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8319200000003

第3章 教养环境影响孩子的品性

在通常情况下,父母的思想或观念决定着他们的行为。如果父母认识到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自己平时的教养,就应自觉地为孩子创设一种既有尊严又宽松的家庭环境。家长只有首先改变其所思,方能改善其所行。

天底下没有坏孩子,坏孩子来自坏的环境,特别是成人“坏”的行为和“坏”教养方式。在“教育”孩子之前,成人先要反观自身,先要洁净自己的“言”和“行”。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好”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天底下没有坏孩子”。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在这里,说一个孩子“坏”,这是一个价值判断,是根据我们的社会标准或成人的社会标准进行的判断。我们并不是说,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生理疾病,生理上的坏或不健康有着多方面的致因。有没有哪一个孩子生来就有错误,生来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呢?遍观世界各个角落,我们只能回答:没有。即使是那些生理上有这样那样缺陷的孩子,在心理上也不是生而有“错”的。那些生来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本身是与生理缺陷相联系的,或者说,他们先天带来的智力缺陷往往是以相应的生理缺陷为基础的。我们能说这些孩子是坏孩子吗?显然,也不能。

1.孩子为何会变“坏”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一些孩子由“好”变“坏”的呢?是什么让一个心理简单、纯洁、稚嫩的孩子变成一个复杂、烦恼重重的孩子的呢?许多家长在为孩子的重重麻烦忧心的时候,可能来不及去思考这些问题。如果他们冷静下来,暂且把孩子带来的烦扰搁置一旁,认真想一想,其实是不难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是环境让孩子变“坏”了。在物质条件相对丰裕的时代,孩子已经无须为吃穿而烦恼,或者说,物质环境已经能够满足孩子基本的生理和生活需要。在这种条件下,更重要的环境是指成人,尤其是孩子身边的那些成年人,包括孩子的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孩子的老师或其他成年人。正是这些成年人,让身边的孩子变“坏”了,让变“坏”的孩子又来影响没有变“坏”的孩子。

在新生命诞生的时刻,我们无不满腹惊喜。我们首先是为十月怀胎、历尽辛苦而最终开花结果而激动,因为对新生命的期盼和想象终于变成现实。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的未来和命运充满期盼。几乎所有的父母在内心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自己理想中的人,他或她能成为自己想成而未成的那个人。哪怕是身有残疾的孩子,或者有这样那样的先天性障碍的孩子,父母也无不希望孩子能变成一个健康有为的人,成为第二个身残志坚的(某某)名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永远都是一个无可厚非的话题,因为它出于人之常情。

但是,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有多少孩子实现了父母的愿望?有多少孩子最终成龙成凤,光耀门庭?又有多少孩子没有让父母失望?让孩子成才,似乎是许多家长总想达成而又总是无法达到的目标。有目共睹,许多孩子的确并没有成龙成凤,并没有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许多父母日益强烈地感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称心如意,甚至成为自己的“冤家对头”,不断消耗着自己的“精气神”,因而日益感到疲惫,日益感到无奈。一言以蔽之,看着孩子日益长高的身体,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却日益降低。每当这时,作为父母,你是否曾自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你自己。造物主交到每个父母手中的,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都是一个纯洁无瑕的心灵。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坏的,就是悖逆的,就是堕落的,就是父母的敌人或对头;也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带有一种邪恶的精神或思想。如果说岁月铸造了孩子,那么,这个铸造者决不是孩子本身,而是环境,是家长,是我们的成年人。天底下没有坏孩子,更确切地说,普天之下,不是先有坏孩子,而是先有坏环境、坏父母,先有坏成人,正是他们的“坏”,熏染了孩子的“坏”,正是他们的“恶”,促成了孩子的“恶”。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不是出于有意,但是,结果却是如此。

成年人的这种“坏”和“恶”,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孩子还是一个婴儿时,它可能表现为父母的迟钝、耐心的缺乏,以致孩子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在孩子理解言语、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时,它可能表现为父母言语粗俗、刻薄,不文明,以致孩子在无意的模仿中习得了一套“恶言恶语”;在孩子开始系统而有秩序地学习时,它又可能表现为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失望后的沮丧和愤怒,以致孩子身心俱累,不堪重负,甚至以各种不正常的方式逃避现实,寻求内心的解脱。试想,哪个孩子生来愿意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恶人、坏人?哪个孩子生来愿意染上各种难戒之瘾?哪个孩子不想有所成就?哪个孩子不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可最终又有多少孩子身不由己,在无奈中自甘堕落?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无奈,他们无力改变环境。他们是真正的受害者,不只是肉体上的受害者,而且还是精神或心灵上的受害者。而制造这一切的人,正是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以及很多生活在他们周围的成年人。这难道不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吗?

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均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但来自心理学、行为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表明,遗传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决定了这种可能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现实,它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至少发挥着一半的作用。不仅在孩子的智力发展方面如此,在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也是如此。

2.怎样避免孩子变“坏”

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避免这种“一念之差”。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长先要反观自身,先要洁净自己的言和行。如果你想让孩子有礼貌,你自己先应有礼貌;如果想让孩子对人有爱心,自己必须先对别人有爱心;如果想让孩子好学、有智慧,自己也要做出好学的样子,或者显出对好学的向往和对智慧的崇敬。唯有如此,才能为孩子创造一种好的环境。好孩子,需要好的家长。当然,在孩子走出家门、走得更远的时候,环境也会变得更为复杂,又对老师、同学、朋友群体等提出了“好”的要求。或许,有的父母认为,家里的环境尚可控制,外面的环境岂是可以随意控制的?事实的确如此。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塑造孩子辨别是非的认知能力、抗拒诱惑的自控能力、独立为人做事的自主能力,这是他们选择“好”环境的心理基础,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拐杖。有了这个拐杖,他们就可以处“恶”而不作“恶”,择善而从之,就可以不断促成“好”的环境。这种“好”的环境又是他们获得进一步的“好”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我们牢牢记住,天底下没有坏孩子,坏孩子来自坏环境。即使是坏父母、坏老师,也曾经是一个“好”孩子。只因“投胎”于一个坏环境,才逐渐由“好”变“坏”。广为人知的“兽孩”心理和行为之所以像野兽而不像人,乃因在兽群中生活,近兽而不近人。接近“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好”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