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悬疑的未解之谜
8297000000053

第53章 宝藏之谜(5)

然而,美妙诱人的黄金国到底在哪儿呢?还有待探索。

6.等待发掘的塞提一世珍宝

尼罗河是世界上惟一一条自南向北鎏淌的大河,它纵贯整个埃及,哺育了埃及的古老文明。埃及人在尼罗河畔建造了着名的古城卢克索。在卢克索的尼罗河西岸,有“帝王谷”和“王后谷”两处墓地,从公元前1500年的第十八王朝起,法老们为了躲避疯狂的盗墓贼,选择了这块幽静险要的山谷作为自己的亡灵栖息地。这里共有64座法老的陵墓。当法老图唐卡门的陵墓在帝王谷被发现和挖掘出来的时候,引起全世界轰动。他陵墓里的珍宝多达7000件以上,其华贵程度举世震惊。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帝王谷里还有一座比图唐卡门墓规模更宏大、掩埋更严密、也可能有着更多随葬珍宝尚未挖掘的陵墓,那就是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塞提一世的陵墓。

富足的法老

比起年纪轻轻就短命夭亡的法老图唐卡门来,法老塞提一世统治埃及的时间要长得多,他统治下的埃及也要富足得多。靠南征北战取得王位,为埃及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开采矿藏,挖掘水井,重修庙宇,带来了埃及历史上的“复兴时期”,并赢得四方贡品源源不断地涌进埃及。因此,他被誉为埃及历史上最富有的法老。所以,包括埃及着名的掘墓大盗阿里在内的许多人都预言,他陵墓里的宝藏比图唐卡门的宝藏还要多得多。

塞提一世的富足,从那一时代遗留下的建筑就可以看出来。他曾建造起好几个非常精良的建筑,并精心修复了不少古代建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在阿比多斯建造的葬祭殿。这个葬祭殿是为祭祀“永远的支配者欧西里斯”而建造的。在古埃及所有的神殿遗迹中,这座神殿显得非常独特,不但天花板完整的保存下来,而且大面积的壁雕也完美无缺。整个神殿使用的是一种远古时代的设计,内部以自然光照明。这使神庙显得非常幽深、寂静与神秘。庙内的这些浮雕全都在描绘以撒播文明为天职的欧西里斯,是如何在死后扮演冥界之王的角色。其中还有一幅浮雕,绘着他即位为冥界之王,他美丽的妹妹和妻子爱瑟斯则在一旁观看的景象。从葬祭殿入口进去200英尺多柱式大厅东侧的通道,就是众王之廊,在众王之廊左侧的墙壁上雕刻着的是古埃及120名神祗。右侧刻着塞提一世以前的76位埃及法老的名字,每个名字都以象形文字刻在一个个椭圆形的徽纹记号中。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比多斯国王名单”。在名单的最左边,刻着两个人物:一个是塞提一世本人,另外就是他那值得向全世界骄傲的大名鼎鼎的儿子,即未来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盗贼的记录

据一个强盗家族的后代阿里·阿布德埃·拉苏勒介绍说,他的祖父在帝王谷寻找塞提一世的陵墓。他曾碰到了塞提一世陵墓的入口,劳工们继续往下挖,直到发现陵墓。可是墓室里除了一口空荡荡的镶金雪花石膏石棺之外,他们什么也没有找到。显然该陵墓在古代曾被盗过。在阿里家族中至今还保存着他曾祖父留下的文字记载。文字记载说,当他本人看到墓室的墙壁及地面全由巨石所封闭,便断定塞提一世的宝藏并未被盗,而就在这里,他骗了贝尔佐尼。随后,这个家族的秘密一代传一代,他父亲临终前告诉了他。

1960年,阿里将这个隐藏了近半个世纪的秘密告诉了埃及古文物部门,并且主动承诺承担经费,倡议古文物部门挖掘塞提一世的陵墓以寻找宝藏。有关部门接受了他的请求。半年后,工人们由墓室的墙壁开出一条只有0.8米高、1.5米宽,但长达141米的倾斜向下的隧道。他们只能猫着腰用篮子往外运送岩沙。隧道在一米一米地往里延伸,当隧道超过200米长时,工人们已经清理出古埃及人凿出的40级台阶。就在这个地方,他们再也无法前进一步了,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块几百吨重的巨石。另外还有3大块巨石深深埋在地下,垫在那块巨石下面。由于深达200米的狭窄隧道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工人们在这种条件下,要撬开大石块是不可能的。当时有人设想,即使是能够把大石块一点点撬开,也无法搬运出去。如果用炸药来炸开这些巨石,不仅这条隧道毁于一旦,更可怕的是塞提一世的陵墓可能将永远无法挖掘。就这样,工程陷入了绝境。此时的阿里已经弹尽粮绝,投入的巨资已全部花光,政府部门又不肯为此增加一点拨款。于是探宝工程只好下马,不了了之。

至此,人们肯定会问:塞提一世的陵墓是不是就在那几块巨石后面呢?对此专家们只能回答:很可能。但在挖开巨石之前,谁也不敢做最后的结论。而根据现在人们掌握的工程技术水平,还无法打开这个障碍。而举世瞩目的塞提一世陵墓和引起无数人觊觎的塞提一世宝藏,还静静地隐藏在帝王谷里。

7.班清地下到底有多少宝藏

1966年,考古学家们在泰国东北部呵苏高原上的班清镇发现了一些史前墓地,里面除了骸骨,还埋藏着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陶器、石器及精美的金属制品。一夜之间,鲜为人知的班清镇名扬天下。

伟大的发现

1974年,在联合国的资助下,泰国艺术厅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对班清开始联合考古发掘。开工的第一天,人们的期望值并不很高,很难想像这个人口不足5000人、世代以种稻为生的小镇会有很悠久的历史。然而,当挖掘到5米时,考古学家们惊呆了!原来,他们发现这是六层界线分明的墓葬。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因为过去一直认为,泰国的可考历史至多有1500年,而他们眼前的一切都大大超过了传统认识中的泰国历史。

挖掘工作愈发不可收拾,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物被挖掘出来,到后来实在多的让工作人员无法一时清点出来,只能以吨来计算。到1975年,班清已挖出各种文物共计18吨。其中除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银装饰品之外,还有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

经过对挖掘的文物测定,这些珍宝至少已在班清埋藏了5000年之久。

同时,发掘表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班清人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因为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年代大约在500O年前,是世界上历史最远久的发明。

过去的历史学家一直认为,5000年前的东南亚人还生活在原始的石器时代,而青铜器最早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冶金术是从西亚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而班清的考古发掘,对以往的这种结论将是一个最为有力的挑战。班清的青铜器将会促使考古学家对过去的观点提出新的见解。

事实上,那时的班清居民已经相当进步了。他们居住在固定的居民区,种植水稻及其他农作物,并且会制作漂亮的陶器。

高超的青铜技艺

有关专家通过对班清挖掘的文物经过严格地清理、整理、分析之后,认为,班清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制品,并且在制作技术上有不断的创新。在早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锛和青铜手锅的含锡量只有1.3%,制作也较粗糙,严格地说只能算作红铜制品。而班清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

从班清人的制作工艺来看,他们的技术相当精湛,能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

同时,班清人在这一时期制作的青铜器就其铜锡配比来讲也比较科学。说明此时的班清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了。除青铜器外,班清的地下还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的矛头、斧头等。晚期的青铜制品中,有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打成的颈圈。因为含铜量这样高很容易碎,所以制作时须锻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至于班清人是如何掌握这项重要技术的,考古学家们至令无法解开这个谜底。

古老的青铜文化

班清文化不仅是东南亚,而且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文化。最初的中东青铜是红铜与砷的混合物,后来,在接近公元前3000年时,锡取代了砷,青铜就变成了铜与锡的合金。中东或中国的冶金术可能源于泰国呵功高原这一带。

据此,有人认为,班清的青铜文化可能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泉。还有人认为,班清文化很可能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人们甚至猜想,班清的地下也许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当然,大多的学者还是认为,那种把所有重大发明都归于一个源泉的观点是片面的。就冶金术来说,它完全有可能是在世界各地独立演化出来的,也可能是同时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清出土的宝藏会越积越多,有关它的争论也将更深更广泛,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一个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文明,确确实实是存在过的。有人猜测,班清的宝藏的发觉还远未被穷尽,因为这里有成千上万个古墓葬,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埃及的帝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