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主动提建议。也许你的老板或同事的某种处理任务的方式效率不高,而他本人并未察觉或不知如何改进,这时,如果你有好的意见,就应该主动地提出来。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不但可以为你赢得好人缘,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业绩,进而惠及自身。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主动了解和学习公司业务运作的经济原理,为什么公司业务会这样运作?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如何才能盈利?……主动关注整个市场动态,分析竞争对手的错误症结,可以避免思维的定式化,从而提升你的工作能力。
第五,承担自己工作以外的责任。许多著名的大公司的管理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不仅仅是能坚持自己的想法或项目,并主动完成它,还应该主动承担自己工作以外的责任。
小唐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他总能很快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务。一天,老板让小唐把顾客的购物款记录下来,小唐很快做完后,就开始和其他同事闲聊。这时老板走了过来,扫视了一下周围,然后看了一眼小唐。接下来,老板开始默默整理那批已经订了的货物,然后又把柜台和购物车清理干净。这件事深深震动了小唐,他瞬间明白了,一个人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应该主动地再多做一些,哪怕老板没要求你这么做。小唐观念的改变,使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他由此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工作能力突飞猛进,最终当上了公司的副总。
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得出了一条“多加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可以说,只是多承担了1盎司(盎司是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是很小的重量。坦普尔顿认为,盎司虽小,但只“多加一盎司”,所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实质性的巨大变化)的责任。这1盎司的责任感,往往胜于一磅的能力或智慧。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必须将积极主动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一时一事。只有随时随处表现出行动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机会的垂青,并最终成为一名“炙手可热”的职场中人。
工作并非单纯做什么事情和获得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与生命有关的问题。工作就是自动自发,就是付出努力。成功者往往为了成就什么或者获得什么,才会去专注什么,并在那个领域或方面付出时间与精力。从这个本质的方面讲,工作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谋生而工作,而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情。
受到排挤,争做一粒压不扁的铜碗豆
俗语说得好:“枪打出头鸟。”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一个人只要工作或者成绩比别人好,就容易遭人嫉妒,甚至被人排挤,沦为枪打的那只小鸟。面对别人的嫉妒,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不去计较。当受到排挤,不计较之余,要争做一粒压不扁的铜碗豆!
李梅研究生毕业那年,在市一级政府机关人员的公开录取考试中,笔试面试成绩均名列第一,因而顺利地进入了该机关工作。她聪明机灵、做事能力强,迅速得到了市领导的赏识。不过,在政府机关做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做事情不能太冒尖,工作人员必须循规蹈矩,考勤制度也十分严格。李梅作为一个新人,业务能力很强,给同事们和直接上级留下的印象很不好,再加上她性格率直,工作没多长时间,就与顶头上司和几个同事结下了梁子。
起初,李梅对于顶头上司和同事们对她的看法并没放在心上,觉得只要市领导和其他同事明白她的言行举止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不是出于私利,就会理解她。与此同时,她也已经体悟到自己的不足,正努力地克服,于是想当然地以为“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久而久之,她在那些同事心中的不良印象,一定会有所改观的。
然而,过了一阵子,李梅慢慢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于天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留给上司和同事们的不良印象就仿佛千年的大树稳稳扎根一样,总是时不时地提醒着别人。她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也要比其他同事提出来的更难通过。这一切,其实都是她的顶头上司担心她能力太强,抢了自己的饭碗,而那些排挤她的同事们则担心她出头后会压制他们。
尽管遭到排挤,李梅还是毅然地决定让他们找不到任何借口,对他们的刁难并不计较,而是更加认真地工作,尽量在工作中不出现一点差错,终于在一次市级领导下来调查工作时发现了她的才能,给她连升三级。
基于第一份工作受到排挤的教训,李梅在新的工作环境,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出现。在面对新的同事和上司时,她努力地经营人际关系,对之前排挤自己的顶头上司和同事们也不计较,让自己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由此也慢慢摆脱了往昔的小错误给工作留下的阴影。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态,不要因为别人的排挤而失去自己的进取心,不要在乎别人的压制,关键是发展自己,做一粒打不破压不扁的铜碗豆。你要明白,别人如何排挤你并不重要,最怕的是自己排挤自己。
假如有朝一日,你感觉你的同事忽然一改常态,不再对你和善,事事抱着不配合的态度,总是给你使绊子为难你,故意说很难听的话挖苦你,让你在众人面前出丑,看你的笑话,你就得小心为妙了。这些信息传递的信号很危险:你正在被同事排挤。
总结起来,被同事排挤,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种:最近唯有你获得了升职加薪,惹来同事们的嫉妒,所以联合起来排挤你;
第二种:你初来乍到,却有着令人钦羡的优越条件,包括高学历、相貌出众、简历突出,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同事嫉妒的导火索;
第三种:聘用你的人是公司中谁都讨厌的头号敌人,所以你无辜被牵连;
第四种:服饰怪异、言行举止过于爱出风头;
第五种:爱说甜言蜜语,过于献媚上级而疏于与平级同事打交道;
第六种:因为你的存在,让同事的某些利益受损。比如妨碍到了对方晋升、加薪等好事。
假如是属于前两种情况,实在难以避免。有道是“不招人妒是庸才”,能让人嫉妒也不是什么失面子的事情。事实上,只要我们平常对人持一副和蔼亲切的态度,同事们不难发觉你是实在之人,时间长了,就会不好意思排挤你,甚至变得愿意跟你来往。
假如是属于第三种情况,那就是你本人点背儿。只有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向同事表示,自己应聘主要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聘用自己的人关系不大,更不是什么线人。只要同事清楚你不是公敌安插的密探,对你的态度自然会有所好转。
假如是属于第四、第五种情况,你需要自我反省。因为问题在于你自己。倘若想让同事改变对你的观点,就得需要自己做出相应调整。平日里不要散布一些过头的言论,而应学会倾听,服饰也要符合身份,利索干练之余又不能过于招摇。有时候,人们会将穿着奇装异服视作爱出风头的一种表现,这种心理很容易让同事们将你视作敌对的目标,百般排挤你。
假如是属于第六种情况,你要留心自己做事的分寸。升职、加薪、办公环境的改善,甚至领导的一句口头赞美都是同事们想获取的奖励,争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尽管众人兢兢业业地工作,但互相都心照不宣,谁都想最先获得领导的欣赏与重用,甚至是跟同事的关系正常化和亲密化也是众人一致追寻的目标。
的确,被人排挤是一件很令人窝火的事情,但是倘若你去计较它,跟那些排挤你的人对着干,很有可能给你的工作招惹来更大的麻烦,或许最终受到更大伤害的不是排挤你的人,反而是你自己。其实,别人能排挤你一时,但是排挤不了你一世。面对排挤,化打击为动力,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别太计较被解雇:换一个地方也许更适合你
一个人只要身在职场,被解雇便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要摆正心态去面对这件事。古语有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无须太计较被解雇的得与失,或许换一个地方,会有更辉煌的前景。“树挪死,人挪活”。有时候,人需要多挪几步,才能晓得何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所。
曾轩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甲公司跟着老板做事。他从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变成分公司的总经理,用了8年的时间。在这8年中,甲公司逐渐发展成同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曾轩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十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企业更上一层楼。不过,正当他竭心尽力工作的时候,曾轩察觉到他的老板变了,变得不思进取、“牛”气冲天,对自己也变得不信任起来,很多做法都令人费解。后来,曾轩自己也没有了过去做事业的激情了。
为了重新找回当初的工作激情,曾轩跳槽到了乙科技发展公司。那个时候,乙公司正好承担了一个省级开发项目,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有政府提供支持,不过由于管理者没有多少相关经验,所以乙公司希望通过曾轩的加盟,让管理得以完善。
于是,曾轩担任了该公司的行政总监一职。其实,曾轩在意的并不是行政总监这个职位,他更看重的是这个职位所面临的工作挑战,这激发了他工作的激情。上任初期,他花费了三个通宵为公司设计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并且为该制度的执行花了很多心思。一个月后,成绩非常显著:仅仅是公司的办公费用一项就降低了30%,折合成现金大约是10万元。这个公司办公费用开销庞大,节约成本,当真是一个管理上的进步。
没想到的是,在乙公司做了一年多,领导慢慢看不上曾轩了,抱怨曾轩的行为让他们的工作开展得很不顺利,有些碍手碍脚。后来,他们终于忍不住将曾轩炒了鱿鱼。
被乙公司解雇后,曾轩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依旧充满信心。没过多长时间,曾轩浏览招聘信息,发现有一家大型企业正在招聘一名业务经理,便把自己的简历寄发送给了这家企业。过了一个星期,他就接到人力资源部打来的电话,让周一上午过去面试。老总亲自面试的。他侃侃而谈,最终成功拿下了这一职位。
入职两个月后,曾轩觉得自己很欣赏该公司总经理的工作能力和胸怀。同时,他也感到总经理同样很赏识他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之余,总经理时不时约他一起去健身、打高尔夫球或者参加一些高端商务酒会。
后来,曾轩发现丙公司的企业图标设计很是烦琐,尽管不乏美感,但应有的视觉冲击力却不足,于是大胆地向总经理提出重新设计图标的建议。这一建议正中总经理下怀,总经理也早有此意,只不过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便把这件事给搁浅了。既然曾轩提出了,便将此事安排给他去完成。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好,曾轩亲自请教图标设计方面的专业人士,从他们设计的作品中甄选出了比较满意的一幅。当他将设计方案拿给总经理过目的时候,总经理很是赞赏,然后在当月的例会上,宣布提升曾轩为公司副总。于是,曾轩的薪水立马翻了一倍。
可见,被解雇也不一定就是一桩坏事。曾轩遭到了两次解雇,他后来照样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获得了一位真正的“伯乐”的欣赏与重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或许你正置身于人生的交汇点,正在为自己被解雇、或者失业了而抑郁寡欢,甚至痛哭流涕、一蹶不振。实际上,真的没有必要去计较这些。要知道,无论是谁,都无法保证工作一帆风顺,被解雇实在是一件在所难免的事情。大量成功者正是由于被解雇才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只要我们树立信心,昂扬斗志,脚踏实地地进取,最终肯定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景象。
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金饭碗”不再是高枕无忧、衣食不愁了,没有任何职业能让人松懈悠然。所谓的“金饭碗”,本质上看,就是一个人不断学习的能力,不断锤炼的努力。一个时刻保持着进取之心并付出行动的人,就算被这一家单位解雇了,也会有另外一片天地供你施展拳脚的。路就在脚下,被解雇了也不用太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