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8314800000021

第21章 食俗纵观(6)

在台湾高雄美浓镇一带,以前姑娘出阁要随带一只老母鸡,这只老母鸡最好是能在进洞房的当日下蛋。-果能如此,客人便会向新人开玩笑:“恭喜产子”,此举表现了当地人求子心切的心情。

岭南地区,嫁妆中少不了要放几枚石榴,因石榴多籽,用石榴,自然是取其“多子多孙”之义。

女子出阁,民间还有“饿嫁”之俗。贵阳西北苗族,姑娘于嫁前吃完“离娘饭”后,要断食一昼夜,到婚后第二天早晨才能咽饭。凉山彝族,姑娘于出嫁前五日就开始断食,而只以少量糖果充饥,有的新娘到出嫁时,已饿得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清代有一首诗:“翠绕珠围楚楚腰,伴娘扶腋不胜娇。新人底事容消瘦问道停餐已数朝。”就是这种饿嫁习俗的形象描绘。

新人为什么要饿嫁呢?分析起来可能有这样几种原因:是为了表示离开娘家的悲伤。二是为了体态窈窕。三是婚礼期间,新娘不能随便离开,不吃饭,也就不用去“方便”了。

与饿嫁相反,汉族的许多地方,姑娘嫁前有吃“别亲饭”、“辞家宴”的习俗。在湖北梁子湖地区,女子出阁前,邻里乡亲要争相请嫁女吃饭,俗称“别亲饭”别亲饭家家都办,大的村子,嫁女往往要连吃几十天。江浙一带,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父母要为女儿准备一桌丰盛的酒席,俗称“辞家宴”。届时红椅披垫,花烛齐燃,佳肴满案。嫁女坐在首席位置上,平辈及后辈子女陪宴。就座之后,母亲要为女/L斟酒,并对女儿进行训诫,其辞多为教导女儿到婆家做人的道理。训诫完,女儿接过酒一饮而尽,并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民间聚亲多用轿子,新娘上轿前要行十系列的礼仪,其中也不乏饮食礼仪。

在红水河和柳江沿岸一些地方;新娘上轿前要坐在堂屋中间,背朝香火,由一个父母、儿女双全的人把夫家送来的一碗饭端在手上,司仪商颂;“一碗米饭白莲莲;糖在上面肉在间。女家吃了男家饭,代代儿孙中状元。”周围的人答:“好的!有的!”端碗的人轻轻把碗里的一根葱、一只鸡腿、一块红糖拨过一边,给她扒三口饭,她吃三口吐三口(弟妹用裙子接),接着又把一把筷子递给她,她从;自己肩上递给后面小辈,自己却不得朝后看,表示永不后顾。

旧时浙江一些地方,新娘上轿前,要换上男方准备的小衫裤,然后立在蒸桶上。女家事先准备好十二个红鸡蛋,鱼、肉、糖、盐、炭、鸡肉各两包,还有米三升三合,将这些东西从她上身裤腰里一一放下去,由裤脚拿出来,喜娘在一旁念念有词:“将来生儿生女如鸡下蛋快。”新娘吃过“辞母饭”,还要在嘴里留一颗肉圆子,不能吞下,直到花轿抬到男家时才能吃下。

河北一些地方,新娘出门时,嘴里要衔着一口饭,一半吐在门槛里,一半肚在门槛外,表示此后母家、婆家都有饭吃。

傣族姑娘在离家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向厨房里的饭甑子告别,往饭甑里放些钱。在她看来,自从出了娘胎的就是这饭甑子的哺养,如今要离开家了,也要离开这饭甑此时也应该感谢饭甑子多年来的养育之恩。

娶亲之时,一般不需带什么礼物,不过在个别地区也有送娶亲礼的。譬如在龙州边陲的壮乡,迎亲礼十分隆重,迎亲时要抬四张八仙桌,每张桌子要四人抬,四张桌子上均放有不同的迎亲礼物:第一张桌子上是用红绸布结好的一个精巧的小方盒子,里面装的是槟榔仁;第二张桌子上摆着四坛米酒,坛上贴着大红喜字;第三张桌子上,趴着一头烫好的全猪;第四张桌子上则堆满了各色点心水果。迎亲队伍由唢呐开道,浩浩荡荡开往女家。

俗话说:“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姑娘。”这就是说男方于娶亲之时处处要抱小面子,遇事要忍让一些。一旦得罪了女方,不仅耽误了时间,有时甚至当日娶不回新娘,误了大事。

娶亲队伍来到女家,新娘陪客常常搞些恶作剧,或是责难讥诮、唱骂迎亲客,或是想出各种方式向迎亲客索要礼钱。青海民和县三川土族,当迎亲客到来时,几个年轻的阿姑手擎托盘,上放一对大馒头,旁边放一把菜刀,端到喜客面前唱道:“娶官哥哥切蒸饼来,会切一刀切四牙子。不会切,拿上赎钱雇了别人切。”如果二位喜客明白底细,便赶紧谦词不切,把准备好的零钱放进盘子里向阿姑求情。要是娶亲客真的动手切蒸饼,两刀切下八牙子,盘子就会扣到娶亲客头上,还要强迫娶亲客吃掉那两个大蒸饼,并且唱骂娶亲客。有的还要娶亲客啃骨头,把他们比作狗、猫嘲弄。即使如此,娶亲客也若无其事,并没有丝毫怨言。

迎亲之日,女方索要的礼钱名目繁多,什么进门礼;出门礼、锁箱礼、发帐礼等等,五花八门,就连厨房的厨师和跑堂的也在想法要钱。

鄂东一带,女家款待远方的娶亲客,及至饮宴高潮,忽然厨师从厨房端上山碗切成大块的生肉,放在席中。娶亲客一看便知道这是当地婚嫁筵席中少不得的一碗“东坡肉”。娶亲客要想吃这碗东坡肉就得给厨师礼钱,否则就不给烹调。厨师拿了礼钱,转身到厨房把早已烧好的东坡肉端上桌来。

如果娶亲客只给厨师礼钱而忘记了给跑堂的礼钱,等到跑堂上菜时,会故意把汤汁滴到娶亲客身上,这时娶亲客不仅不敢发怒,反而还要向跑堂的陪小心:“师傅辛苦了。”说罢一个红纸包放到了托盘上。

娶亲客要把新娘接回来,常常要几经周折。

新娘离家上路,女方亲友十般要送一程,有的要送到男家。当送亲客与新娘在半路分手时,娶亲客要把早巳准备好的糖果向天上抛撒,让送亲客们争抢这象征幸福、吉祥的喜糖。

肃南裕固族,当送亲队伍行到半路时,新郎家早巳派人驮上手抓羊肉、馍馍、酒在此等候,他们把毛毯铺在地上,请送亲客就座,当地称此俗为“杜速尔迟”,意为“打尖”。打尖主持人先将一杯酒泼向天空,再将一杯酒浇在地上,并开始唱歌,说唱的内容多系谦逊友好之辞。唱毕,请客人屹几块羊肉,喝几杯酒,然后又重新乘车、畜出发,直抵男家。

(三)婚宴习俗

婚宴也称“吃喜酒”,是婚礼期间为贺喜宾朋举办的一种隆重的筵席。如果说婚礼把整个婚嫁活动推向高潮的话,那么婚宴则是高潮的顶峰。

我国民间非常重视婚礼喜酒,把办喜酒作为婚礼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甚至惟一的内容。旧时结婚可以不要结婚证,但不可不办酒席,婚宴成了男女正式成婚的一种证明和标志。

婚宴一般在新郎、新娘拜堂仪式完毕后举行。如果宾客较多,则分两天举办。第一天迎亲日,名为“喜酌”,第二天名为“梅酌”。喜酌的赴宴者都是三亲六戚,梅酌的赴宴者皆为亲朋好友。之所以叫梅酌,因为古时婚礼,宾客来贺,须献上一杯放有青梅的酒,因此酬谢贺宾的喜酒也就叫梅酌。

民间婚宴,礼仪繁琐而讲究,从入席到安座,从开席到上菜,从菜品组成到进餐礼节,乃至席桌的布置、菜品的摆放等等,各地都有一整套规矩。

按照长幼有序的传统思想,婚宴开始,首先要由一名牵客(专门负责接待客人、安排坐席的人)负责将贺喜宾客按照一定的秩序牵座。除了个别地区的婚宴是围地而坐,席地而食,不太讲究席位外,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婚宴是十分重视席位主次的安排的。关于席位的具体坐法,各地不尽相同,这里仅以鄂东一带为例加以说明。按照当地的房屋结构,婚宴一般在堂屋举行,因受场地限制,每次只能开四席,四席开完,接着再开,当地称“流水席”。同开的四桌筵席,有主次席面之分。一席一般为新郎的舅舅、媒人以及族中德高望重者。二席一般为姑父、姑妈、姨父、姨妈等父母辈亲戚。三席、四席为新郎辈亲戚和一般宾客。八仙桌的四方八位,又有主次席位之分。以首席为例,中堂的右边席位上是新郎的舅舅,左边席位上是媒人,其他席位根据来客的主次,依次排定。

安排席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弄得不好,极易伤了亲戚间的和气,有的甚至因为坐席安排不当,拂袖而去,两家从此翻脸。因此,每当婚宴开席前,牵客总要小心翼翼拉扯半天,而迟迟不能开席。

在鄂东一带,宾客人座后,不是马上开席,而是先要行一个“茶礼”。新娘在阿姑的陪同下,给入席坐定的客人倒“喜茶”(即红糖水),名为倒茶,实为认亲。阿姑给嫂子介绍客人的称谓,新娘随后喊一声“XX请用茶”,客人站起,接过茶杯,喝完后,将一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放在杯中,新娘收起红包,再给另一位客人倒茶。就这样一一给每位客人倒茶。茶礼结束,筵席才正式开始。

江南地区,筵席开始,首先要鸣放鞭炮,在噼里叭啦的鞭炮声中,第一道莱才缓缓端上席来。而纳西族的婚宴开始,不是鸣放鞭炮,而是鸣锣上菜,当主持人宣布宴席开始,这时厨房里“哐”的一声,敲响了第十声锣,随后招待人员就捧着托盘,盛着一碗碗深红喷香的大红肉,按长幼秩序,一一端上席来。

民间婚宴的上菜方式,一般是用长方形的木制托盘,将菜一道一道端上。而黔阳一带婚宴,菜肴则在宾客入席前已在桌上摆好,并用盖子盖上,客人就座后,正客(女方客人)把盖在菜上的盘子一一揭开,边揭还要唱《揭盘歌》,歌词唱道:“金盘装菜银盘盖,我把银盘来揭开。山珍海味盘中摆,邀请人家把席开。”待全部盘子揭开,大家才开始动筷。

婚宴菜品的组成,讲究一定的格局。四川涪陵一带婚宴,格局一般为八大碗;湖北沙市则一般为十大碗;梁子湖一带婚宴必为“三元席”,即由肉圆、鱼圆?髋疵自擦煜蔚氖啦耍缓咸医窦浠檠绲母窬质怯伤牡?又叫“碗底子”或“四大碗”,上面以蛋丝、肉丝覆盖,碗底多为闽笋、扁粉、豆干之类)、四荤、两汤、两素等组成的十二道地方风味菜。

较之内地汉民族婚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宴菜品却比较简单。宁夏回族的婚宴,除干果之外,只有馕、抓羊肉、抓饭、油炸馓子等几样主食;云南傣族地区的婚宴上;只有芭蕉叶包糯米糕及加料血炖等两三样食品;金秀茶山瑶族的婚宴上,只一只全鸡和一大碗烧肉。

在内地许多地方,婚宴莱肴还有吃莱、看莱、分菜之别。

筵席上的菜肴本都是供人们吃的,但出于某种礼仪,有的菜却只能看而不能吃,这菜在民间叫作“看菜”。看菜并非高级宾馆里的花色冷盘,也不是因为烹调原因不能食用。在湖北鄂州市涂镇,婚宴上就有一碗“看鱼”,这是一条经过炸制或腌腊的鲤鱼或鲢子鱼(鲤鱼多籽,“鲢子”即“连子”,婚宴上常用这两种鱼,寓有新婚夫妇“多生子”之意),鱼的尾部贴有一张小红纸,这是看鱼的标志。如果不懂事的孩子要吃看鱼,知礼的家长会出来劝阻;关于看鱼的来历,民间有这样的传说:从前有家子弟结婚,席开数桌,按当地规矩,每桌筵席都必须有一条全鱼。由于这家经济条件的局限,买不起那么多的鱼;因此只好买了四条鲤鱼,烹调上桌后,在每条鱼的尾部贴一张红纸;嘴巴上安一些菜须,象征“祥龙”,龙为吉祥之物,自然不能食用。待筵席开完,四条鱼完好无损;再开席时,这四条鱼又重新用上了。这种“看鱼”的做法在当地逐渐效法开来。除了看鱼外,有些地方还有“看肉”、“看鸡”、“看鸭”等。

在民间婚宴上,有的菜不是在婚宴上吃的,而是给赴宴宾客带回家吃的,这类菜叫“分菜”。分菜兰般是炸制的无汁菜,常做成块状或圆子,便于分装携带。菜肴一上桌,由席长或同席长辈分给每位客人,客人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袋子或毛巾包好,散席后带走。在原湖北汉阳县,凡是送了结婚礼的,全家人都要赴宴。如果家中有年迈老人不能赴宴;那么主人会用一个小袋子或一张纸包上一些半制品菜肴,让家里的代表带回去给未赴宴者,表示都吃了喜酒。

婚宴结束,离开席位也讲究秩序,在湖北安陆一带,主桌未散席,其他桌的客人是不能随便离席的,即使吃完了也得空坐奉陪,直到主桌散席,方可离席。而在主桌中,第一席上的人不起身,同桌其他客人也决不可随意离席。

(四)洞房食俗

洞房花烛之夜,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习俗,饮交杯酒。

交杯酒也叫交臂酒、合欢酒、同心酒,古称“台卺之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礼仪。所谓“合卺”,《三礼图》解释说:“合卺,破匏为之,以线连柄端,其制一同匏爵。”古代,合卺并非交杯,而是指破匏为二,合之则为一器。匏就是匏瓜,剖开可以盛酒。匏瓜剖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由媒人把两人连在一体。那么为什么要给新婚夫妇破匏作饮器呢?清人张梦元曾考证说:“婚礼合卺用匏,有二义,匏苦不可食,用之以饮,喻夫妇当同辛苦也。匏,八音之一,笙竽用之,喻音韵调合,即如琴瑟之好合也。”如此解说,则有勉励新婚夫妇婚后能同甘共苦,并祝夫妻如琴瑟合好之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用匏瓜作饮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精致的酒杯,于是合卺之礼也就变成“饮交杯酒”了。

饮交杯酒,各地有许多讲究。旧时北京地区,饮交杯酒时要用红绳系两只酒杯,娶亲太太递给新郎,送新太太递给新娘,各饮半杯后再互换,此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

山东鱼台一带,新郎、新娘各坐在一把椅子上,嫂子提着红色的酒,斟满一杯,先放在新娘的唇上一蘸,然后再放到新郎嘴边,新郎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