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8352600000035

第35章 营销管理篇(2)

某些情况下,专注“关键的少数”,放弃其他顾客的做法可能是正确的,但做这样一个决定绝不轻松。在这么做之前,要想一想得到那些顾客是多么不容易,然后记住,如果放弃这些顾客,以后再要把他们争取回来就需要花费双倍力气。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二八的分类在其他地方同样常见:

——20%的产品或20%的客户,涵盖了企业约80%的管理额;

——20%的罪犯占所有犯罪行为的80%;

——20%的“汽车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

——你的电脑80%的故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

——20%的已婚者,占离婚人口的80%(那些不断再婚又再离婚的人,扭曲了统计数字);

——你一生使用的80%的文句是用字典里20%的字组成的;

——20%的孩子,享受80%的高水平教育;

——在家中,20%的地毯面积可能有80%的磨损。80%的时间里,你穿的是你所有衣服的20%。如果你有一辆摩托车,所出现的80%的故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

——在考试中,20%的知识能为你带来80%的分数;

——你20%的朋友,占据了你80%的与朋友见面的时间;

——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消耗的;

——世界财富的80%,为25%的人所拥有;

——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

传统的智慧告诉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80/20法则”却要你小心选定一个篮子,将你所有的鸡蛋放进去,然后像老鹰一样盯紧它。让你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键的少数”上,而不是用在获利较少的多数上。

——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

管理心语

1903年,亨利·福特创建福特汽车公司,公司名称取自他的姓氏。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为“装在汽车轮上的美国”立下了不朽功勋,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记录(后被大众的甲壳虫以累计2000万辆的记录打破)。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在1999年,《财富》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亨利·福特先生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尽力了解人们内心的需求,用最好的材料,由最好的员工,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在美国独立200周年期间,为了配合这个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美国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在对这200年中的20件大事进行的全美民意测验中,福特汽车公司名列第十,可与后来的原子弹爆炸、登月媲美。

福特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部美国的传奇故事。公司拥有强大的财力和人力,出色的产品与服务,卓识的远见以及悠久的企业价值观。福特以顾客为一切行动的基础,以丰厚的股东回报为衡量成功的最终标准。

100多年前,亨利·福特萌发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为每个人提供一辆买得起的汽车,从而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现在,在福特汽车公司,这一信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今天福特汽车仍然坚守着亨利·福特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正因为这样,2004年,福特汽车的327000名雇员在世界各地200多个国家的福特汽车制造和销售企业中,共同创造了35亿美元的净收入。

2003年6月16日,福特汽车公司庆祝了百年华诞。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46。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500家最大公司中名列第12。

管理实践

让尽可能多的人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前提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从你的产品或服务中真正受益。“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商场。

钢琴这种乐器自莫扎特以来就没有太多的改变。钢琴的销售近乎停滞。有些分析家在看到这种情形后,认为下一步一定是放弃这个行业,把它从公司的投资组合中删掉。但雅马哈却有不同的想法。它不但没卖掉这一业务,反而花时间用心地思考,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

雅马哈的主管人员冷静地注视着产品与顾客的关系。他们看到,大部分的钢琴只是摆在那儿,没人照顾,其结果是,琴音已经失准,无人再弹奏它们。现在大家好像都没有多少时间,而学钢琴又颇耗费时间。放在大忙人家中的钢琴只是一件摆设。因此不管你的销售战略多高明,你还是没办法卖出多少架新琴。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品质再好也没用。假如你要替顾客创造价值,你就得为摆在那儿的千万台钢琴,找出能增加价值的方法。

怎么做呢?雅马哈想到了改造老式的自动钢琴——创意虽好,但是这种琴的声音却不美。雅马哈努力地开发一种结合了数字与光学的精密、尖端科技,这种科技能将触键上面的速度和力量,从极弱音到最强音,分出92种不同等级,因为是数字科技,所以能够把键盘上面的每一次触击,极精确地录存下来。而雅马哈在这方面所使用的,是和个人电脑一样的3.5英寸的磁盘。有了它,你便可以把喜爱的钢琴大师的实况演奏完美地录下来——效果同你把钟爱的艺术家请到家,为你在自家的钢琴上演奏作品一样。雅马哈所使用的这种科技,已为其钢琴顾客创造了新的价值。

此外,家里如果有台电脑,即使你住在剑桥,而你知道的某一位钢琴家住在加州,你也可以要他帮你录下所喜欢的奏鸣曲,然后通过电话将曲子传送过来,这时你只要将其录进你的电脑,再把复制了语音文件的磁盘插入你经过特殊处理过的钢琴,便可聆听演奏。你也可以加入这样的钢琴俱乐部,它们会把霍洛维茨前夜在卡内基音乐厅的实况演奏寄给你,你可以在自己家中的钢琴上听。

就钢琴市场而言,这样的一种新科技,假如可以为全球的钢琴服务,以每台2500美元计算,对于前景黯淡的钢琴工业来说,实在是好事一件。事实上,其潜力还不止于此,因为这中间还有软件录音的市场。

雅马哈是1989年年初开始为这种加入了新科技的钢琴做营销的,而其销售的情形真可谓火爆。这原本几近停滞的行业,过去5年来每年的销售量都下跌10%,现在可谓重生了,然而重生的方式却相当独特。雅马哈这次走的不是老路,像削减成本、扩大规模、删减经常性开支等,它是以全新的眼光找机会为顾客创造新价值。机会终于让它给逮到了。

另外,发现创造新价值的机会本身就具有感染性,并往外传开。比方说,顾客们在聆听钢琴所传出的霍洛维茨前夜的钢琴演奏会后,希望自己家的钢琴也保持专业的水准。

也就是说,调音师每半年到顾客家调音一次。如此,便能产生实质的额外收益。(调音能带来实质性的收入。全球的调音市场每年大约为16亿美元左右,这是一项久为钢琴制造商和经销商所忽略的大蛋糕。)雅马哈也可以对那些可能失业的钢琴工人,给予调音的专业训练。

而一旦钢琴又受到欢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再去学钢琴。如此一来,钢琴私人教师、钢琴学校、录像,以及其他可赚钱的相关行业也有好机会。总的来说,整个钢琴业所具有的潜在成长能力,不管是在硬件或软件方面,都要比任何人原先估计的市场要来得大。

这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这把钥匙所打开的。

雅马哈所推出的新产品,其在战略上的运用,并非意味着要在竞争场上击败对手,而只是努力地了解顾客固有的需求,想想应该创造出什么样的产品。其最终目标是要开发出完全针对需求的正确产品。也正是由于其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反而开拓了新的市场,从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做生意最大的误区就是执着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向市场推出自己钟情的商品。但是顾客只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仅仅追随顾客的喜好,生产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顾客就是上帝”,只有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才能获得企业继续生存的空间。

——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创始人李奥·贝纳

管理心语

李奥贝纳广告公司于1935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广告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将近100个办事处,拥有一万多名员工。李奥贝纳的客户包括全球25个最有价值品牌当中的7个,如麦当劳、可口可乐、迪斯尼、万宝路、Kellogg、Tampax和Nintendo等。

李奥贝纳于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业务网络包括香港、广州、上海和北京,2000年营业额达1.2亿美元,在国内国际性广告公司中排名第三。李奥贝纳在中国的客户包括麦当劳、菲亚特、惠氏、箭牌、美标和中国电信等。李奥贝纳(亚太)集团公司被评为“2001年度亚太地区最佳广告公司”。

李奥·贝纳的形象几乎不能体现“广告人”的形象,但是他的创意却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以热情、激情和经验,使所做的文案浸满了“内在戏剧效果”。1935年,他离开了芝加哥的欧文公司,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并形成了极富影响的“芝加哥学派”,例如源自内心的情感诉求广告。他创造了许多很有影响的品牌形象:“绿色巨人乔利”、“炸面包人皮尔斯伯里”、“金枪鱼查理”和“老虎托尼”(凯洛格食品公司)。他为万宝路推出的广告宣传战,成为以广告的力量创建全球品牌的传奇范例,并最终对烟草营销领域严厉的法规限制产生了影响。

成立于1854年的万宝路,起初只是一家不受人们注意的小烟店。1908年,烟店才正式以Marlboro品牌在美国注册登记。1919年,又成立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主要生产万宝路香烟。

20年代的美国,被称作是“迷惘的时代”。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许多青年受到了战争创伤,他们或在爵士乐的喧嚣中消遣时光,或沉浸在香烟的烟雾中打发日子。而妇女们愈加注意起自己的红唇,她们精心地化妆,挑剔衣饰颜色,感慨红颜易老,时光匆匆。“万宝路”这个名字就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定的。“Marlboro”的原意为“男人们总是忘不了女人的爱”,并且把女烟民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依据女烟民的市场定位,万宝路的促销广告口号是“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为了进一步表示对女烟民的关怀,莫里斯公司把“Marlboro”香烟的烟嘴染成红色,以期吸引广大爱靓女士的大量购买。然而几个星期过去、几个月过去、几年过去了,莫里斯心中期待的销售热潮始终没有出现。1940年代初,莫里斯公司宣布倒闭,停止生产万宝路香烟。

“二战”以后,莫里斯公司重新振作起来,一下子推出女性香烟的三个新系列:(1)简装香烟;(2)白色与红色过滤嘴香烟;(3)广告语为“与你的嘴唇和指尖相配”的一种香烟。尽管作了这样的一些努力,万宝路市场销售仍然没有起色。当时美国香烟的年消费量达3820亿支,平均每个美国人要抽2262支,但万宝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产品积压而束手无策。

经过沉痛的反思之后,1954年莫里斯公司求教于当时美国广告界最有名的大师之一,也是世界广告学的奠基人之一的李奥·贝纳,请他帮助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