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8314800000005

第5章 饮食诸方面(2)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贵重青铜器文物,也是商代王室饮食器具的代表作。它的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是商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产物。很显然,这么巨大的鼎,并非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制作的。根据鼎腹内铭文”司母戊“三字来分析,学术界许多人认为此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在祭祀时用此鼎装一些牲肉等祭物。

司母戊鼎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1948年5月29日,叫中央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在南京联合举办展览,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可见此鼎在当时为人所重视的程度。后来,国民党曾拟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鼎过重过大,才不得不打消了这一企图。建国后,此鼎存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闷历史博物馆在北不建馆,此鼎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外,比较有名的还有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等。

大体说来,鼎随着时代或地域不同,其形制也有所变化。商代前期的鼎多为圆腹尖足,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失,分裆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鼎足呈蹄形。战国至汉代的鼎多为敛口(口沿向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并有盖子,盖上多有钮或三小兽。

从用途上来说,商周王室的鼎又分为镬(hu??鼎、升鼎和陪鼎三大类。镬鼎形体较大,多无盖,用来煮牲肉。《周礼·天官·烹人》曰:“掌共鼎镬”。郑玄注云:“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陈于鼎”。升鼎是把镬中的熟肉放到这一类型的鼎中去这称之为“升”,故名为“升鼎”,也称“正鼎”;陪鼎是升鼎之外另一种鼎,盛放佐料的肉羹,与升鼎相配使用,故称陪鼎。

在古代,鼎还是一种权势的象征。《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卿僭越用鼎数目逐步升级,诸侯九鼎,卿大夫七鼎。九鼎、七鼎称牢(牛、羊、豕三牲俱全),五鼎称少牢(只有羊、豕),三鼎只有豕鼎的多少是“别上下,明贵贱”的主要标志,所以古代文献中记述帝王生活有“列鼎而食”和“钟鸣鼎食”的说法。

鼎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礼器,所谓礼器,就是帝王贵族在进行祭祀、宴会等活动时,举行礼仪使用的器物,具有浓重的宗教巫术色彩。后世甚至还把鼎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传说大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遂以为传国之重器,所以后世称国家的栋梁大臣称为“鼎辅”,就好像锅底下的足拱托着大锅一样,取得政权叫“定鼎”,其名均由饮食器具引申而来。

鬲也是商周王室中的常用炊器之一。《尔雅·释器》说:“鼎款足者,谓之鬲。”鬲的作用与鼎相似,属于鼎类。最初形式的青铜鬲就是仿照陶鬲制成的,它的形状是大口,袋形腹,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这种奇特的设计是为了使鬲的腹部具有最大的受火面积,使食物能较快地煮熟。商代鬲的袋腹都很丰满,上口有立耳,颈微缩。因为三个袋腹与三足相连,而且鬲足较短习惯上把袋腹称为款足。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伯矩鬲,是周文王庶子召公奭之子为燕侯时,赏给伯矩贝的。

甗亦是商周王室的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内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放置食物,下部为鬲,放置水。甑与鬲之间有箅,箅上有通蒸汽的·十字孔和直线孔。青铜甗电是由陶甗演变而来,青铜瓶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青铜食器是指商周王室盛饭菜和进食的用具,主要有簋、盨、敦、瓿。

(二)漆制饮食器

在人类历史上,发现并使用天然漆大概是中国人的独创了。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能制造漆碗,稍后的殷商时代,漆液里不仅已开始掺和各色颜料,且出现了在漆器上粘贴金箔和镶嵌钻石的做法,开汉唐“金银平脱”技艺之先河。历西周、春秋,漆器制作技术日精,河南浚县辛村西周晚期墓中发现漆器上的“蚌组花纹”,郭宝钧先生称之为“中国螺钿的初制”,评价甚高。时至战国,漆器之优良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掌握,它轻便、坚固、耐酸、耐热、防腐,外形可根据用途灵活变化,装饰可依审美要求花样翻新。于是,在这时各诸侯王的生活领域中它逐渐取代了青铜器皿。

这时的漆食器以楚国最盛,类别繁多,应用广泛,有碗、盘、豆、杯、樽、壶、钫、羽觞、卮,匕、勺等,下面就出土的几件珍品作一介绍:

凤鸟形双联漆杯。出土于湖北江陵境内著名的古都纪南城,纪南城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郢所在地。全器作凤鸟负双杯状,前端为头颈,后端为尾翼、中间并列两个桶形杯,杯高9.2厘米,长17厘米;杯之间有孔相通。杯的凤鸟形状经雕刻而成,昂首展翅,似在飞翔,口中衔有一珠,珠为黑漆地。绘红、黄相套的圆环纹,胸腹下二爪正好作器足。凤鸟的头、颈、胸、毛遍刻象征羽毛的鳞状纹,全身除尾翼底面为红色外,其余皆髹黑漆地,再用红、黄、金三色漆绘圆圈纹、点纹、卷云纹、放射状线纹等,用笔细腻,描摹逼真,体现了很高的绘画技巧。

此外,凤鸟的头顶、颈侧、两翼、下胸部还嵌有银色宝石八颗,使凤鸟更显得华贵俏丽。双杯内髹红漆,杯口绘黄色卷云纹,外壁上口及近底部一段用红、黄色相间绘波浪纹,外壁中部以黑色绘相互缠绕的双龙,龙头伸向两杯相连处,龙身加绘金色的斑纹和红黄色的圆圈纹等,龙纹外的空白处填红色,绘黄色云纹。杯底髹黑漆地,又以红色分别绘两蟠龙。龙凤形象集于一杯,应有“龙凤呈祥”之意。

两杯底外侧各接一雏鸟形足,皆髹黑漆地,用红、黄、金三色画羽纹,鸟双翅上层,双足蜷曲,似在使尽全身力气顶扛双杯,神情令观者怜爱。同时,这一装饰手法也让人们觉得硕大的双杯好像变得轻盈了不少。

彩漆鸳鸯木雕豆。出土于江陵楚墓之中。此豆通高25.5厘米,由盘、柄、座三部分组成,盘深5厘米。座高4.4厘米,柄径3.5厘米。柄和座一木刻成。柄上端凿榫头与盘部卯眼相接。豆盘较深,盖凸起,柄座上彩绘工整对称的三角形云纹与卷云纹,显得庄重而沉稳。最巧妙处是盖与盘合为一体,被雕成一只鸳鸯,头、身、翅、脚、尾均刻得唯妙唯肖。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了《诗经·小雅》中“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的诗句。

此器鸳鸯尾部两侧还绘有两只对称的金凤,凤鸟作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深化了器物的主题内涵,使这件豆更显贵重。该器雕刻精美,造型奇特,鸳鸯全身各个部分用金、黄、朱红、黑诸色精细描绘,雕刻与彩绘相得益彰,色彩斑斓,富而堂皇。作为一件食器,它绝不是为一般宴会所用,而可能是楚国王室举行隆重宴会,如婚礼之类才用的器具,寄托了时人的美好向往。

(三)金银饮食器

中国使用黄金的时间很早。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开始使用黄金了。一般来说,秦以前的金银器工艺尚未脱离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范畴,到了两汉,特别是在东汉以后,由于金加工的发展,就使得金银器制作从青铜器制作传统工艺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工艺门类了。

唐代是中国金银食器制作的繁荣时期,各地出土的唐代饮食器的数量相当丰富。末代的金银器制造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更为商品化。不仅皇室宫廷、王公大臣、富商巨贾享用着大量金银食器,甚至一些庶民和酒肆餐馆的饮食器皿都使用金银器。清代金银器工艺空前发展,宫廷用金银器更是遍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附近发掘的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侯乙的墓内,出土了一批盏、匕、杯、器盖等金制器皿,其中金盏和金匕制作最精。盏高10.7厘米,口径15.1厘米,足高0.7厘米,重2150克,是迄今中国出土最重的一件金质器皿,其含金量高达98%二金匕置盏内,通长13厘米,重50克。

金盏造型端庄稳重,铸造工艺十分复杂,采用钮(提手)、盖、身、足分铸,即器身与附件分别铸成,然后再合范浇铸或焊接成器,与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很相似。器表铸造纹饰也十分精细,特别是蟠螭纹上浮睢凸出的尖状云纹,有的细如毫发,其铸造工艺之精,远远超过中原地区同期的蟠螭纹饰。

这套金盏、金匕等食具,是墓主曾国君主曾侯乙生前豪华的饮食用具,金盏内盛放食物。金匕有镂孔,是专为从汤汁中捞取食物用的。

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了唐代窖藏金银器1000多件,这是中国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发现,其中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最为珍贵。

金碗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7厘米。外腹部錾出两层浮雕式的仰莲瓣,每层十瓣。上层莲瓣内分别錾出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珍禽异兽,禽兽周围填以对称的花草。下层莲瓣均作忍冬纹,圈足内刻鸳鸯一只,饰忍冬纹一圈。圈足饰方胜纹,一整两破的菱形花纹图案,实为简化了的四瓣莲花纹。足底边缘饰联珠纹一周,内底部刻蔷薇式团花一朵。内侧墨书“九两半”二字,这是唐代宫廷管理金银器留下的标志。《红楼梦》中的鸳鸯是贾母掌管金银器的,每次使用后,都要称重入藏。唐代宫廷金银器掌管者,为防止以轻换重,在每件器物上往往都以墨书标重,有的直接錾刻出重量,反映了金银器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鎏金银茶具。在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器物中,有一组原名为茶碾子、碾轴、茶罗子等的茶具。由于唐宋饮用的茶绝大多数先制成团饼,烹煮时要碾磨成茶末。因此,碾、罗是烹茶的重要器具。

唐代为皇室制造金银器皿的部门,中唐前有两个,即民间金银作坊与官菅作坊。后者就是少府监中尚署所辖的金银作坊院。但到晚唐时代,皇帝穷奢极欲,少府监作坊院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另外设置了“文思院”,专门制作皇室所需的金银犀玉工巧之物,并以宦官为文思院使。这套茶具即为文思院主持制作,应代表了当时最高的金属工艺水平。

云龙纹葫芦金执壶。这件金执壶,是清代皇帝御用的酒具,由宫廷金银作坊中的巧匠精心制作,创作设计构思新颖。壶身作葫芦形,高29厘米,腹径16厘米,最宽处25厘米,形体大小适中,壶身由上大,下小的两个球体构成,连接部分作成高而细的束腰,看起来十分俏丽。

清代宫廷器皿,非常讲究造型和装饰艺术,特别喜爱纤巧华丽的装饰风格。此件金执壶采用了浮雕的装饰手法,花纹凸出,有如堆塑般的浮雕感,纹饰密布充满壶面,构成十分豪华且又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整个壶身装饰以祥云及游龙为主,以龙作为封建皇帝的化身。这些纹饰、造型皆具有吉祥的含义,是清代宫廷常用的装饰题材,含有“四海升平”,“吉祥万代”的寓意。

(四)陶瓷饮食器

陶与瓷的生产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早期的陶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时代,而瓷器的产生则稍晚一些,它滥觞于商代,其成熟期在东汉以后。这里所介绍的古人使用的陶瓷饮食器具,多为唐宋以后的产品,其原因在于唐宋以后,中国的陶瓷工艺技术日趋成熟,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和成就,下面我们择要介绍几件,以见一斑:

唐三彩碗。该器在唐永泰公主墓中出土。永泰公主名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中宗李显的第七女,死时年仅17岁;说到唐三彩,人们都知道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用白色的黏土作胎,用含铜、铁、钻、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在釉里加入很多的铅作助熔剂,经过800度高温烧制而成。釉色呈深绿、浅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色彩。人们称之为三彩,实际上是一种多彩陶器。三彩器在宋代、辽代都有生产,但因它是唐代发明的,当时也最为盛行,故以唐三彩闻名于世。

这件三彩碗,造型端庄、稳重,装饰独特,内外施白色釉。器内有12道绿色的垂条纹,施赭色釉细条纹,器外分上下两层。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廷在景德镇的珠山设瓷窑,称为御器厂,派官员监督烧造,成品解京供皇室使用。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一种新型瓷杯。杯体宛如小碗形状,口微撇,鼓腹,折底,圈足。高5.4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9厘米。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杯里外均有青花绘制的纹饰,青花色调深翠;杯心有新颖的团花形年款。此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唯一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实物,也是一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稀世珍宝。明人谷应泰撰写的《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子他说:“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