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三国志
83000000033

东吴斗北魏

这几项措施,在曹操时代就已经得到了提倡贯彻,但戎马一生的曹操一直未能将其制度化,这一步是由他的儿子曹丕来完成的。曹丕对亲族确实狠了点,坑有私怨的曹洪,明逼曹植赋诗暗算曹彰下棋,可以算是他个人品德低下。然而,曹丕却没有把这些胡来带到公事上。甄夫人失宠被杀,他仍然立曹睿为太子继位;对何宴(曹操的养子,后来娶魏国的公主为妻)等浮华不实的家伙深恶痛绝;其重用的曹真陈群司马懿等人,也都是一时的俊杰。曹丕在位时,吴蜀从不曾“琢磨”过魏国,而他一死就招来了各种明枪暗箭,其中虽然另有原因但至少说明吴蜀都不认为他是随手可捏的软柿子。以一**政首脑的眼光来评论他,应当说他是称职的。另外,和曹操曹植一样,曹丕在文学上有相当的造诣,绝非泛泛之辈。《文心雕龙?时序》中称三曹父子,“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曹丕在文学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五言诗。曹丕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和曹操的作品都是以四言为基调,而五言诗的崛起并成为后世诗歌的主流,这位魏文帝曹丕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和曹丕在继位前就以五官中郎将及太子等身份给曹操作副手活跃多年不同,曹睿继位前一直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孩子,不曾过问政事结交群臣。继位后,连魏国的大臣们都不清楚这个新皇帝的分量。刘晔和曹睿交谈了一整天后,大家都来打听风声。刘晔赞叹不已:“秦始皇汉武帝的才能,也不过如此吧。”不过刘晔的这番话,孙权可听不见,听见了也会当成马屁。他听说曹丕去世,立刻兴师动众亲征江夏,并命令诸葛瑾攻打襄阳来试探一下这个魏明帝有多大的分量。此时正值雨季,江夏太守文聘正生病,同时看到城墙毁坏还没来得及修补,估计硬拼拼不过孙权的几万大军,就摆了个空城计。他先命令大家都回家,街上一个人也不许有,自己也回家睡大觉。孙权果然被搞糊涂了:这个文聘向来有忠义的名声,因此才担任江夏太守这么多年。如今这么布置,恐怕是有什么诡计吧?几万大军连个空城都不敢碰。曹睿在朝中,也判断孙权之所以敢舍弃擅长的水军上岸来和自己比拼蹩脚的陆军,不过是想收出其不意之效。如今连文聘这一关都过不了,再也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手段,救兵都不发(孙权好没面子)。曹睿不发的救兵,文聘却等到了。曹睿登基后不久派官员到各地抚慰,御史荀禹这时正好赶到江夏。看到孙权的人马来势汹汹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召集地方的民兵以及自己手下的一千人虚张声势,夜里沿着山势明火执仗,故意让孙权看到。孙权看到后大吃一惊,魏国的援兵来得这么多这么快!赶快后队变前队,风紧扯乎!与此同时,诸葛瑾在襄阳被司马懿打败,折损一千多人;曹真也在寻阳(如今湖北黄梅)附近打败了吴兵。孙权本想让曹睿出丑,自己却出了洋相,这下子明白了魏明帝的分量。三国时亲自打仗的君主,曹丕虽然窝囊但还是比不了这位吴大帝孙权。赤壁后攻合肥,被蒋济的一封书信吓跑;带着十万大军出征却在逍遥津差点被张辽活捉;这次又被空城计打退。看来和孙权作战是三国时的一大美差啊,呵呵。不过,这仅限于他本人,千万别碰他的手下!

注1丙吉是西汉宣帝时的丞相。他曾在出巡时看到满街道都是斗殴后的死尸,然而不闻不问。不久后,又看到有牛吐着舌头狂奔,后面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赶后反而派人去问细节。大家都不理解,不少人还出言讥讽。丙吉解释说:打架斗殴,是长安市长警察局长的职责。到时候报告到相府,我再根据他们的作为赏罚就可以了。而如今的天候还不应该这么热,这头牛却吐舌头乱跑,恐怕是天候不调的征兆,会不会影响今年的收成?这是我丞相的职责,因此才如此担心啊。

注2陈平是西汉文帝时的丞相,当时与周勃(周亚夫的父亲)为左右丞相(周勃右,位在陈平左之上)。汉文帝曾在朝廷上问周勃:天下一年办理的刑事民事案件,大概有多少?周勃被冷不丁地一问,答不上来:不知道。文帝又问:一年的赋税,又有多少?周勃冷汗都出来了:不知道。文帝一看右丞相周勃一问三不知,就把头一扭问左丞相陈平。陈平也不知道,却理直气壮:这些事又各自的负责人。陛下想知道案件数量,可以问廷尉;想知道赋税,可以问治理农事的内史。文帝一半好气一半好笑地问陈平:那你不是失业了吗?陈平干脆连汉文帝都教训一番:我的职责,就是管理这些官员。陛下不以我们才能低下而委以重任,我们上辅佐天子,下治理国土,外安抚四方,内亲附百姓,并使各级官员尽心工作,这就是丞相的职责。这一番话,让文帝点头周勃红脸。退朝后周勃还埋怨陈平:你平常就不教我如何应对!陈平笑了:您作为丞相,自己的职责都不知道吗?如果陛下问起长安城有多少盗贼,您也勉强应对?从此,周勃明白自己的才能不如陈平,不久后就辞去了右丞相一职,陈平则成了唯一的丞相。

注3这里引用资治通鉴的原文:初,黄元为诸葛亮所不善,闻汉主疾病,惧有后患,故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元益无所惮。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启太子遣将军陈曶、郑绰讨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巂据南中。洪曰:“元素性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但敕曶、绰于南安峡口邀遮,即便得矣。”元军败,果顺江东下,曶、绰生获,斩之。看来,黄元并不是单纯的投魏向吴,而是蜀汉内部不和的一场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