的一天,人民美术出版社80多位专业画家和工作人员辞别京城,来到湖北咸宁一个叫胡家湾的村子,走上了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新来乍到,由于房子紧缺,女同志受“优待”住进老乡家,男同志只得挤在一间刚打扫干净的大牛棚里。被扫地出门的耕牛在露天地里叫唤个不停,可能是“抗议”被人抢占了“窝”!已经五十有四的许麟庐是个乐天派,似乎还能“满足现状”,因为家庭出身小资本家,“文革”之初就受到冲击。尽管他是齐白石先生的得意门生,在艺术上早有建树,政治上却一直抬不起头,现在置身于向阳湖,日出而作,日没而歇,“看天”的机会反倒多一些。他先是种菜,后又由放鸭到养猪,由养猪到放牛,劳作之苦,可想而知。面对频繁的“跳槽”、“换岗”,他反倒对人自我解嘲道:“我的‘官’(倌)越做越大。”偶有余暇,这位“票友”还爱哼上几句京剧《沙家浜》,把剧中常熟县委书记程谦明的一段西皮二六“病情不重休惦念,心静自然少忧烦……”唱得韵味十足。至于他为人豪爽,看重“三分侠气”,更是博得了“柴进”(《水浒传》人物“小旋风”)的雅号。有一阵子,许麟庐和秦岭云、张广等住在湖中草棚里,劳动再累,也没忘记弄点鱼、虾下酒,趁聊天时喝上几蛊。那是一种取名“八七”(每斤8角7分)的廉价劣质酒,又辣又涩,但画家们畅饮不误,举杯邀明月,快活似神仙,一边掩饰内心的痛苦,一边等待重新操起画笔的时机。一年多以后,上面来了“可以画画”的通知,多年没动笔的许麟庐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在连队厨房的一张大案板上铺上纸,寥寥几笔,两条活蹦乱跳的鱼立刻展现在大家面前。从此,每天劳动回来,他总爱画画山水,贴在“干打垒”的墙上自我陶醉一番,积累下来,居然数目可观。朋友们都知道他“手痒”,只要拿纸来,他是有求必应。一天晚上,有人还手提油灯照着“柴进”为同事王云光画画。后来干校办画展,他选送了几幅,其中“代表作”是一张群鸭图,上面大约有100多只鸭哩!

许麟庐画作听到这里,我插话道:“您当时年过半百,生活上是谁照顾您的?”许老回答说:“那年头还谈得上这?我老伴是家庭妇女,要照看一大家子,不愿离开北京,因此我自个儿照料自个儿。刚去时,我早上5点钟起床,负责为二十五连做两大锅早餐的稀饭,我心里想,让‘反革命’干这事,不怕我放毒药呀?不久,我得悉80岁的老父亲病故,可因为我在干校还没落实政策,谁敢批准我回去奔丧!那年头就是这样,林彪一伙不让你回,你就要准备死在向阳湖。”接着,老画家忽然想起了什么,问我最近见到王世襄先生没有,他在向阳湖写了不少诗。我告诉许老,王先生已抄了几首送给我,如其中《养牛》有云:“初生犊子方三日,已解奔腾放四蹄。他日何当挽犁耙,湖田耕遍向阳堤。”

“好诗呀,好诗!”许老听罢不由得赞叹几声。正在这时,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的领导到了,座谈会即将开始,我的这次“非正式友好访问”只好匆匆结束。好在第二天我拜访画家张立辰先生时,又了解到许老从干校返京后的一些情况,且在这里作个“补白”:1974年2月中旬,在江青的授意下,中国美术馆和人民大会堂先后举行所谓“黑画展览”,展出了18名作者的215幅作品,其中许麟庐创作于向阳湖的国画占了一定比重。荒唐的是,他的《荷花鳜鱼》被指责为宣扬孔老二“和为贵”的思想;因给一幅画中的白菜题写了“四世清白、一身捆绑”几个字,竟有暗喻自身处境、讽刺时下政策之嫌。幸亏许老自幼成长于山东渤海之滨,一向胸襟开阔,否则挨不到“十月的胜利”,更谈不上日后出版画辑,并受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这虽然并不是什么“官”职,可无疑要比在向阳湖里当“倌”强得多!第1章“汗水曾洒向阳湖”

——访原荣宝斋总经理侯恺1994年,素有“天下第一斋”、“民间故宫”和“东方艺苑”之称的荣宝斋,在喜庆中度过了它的百年华诞。“以文会友,荣名为宝”,这家老字号的书画名店无疑已成为中国雅文化的象征。记得著侯恺侃侃而谈名美籍华人学者赵浩生曾经说过:“不知道荣宝斋的人,是没有文化的人。”此评语是恰如其分,还是说过了头?我估计赞同前一种看法的人会占大多数。但如果说“不知道侯恺便不知道荣宝斋”,大约是没有异议的。

早在1950年代初,28岁的侯恺从新闻出版署调到荣宝斋,担任继庄虎臣、王仁山之后第三代总经理,一直到63岁才离休。他的任职时间之长,在荣宝斋的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经过侯恺几十年殚精竭虑的经营,荣宝斋由一个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已发展成财源茂盛、声名卓著的国有文化企业,它不仅抢救了大量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还团结了众多书画界贤达名流,被公认为展现我国传统艺术之窗和对外文化交流之桥。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侯恺当年临危受命,称得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到了1970年,过上两年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日子,却是他始料未及的——为打开这段被岁月尘封已久的历史,一个草长莺飞的春日,我来到北京宣武区万明路侯恺先生的府上,对这位昔日名流进行了专访。

侯老满头白发,看上去倒挺精神。他听我介绍咸宁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情况后,立刻表示肯定,感慨道:“这项工作有意思,有价值,有必要。对于干校,也许不同的人看法不一,但这毕竟是‘文革’史的重要一段,应该记载,可资殷鉴。我个人觉得是我们党‘花钱交学费’,也有好处,只是可惜付出的代价太大。你看,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这个系统都是搞美术的,本该用其所长为社会主义服务,可那时应干的不干,反过来干不了的瞎干,实在是折腾人!”

正说着,侯老的夫人白燕出门回来。侯老连忙招呼她坐下,笑道:“‘老家’咸宁来人啦!你帮我想一想,回忆回忆向阳湖。”这样,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互为补充,生动地讲述起干校往事:

1970年春,侯恺和白燕带着儿子小东来到咸宁。他们所在的二十五连由四个单位组成: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美术印刷厂和版本图书馆。因为侯恺不仅属于“走资派”,还多一顶“三反分子”的帽子,他是被押送下去的。不久,干校由北京军宣队交湖北军宣队管辖,侯恺才被“解放”。他心想:“有意思,我15岁就参加八路军,现在人家反倒来解放我,叫什么‘严重走资派’,意思是比走资派还厉害,大概是‘走资派爸爸’吧!”接着,这位1938年入党的老干部担任了连指导员,负责办专案。二十五连的“五一六”对象有5个是隔离审查的,侯恺刚一执政,就宣布“凡没定案的不能叫‘五一六’”,让这些人全回到群众队伍中去。那年头抓“五一六”笑话多,今天这三个人开会斗争他,明天那三个人开会斗争你,弄得打击面逐渐扩大,开始问题都很严重,最后却又一律不算数。如人美社青年画家张立辰被打成“五一六”,硬要他承认“上线”是蒋彩平,搞反革命活动只是“单线联系”,张立辰有口难辩。侯恺安慰他说:“蒋不是你也不是,蒋是你自然也是,暂且当着吧!”张立辰听出话中有话,咬着牙迎着“风头”渡过难关,从此和侯恺成了忘年交。

作者和侯恺干校的运动滑稽可笑,干校的生活苦中有乐。作为连队负责人,侯恺考虑最多的是,繁重的生产劳动之余,这些学有专长的文化人应该重建一方自己精神的田园。他永远忘不了“文革”之初,敬爱的周总理就明确批示:“荣宝斋要保留,不能撤”,再看看眼下荣宝斋的著名画家许麟庐、卢光照等人在湖里放鸭、在地里种菜,他深感惋惜。于是,侯恺冒着被人抓“辫子”、重新“下台”的危险,在大会上强调说:“一个鸭蛋值多少钱?茄子、萝卜又值多少钱?按你们这些人的工资算账,谁吃得起呀!国家培养你们,不是让你们光干体力活的。你是画画的仍不要忘了画画,你是学外文的要多多温习外文。大家劳动完了,都要抓紧时间学习业务,如果能半天干完的活半天干完,不要拖一天,剩下半天可以自由安排。”他坚信这些人的专业知识将来总会派上用场。为了给画家们创造条件,侯恺甚至派人到荣宝斋买笔买纸,在干校引起了极大反响。而他觉得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心情特别愉快。不少人因此在干校没有完全丢掉业务,回京后还常去看他。有位学俄文的周振业离开干校分配在外地,也不时给他来信,感激地说:“多亏你在干校的培养,永远记得你!”

侯恺题词老两口谈着谈着,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我见时间不早,赶紧向侯老顺便打听二十五连的知名画家有哪些,他如数家珍,一口气列举了邵宇、刘继卣、林锴等十来人。我和其中提到的费声福有过联系,便插话道:“费先生最近曾寄给我一组《回忆干校》的连环画,一共24幅,还配上轻松幽默的文字说明,形象地再现了二十五连在向阳湖的劳动生活,我已转交《咸宁日报》发表。”

侯老听罢,似乎记起了什么,随即起身走进里屋,找出一个干校时用过的竹刻笔筒相赠。老人深情地说:“向阳湖的风光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为此,他还特地泼墨挥毫,写下“汗水曾洒向阳湖”几个大字,以作纪念。

我接过这力透纸背、墨香沁心的书法,一边向侯老致谢,一边笑道:“荣宝人的汗水曾洒在向阳湖里,众多热爱荣宝斋的人却不知晓。从今以后,我会广而告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