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买房的革命
8293400000049

第49章 告别对借贷的恐惧与偏见

笔者曾经从《中国青年报》上读到一篇很吸引眼球的文章——《拒绝买房的八大理由》,文章说,如果你所要购买的房子,总价格超过了夫妻双方6年的纯收入总和,那么,就建议你不要买房。

在不要买房的建议后面,罗列了作者的八条理由,而八大理由之首便是:如果你是贷款买房,未来20年左右,你都要无偿地为政府、开发商或银行打工。而且,这种打工是无条件的,你没有反悔权、议价权,甚至是提前还贷权(事实上任何银行都可以提前还贷)。而一旦你由于某种原因无力继续支付月供的时候,房子就不再属于你了,不论你以前曾经为此付出过多少。

——这其实是对向银行借贷的恐惧与偏见,其潜意识里是开发商和银行都不应该赚买房人的钱。那就只有退回到完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好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一定会比现在按揭贷款买房过得幸福吗?镜鉴就在眼前,那就是我们的农民兄弟。他们在农村的住宅是没有资格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于是,这些人一辈子当牛作马盖不起一栋土坯房的占了大多数。还有很多人,全靠一己之力,最多跟亲友借少量的钱,因此盖的房普遍质量不高。

自从1998年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们引进了住房按揭制度,人们可以从步入社会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提前安排一生的收入和使用计划,许多小青年二十出头就可以住进他的父辈们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好房子,他们“痛并快乐着”,尽情享受着自己的“房奴”生活。

表面上,银行是赚了“房奴”们不少利息,但“房奴”们高质量的住房生活难道不是更大的收获吗?其中的“互惠互利”关系不是非常明显吗?

或许有人说,我租房同样可以享受高质量的住房生活啊。那倒也是,但是在任何社会,产权权利都是大于合同权利的,如果你的房东要卖房、要提高房租、要中止合同不再续租,你就得花时间另找房子。租房真的比买房更自由吗?还有,如果你希望有自己个性的家具或装修,那更是非得自己买房不可。

市场的合约关系是一种自主自愿的互利关系,如果头脑里始终留着“剥削”和“被剥削”的观念,那么一切合作关系都有可能被视为“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照此推理,给老板打工也是被剥削,我们为什么不把工作也辞了呢?

迄今为止,银行房贷按揭几乎是一种利率最优惠的贷款,这是由其额度大、期限长、风险低等特点决定的。因此,有经验的理财人士都会建议或者身体力行地在自己还贷能力的范围内努力去争取最高额度、最长年限的贷款。也就是说,很多人惧怕做“房奴”,但聪明人却是千方百计要把“房奴”的地位做牢、做稳、做长久!

原因很简单,相比于通货膨胀,银行的那点利息实在不算什么。相比于年轻人未来收入绝对值的增长,月供的负担其实也是逐年降低的。这样,银行的按揭贷款实在不是什么捆在人们身上的枷锁,而是助推人们幸福、减轻后代负担的加速器。不会算大账者,小账永远算不清楚。

对于向银行借贷,我还有一个独到的观点跟大家分享:

对始于2008年的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很多评论认为,正是无节制的消费加上金融家无节制的贪欲导致了金融危机!但笔者却认为:穷人借钱给富人才是危机的真秘密!

问题并不在于人性的贪婪,而在于这个世界总是取不足而补有余!中国和美国的金融问题,外在表现上好像是截然相反:美国是借钱消费,中国是存钱不消费,但其实内在的机制性原因和机理却完全相同,这就是:这个世界上总是富人向穷人借钱,富裕的机构向穷的机构借钱,富国向穷国借钱,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资源配置的效率越来越低!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富裕与繁荣首屈一指,却向全世界的穷国借钱,包括我们这个占世界总人口25%、占世界总财富却不到6%的穷国,也把相当于占2008年GDP 50%的财富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在我国国内,也是在政府财富3倍于国民财富的基础上,几乎从来都是政府向民众借钱,而不是民众向政府借钱。不论是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还是总额为2000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本质上都是有钱的机构向无钱的民众借钱。它势必加剧资源配置的腐败低效和民众、民间活力的进一步降低。这方面,美国内部机制是全体国民向银行借钱,超前消费,因此总体上比我们要健康。

要彻底走出危机,唯有彻底转变思路和机制,抑制强者向弱者借钱,反向鼓励老百姓和民营企业向政府、向银行借钱,失业人员可以向政府借无息的生活费和创业资本,待日后偿还;若干年后还不起的,政府埋单。美国式的普通公民以借贷预支未来的消费模式,在危机面前应该得到鼓励而不是压制。

可以说,中国普通老百姓享用国家贷款的唯一机会就是房贷,第一次购房利息和首付又是如此优惠,不用才是傻瓜。即使你手头有足够的现金,也尽量不要去全款买房,哪怕全款买房会给你打折。其他的钱可以用来做投资,比如股市,比如珠宝、玉石、红木艺术品,再不济借给靠得住的亲友投资,也至少比你借银行那点利率高。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先生也在《中国青年报》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非常有意思,值得今天的青年分享。他讲了一个例子:

刘教授是广州一所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专门研究中国历代契约的变迁史。2005年,刘教授来耶鲁大学访问一年。其间,他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2004年,在上海的内弟结婚,要花120万元买150平方米的房子。他的内弟小王和未婚妻都在金融公司工作,年收入加在一起18万元,他们手头的积蓄有30万元,所以,买房子还缺90万元。那90万元怎么找到呢?

一种可能当然是小王从银行做按揭贷款,如果做30年到期、年息5%的按揭,小王今后的月供大约是4832元,年供不到6万元,他们当然能支付,但占小王夫妻未来年收入的1/3.

不过,小王和未婚妻不愿意做按揭贷款,他们跟父母说,如果做按揭贷款,不是让他们一结婚就背上月供的包袱吗?小王的父母想想,觉得也是,不能给年轻夫妻压上这么重的担子!正好他的父母年纪六十出头,已退休,手头有60万元养老用的积蓄。就这样,小王父母拿出手头60万元的积蓄,刘教授夫妇把手头仅有的20万元积蓄贡献出来,另一位亲戚出10万元,给小王买上了150平方米的房子。

这种安排改变了小王大家庭的关系和性质。第一,刘教授现在一想起这事就恼火,作为历史学教授,自己的收入不高,20万元的积蓄是他当时所有的钱。他说自己在广州的房子还不到70平方米,凭什么他要把自己所有的积蓄供他内弟买那么大的房子?所以,从那以后,提起他内弟,首先想到的是他过去的积蓄,而不是他跟内弟的感情有多么好,况且也因为那笔钱使刘教授与夫人的关系紧张!

第二,本来,小王父母可以用自己的60万元养老钱理财投资,等再年老之后,自己能有钱养活自己,也能有自己的尊严。但是,现在钱都给了儿子,今后的养老就只能靠儿子、女儿了,也就是说,不管今后跟儿媳、女婿是否处得好,都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跟他们一起住,或者靠他们供养。这样,本来可以自立养老的小王父母,今后就只能看别人的脸色养老了,不能有自己的自主生活空间,不能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了。

同样糟糕的是,正因为小王这么容易就得到90万元的帮助,让他无法感受到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责任,那看似“免费午餐”的90万元,只会培养懒惰精神。

而如果小王是通过90万元按揭贷款买房,表面看会给小王夫妇带来月供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是坏事,会迫使小王奋发向上,提升“自食其力”的责任感。同时,这也让其父母留住养老钱、年老后有自己的财产基础,可以理直气壮,不需要看子女的脸色。另外,对刘教授夫妇来说,他们的关系就不会紧张,也不会让刘教授一看见内弟就想到自己“失去”的积蓄。

实际上,这两种安排,给每个人带来的自由度也截然不同。试想,小王拿了亲戚的90万元买了大房子,他们夫妻俩今后消费什么东西,亲戚自然有权过问、有权管,就像刘教授抱怨小王的房子比他自己的大很多一样!等小王父母更老、靠子女的钱养老时,他父母花钱也会受到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监督,花别人的钱能那么自由吗?

总之,靠血缘关系互通有无,来实现人际金融交易,最终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养成的只是等待“免费午餐”、搭便车的坏习惯。比较而言,外界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

我想,陈志武教授循循善诱的肺腑之言,新时代的青年真该好好地听一听,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