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史
8307500000023

第23章 建筑艺术(6)

妙应寺即白塔寺,位于北京阜成门内。辽道宗寿昌二年(1096),曾在此修建过一座佛舍利塔,后来此塔毁于兵火。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上修建一座喇嘛塔。这一工程由尼泊尔人阿尼哥主持,经过8年精心设计修建,于至元十六年(1279)竣工。白塔通高50.9米,基座面积810平方米,从下至上由塔座、塔身、相轮、华盖和塔刹五部分组成。塔座高9米,分为3层。下层为护墙,平面成方形。中层与上层均为折角须弥座式,平面呈现“亚”字形,四周均向内递收二折,形似房屋的四出轩。其转角处有角柱,轮廓分明。上层须弥座上周匝放有铁灯龛。大须弥座式基台之上为一巨型覆莲座,以砖砌筑并雕出的巨大的莲瓣,外涂白灰。莲座外尚有五道环带形“金刚圈”,用以随托塔身。塔身为一巨大的搜钵,形如宝瓶,也叫塔肚,直径18.4米外形雄浑稳健,环绕七条铁箍,使塔身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塔身之上又是一层折角式须弥座,用以连接塔身与相轮。相轮层层拔起,下大上小,呈圆锥形,共13层,故名为“十三天”。相轮是鉴别此类塔年代的标准。凡早期喇嘛塔,十三天部分较为粗壮,下大上小,形如圆锥。而到了明、清,这一部分上下的大小逐步接近,不少清代喇嘛塔的十三天相轮几乎接近圆柱形了。华盖之上就是塔的最上部分——塔刹。佛塔的刹顶多作仰月或宝珠,而此塔刹乃为一铜制小型喇嘛塔,高4.2米,重4吨,金光闪烁,耀眼醒目。

四、科学建筑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任用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王恂进行一次规模巨大的历法改革。郭守敬首先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的正确主张。在元世祖忽必烈的大力支持下,在历法的改革中,经他的手创造了许多技术含运很高的天文仪器。当时,他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站,位于河南登封告成的观星台,就是当时全国的中心观测站。观星台是我国天文科学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和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国天文史和建筑史都有很高的价值。

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筑,也是世界上一座著名的天文科学古迹,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台的型制是由台身和石圭组成,台身形状似搜斗,系砖石结构,台高九点四六米连台顶小房通高12.62米,台上方每边宽8米,底边每边长16米。台身四周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身,使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而巍峨;台顶各边砌有女儿墙,台上放有天文仪器,以观天象。北壁正中有一直立的凹槽,正对量天尺。量天尺又称石圭,以36块青石平铺而成,全长31.19米,合元朝钦天监表尺一百二十八尺,宽四尺五寸,厚一尺四寸,石圭南头有注水池,北有排水孔。

1975年经北京天文台测验,证明其方向,正在当地子午线上,即正南北方向,量天尺上边的平面上,刻有两条水槽与水池相连,目的是装上水检验圭面是否平正。它的原理是用观星台的立槽代替高表,用量天尺代替石圭,而且都增加长度,高表由八尺改为四十尺,石圭长达一百二十八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精确度,据测量其楮确度,可达两毫米左右,相当于太阳天顶距误差1/3角分,比晚于它300年的西方最精密的天文观测还要精确。

五、园林陵墓

元代,皇家园林以万岁山(今景山)、太液池(北海)为中心发展。当时将太液池向南扩,成为北海、中海、南海三海连贯的水域,在三海沿岸和池中岛上搭建殿宇,总称西苑。在宫廷之内有宫后苑(今故宫御花园),宫廷外的四面东苑、西苑、北果园、南花园、玉熙宫等,近郊有猎场、南海子、上林苑、聚燕台等。此外,明代还大建祭坛园林,如園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等;庙宇园林也开始盛行。

狮子林是元代园林的代表,坐落在苏州城东北楼门内。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称,很多石峰形像狮子,因而得名。假山内外上下盘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由于它原是寺之后花园,所以狮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征,与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并论。山腹中空灵曲折,宛如迷宫的洞穴即象征佛的法力无比。另外园内还有“燕誉堂”、“卧云室”、“问梅阁”、“真趣亭”等建筑。园内长廊四面贯通,廊壁上嵌有书条石刻,皆为名家书法佳作。

元朝皇帝没有留下陵墓,这是因为元朝皇帝的葬仪和其他朝代不同。据叶子奇《草木子》记载,元朝皇帝死后,是不用棺椁的,也没有殉葬品,其葬仪很奇特,只是“用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然后挖一条很深的坑埋入。地面堆土后,再“用万马蹴平”,并派一支队伍把这一地区暂时封锁起来,等到青草长成,一点也看不出痕迹后才解除封锁,撤走队伍。因此,后世就很难发现元代皇帝陵墓之所在了。

明清建筑

明清在建筑方面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蜂,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宫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标准化,在清朝政府颁布了《工部工程作法则例》,民间则有《营造正式》、《园治》。由于制砖技术的提高,此时期用砖建的房屋猛然增多,且城墙基本都以砖包砌,大式建筑也出现了砖建的“无梁殿”。的由于各地区建筑的发展,使区域特色开始明显。在园林艺术方面,清代的园林有较高的成。

一、城市建设

明清时期,城市数量迅速增加,都市结构也趋复杂,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因各种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军事据点,交通枢纽,而兴起的各类市镇,如景德镇,扬州,威海卫,厦门等,此时大小城市均有建砖城,护城河,省城府城州城,城,皆各有规则。现存保存比较完好的是明西安城墙。它始建于明洪武三至十一年(1370~1378),是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明隆庆四年(1570年)又加砖包砌,留存至今。明西安城的西、南两面城墙基本和唐长安皇城的城垣相同,东、北两面墙向外扩移了约三分之―。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呈长方形,南垣长4255米,北诅长4262米,东垣长1886米,西垣长270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四面各筑一门,每座城门门楼三重:闸楼在外,箭楼居中,正楼最里,为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与围墙连接形成贫城。在城墙四角各筑角楼一座。城墙上相间120米还有敌台(马面、嫩肖)98个,自上筑有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存物资用。城墙顶部外侧还修有雉堞(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和文口,供射箭和瞭望用,内侧修有女墙无操口,以防行人坠落,城外有护城河环绕。整个城墙气势雄伟,构成一个科学严密的古城堡防御体系。

钟楼座落在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楼上曾有大铁钟一口,每晨击钟报时,故名钟楼。高36米,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在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移建于此。钟楼从下向上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呈正方形,四面开券洞门,由地平至楼顶通高36米。楼深广各五间,环以回廊,凭栏四塑,可饱览古城全貌。楼分两层,三重檐四角攒顶。楼檐四角如凤展翅,绿琉璃植盖的攒顶上为金色宝顶,一层墙壁刷白,显得雍容华贵,似唐风尤存。

二、建筑组群

此时期建筑组群采用院落重叠纵向扩展,与左右横向扩展配合,以通过不同封闭空间的变化来突出主体建筑,其中以北平明清故宫为典型,此时的建筑工匠,组织空间的尺度感相当灵活敏锐。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域完善的宫殿建筑群,藏有许多艺术珍品,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宫殿。旧称紫禁城,在北京市中心。

明永乐四年始建,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至今560多年中历经24个皇帝。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仍保留原来布局。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周围宫墙长约3公里,四角屹立风格的瑰丽富饶脚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壁垒森严的城堡。故宫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利的主要场所。明、清两代统治者的重大典礼都举行于此。主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高28米,是故宫最高大堂皇的殿堂。当年帝王升座时,殿前鼎燃香烟缭绕,殿廊金鼓齐鸣,文武百官缅拜行、礼同呼万岁,一派威严气氛,使人望而生畏。中和、保和殿分别为古代帝王阅览奏章和科举殿试的场所。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妃们居住、游玩及奉神的地方。故宫南面为南北狭长的前庭,有天安门和端门,形成宫门前面建筑的前奏。

正门即午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筑迥然不同。故宫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故宫还保存大量珍贵文物,是历史和历史艺术的重要资料,是中国古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故宫已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三、单体建筑

明清建筑具有明显的复古取向,官式建筑由於形式上斗拱比例缩小,出檐较短,柱的生起,侧脚,卷杀不再使用梁坊的比例沈重,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故不如唐宋的浪漫柔和,反而建立严肃,拘谨而硬朗的基调,明代的官式建筑已高度标准化,定型化,而清代则进一步制度化,不过民间建筑之地方特色十分明显。但也有极少数特例,如北京故宫线条复杂的角楼。

飞云楼在万荣县解店镇东岳庙内,相传始建于唐,现存者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重建。楼面阔5问,进深5间,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总高约23米。底层木柱林立,支撑楼体,构成棋盘式。楼体中央,四根分立的粗壮天柱直通顶层。这四根支柱,是飞云楼的主体支柱。通天柱周围,有32根木柱支擎,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

飞云楼体量不大,但有四层屋檐,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32个屋角,给人以十分高大的感觉。各层屋顶也构成了飞云楼非常丰富的立面构图。屋角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此楼楼顶,以红、黄、绿五彩琉璃瓦铺盖,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醇黄若琥珀,楼身上悬有风铃,风荡铃响,清脆悦耳。

飞云楼楼体精巧奇特,像这样造型繁丽的建筑在宋元绘画中出现很多,但实物保存极少,所以它具有重要的价值。

广西容县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建在容县东门的古经略台上。阁三层,楼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底层扩展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观三层檐,歇山顶,高13.20米,屋擔挑出很大而柱高甚低,感觉比一般楼阁的出擔节奏加快,使得真武阁不象是一座三层建筑,倒很像是一座单层建筑而有三重屋檐,有强烈的韵律感和动势,但又较一般重檐建筑从容和层次鲜明。再加屋坡舒缓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全体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气魄,非常清新飘逸,是充分表现中国建筑屋顶美的杰作。底层平面比上二层大出很多,也使轮廓更显生动。真武阁不以浓丽华贵取胜,而以轻灵素雅见长。全阁用了近3000条坚如石制的铁黎木构件,全部外露木面,一律为灰黑色,三重屋面则是绿瓦灰脊,色调极淡雅柔和。登阁远望,隔着南岸广阔的平原,东南山岭巍然逸立,气势雄壮。阁本身高13米,加上台高近20米,也是周围区域观赏的对象。

在楼层有四、五根金柱,贯穿二、三层,其柱脚悬空,下离二层楼面5至25毫米,形成此建筑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