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8322000000009

第9章 微表情之面部结构

如果说面部肌肉是“物质基础”,那么面部表情就是“上层建筑”。想要成为识别微表情的强者,拥有强健的“肌肉”是很有必要的。人的面部一共有多少块肌肉?这些肌肉又能组合出多少种表情?大脑是如何对表情进行控制的?本节将一一为你解答。

43块肌肉与10,000种表情

43块肌肉,大约能协同组合出10,000种表情。有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这是美剧《Lie To Me》里面的一句台词。面部复杂的肌肉结构协同组合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

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如果我们仅仅只是观察到微表情的存在,那么微表情的意义就不明显了,只有对表情以及微表情能够进行有效的识别,才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人际关系中隐藏的信息。本节的内容更加倾向于生理学而非心理学,并且其中包含了大量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这使得本节内容的整理让我们感到很有压力,因为这些相关信息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

可能有的读者觉得这部分内容与表情的识别相比并不是那么重要,但事实上,如果你对面部肌肉一无所知的话,在表情尤其是在复杂表情的识别上,会觉得非常困难。但如果你对肌肉的理解很深刻,那么你对外在表情与内部之间的联系自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这样也有坏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你与人交际的时候,并不排除你的眼睛已经穿过人的皮肤而直接看到肌肉这种可能。

那么,我们面部的肌肉到底有多少块呢?大部分读者可能这时候会觉得奇怪,面部不是有43块肌肉么?《Lie To Me》中的台词已经说得很清楚,而实际情况是事实比你想象得要复杂很多。

也有国内微反应学者将表情肌分为15组,共29块。肌肉总数的归纳一直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字。人到底有43块表情肌,还是42块,或者29块?

表情的基本元素——表情肌

面部肌肉种类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面部肌肉都是用来组合表情的,还有另一些肌肉的作用是用来咀嚼食物的。在正式介绍这些肌肉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肌肉的名字。肌肉的命名方法有很多,有的书会根据肌肉的形状来对肌肉进行命名,本书介绍的这些肌肉的名称是根据其所在位置的不同来分类的,鉴于其中有很多生僻字可能会对读者的阅读产生障碍,我对部分生僻字做了一个注音。

例如,刚才我们提到有些肌肉是用来咀嚼的,我们统称之为咀嚼肌,咬肌、颞(niè)肌、翼内肌和翼外肌都属于咀嚼肌。我们把用来组合表情的肌肉叫做表情肌,也叫做面肌。

我们知道肌肉大致分为四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而对其他关于肌肉的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但是这部分内容在本书中又不得不提及,因此针对这部分内容我们花费了不少心血,请教了医科专业的学生、医生甚至是人体解剖学的教授。

当你想要知道人的面部有多少块肌肉的时候,只有知道肌肉的基本种类才能把它们从杂乱的面部整理出来:腮腺、腮腺管会出现在面部,但它们并不是肌肉,而腱膜则属于扁肌。那么人的面部到底有多少块表情肌呢?

我们先来看一张面部肌肉的结构图。在这张结构图中,面部肌肉的标注并不完整,但或许我们从中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

表情肌分布在人脸部的各个位置,主要由额顶肌群、眼周围肌群、口周围肌群三个肌群构成,鼻肌也是表情肌。在艾克曼的面部行为编码系统中将人脸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额—眉区、眼—睑区、鼻颊—口唇区。关于面部行为编码系统的内容在本章第五节会详细说明。

额顶肌群包含额肌、枕肌以及帽状腱膜。现代医学中将额肌和枕肌看成是一块肌肉,命名为枕额肌,在本书中将其认为是两块不同的肌肉。

眼周围肌群有眼轮匝肌和皱眉肌。广义的眼轮匝肌包含眶部和睑部两部分:眼轮匝肌眶部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狭义的眼轮匝肌,而眼轮匝肌睑部是眼睑部分的肌肉。眼睑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那么眼轮匝肌睑部是两块肌肉吗?在人闭眼的过程中,眼睑的运动并不是上下眼睑同时运动,而是上眼睑下降时,眼睑闭合,上眼睑上升时眼睑张开,我们无法让下眼睑向上运动,所以眼轮匝肌睑部是一块肌肉,我们也把它叫做上睑提肌或者提上睑肌。眼轮匝肌的作用则是能够张合眼睑,皱眉肌控制眉毛的运动和方向。

口周围肌群分为上群和下群两部分。上群有笑肌、颧(quán)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和提上唇鼻翼肌。笑肌向脸颊两侧收缩上引时就会出现微笑表情,微笑、大笑的时候笑肌会让嘴张开;颧肌负责牵拉口角向外上方移动;提上唇肌负责牵拉上唇;提口角肌的功能则是牵拉口角向上。下群有颏(kē)肌、降下唇肌和降口角肌,颊肌和口轮匝肌也属于口周围肌群。颏肌负责上提皮肤、前伸下唇;降下唇肌负责牵拉下唇;降口角肌负责牵拉口角向下;颊肌负责牵拉口角向后、咀嚼和吮吸;口轮匝肌则是负责闭唇、参与咀嚼和发音。

颈阔肌也属于表情肌,虽然它的位置并不真正在“面”上,准确地来说颈阔肌的起点是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止端是口角。一束肌肉有两个端点,我们把肌肉的一端称为起点,而另一端叫做止端,颈阔肌的作用是拉口角向下,使颈部皮肤出现皱褶并且使嘴向下伸张。当你的表情处于恐惧状态时,你就会明白颈阔肌为什么也属于表情肌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算下来的话,我们的表情肌应该有多少块了?我们的表情肌有额肌、枕肌、帽状腱膜、眼轮匝肌眶部、上睑提肌、皱眉肌、笑肌、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提上唇鼻翼肌、口轮匝肌、颏肌、降下唇肌、降口角肌、颊肌、鼻肌、降眉间肌、颈阔肌共20块,这个数字既不是42也不是43,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脸上有多少块表情肌

我们知道,人的面部左右两边保持基本对称,所以人左右两边脸的肌肉分布也是对称的,我们刚才得到的“20”只是表示面部有20种表情肌,代表的是表情肌的种类,而不是肌肉的总数。综上所述表情肌的数量为20×2=40块,数字还是与预计的有一些出入。

如果你就这样认定面部有40块肌肉而把前面的数字都推翻的话就大错特错了,经过仔细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人的左右两边脸虽然是对称的,但是部分肌肉并不是分布于对称轴的两侧而是正好处于面部的对称轴上。一个人只有一张嘴和一个额头,当然也只有一个鼻子,所以口轮匝肌、鼻肌和帽状腱膜都只有1块,这样来说,表情肌应该是40-3=37块,肌肉数字非但没有与预计的数字更接近,反而变得更小了。

这个问题真的很烦人,甚至已经连人体解剖学的范畴都不属于,而是一道数学加减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问题的确存在。

接下来是一张经过整理的表,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已知的有哪些表情肌,这样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字背后的问题,作为拓展,我们除了肌肉数量以外同时标注了肌肉的起点与止端。其中一些起点、止端过于细小而不易描述的肌肉并没有标明,例如帽状腱膜、上睑提肌、皱眉肌、口轮匝肌、鼻肌和降眉间肌。

在上面的列表中,我们已经把脸上的所有表情肌都算进了数字里,但结果依旧不尽人意,我们得出了37块表情肌,这个数字可能让你失望了,它既不是43也不是42.但是有一部分表情肌在没有提及。

理论上来说耳肌也应该属于表情肌,耳肌分成耳前肌、耳后肌、耳上肌三块,并且同样左右对称,但是现在绝大部分人的耳肌已经退化了,已经不具有组成表情的功能,但如果把这6块耳肌算入肌肉总数的话,我们的表情肌应该是43块。

如此说来,全球热播的由保罗·艾克曼亲自指导完成的美国电视连续剧《Lie To Me》的台词是正确的,它的原文是“43 muscles combine to produce a possibility of 10,000 expressions”,这里的43块肌肉指的就是表情肌。

那么其他的数字就是错误的么?个人认为,因为在鼻肌和耳肌的分类中还有一些小问题,不同的分类依据就会导致不同的答案,所以以上的证据不足以说明其他数字就是错误的。而在姜振宇的书中只提到了一些对表情有明显作用的肌肉,所以表情肌数量也有所不同。

面部肌肉到底有多少块,相信读者心中已经有数了。43块肌肉也好,42块肌肉也罢,如果我们一定要执着于数字上的纠纷的话,显然不利于我们对微表情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知道的这些肌肉已经可以组织出足够多的表情让我们去了解和探索,我们不妨将这相差的一块肌肉暂时忽略,让它成为一个谜。

双面传说——左右脸的不同

曾经有人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脸是左右对称而不是上下对称的呢?

之前我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个类似的问题。

问:为什么镜像是左右对称而不是上下对称?

答:因为人是左右对称的。

这两个问题表面上看似相似,而实质不同: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恰恰是我提出的问题。

我们可以将脸看做是一个倒放的鸡蛋,左右两边脸的对称轴就是鸡蛋的对称轴,当我们依照这条对称轴把我们的脸对折时,左右两边脸就几乎重叠在了一起。

排除细微的差异,例如眼睛的大小或者是嘴角的不同,左右两边脸应该是一样的,这包括外观以及内部的肌肉结构。

但是,左右两边脸确是很不相同。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人在接受刺激以后,大脑传递信息给面部神经元从而控制面部肌肉做出反应。不得不说的是,人的大脑也是左右对称的,左脑和右脑通过复杂的神经交互控制着人脸的右半边和左半边,即人的左脸肌肉由右脑控制,而右脸肌肉则由左脑控制,控制脑的不同导致了左右两边脸在相似的外表下不甚相同的表现。

其实,人的左右两边面孔完全是两张不同的脸,这就好比是一对双胞胎外表相似,但控制肉体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灵魂一样。

左脑负责理解、记忆、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和五官感觉等,因此人们通常把左脑叫做“意识脑”、“学术脑”或者是“语言脑”。

右脑负责的内容就要抽象得多,包括: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灵感、顿悟等,所以右脑又叫做“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或者是“艺术脑”。

由于右脑控制情感内容,所以导致右脑支配的左半边脸的表情更加丰富。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明星的照片都是左侧脸对着镜头;而在左脑的控制下,人的右半边脸则更多受到社会的影响而更加容易掩藏真实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同一个状态下,左右脸的表情不对称的原因。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真实的表情是怎样的,不妨先从观察他的左脸开始:超过60%的真实的情绪都表现在左半边脸上。可见,人脸有其“双面性”,与左右脑相对应,我们可以将右脸叫做“社会脸”、左脸叫做“情绪脸”。

最后我们将疑问集中到最先提出的那个问题上,到底为什么人脸是左右对称而不是上下对称的。这似乎没有固定的答案,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脑筋急转弯,也可以认为是由于脑是左右对称的缘故,或者理解成是为了美的需要,你甚至可以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说明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人有多少种表情

为什么面部超过40块的肌肉能够协同组合出超过10,000种的表情?我们可以先从数学角度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如果把表情肌看成是一个静态模型,那么一块肌肉就包含两种基本状态:收缩和舒张。假如我们将面部的40多块肌肉取整成40块肌肉,然后每种肌肉都有2种状态,每一种肌肉的不同状态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表情,我们可以通过排列组合来知道到底能有多少种表情,也就是2的40次方,这个数字大约是2.1万亿种表情,相比较之下10,000种表情就显得比较单调了。那么人真的能有2.1万亿种表情吗?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的话,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左右两边的面部肌肉在同一个表情中是同步的,我们的脸颊不可能一半上扬而另一半却是下降的;并且有些肌肉虽然独立存在,但是协同功能相近,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单独一块肌肉就能够产生一个面部行为。

而在10,000种表情中有情感意义的大约是3,000种。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机器的发展越来越快,机器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它们可以跳舞、说话以及模仿人的很多行为,但至今没有一个机器人可以自由控制面部表情,因为人的面部表情运动太复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10,000种表情的确已经将面部表情机械化了,人的表情种类的数量既不是10,000也不是2.1万亿,而是无穷大:因为一块肌肉从舒张变为收缩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无数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