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不必太计较
8291900000064

第64章 坎坷牛人路,曲折奋斗史——成功需要不计较的心态铺路(7)

凯瑞耳的事例启示我们:在一件事情尚未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忧心忡忡或轻言放弃,都是不明智的。就算抱有最坏的打算,我们也要尽最大的努力。人的智慧向来是无比奇妙的,说不定就在下一秒,我们就会迸发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人与困难就犹如两个功夫不相上下的对峙者,不进行拼死一搏,是很难预料到哪一方才是最终的失败者。

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实际上,无论一个人处于什么年龄、什么背景中,要想融入成功人士的队伍,始终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寻求快意人生,就要心怀美好梦想,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只要肯做出努力,任何时候取得成功都不算迟。

记住“向下深挖的原则”很重要

在一群成功人士中,曹骏显得是那么样的平庸无为。了解他的人解析到:“曹骏心存淘金的梦想,却缺乏向下深挖的韧性。”一个人要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就不能轻易地认输,轻易地承认失败,轻易地舍弃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下来的目标。

为了旷日持久的成功着想,我们甚至应该责怪那些走近道,抄小路,找容易的方法,而要记住“向下深挖的原则”很重要!居里夫人的女儿为母亲写了一部传记,便描述了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漫长征途中执着不懈、向下深挖的韧劲。

居里夫人和老公都确信不疑镭的确存在。于是,他们在简陋的试验室里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奋斗。那是一段充满困惑和失落的日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炼出镭。两个人以惊人的耐心,面对成吨成吨的沥青混合物残渣,把它们分成一公斤一公斤的样本。他们相信一定能从里面提炼出镭。然而,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地以失败告终。

我们在根据这部传记改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第48次实验又没有成功。老公居里先生终于崩溃了,陷入绝望。“不行了,没办法了!”他叫喊着,“绝对不行了!也许还要再花上一百年才能成功,但我们这辈子是看不见镭了!”可是,居里夫人好像更有韧力。“要是还要花一百年,那真太可惜了,”她回答说,“不过只要咱们还活着,就不能稍有松懈。”

正是由于这样的使命感,环绕着镭的迷雾终于在一个晚上散开了。

那天晚上,居里夫人和生病的孩子在一起待了一会儿。孩子睡着了,她对老公说:“咱们下去,去那儿看看怎么样?”她的声音里甚至还有一丝丝乞求——不过这是多余的,因为,彼埃尔像她一样着急。两人穿过街道,走到自己的实验棚。彼埃尔正要打开门,“别开灯,”居里夫人对彼埃尔说,然后她又笑了笑,加了一句,“还记得吧,那天你对我说:‘真希望镭有种美丽的颜色。’”说着,两人走进大棚,一道无法描述的美丽蓝光照亮了黑暗。他们执手相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这么看着这苍白、闪烁、辐射的神秘来源——镭。

没错,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对他们“向下深挖”的奖赏。

“向下深挖”,通俗地说,就是坚持不懈。坚持不懈的努力往往是成与败之间的分界线。就好比劈木头似的,假如我们不劈到最后一下,将木头彻底劈开,那前面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白废的。

有个过路人不经意间听闻,一位爱尔兰老者对即将登船去寻找财富的年轻人提出忠告:“迈克耳,亲爱的,”老者说,“记住三根骨头,你就会万事安好的。”

这个过路人听了老者的一番话,感到很好奇,忍不住走上前来,询问爱尔兰人三根骨头代表什么意思。老人笑了笑,转头望着身旁年过五旬的大儿子,示意他做出解释。“哦,你瞧,”老者上了年纪的儿子眨眨眼,解析道,“意思很简单,第一根骨头就是胸骨,又可称为渴望骨;第二根骨头是下巴骨,第三根骨头就是脊梁骨啊。渴望骨催人去找寻;下巴骨催人不断提出问题,去发现个体想获得的事物;至于脊梁骨呢,简言之,就是让人一直坚持,直到取得成功为止。”

是的,做人无须太计较一时的失败,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下去,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总是少数人的专利,越挫越勇的人并不多见。很多人之所以未能跨入成功者的行列,扛不住压力、耐不住挫败是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自言自语地一句“我不行”便足以让其半途而弃,逃之夭夭,背离成功的道路。其实,有时候,只要我们再多坚持那么一点点,就会看见成功的曙光。

受得住失败,不应被一时的失败打倒

挫折和失败,都是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侣。人,不经磨炼不成才。一切挫折和失败,都为崛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考和契机。一位作家说:“对苦难的一次承担,就是自我精神的一次壮大。”每一个有识之士、有志之士,都应该受得住失败,不应被一时的失败打倒,不应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逃遁、沉沦,而应在挫折和失败中崛起、抗争。

罗曼·罗兰是18世纪的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音乐家。小说《童年的恋爱》是罗曼·罗兰的处女作。但他将这篇作品送给当时一位权威批评家过目时,曾备受打击。尽管他一时气得将原稿撕得支离破碎,但他并未被失败打倒,继续坚持写作,终成一代名作家。

盖叫天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想当年,他为了表现武松的英姿,曾在眼皮中间撑两根火柴棒来练习眼睛睁得滚圆。为了让腿部看起来挺拔,他行走时都会在腿弯处绑上两根削尖的竹筷子。遍尝辛酸苦辣,经历各种挫折与失败后,他最终成就了舞台上的“活武松”。

在美国某州,有一位名叫蒂姆·迪克的年轻人。他从祖父那里继承了一座庄园。没过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雷电引发了山火。大火将这座美丽的“森林庄园”烧毁了。于是,蒂姆·迪克愁眉不展。他经受不住这个打击,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沉默不语,茶不思,饭不想,难以入眠,眼睛都熬出了血丝。

过了一个月,年事已高的外婆听说了这件事,语重心长地打电话给蒂姆:“亲爱的,庄园变成了废墟并不是最糟糕的事情,糟糕的是,你让双眼没有了光泽,变得像老年人一样。试问,一双老去的眼睛,如何可以看到希望?”

蒂姆在外婆的谆谆教导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

他毫无目的地溜达,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他瞧见一家店铺的门前围了很多人。他走上前去一探究竟,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器皿中的木炭让蒂姆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蒂姆请来了10位烧炭者,让他们将庄园中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上等的木炭,转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

结果,这批木炭很快就被人们抢购一空。除去支付烧炭者的薪酬,落入口袋的钱很是丰厚。后来,他拿这笔利润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雇用人手重新栽种。渐渐地,一个新的庄园初具规模了。没过几年,“森林庄园”便又呈现出一片盎然的绿意。

当出人意料的挫折或失败向我们袭来时,当我们被不幸的遭遇压得无暇喘息时,不要恐慌,不要一蹶不振,伸出双手,挥散心头上的那团云雾,这时候天上的太阳,自然就会敞亮地照进我们的心扉。

希拉斯·菲尔德先生为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的名字至今仍为人所传颂。

当菲尔德先生退休的时候,他已经为自己积攒了一大笔养老金,足够他安享晚年。不过这位可敬的老人并无休息下来的念头,他的头脑中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构想,而且在当时来说,这个构想还相当浪漫——他要在太西洋里铺设一条电报线路,让欧洲和北美成为两个相邻的村庄!

当计划确定后,他马上投入到实际操作中去。整个工程非常浩大,仅仅是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就要建造一条1000英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有400英里长的电报线路要穿过人烟罕见的森林,因此,要建成这条电报线路,就不得不先修筑一条等长的公路。再有,电报线路还要穿越布雷顿角全岛。

英国政府是菲尔德先生最先想到的合作伙伴。在他看来,假如有了英国政府的支持,整个工程的难度会降低很多。不过,英国的议会向来以保守闻名于世,对于菲尔德先生的计划,议会中不乏强烈反对者。尽管如此,这个计划最后还是得以顺利实施,当英国议会这些政客享受到这条电缆带来的便利时,反对者便不再吭声。

铺设工作开始了。电缆的一端系在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该舰停靠在塞巴斯托波尔港;另一端系在美国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这是由美国海军最新制造的豪华战舰。然而,当电缆铺设到5英里之际,却忽然被卷入了机器中,断裂了。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菲尔德先生并未垂头丧气,很快进行了第二次试验。这次试验同样充满曲折,在铺设到200英里时,突然没了电流,但就在菲尔德先生打算将电缆切断时,电流突然又奇迹般地出现了。当晚,舰艇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缓慢前行。这时,又突遭无妄之灾,舰艇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次严重倾斜,当制动器紧急制动时,又碰巧割断了电缆。第二次试验又宣告失败。第三次试验又开始了。由于有了前两次的教训,这次的电缆铺设十分顺利,消息传出之后,大西洋两岸欢腾声四起,但乐极生悲,另一个不幸的消息出现了:电缆中没有电流通过!

这些都没有将菲尔德先生吓倒。他又组建了一个新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并且亲自设计制造了一种比普通电缆性能更好的新型电缆。

1866年7月13日,又一次挑战开始了。经过十几天的努力,电缆顺利接通,并且发出了首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以下便是电报的具体内容:

“7月27日晚上九点,我们顺利抵达目的地,上帝始终跟我们同行!电缆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尔德。”

这件事再次说明,成功总是建立在一次次失败的基础上,机会总属于经受得住失败的人,尤其是在从事一项开创性工作时,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所以,当我们面对失败时,更要注意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因为成功也许离你只有一步之遥,眨眼之间,你就能够得到胜利女神的拥抱!

挫折和顺利,失败和成功,都是完整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转化。老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顺利往往伴随挫折而来,成功常常在失败中诞生。无数事实证明,挫折和失败是成功之母。平日里,我们要将失败像抹蜘蛛网一样轻轻抹去,总结失败教训,立志咸鱼大翻身。切不可让失败成为心中的阴影。

不停顿地做想象成功的练习

很多人遭遇失败时,最司空见惯的反应就是趴下或者蹲下来,抱怨自己能力不足,计较命运待自己太薄。殊不知,人生并非为失败而来,而是为成功而来。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沉浸在失败带来的负面打击里:自己没能力,注定此生一事无成,甚至由此丧失进取的激情与动力,开始漫无目的地沉沦人生。

其实,自甘没落是对生命的敷衍和不负责。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社会环境下,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成功绝非自甘没落者的舞台,业绩舞台的灯光始终照耀在积极处世者的身上。

调查资料表明,世界上许多业绩卓越的成功者,几乎每个人都是心理模拟方面的大师。他们懂得让自我修养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中。他们尽管有时也会遭遇失败的打击,但却不会停止做想象成功的练习。在这种练习中,他们让自己在失败面前的斗志更加昂扬。他们清楚想象是最好的工具,想象是成功者的天地。

一个中学的篮球队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水平不相上下的队员划分为两个小组,告诉第一个小组终止练习自由投篮一个月;第二组在一个月中每天下午在体育馆实际练习60分钟;第三组在一个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练习60分钟的投篮动作。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因为一个月没有丝毫练习,投篮平均水平由39%下降至37%,第二组因为在体育馆坚持了实际练习,平均水平由39%提高至41%,第三组在想象中练习的队员,平均水平却从39%提高至42.5%。这简直令人费解!在想象中练习投篮如何能比在体育馆中练习投篮要提高得快呢?很简单,由于在人的想象里,他所投出的篮球都是中的!

成功者就是这样,在办公室、运动场不断地锻炼着自己,他们创造或模拟他们想要获得的经历,他们模拟成功,宛如他们是第一个。成功者就是这样“表里如一”的人们。他们从来不会因为中途遭遇失败而停下步伐,从来不会轻易主动举白旗投降,他们总是不停地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并反复去实践,直到成功。

很多自甘没落的人在谈到光辉附身的成功人士时,经常会拿出“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流行歌词为自己失败后的浑浑度日寻找借口;或者当周围的人某一天转败为胜时,有的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我当时也像他那样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也一样会成就事业。

事实上,很多人原本的确可以成功,他们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失败后自甘没落,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心境转化成了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低调行为。殊不知,“平平淡淡才是真”是竞争状态中的平常心态,而并非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前提下的所谓“平庸心”。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却不应该经历失败后就自甘沉沦、自甘平庸地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