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8314800000007

第7章 饮食诸方面(4)

伊尹不仅精通烹调术,而且是一个厨师出身的政治家。他以烹饪原理阐述安邦立国的大道理,从而由一个厨师进入仕途。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吃饭》一文中说:“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因为伊尹在中国烹调史上杰出的贡献,他与彭祖、易牙被民间奉为“厨神”。

今天,烹调技艺已成为中国食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烹调技艺,包括配料、刀工、火候以及烹调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用来配制菜肴的原料有蔬菜、鱼肉、禽蛋、调味品四类。这四样原料的合理搭配和烹制;产生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烹调艺术。

配料,不仅要求营养的合理搭配,民间还讲究色彩的搭配。“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指的是一盘菜的色彩搭配;一顿家常便饭,细心的主妇也要弄出个五彩缤纷:红的是荤菜,绿的是青菜,黄澄澄的是一盘炒鸡蛋。有时,一碗西红柿鸡蛋汤撒上些葱花,便红的艳丽,黄的灿烂,绿的葱茏,这是普通百姓常常于不经意间创作的艺术品。至于年节菜肴和食品,就更讲究配料了,这些我们在后面再展开。

在烹调技艺中,刀工不可忽视。小到家庭日常烹饪,大到宴会酒席,都讲究刀工。以切肉为例,涮羊肉要求薄如纸片,红烧肉要求四方端正,炒肉则有肉丝、肉片之分……。冷盘中的食品造型,对刀工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刀工精巧,还要求刀纹美观。

烹调方法也很重要。我国常见菜肴烹调法有:煮、蒸、烧、烤、煎、炒、烹、炸、烩、爆、熘、氽、炖、酥、焖、拌。还有一些地方菜,其烹调法比较特殊。如广东菜的焗,北京菜的涮,湖北菜的煨、滑,福建菜的炻、醉、扣、糟。中国菜肴的制作,有的只用一种烹调法,有的则要用若干种。如扣肉的制作,就要依次用煮、炸、蒸三种烹调方法。

火候是烹调技艺中最重要的因素。火候的把握,关系到菜肴的成败。火候,通俗说法叫加热。从字面上看,火候是指燃料燃烧的火力情况,但在烹调中所指的火候却不是如此简单。除燃料外,烹饪的原料,烹饪的器具,传热介质都与火候有关。

燃料与火候。选用不同的燃料是掌握火候的基础。木柴是我国古老的燃料,其性能火大而烈,适宜大锅烹饪菜肴,能发挥烈火速烹的作用。木炭其火性能稳定,适宜炖、焖、焙等长时间加热的菜肴,能发挥炭火持久的特点。煤的特点是火力既强又有高度的持久性,在我国广大城乡是继木柴之后使用最广泛的燃料,能运用于各种菜肴的烹调,当前正得到普遍应用的煤气,不仅火力集中,而且火力的大小强弱可以随时控制,并且非常清洁,能适应烹饪多方面的需要。

烹饪的原料与火候。烹饪的原料品种多样,性质和形态不一。从质地上看有老有嫩,有软有硬;从形态上看有大有小,有整有碎,有条有丁,有丝有丸。这就要求烹饪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火候。

烹饪的器具与火候。不同的烹饪器具,对火候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即便是煎炒所使用的铁锅,也还有区别:炒菜需火力集中,就必须使用圆底炒锅,这样便于“抢火”;煎制需火力均匀,就应该选平底铁锅。有的糕点制作,对烹饪的器具还有更特殊的要求。如上海新雅粤菜馆,有一口与众不同的紫铜锅,用来炼制糕点的各种馅芯,效果特别好。经铁锅一炒就泛黑的椰丝,用紫铜锅炒制则颜色洁白晶莹,香味更加浓郁。民间做炖品,如老母鸡炖汤、排骨炖萝卜、银耳莲子汤等,不爱用铁锅、铝锅,而喜欢用砂锅。所以,注重火候必须合理科学地运用不同的烹饪工具,这是中国烹饪的传统特色。

传热介质与火候。菜肴或食品加热成熟,其传热的介质有水、油、汽、空气、固体物质等。对烹饪原料采用何种介质导热,要根据原料的性质、菜肴的特色来选用。有的食物用油氽、油炸,这就是油传热。油温应控制在200℃左右为宜,油温太高不仅会破坏食物蛋白质结构,降低食物或菜肴的营养价值,而且会生成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有的食物用水煮、水炖、水涮,这就是水传热。水煮食物一般用中、小火,时间较长。如做“东坡肉”,正如“东坡肉”的创始人苏东坡所说,要“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当然,如果原料鲜嫩,菜肴口感要求脆嫩、味鲜,就要用旺火、沸水,短时间进行烹制。如凉拌菜在开水中焯一下,又如涮羊肉,都是如此。有的食物用蒸汽蒸,如蒸馒头、蒸肉、蒸鱼,就是蒸汽传热。有的食物用火烤、火烘,如烤红薯、烤鸭,则是空气传热。还有些食物用热盐,热砂炒,如炒冻米、炒栗子等,则是固体物质传热。这种加热法,都存在火候和加热时间问题,对食物和菜肴的色、香、味、形产生直接效果。

民间烹饪虽然不如专门厨师那样讲究,但在菜肴的配料,鱼、肉的烹调,添油加醋的最佳时间,烹调失误的补救方法等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

在菜肴配料方面,民间烹饪十分注意质地搭配。主料和配料的质地有软、脆、韧、嫩之分,所含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为了符合烹调的要求,使营养成分全面,一般是软配软,如鱼烧豆腐;脆配脆,如荸荠炒虾仁;韧配韧,如蒜薹炒鱿鱼;嫩配嫩,如菜心炒芙蓉鸡片等。民间配菜还注意尽量使菜肴的营养丰富而全面,如肉菜配以蔬菜、腌菜或豆类菜。江西人爱吃猪肉炒大蒜,有道是:“四两半(肉),炒大蒜,又好吃,又好看。”此外,雪里蕻脆菜炒肉末,豆腐肉末、鲇鱼煮豆腐等,都是人们爱吃的家常菜。

民间所食荤菜,多为鱼、肉。鱼、肉的烹饪,也就成为中国食俗的一项内容。先看烹鱼的技巧。做鱼的时候,要视鱼的新鲜程度来选择烹调方法。一般来讲,新鲜的鱼用来清蒸或清炖,差一点的鱼用来红烧,再次一些的可做糖醋鱼。炖鱼的时候,应提前在鱼身上抹上些精盐,在炖的时候可防止鱼肉散碎而保持形体完整。炒鱼片时,也要如此;否则,鱼片易碎。在烧鱼的时候可放点醋,这样不但可以去腥增香,而且鱼肉易熟,并可溶解鱼中的钙质,利于人体吸收。在烹制不大新鲜的鱼时,用细盐把鱼里外擦一遍,腌制一至两小时后,再煎炸,这样味道会更好些。

做清炖鱼或鱼汤时,必须直接用冷水,且一次放足。如果中途加水,会减少鲜味。有些形体小的鱼,则须先晒成鱼干,再烹调,如江西庐山的石鱼,鄱阳湖、太湖的银鱼都属这一类。江西鄱阳湖渔区,人们还爱制作“糟鱼”。其做法是:先把鱼(一般用鲤鱼)腌制晒干,然后切成小块,用糯米酿成酒糟拌匀,装入坛中。一至二周后即可取出烹制,烹制方法一般是蒸。该地区还流传两种烹鱼的技法:一是用鲜活鲇鱼做糊羹,二是用鲜活黄芽头龟煮一种名为“春不老”的腌菜。有民谚云:吃鸡吃肉,不如鲇鱼打糊。黄芽头煮春不老,吃饭不晓得饱。

我们再来看烹肉的技巧。为了使肉容易烂,人们经过研究发现:煮牛肉时放茶叶,煮猪肉时放山楂,不仅肉容易烂,而且味道更鲜美。由于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人以食猪肉为主,关于猪肉的烹调技艺,总结得更多些。如红烧肉、回锅肉、扣肉、米粉蒸肉、炒肉、炖肉、水煮肉、白切肉、肉饼汤等等,都是猪肉的不同做法。在日常炒菜中,人们多用生粉挂浆的方法,使猪肉片(丝)炒起来更鲜嫩。民间流行甚广的红烧肉,又有“红烧”、“清烧”两种方法。红烧是先烧红锅,放入食油,把切好的肉块倒进锅内爆炒后,再加入料酒、酱油和少量的水;清烧则是先用少量的水把肉块煮一阵,然后再加佐料。著名的“东坡肉”,实际上就是用清烧的方法烹制而成的。

烹调菜肴时,何时添油加醋,何时放盐放糖放料酒及放味精,也是一大技巧。民间在日常烹饪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一般的做法如下:

放油最佳时间。炒菜时先把锅烧热,再倒入食油,然后再放入主、辅炒料。这样不仅不会粘锅,而且能使菜肴鲜美爽口。

放盐的最佳时间。使用微波炉烹饪时,须将菜料先腌制一段时间。而传统的烹饪方法,则要将菜炒至八成熟时再放盐。

放糖的最佳时间。做糖醋鱼、糖熘菜等加糖时,应先放糖,后放盐。如顺序颠倒,就会造成外甜里淡,味道不佳。

放料酒的最佳时间。当炒锅内温度达到最高时加人料酒,易使酒蒸发而去除食物中的腥气或膻味。

放味精的最佳时间。味精应在菜炒好起锅时,或汤烧好起锅后放入。菜肴或汤的温度在七十度至九十度时放味精最好。

烹调失误,民间也积累了补救的方法。如果不慎把饭烧焦了,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用几根洗净的葱插入饭中,盖上饭,过几分钟就没有了焦味;二是用碗装几块干净的木炭放在饭面上,然后把饭盖上,过十多分钟,饭焦味就会被木炭吸收。煮稀饭时,往往会溢出锅外。此时,只要往锅内滴几滴麻油或花生油,并采用中小火,稀饭就不会外溢了。做菜时,如果盐放多了,也有两种补救方法:或者适当地添加一些白糖;或者稍微多放一点味精,就可以把咸味中和。如果在做菜时醋放得过多,只要放一些碎皮蛋就可以把酸味中和。做菜时如果辣椒放得太多,可添加适量的豆豉;或打一个鸡蛋同炒,就可使辣味大大减少。做汤时,如果盐放得太多,只要往汤里放几块豆腐或切一些萝卜、冬瓜,就可以使汤变得可口了。做肉汤时,如果发现肉汤过于油腻,只要取一些紫菜放到火上烤一烤,再放进肉汤里,然后加入切碎的葱花,就可以把油腻去除。

六、地方菜系

我国古人很早就已学会烹制各种食物,食物种类十分丰富,无论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无不可以取来做盘中美味。这些食物包括五谷五菜五饮,六畜八珍。“五谷”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作物,“五菜”指韭、葱、葵、薤、蒜五种蔬菜,“五饮”指水、浆、酒、酪、酏五种古代饮料,“六畜”指牛、马、羊、猪、鸡、狗六种肉食动物,“八珍”指龙肝、凤髓、豹眙、鲤尾、猩唇、熊掌、酥酪、鸟舌等八种古时不易得的珍贵食品。

中国传统食俗的一大特点,就是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对饮食滋味的不同要求,来决定选料方式、操作方法及色泽搭配,这样就逐渐构成了区域性的食谱程式--菜系。

菜系形成于什么时代呢?关于菜系的形成时代,研究者有的认为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因为那时菜系的南北分野已非常明显,北方以齐鲁风味为代表,南方以荆吴风味为代表。有的则认为,菜系的初步形成,是在宋代才开始的,因为当时的肆菜肴有了明确的“南食”和“北食”之名,民间流传着一首《口味歌》:

安徽甜,湖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

宁夏河南陕甘青,又辣又甜外加咸。

山西醋,山东盐,东北三省咸带酸。

黔赣两湘辣子蒜,又辣又麻数四川。

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族不一般。

《口味歌》说明,中国幅员广袤,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各地地形地貌不同,气候不同,物产不同,口味不同,这是产生和形成地方风味的最重要的原因。例如沿海地区产海味,山区多山珍,造成食品原料和饮食习惯差异。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这一意义来理解,也颇有趣味。又如北方气候寒冷,人们习惯吃味成油重色深的菜,南方气候炎热、人们就偏向吃得清淡些;川湘云贵多雨潮湿,人们唯有吃辣才能驱风祛湿。中国各地饮食风味之不同,都可以从自然条件中找到内在的原因。

从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看,最早的地方菜只有两大派,即南方菜和北方菜。《诗经》中反映出来的食品原料,主要是猪、牛、羊,水产仅及鲤鱼、鲂鱼等少数几种,代表着西起秦晋、东至齐鲁,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风味。而《楚辞·招魂》中反映出来的食品原料,则以水产和禽类居多,具有长江流域的南方风味,这就是明显的菜系分野。秦汉以后,巴蜀和闽粤的开发,使中国的菜系实际上已有所增多,但古代人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划分,需要区别。所以一直到北宋的汴京和南宋的临安,繁荣的餐饮业中还只有“南食”、“北食”和“川食”三大类。到了清代,康熙和乾隆各下江南六次,苏扬菜受到皇帝的赏识,士大夫们也趋之若鹜,不但宫廷菜中增添了苏扬味,甚至在北京街上也开办起经营苏扬菜的饭店,从此苏扬菜独树一帜,成为南方菜的佼佼者。鸦片战争以后,门户开放,加快了中外交流的步伐,而接受外来影响较深的粤菜也随之别具一格,脱颖而出。到清末民初,中国菜系才大致上有了眉目。《清稗类钞·各省特色之肴馔》中云:“肴馔之有特色者,为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这里已包含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几大菜系了。由此可见,菜系是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并不是任何人可以随心所欲强加的。

现在中国的大菜系究竟有多少,人们的意见并不统一,有四大菜系说、八大菜系说,也有十二大菜系说等等,争议很大。其中公认的有四大菜系,即鲁菜、川菜、苏菜、粤菜,其他比较著名的还有京菜、沪菜、闽菜、湘菜、鄂菜、浙菜、皖菜、秦菜等。

先让我们来看看四大菜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