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心理乔布斯
8325300000010

第10章 浪荡之初(10)

这正是乔布斯所要的。他找来工业设计师杰里·曼诺克(JerryManock)来实施他的创意。曼诺克不负使命,完成了电脑设计史上的一大创新。苹果产品极具艺术气息的优雅外观就此定下基调。

这样看来,组织内的争强好胜如果用对了方向倒也不是坏事。

与此同时,里吉斯·麦克纳公司的艺术总监罗伯·雅诺夫(RobJanov)也开始设计苹果公司的徽标。此前,罗恩曾经设计过一个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思考的徽标。但那个图案太过复杂,早已被乔布斯弃之不用了。

雅诺夫最初采用黑白两色的苹果轮廓,但是看上去有点像樱桃或西红柿。雅诺夫就设计了一个缺口,让人能明显辨别出这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无时无刻不想展示控制欲的乔布斯对这个图案不满意,他想要一个彩色的苹果。这是他追求标新立异的体现。最后,雅诺夫将苹果设计成被六色水平横条分割的图案。这个徽标在当时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这期间,斯科特拉上乔布斯去散了一次步。散步是很休闲的,但斯科特和乔布斯谈的话题却很严肃。

原来,乔布斯一直坚持素食,他认为自己这样的饮食方式不会让身上有体味,所以极少洗澡。但事实上,他的体味浓重得让其他员工没法忍受。而他又喜欢贴身紧逼,对员工们的工作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员工们不堪忍受,只好向斯科特反映。

斯科特提醒他注意。斯科特的这番话,虽然让乔布斯很不舒服。但他的“散步沟通法”却被乔布斯学了去,并在今后的日子发扬光大,屡屡运用。

就在这重重风波和纷争中,苹果公司的重磅产品AppleII终于问世了。乔布斯没有料到,这一电脑即将震惊世界,他也没有料到,自己在开发过程中的努力付出竟然还是被一笔抹杀……

心理感悟:数字是抽象的,更是形象的;数字是精神的,更是物质的。

15电脑也以貌取人

1977年4月,第一届西海岸计算机展销会在旧金山举行。这对于已经开发成功AppleII的苹果公司来说,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大好机会。

马库拉和乔布斯等早早就定下了参展计划。现在的苹果公司在引入风险投资后,虽然还不能说是财大气粗,但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了。马库拉毫不犹豫拿出了5 000美元用于参展布置。

在参展之前,马库拉找来乔布斯,和他好好聊了一次。

乔布斯以为马库拉是要和他商量展会事宜,没想到马库拉竟然从一本书说起。

马库拉说:“你判断一本书的好坏,首先是看它的封面……”

悟性过人的乔布斯顿时明白了,马库拉不是在说书,而是在说人的外貌打扮之于形象的重要性。

多年来,乔布斯一直以嬉皮士的形象出现,长发、胡子、牛仔裤、凉鞋,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这是他的基本形象。实际上,这样的外部形象对于志在商界开拓的人士来说是很不利的。乔布斯此前凭借他的“敢于提要求”和“死缠烂打”,倒也无往不胜,一一搞定了零售商、广告代理公司,甚至也吸引了风险投资者。他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是得益于其强悍个性带来的那种压迫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硅谷、旧金山、伯克利这些地方是全美国最能容忍异端的地区。如果换到其他地区,乔布斯恐怕早就被人一脚踢出门去,哪里还能谈成生意?!

上一次在东海岸城市亚特兰大举行的计算机展览上,他和沃兹尼亚克两个人就因为形象问题遭到冷遇。

马库拉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办法来婉转规劝,也是担心直截了当地提出要乔布斯把自己收拾得齐整一点的要求会遭到他严词拒绝。

马库拉看到乔布斯若有所悟的样子,就把话头转入正题:“这次西海岸首届电脑展销会是一次全国性的大会,对于展现我们公司的形象至关重要。所以,我建议,我们所有参会人员都要穿西装、打领带。”

可是乔布斯没有西装。因为他这辈子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买过西装,穿过西装。马库拉当即带着他和沃兹尼亚克等人去找旧金山的一位裁缝。在那里,乔布斯买了自己平生第一套西装。当乔布斯穿上三件套的西服,戴上领带后,众人眼前不觉一亮!

乔布斯是一个混血儿,身材高大、面目英俊。当他刻意把自己收拾一下后,确实有玉树临风之感。

俊美的外表以及得体的打扮对于营造一个人的个人魅力有着相当大的作用。人们往往会将各种各样的美德与外表出众的人联系起来。

外表出众的人可以比承担同样工作的人挣更多的钱。1991年,美国将737位MBA毕业生的照片按照五个等级来划分其外表的吸引力。结果发现,外表吸引力每增加一个等级,身为男性的MBA每年可以多挣2 600美元,女性则多挣了2 150美元。

外表出众的人可以为自己的错误或罪行承担更小的责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对审判结果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容貌英俊的被告被判的刑期明显较短。那些外表有吸引力的被告逃过坐牢的机会是那些外表丑陋的被告的两倍。

除了出众的头脑之外,出众的外表是上天赠予乔布斯的另一份大礼。但是他此前一直没有好好利用。在亦父亦兄的马库拉的循循善诱下,一向我行我素的乔布斯听从了他的建议,将这份难得的天赋的作用发挥了出来。当乔布斯终于领会到这个魅力法则的妙处后,他再也没有放弃过。

5000美元投入的作用也不容小视。苹果公司占据了大礼堂前面一个显眼的位置。展台上放置了一块印有彩虹苹果标记的塑胶玻璃标牌。灯光从后面打过来,让玻璃显得富丽堂皇。展台上安放了一大块彩色电视屏幕来展示AppleII的功效。仅有的刚刚赶工出来的3台电脑全部被放在了展台上。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乔布斯站在展台,用他那滔滔不绝的口才向前来参展的电脑爱好者、普通参观者和媒体记者介绍电脑的功能。他还不断地将帷幕扯到一边,以向参观者证实,电视屏幕上那栩栩如生、绚丽多彩的一幕幕就是这几台小小的电脑生成的,帷幕后面并没有藏着别的大型计算机。这个小细节,也说明了此刻的乔布斯还不是那么自信。

出色的电脑功能,出众的电脑外观,出众的展台布置,以及出众的形象代言人——乔布斯,这几个因素叠加强化,使得AppleII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乔布斯站在舞台上,这个有着优良表演天赋,也有着强烈表演欲望的天之骄子,终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未来的价值。他那种强烈想要证明自己的愿望就在这聚光灯下得以实现。在这一刻,他似乎忘记了坎坷身世带给他的伤害,内心里充满了想要开创一番伟大事业的冲动。

他骄傲地宣称:“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是别人来找我,而不是我去找别人。”

在他的听众中,有一个人默默注视着他。这个人在电脑界也已经小有名气,但远没有乔布斯那样张扬洒脱。只是,他的雄心一点儿也不比台上的乔布斯小。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此前已经多次提到过的比尔·盖茨。一年前,他的微软公司已经成立。当他看到AppleII的时候,内心就在默默地想着一定要把自己的软件装进这台炫目的电脑中。

每个人都无法独自出演自己的人生。在你的人生舞台上,注定要出现诸多他人的身影。实际上你的人生故事是由你和他人之间的互动联系构成的。比尔·盖茨,这个未来的IT巨子在这里第一次和乔布斯相遇相识。但他们都没有想到,他们将会成为各自这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对手,在他们的余生中,他们将会忽敌忽友,时战时和,尔虞我诈,纠缠不休,上演一幕幕的风云变幻。

AppleII的订单源源不断而来。在几个月内就接到300份订单,这是AppleI总销量的3倍。苹果公司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发展。公司也从乔布斯家的车库搬到了库伯蒂诺的斯蒂文斯溪大街。这里距离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家不到1英里,和他们俩的母校霍姆斯特德高中只隔着一条280号洲际公路。

但是,猛烈的销售势头却让苹果公司措手不及。

在决定AppleII机箱生产规模时,乔布斯预计销量应该和AppleI差不多,所以,他据此下了订单。但是,当订单纷至沓来后,机箱的生产就严重滞后了。主机生产和机箱不同步,就会造成产品积压。产品一积压,就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那么,良好的市场反响反而可能给苹果公司带来灭顶之灾。

乔布斯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呢?除了他确实缺乏管理供应链的经验,这还和我们人类大脑认知模式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锚定效应”有关。

人们在做决策时,最害怕“无中生有”。如果没有任何惯例前案可供参考,就很难确定当下的量级或幅度。所以大脑会不知不觉地搜寻记忆中或环境中任何貌似可做参考的事物,来作为新的决策的基点(亦即锚点),哪怕这个基点实际上与要做的决策毫无关联。

比如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在1974年做的这样一个实验。参加实验的被试分成两组站在一个标明不同数字的转轮前。被试在回答问题前要先转动转轮,等转轮停下后才开始回答。实验者预先设定,这两组被试的转轮各自只能停在65和10上。而问题则是让被试估计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国家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结果,转轮停在65的那一组被试,给出的平均比例为45%。转轮停在10的另一组给出的平均比例则为25%。也就是说,尽管转轮上的数据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毫无关联,但被试还是不知不觉受其影响。先前被潜意识设定为基点锚定的数值大,则回答也相应偏高。反之则偏低。

乔布斯毫无市场运作经验,潜意识中自然将AppleI先前的销量当做锚点,做出决策。现在却导致机箱供应跟不上生产需求。

按照乔布斯的秉性,他应该会对机箱生产商大力施压。但谁也没想到,一贯强硬的乔布斯竟然也懂得“以柔克刚”。这一次,他放弃了“威逼”,改为“利诱”。

乔布斯提出,如果机箱生产商能够提前交货,那么,每提前1个星期,苹果公司就可以给予1000美元的奖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乔布斯的这一手果然发挥了作用。机箱生产商在利益驱动下,加班加点,确保了苹果公司的机箱供应。这说明,乔布斯的个性并非那么简单,也绝不是铁板一块。如果他所处的环境具备引导他向善向好的因素,也许他就可以更好地弥补自身的个性缺陷而让自己的创业之路更为顺畅。

乔布斯虽然解决了这次危机,但并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并摆脱“锚定效应”的影响。后来,他还是因为盲目锚定而犯下了更大的错误,这也带给他致命的伤害。

就在苹果公司蒸蒸日上之际,乔布斯的个人生活却又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

心理感悟:因循守旧在带给我们安全感的同时也让我们落入更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