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8315100000004

第4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1)

我国幅源辽阔,南北差异很大。依据气候温度、地势地形、当地资源,结合传统礼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个人喜好而建造的民居,各具风格、形式多样,实用与美化相结合,传统与人文为一体。

一、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与胡同已成了老北京城风貌的一大特征,不仅北京人喜欢它,许多欧美外宾也宁愿在此一住,而不去住五星级的高楼宾馆,更有不少浪迹天涯客居他乡的老北京时刻怀念惦记着它。为什么?正是因为四合院历史底蕴十足,充满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人们都说,一提起四合院,就会使人想到了老北京城。

从字面上看四合院就是东、西、南、北四面都有房子,并围合成院子的住宅式样,也叫四合房。《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么解释:“一种旧式房子,四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辞海》解释为:“住宅建筑式样之一,即上房之左右为厢房,对面为客房或下房,四面相对,形如口字,而中央空地,即天井也。其无对房者谓之三合式。”《中国古代建筑辞典》释为:“院的四面都有房屋的四合院。无倒座或缺一面厢房,只有三面有房屋的,叫三合院。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至迟在西周就已形成,一直沿袭到清代。”

说四合院至迟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的依据何在?1976年陕西周原考古队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发掘出西周建筑遗址,就明显地揭示出我国3000多年前相当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样式渊源。遗址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前堂、后室都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中轴线明显,影壁、大门、前堂、穿廊、后室依次排在中轴线上,庭院两侧为厢房,对称排列,四周廊庑环绕。这种格局完全符合《礼记》、《尔雅》、《论语》、《说文》、《仪礼》、《周礼·考工记》等史书对西周时期四合院式居住布局的记载。而从重庆博物馆藏四川汉代画像砖则可以看到在汉朝多个院落、四周绕以木构回廊的墙垣式四合院已形成一定规模,并也很普遍了。

四合院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院子宽敞,东、西、南、北四面房子相对独立互不相连,合围出的四合院。这类四合院日照充足,符合我国北方气候、防风等自然条件的需求。另一类就是院子相对要小一些,东、西、南、北四面房子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只是中间形成口字形的小院。这类四合院更适合我国西南云贵高原、青藏文高原避风、抗震的地理环境要求,因其组合平面像一颗印章,也被称为一颗印式四合院。这类四合院还有另一种风格,就是建在江浙、安徽、闽粤等南方平原地区,及云南大理、丽江等地被称为四水到堂或四合五天井的由一个稍大和多个小天井形成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四合院两人类型之一的北方四合院的代表,因其四面房子相对独立,互不相连,院子宽敞,以院子为中心组织空间,舒畅爽快,幽静祥和,起居方便,私秘性强,且又符合各个朝代的礼仪规范,形成内外有别、主尊奴卑、长幼有序的居住格局。其建筑上不仅讲究风水,而且蕴涵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民俗民风,符合百姓对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的追求。北京的胡同和街道以东西走向的居多,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一般都要建在路北,坐北朝南,谓之:“向阳门第春常在”。并以北房为正房,也称上房,位于院子中轴线上;东西两侧的房子称为厢房或偏房;与北房相对的南房称为倒座或下房。长辈住上房,晚辈住西厢房,佣人住东厢房,东厢房最南面的一间作厨房,下房作客厅或书房。厕所在下房最西面与西厢房最南面交界处,即院子的西南角。依风水理论“坎宅巽门”大门开在东南角,按八卦方位,“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为水;“巽”为东南,在“五行”中为风,东南开门,以图吉利。

四合院由门、影壁、房、厅、廊、庭院组成。

(一)门

北京四合院的对外大门,也称作街门,依等级高低有广梁大门、如意门、小门楼等,另外还有专走车马的车门。

大门不仅讲方位,还代表着住户的社会地位。常说的“门当户对”、“门第观念”,就是当时人们对大门建筑型制的直接看法。从建筑形式上看,大门只是分为屋宇式和墙垣式两大类。屋宇式大门就是占用四合院内倒座的房屋半间至数间开门。墙垣式大门就是在围合成四合院的墙垣上开门。

屋宇式大门还可以细分为几种不同形式,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如意门,其门扇位于所占房屋外檐柱(支承房屋外檐的柱子)位置,因而门道深邃;大点的如意门占一整间房屋;中型如意门占多半间房屋;小点的如意门只占半间房屋。如意门两侧砌墙并加以装饰,门口上方刻两朵如意形的砖雕。而王府大门则是屋宇式大门中等级最高的大门,这种大门坐落在四合院主宅院的中轴线上,非常气派,门扇位于所占房屋脊檩正对着的中柱位置,通常占五间房屋,中间开启三门,或占三间房屋,开启正中间的一门。清朝顺治年间规定,亲王府正门广五间,启门三,上覆绿色琉璃瓦,每门金钉63个,而世子府门钉要比亲王府减9分之2。贝勒府为正门五间,启门一。仅次于王府大门的屋宇式大门就是广亮大门了,明清年间住在这种大门里的也都是有一定官品地位的贵族,其门扇也是位于所占房屋的中柱位置,占用一间房屋,门口较宽大,大门上安装有雀替,三幅云之类能表明院内主人身份地位的饰件。屋宇式大门的另一种形式就是金柱大门,其门扇位于所占房屋前金柱(在外檐柱以内)位置,一般也占用一间房屋,门外虽不如广亮大门宽敞,但门道空间相对来说就要大一些。屋宇式大门的再一种形式就是蛮子门。其门扇位于所占房屋的外檐柱位置,与如意门不同的是其门两侧不砌墙也不加装饰,而门框、门槛的形式则与广亮大门、金柱大门相同。

墙垣式大门大多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比较小而简陋的院墙上开门的宅门常用的形式,也可以细分为三种不同形式:其中最普遍而常见的就是小门楼形式,由屋脊、筒瓦、门楣、屋面、腿子等部分组成,讲究点的还有砖雕。其次是栅栏门,顾名思义栅栏门就是由两扇栅栏型的门组成,安装在院墙两边的木柱上,讲究点的,会在上部挑出个卷棚小顶。再就是西式小墙门,大体与小门楼相近,只是部分造型融入了西方建筑特点,或改变了屋脊造型,或改变了门楣结构等。

说到垂花门,它可不是四合院的大门,而是分隔一座标准四合院内院与外院的门,俗称为二门。一般小四合院则没有垂花门。垂花门也就是指平常所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系内院的门。虽然现今由于拓宽胡同或街道的需要,有的四合院的外院已被拆除,垂花门就直接抛头露面于街头或胡同里,起到了大门的作用,但只能说是替代。正规的垂花门位于四合院中轴线上,离南房丈把的距离,两侧与抄手游廊相接,游廊外侧就是被称为看面墙的隔墙,讲究的还在墙上雕刻出精美的什锦窗。通过它把一座四合院一分为二,分出了里院、外院。抄手游廊连起里院的北房和东、西厢房与外院的南房分开。垂花门到北房之间形成一个正方形的里院,垂花门到南房之间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外院。

垂花门虽是二门,建筑装饰却非常讲究,一般都有一间房子大小,作为门楼。其屋顶由一个尖顶屋面和一个卷棚屋面组合成的叫一殿一卷式,屋顶跌宕起伏,既活泼又大方。另一种则仅用一个单一卷棚形式,虽不够活泼,也不失高雅。垂花门四面全是门,外侧两根柱子间装着与大门相仿的第一道门,白天开启,夜间关闭,起安全防卫作用。内侧两根柱子间还安装一道由四大扇木板组成的屏门,这道门除有重大活动外,平常都是关闭着,主要起保护内院私秘作用。左、右两侧通着抄手游廊的叫侧门,是人们平常出入的门。垂花门之所以叫垂花门,就是因其外侧梁头常雕成云头形状,其下有一对倒悬的短柱,柱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莲花瓣、花萼云或石榴头等形状,非常像一对含苞欲放的花蕾,这对短柱被称为垂莲柱。联接这两个垂柱的部件也都刻有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十分漂亮的雕饰,将这座门楼装点得格外华丽,所以就叫做垂花门。而月亮门则是内、外院中卡子墙上的圆形门,形似满月,就叫月亮门,有四扇绿色木板屏门,上书红字“和平安康”等吉语,其中两扇整天开着。如果是一座标准四合院,进了大门,穿过门道,就会看见紧贴东厢房南山墙砌的磨砖影壁,在此向左拐,就会见到一个月亮门,进了月亮门往前走几步,向北转就到了垂花门。

与大门、二门相关的还有门礅、门钹、门簪、门对联等许多构件,既有结构功能又有装饰作用,表现出民族文化风情。门礅(也叫抱鼓石)本身是固定门槛、门边的交结点,起稳定门框和安设门扇的作用,后来慢慢发展为观赏性极强的精美艺本品了,上面雕刻着“五福捧寿”、“富贵牡丹”、“狮子绣球”、“鹿鹤同春”、“麟吐玉书”、“岁寒三友”、“挂印封侯”、“祥云海马”、“暗八仙”“八吉祥”等丰富多彩。内涵深刻、寓意幸福吉祥的图案,体现出人们的美好愿望。门钹是装饰在大门门扇外的金属件,多数是用黄铜制作,六角形中间是凸起的半圆形带环或拍叶,也有做成兽头形的。在没有电子门铃那会儿,是敲门用的响器,因外形很像乐器中的钹,所以就被称之门钹。门簪位于大门上方,将连楹销在中槛上,两个至四个不等,为六角形,上面雕刻着“吉祥如意”或“福寿”等吉辞,也有雕绘彩图作为装饰。门对联是镌刻在大门两门扇上的对联,表达住户的信念、品位、追求,联句对仗工整,书法精湛。较多见的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总集福荫备致嘉祥”,“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做买卖的人家门上题写“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时春”;读书人家门上题写“门庭清且吉家道泰而昌”:一般人家“慎言语节饮食永佑庆长寿康”;有个性的

“阑看城上月遐想会中兰”;文革时期的门对联有“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斗私批修不破不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门对联为我们留下了时代变迁、世事沧桑的印记。

(二)影壁

与门密切相关的再就是影壁了,影壁既有装饰作用,又有遮挡功能。古称“屏”或“树”,南方有些地域也称之为“照壁”。常见的四合院影壁可分为三种。一种是门内的一字壁,进了大门就能见到,位于东厢房南山墙,简单的是借山墙在上边挑出屋檐,砌出小墙帽做成影壁样;更简单的则不做顶,直接在山墙上用青灰加框,白灰抹出一块长方形影壁心;这都称为座山影壁。讲究点的在山墙外单独砌一墙体,称为独立影壁,下设基座,顶部墙帽起清水脊或元宝脊,覆筒瓦顶,墙体中部的影壁心用砖雕并用砖做出匾牌,上为“迪吉”、“鸿禧”、“戬毂”等吉祥的文字,或是用砖雕花饰,中间为棱形雕花图案“莲花荷叶”、“凤凰牡丹”等,四角为四组三角形砖雕图案“松竹梅兰”、“鹤鹿同春”等,叫硬心影壁。影壁心用木条做花纹图框,挂木匾牌的叫软心影壁。另一种是大门外左右两侧的八字影壁,有这种影壁都要往里退2、3米,使门前形成一个缓冲空间,衬托得大门更加堂皇宽敞。再一种就是大门对面,胡同另一侧正对大门的一字或雁翅影壁,起到遮挡对面不整齐的房屋的作用,使大门外显得干净整洁。影壁与大门形成了四合院住宅的先导空间,相互衬托,密不可分。作为屏蔽,使外人无法窥见院内;作为标志,则是四合院的一个“徽记”,又给人空间变换之感。

影壁、大门、垂花门都起到了四合院“合”的作用,关起大门自成一统,与世无争。讲究含蓄,不锋芒毕露。即使开着大门,因有影壁、屏门的遮挡,从外面也不易看到院内的活动,私秘性强,有安全稳定感。同时又产生一种“聚合”力与和谐氛围,有亲切的归属感,体现了合家团聚的社会文化特征。也是道家“致虚”、“守静”、“归根”、“复命”、“知常”思想的体现。

(三)宅居

进了垂花门,就是四合院的内院了,它是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抄手游廊围合成的宽敞院子,空间广阔,采光充分。四合院“院”内布局又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正房与垂花门坐落在中轴线上,东西厢房对称排列于两侧,符合中道,崇尚中央。长辈居正房。标准四合院正房为三正两耳,耳房的进深、高度都比正房小,像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所以就叫耳房。三间正房中间的一间向院内开门,称为堂屋,为起居室。两侧的两间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多为卧室,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晚辈住厢房,东西厢房各三间,正中一间也向院内开门,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东厢房南侧一间分隔出来做厨房或餐厅。符合尊卑长幼之序,体现了“礼”的内涵。一家人其乐融融,怡然自得地生活在同一院子中,又体现了“仁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