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出山坳的中国
8316100000010

第10章 无限增长(6)

早在上一世纪的80年代中期起,中国就启动了国家“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在生物工程、外层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等几个世界当前最新高科技领域,组织精干力量,较大巨额投资,密切跟踪世界发展潮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1996年底,由政府科委、国防科工委、计委、电子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等诸多部委合纵联横组成了联合小组,又一次形成了新的“S─863计划”,规划21世新世纪起的十年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该计划是1986年在中国开始实施的“863计划”的扩展和延续,是“863计划”实施的第二个阶段。计划实施“跨越发展、开拓创新、系统集成、示范带动”的总体发展战略,以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带动,选择有限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军民结合,以民为主,以高科技研究成果推动国家经济力量和军事实力。其最终目的就是为在21世纪高科技国际舞台上占领一席之地。

21世纪初将中国人送上太空的航天计划已成为事实。进入21世纪后,外层空间不仅有中国制造的各类应用卫星,还有中国载人飞船和空间实验室。近些年来,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通过发射各类高、中、低轨道卫星和各类航天探测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更趋成熟。中国开展了对空间站的跟踪研究和概念研究,以及在航天器的环控、应急救生测控、医学监测、环境影响及对抗措施、空间交汇、对接等在轨操作和长寿命、大功率能源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已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在载人航天运输工具发展方面,中国已具有坚实的运载火箭基础。返回式卫星技术二十多年来一直雄踞世界前列。卫星回收技术的掌握对于制造载人航天器和天地往返系统的研制无疑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一大批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航天测控设施和设备相继建成和研制成功,同时航天专用计算机和集成电路技术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从1992年起,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这项工程后来被命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至今,“神舟”号飞船已分别于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和2002年12月29日、2003年10月15日成功进行了五次无人试验发射,2005年10月12日中国又首次实现载人航天。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也结束了多少年来秘而不宣的状态,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在载人航天成功后,中国又开始了航天计划的下一个重要目标——进行月球探测。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据“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介绍,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最快在3年之内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就可飞向月球。另据介绍,如果一切进展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同时,中国科技部门已将“地球与火星空间环境比较研究”列为重要研究方向,准备大力支持国内科学家展开对火星大气、电离层、磁层的研究,为将来中国进行火星探测打下基础。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研制大容量通讯广播卫星、多用途地球资源卫星、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以及其它应用卫星和地面应用系统。这些应用卫星陆续发射、投入使用后,中国将建立起一个自主的、长期稳定运行的、天地一体化的与国际联通的卫星应用网络,届时,中国农林牧副业、工业、交通、商业、金融、财税行业和证券、期货等市场将利用卫星应用网络,实现信息传递现代化,以推动中国航天技术产业化、商业化的进程。

在今后一二十年内,除了有重点地适度发展为数不算多的独立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目标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中国传统的农业和工业产业。长期以来,中国技术进步缓慢,设备、工艺陈旧,从事这种改造的必要性和所引起的效益便十分突出,改造既可以采取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协作方式,也可采取在传统产业内建立起高新技术增长点,然后逐步渗透。当然,在许多情况下,也可以是两种方式多种多样的组合。可以预计,随着中国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侵入”,传统产业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发生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化,如电子技术推广促进机械--电子产品一体化;高效合金材料、稀土化合物、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获得广泛应用;通讯卫星、光纤通信技术等使通讯效率显着改善;生物技术在医药、食品等工业中的运用推动产品更新,等等。中国传统产业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将由此而大幅缩小。当中国传统工业化任务完成后,也就是21世纪一二十年后,高新技术产业将全面稳步地占据主导产业地位,它们不仅是中国增长最快的产业,而且也将逐步占有总产出的多数份额。从生产过程延长趋势推测,到那时,高新技术产业中直接生产消费品的依然是少部分,大部分则是用来用于满足中间需求。当然,需要估计到的是,如果到那时发生重大科技革命(从科技革命周期缩短的趋向看,这种可能性很大),更新一代的技术产业将脱颖而出。于是,人们很可能面对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现在被称之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那些部门,到那时已沦为新的“传统产业”。

五、破解内需不足:从理论到实践

我们的上述分析表明,中国有太多潜在的内需,然而这些内需又都是理论上的,从理论上的内需到事实上实现内需的惊险一跳,需要寻求中国内需长期不足之谜,这使我想起了这样一个寓言:

一天,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强大而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更行,看到那儿有个穿大衣的老头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使他脱掉大衣。”于是,太阳躲到云层后面,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像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愈把大衣紧裹在身上。终于,风身疲力竭平息下来、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后露面,开始以她温和的微笑照着老人。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继而,脱掉了大衣。于是,太阳对风说:“温和和友善总是要比愤怒和暴力更强而有力。”

这个寓言给中国的启示是:太阳的温暖使人们乐意脱去外衣,风的冷竣反而使人们更加裹衣防卫。中国老百姓习惯储蓄而造成内需不足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来自中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却在连年下降,即近5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上海证券报分析指出,国外有调查显示,居民60%以上的储蓄是出于对未来收入、支出风险(即不确定性)的预防。反过来,如果没有不确定性这一因素,人们的消费信心就会增大,就会自觉减少储蓄,增加消费。而这些恰是中国经济的软肋。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储蓄目的”的调查表明,居民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此三项被媒体戏称为新时期的“三座大山”。“新三座大山”上涨速度越快,人们对未来的担忧越沉重。尤其是在社会保障体系缺位或者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们会本能地将可能面对的风险放大。

在“拉动内需”的口号下,国内有人给中国经济开出了一系列药方,例如“假日经济”、“会展经济”、“眼球经济”、“住房改革”、“教育医疗产业化”、“公务员加薪”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教育、医疗产业化和住房改革产业化,大概就和上述寓言中风的行为颇为类似。由于医疗、教育、住房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而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或金钱就是老百姓的“衣服”,有衣服裹体老百姓才感觉到自己有体温。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就像寓言中老人必须穿的那件衣服一样,拉动内需不能像寓言中的风一样靠强力让老百姓脱掉衣服,即强迫让老百姓用货币去购买。过分市场化拉动内需的结果,必然使老百姓感到更加,越发把自己拥有的一点财富像老人裹衣服一样越裹越紧。老百姓由于感到生存的严重压力和对未来的严重不确定性,他们不仅在医疗、教育、住房这三个方面不敢花钱,而且也造成了在其它各方面都不敢消费的现象,老百姓不敢消费的合力又共同造成了国内内需不足,继而把内需拉动带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拉动内需需要的是太阳式温暖,让老百姓自觉自愿去花钱,这和寓言中太阳的温暖一样,给老百姓生存的经济环境一定温度,让老百姓切身感到自己就生活在一个经济温度比较宜人的环境中,手中只要备有少量货币就可以保持自己生存的温暖,自然就会把宽余的财富拿出来用于消费,内需不用拉动也就自然会高涨起来。

那么,怎么才能让中国老百姓感觉太阳式的温暖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一步加以分析,即一是环境气温,二是衣服的保暖作用。环境温度需要一个经济大环境来维护和社会保障系统。前者说的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由一国富裕程度来决定。这就需要全体国民不懈努力建设国家创造财富来完成。后者说的是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为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只有老百姓维系生存的基础得到了切实保障,他们才会感觉到社会给他们带来的温暖,感到经济环境的宜人。因此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为内容社会保险制度是拉动中国内需的阳光,是给中国广大老百姓温暖的阳光工程。

第二个就是老百姓的“衣服”问题,所谓“衣服”,说的是老百姓财富。而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财富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资所得,二是资本投资所得。要老百姓加衣服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增加老百姓收入,收入多了老百姓自然感觉环境温度高了不需要穿得太多。在这方面,过去10多年间,各级地方政府很注意自身的地方建设和投资,却忽视了地方建设的主要贡献人——普通劳工的基本生存权益的提升,使得整个社会劳工工资普遍很低,加上上述的社会保障体系低下,劳动者普遍感到生存的压力。他们首先要为生存而疲于奔命,他们拼命打工、储蓄存款,以备将来不时之需。而另一方面,中国产能却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口号下不断被粗放地扩大再生产出来,而大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因为找不到相应消费人群而被闲置、被浪费、被过剩,中国经济不得已转而依靠外贸。所以,拉动中国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最终靠的不是强行推行医疗和教育市场化,越来越走高的房价也将使普通老百姓钱袋越捂越紧。房价高企从另一方面推高企业成本,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外资转投外围,从而使本来已紧缩的内需拉动更是雪上加霜!

国人的工资在改革前及20世纪80年代一直很低,工资只包含了简单的衣食住行,举凡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费用都不计算在工资里,而只是作为单位福利分配给职工的。计划经济时代下的高积累就是这么来的。现在中国已进入到了市场经济阶段,但这并不表明政府不需要进行制度性安排了。中国政府必须把老百姓工资提高,把基本生活保障系统建立起来,把投资市场运行规范化、法制化起来,使老百姓真正能从投资市道中获取收益。要想让老百姓将紧捂钱袋的手松开,仅靠内需刺激是政府一相情愿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让经济增长分配更加向老百姓倾斜,更藏富于民,让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更有利于安民,让百姓有钱可用,并且用得放心、花得安心。总之,政府制度性安排就是要给中国广大老百姓阳光式的温暖。有了幸福感和温暖感,中国内需无须拉动自然会高涨,老百姓也会从银行里自觉自愿地拿出那些安身立命的钱,而社会消费的增加又会刺激市场的活跃,市场的活跃会激发投资增加,从而使中国经济增长处于一个有序的良性循环中。

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曾这样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的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和朱熹所言的是一个道理,即中国经济的繁荣在于再生产的扩大和快速循环;有消费和生产这股活水的不断流动,经济建设自然天光云影共徘徊,社会自然清如许的。给中国黎民百姓一个太阳式温暖的经济环境,老百姓将还中国社会经济一个高速增长的大好局面。中国老百姓生活充满幸福感,人民安居乐业,中国社会经济自然会处于一个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