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素质教育在日本
8306700000025

第25章 日本人家庭教育中的“金钱观”(2)

由此可知,对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日本似乎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就十分重视对孩子的金钱观的教育。

日本人是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的呢?

医学博士斋藤茂太认为,现在日本一般工薪阶层的孩子,只知道父亲每天去上班,钱到了月底就会出现在银行的存折上,并不了解钱不是白来的,更意识不到钱里面里面的艰辛之处。然而商人家庭的孩子则不同,他们通过帮忙,知道十日元是从卖掉这个金额五倍、十倍的商品中而来;有了十日元,他有活用的意识,想办法让钱再生出利益。

斋藤茂太提出,培养孩子最初对金钱的认识可以让孩子干家务,比如刷一次碗二十日元;清扫浴室三十日元,最后加起来一个月共给孩子一千多日元的零花钱。这样,孩子在花起钱的时候,就不会不知深浅。

日本经济评论家山本太良介绍了他对三个子女(一个女儿,两儿子)的教育方针:

“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在钱上给别人添麻烦。”

“钱是重要的但却不是万能的。百分之九十的东西可以用钱买到;百分之十的东西花钱也买不来。而这百分之十常常与百分之九十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一定要遵守有关钱的约定。”

“不要向朋友借钱。”

“要钱与借钱是两码事,即使是与父母借钱,也要还清。”

山本太良并对孩子进行了金钱意识的实地教育。

当他的长子是小学生时,想要一辆新式的自行车。可是,自己从零花钱与压岁钱中攒的只有两万多日元,不够买三万日元的自行车。他便向父亲借了一万日元,才将自行车买来。

借钱自然要还,这是天经地义的。

父子两人达成借的钱从每月的零花钱中扣除五百日元的协议。

邱永汉又带长子去熟人的自行车商店,买到打了折扣的自行车——为的是教育儿子买东西可以讲价、便宜买到,而不一定非要付标出的价格。

也许是来之不易的缘故吧,邱永汉的儿子很长一段时间爱不释手地骑着自行车转悠……看来,父亲必须从讲道理与实地教育两方面来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意识。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父母是怎样利用“长电话”这件事,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

现在许多日本父母头痛于儿女(多为初中、高中生)的长电话。

据NHK统计,在长电话的认识上,两代人就首先存在着极大差异。

父母大多认为,三十分钟以上的电话就算长电话,而孩子们认为,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才算长电话。事实上,尽管有一天打三四小时的聊天情况,日本现在的初、高中生基础上平均一天打一小时二十七分的电话。

父母头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时间与电话费的浪费。

②往往是晚饭时间打来,正是一家聚在饭桌前的时候,重要的电话打不进来。

③内容是日常琐事,孩子打电话的姿态动作也让父母看不惯,像是要走不良之路。

④有的在深夜,在自己房间里打,影响第二天按时上学,生活规律被打乱。

如果问日本父母对此有什么解决办法的话,答案却是百分之五十一的父母无可奈何;百分之二十八忍无可忍的父亲多是怒吼几声;母亲则是拔电话线,或是到晚上睡觉时间,把电话拆下来拿到自己房间去。少数父母采取收电话费的方法。

日本的初、高中生却认为,电话是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打电话聊天有什么不可以?”

高中生中许多人都备有BP机、手提电话,他们相互聊今天一天发生的事,学校怎么样怎么样;因为看不到朋友的面孔,似乎可以讲不与父母讲的事,更易于表达一些。

他们认为打电话跟读报纸一样,也是收集信息的方式,同时感到有人与自己共同拥有说话这段时间,并不是孤单的一个人,有时还会得到朋友的安慰与鼓励,总是留下点什么,没有父母们形容得那么无聊。

NHK节目《怎么办》的嘉宾,从专家的角度提出这样的建议:有必要花时间建立新的家庭规则。为养成孩子尊重家人、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习惯,父母可以为长电话费计上帐,以长期贷款方式等孩子们成年后偿还。

三、日本人通过“家庭收支危机”对孩子的教育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经济也变得不十分景气,使日本公司裁减人员,破产成为不足为奇的事。经济的不景气,必然会波及到普通家庭,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一家之主失业,就意味着家庭收支危机的开始,要跨越这个难题,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孩子们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

为了取得孩子们的合作,就必须向孩子们说明,那么应该如何对孩子说明家庭的这种危机呢?

“失业就等于落伍者。”这种意识,在日本社会根深蒂固。开口讲自己失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是由于公司经营失败失业,新闻报导可以帮助父亲们说明,但是一般的裁减、解雇,就要由父亲们自己亲口告诉家人了。

另一个使失业的父亲难以开口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担心。“不想让孩子担心。”“会不会给孩子造成精神损伤?”“会不会使孩子陷入不必要的不安?”“孩子还小,是否真能理解事态,会不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

日本的家长是如何对待这些担心和不安的呢?他们会不会因为这些担心和不安而隐瞒事情的真相呢?

由于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如何面对和出力这些棘手的问题,也会因人而异。

不过,在日本有关专家的忠告是劝家长面排除压力,面对现实,开诚布公地和孩子们坦露事情的真实情况,以争取孩子们在克服这场家庭收支危机过程中的支持。

产业生活顾问伊藤惠造说:“一般的,当家计陷入危险时,家庭成员之间的合心力就会起动,有利于孩子的精神成长。但家人的合作前提,是父母不要向孩子隐瞒事态,这样弄不好会使关系恶化;父母有必要公开信息。”

教育评论家尾木直树,也否定了种种担心:“家计的危机不会直接使孩子不上学或走上歧途,但家长心神不宁、逃避、酗酒的形象,却会对孩子产生恶劣影响。相反,应该借这个机会,与孩子一起讨论一下人生,剖析自己的经验,反思工薪阶层的生活方式。”

一桥大学的木本教授犀利地指出:“泡沫经济以来,父母把错误以为就是爱,轻易大量地抛掷给孩子。这反而增加了不能自立的孩子的数量。”

家计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能让孩子认识到严峻的社会现实,促进其自立。这是因为孩子们已经长大或成年了,他们有了自我意识,能体谅父母的难处,并通过这件事,知道生活的艰难,如果他们已经比较大了,他们会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在学习之余,会去寻找一份工作,这样即使谈不上给家里以支持,但他解决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支出问题,不用再向父母伸手,也就是对家庭的一份支持。如果孩子还比较小,父亲把自己失业的事开诚布公地跟孩子谈了,他可能不能向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那样出去找一份工作,但是他也可以从这件事当中受到某些启发,比如以后用零花钱的时候需要节省一些,因为父亲挣钱也不容易。

四十八岁的清水克是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某部部长。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他得知公司决定主动停业的消息后,将长女(二十一岁)、长子(十九岁)与次子(十五岁)叫到客厅。在这些家庭成员当中,他的妻子是家庭主妇,长女在外边打工边帮助在家里做家务;长子与次子正要准备考大学。

清水克把全体家庭成员召集在一起后,详细地说明了公司的状况和自己今后摆在眼前的情况:“家里多少还有些积蓄,你们不必担心钱的问题,一切照常进行。剩下的就是爸爸再找工作,这是爸爸自己的问题。”

面对反复重申“不必担心”的父亲,长子开口说:“您现在是非常时期,加油吧!我已经十九岁了,一旦发生什么情况,自己也能对付!”

次子默默听后没说什么,但从那以后,却不再随便开口向父母乱要东西了,并自觉处理掉自己房间的电视,说怕影响学习。

这个发生在现代日本社会的真实故事,除了向我们说明了社会的严峻、家计的危机,还告诉我们,正确地对待家计危机,借此教育孩子,是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