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不必太计较
8291900000049

第49章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生活不必太计较(4)

第25节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胆量,放得下是肚量

操作过电脑的人,都清楚回收站是需要经常清空的。不然,会占用太多的存储空间,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人的头脑也是如此。面对世间诸事,我们需要好好审视清楚,看看哪些是有价值的,将其留下来,设法解决;哪些是垃圾,是给自己制造困扰的事情,要狠下心来,将其放下。如此一来,就能够应付自如,带来好心情和清醒的头脑,以及舒适的人生。

想得开才不会活得太累

在人的一生中,想不开的事情天天存在,想得开就会风轻云淡、海阔天空。想得开,坏事或许会变为好事,失败也许会转为成功,悲伤也许会化为欣喜。一言以蔽之,想开了便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有一个囚犯由于吸毒而被关在监狱中。相较于他肥胖的身躯,关押他的牢房显得十分狭窄,所以他居住在其中很是拘束,浑身感到不自在但又不能活动自如。对此,他心中很是愤慨与不满,倍感委屈和难过,觉得居住在如此狭窄之所,简直就是人间炼狱!就这样,这个囚犯不停地计较着。

一天,有一只苍蝇闯入了这间小牢房。苍蝇一直嗡嗡地四处乱飞乱撞。囚犯琢磨道:“我心情已经这么烦了,又来这么一个烦人的苍蝇,真是要气死我啊!可恶的苍蝇,我不逮到你誓不罢休!”然后,他动作小心地开始了逮捕动作!可惜的是,苍蝇比他反应灵敏多了,每当快要逮到它时,它就呼扇着翅膀飞走了。苍蝇飞到左边,他就向左边一扑;苍蝇飞到右边,他又往右边一扑。逮了很长时间,还是没逮到苍蝇。忽然,囚犯意识到:“原来我的小囚房不小啊!竟然连一只苍蝇都逮不到,说明还是挺大的啊!”

由此,他悟出一个道理,原来: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一个人只有想得开,才不会活得太累。

曾经在一篇《养生之道·想得开》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这一生,最要紧也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这三个字,‘想得开’。”想得开,一种有弹性的生活方式。一个想得开的人,不仅放得下,而且挺得住。

想不开于事无补,不如想得开喜笑欢颜。想得开,是一种心境。著名学者季羡林生前对采访他的媒体说,“有一位老友认为‘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很重要,而我则认为,最重要的是‘想得开。’我快到100岁了,我就是因为想得开。”

波尔赫特是一位著名的话剧演员。从年轻时起,她在世界戏剧舞台上活跃了长达半个世纪。在古稀之年,她忽然遭遇了破产的打击。更倒霉的是,她在乘船横渡大西洋时,不小心跌了一跤,腿部伤势非常严重,而且导致了静脉炎。

为她诊治的医生认为,只有截肢才能让她转危为安。不过,医生却犹豫着是否将这个决定告诉波尔赫特。因为医生担心她承受不了这个打击。

然而,事实证明,这位医生想错了。当他无奈地将这个决定告诉他的患者时,波尔赫特平静地注视着他,回答了一句:“既然没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那就这么着吧。”

手术当日,波尔赫特扯开嗓门朗诵了戏中的一段台词,没有一点悲伤之情。

有人问她是否在安慰自己,她坚定地说:“没有啦,我反而是在安慰医生与护士,他们工作很是辛苦。”

后来,波尔赫特继续顽强地在世界各地演出,她的身影又在舞台上晃动了7年。

人在想开的时候,心灵之门也就敞开了,什么都能看得清楚。一个人问心无愧了,就不再害怕了。想开了,恐惧就会消失,心情自然就变好了,心情好则一好百好。在想开的时候,人的双眸总是瞅着光明的地方,生命处在一种开放而旺盛的状态中。

想得开是一种精神上的振作,一种思维上的超脱与成熟。想得开能够帮助我们涤荡心灵中的暗流,让整个心灵转向悠闲无虑的宁静。做人要想得开,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生活得幸福快乐。仔细想想,人世间许多事情想不开,又有什么用呢?世上的不平不公不尽如人意之事多了,都想不开,难道把人想死了不成。

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有“活得累”想法的人,大多数得的是“心病”,即想不开!也就是他们的心理失去平衡或出现了障碍。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须心药治。”如果你整天计较自己“活得累”,不妨认真分析一下自己到底累在何处,并切切实实地对症下药。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让自己从“活得累”中走出来,进而让自己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说的“想得开”,并非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也绝非贪图安逸,得过且过,而是顺其自然,把握机会,是平衡心态,曲径通幽。

有时候,一些人之所以“放不下”,便在于“想不开”。想得开,人生就会充满灿烂和阳光。让我们努力保持一种超然清静的心境吧!想得开身边发生的一切事,闲望天上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惬意地生活。

智慧的人既能拿得起,又能放得下

有一位中年男子,在不惑之年,他的事业和家庭都出现了危机。他看到周围的人生活得都无比畅快,自己却处处不如意,于是,嫉妒、浮躁、忧虑成天困扰着他。他变得越来越沮丧。后来,他的一位朋友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小心翼翼地对他说:“我认识一位无智禅师,你有时间的话,不妨去找他,让他帮忙开导你一下,或许你会有所收获。”

这位中年男子按图索骥,找到了无智禅师。禅房中,他面对慈祥、超然的无智禅师,娓娓道出了自己的困惑与忧虑。无智禅师微笑着伸出右手,攥成拳头,说:“你试着做一下。”男子照做。“再攥得紧一点儿。”于是男子将拳头攥得越来越紧,手指甲几乎攥进肉里面了。

“你有什么感觉呢?”无智禅师慈祥地问。

男子茫然地摇了摇头。

“伸开拳头。”男子伸开拳头,无智禅师拿起桌上的一颗青枣和一堆玻璃碎片放在男子的手掌中,说道:“攥紧。”男子将青枣与碎片攥在手心里。“攥紧一点儿,再紧一点儿。”“受不了了,大师,我的手都快要被碎片扎得流血了。”男子感到了手心的疼痛。这时,无智禅师忽然大声说:“那你还不马上松开你的拳头!”

男子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伸开手掌,看着手掌微微泛红的硌痕,一阵揉搓。他还看见,玻璃的一些碎片已经扎到青枣的肉里面去了。

无智禅师望着男子,意味深长地说:“现在,将碎片拿出来,扔掉吧。”

将碎片拿出来!无智禅师的话如醍醐灌顶,让男子顿悟了。这青枣就好比他的事业和生活,而这碎片就是生活中困扰着他的嫉妒、浮躁、忧虑……

无智禅师看着男子若有所思的神情,微笑着说:“如此看来,施主已经有所了悟。生活中的事就宛如这青枣和玻璃碎片。倘若你什么都不拿。空攥拳头,就算用再大的力气,也是一无所获,或者说是徒劳无功。青枣就好比人们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而碎片就是困扰人们的各种烦心事。我们要记得及时将青枣中的碎片拿出来丢掉!”男子望着青枣和碎片,仔细聆听完无智禅师一番话,顿时心情无比畅快。

是的,我们应该学会辨识周身的事何为青枣,何为碎片,并能及时地拿出青枣中的碎片,把握住我们应该抓住的,放下应该丢掉的。或许,说来容易做来难,但我们总要有勇气去付诸行动,难道不是吗?

在实际生活里,有些人为了获得梦寐以求的事物,殚精竭虑,费尽心思,更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走向极端。他可能最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事物,但是在他追逐的过程中,所失去的不知道有多少呢!很多时候,他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没办法弥补的。因此,不管是喜欢一件东西也好,喜欢一个职位也罢,与其让它们变成自己的负累,不如轻松地面对,就算有一天放手或者握在手心里,也学会了平静以待。

生活在印度热带丛林中的人们,捕捉猴子的时候往往采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即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中,盛放猴子素爱吃的坚果,盒子上留出一个小洞,恰好可以让猴子的前爪伸入盒中,猴子一旦将坚果抓住,爪子就抽不上来了。人们总是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它们舍不得放下已经到手的事物。

不少人嘲笑猴子的愚钝:何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这样还能够逃命。不过,当我们审视自己时,或许就会意识到,并非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生活中,由于对一些事情放不下,有些人竭心尽力,耗费大量的工夫和精力寻求解决之道,结果往往作茧自缚,耽误了原本可以更加辉煌的前程……

生命如舟,要想让其在靠岸时不至于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果断地放下那些束缚我们手脚的“坚果”(问题)。从猴子的悲剧中我们可以吸取到的教训是:该放手时就放手。这样才能空出双手,去抓取到更多的机会。

一个人假如存在过多的执着、过多的挂碍、过多的放不下,他就永远无法将自己的心念沈淀、集中下来,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放下,是一种束缚的解脱。六祖惠能在没有出家修行之前,就已看清外在的束缚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有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不但要学会记忆,还要学会遗忘

曾经有一位智者说:“人除了要学会记忆,还要学会遗忘。”如果我们将什么都记得非常清楚,脑海中储放着太多的记忆,当真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久而久之,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英国劳艾德保险公司曾买下一艘船。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这艘船是该公司从拍卖市场拍下的。它在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但它从未曾沉没过。劳艾德保险公司之所以最终打算将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关键是考虑到该船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给带来的丰厚利润。

然而,让这艘船闻名遐迩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因输了官司而忧郁地自杀了。虽然这不是他初次失败辩护,也并非他见过的首例自杀事件,不过,每逢碰到类似的事情,他心底总是会滋生出一种负罪感。他不晓得该如何安慰那些在生意场上遭遇不幸的人,他们有一部分被骗,有一部分被罚,他们或倾家荡产或妻离子散,也有一部分因输了官司,弄得债务缠身。

当他在国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突然萌生出一种念头,何不让他们到此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将这艘船的历史资料及其照片一并挂在律师事务所中。每逢商界的人找上门来请他做自己的辩护律师,不管最终官司输赢,他都建议这些人去参观一下这艘船。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截止到1978年,已有230万人次参观过该船。仅参观者的留言就有170本。

吸引人们纷纷至此的原因正是这艘船上的累累伤痕。众所周知,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其实,人生的道理也是如此。对于每个人而言,光明的未来总是建立在遗忘的基础之上的。唯有将往昔的失败与痛苦等适时遗忘,才有可能在下一段旅程中走得更平稳。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只要稍加留心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记忆力超级强悍,将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记得门清,事无巨细只要对自己不利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结果弄得自己不仅碌碌无为,还一副林黛玉的病秧态;有的人则该记的记,该忘的忘,精力十足,坦荡行世,生活得很是无忧无虑。不难看出,遗忘非但没有什么不好,它还是一种风度,一种重要的养生之道。

据《列子·周穆王》记载:宋国有一位名曰华子的人被诊断得了遗忘症,“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过了一段时间,华子遇到一名医术精湛的人。很快,这名医生便将华子的病治好了。因此,华子将自己过往数十年的得失、喜忧好恶全都回忆起来了。于是,他“忧忧万绪,须臾不忘”,以致“怒而黜妻罚子,操戈逐人”,弄得鸡飞狗跳,好不热闹。先前平静而美好的生活全被打乱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善于遗忘,将没有必要记住的事物选择适时忘掉,才会拥有愉快的心境和轻松的精神。诚如陶铸所言:“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现代医学也认为,遗忘能够让大脑的负担大大减轻,并大大降低脑细胞的消耗量。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脑细胞每天大概死亡十万个。然而,假如某一天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每天死亡的大脑细胞就会增加数十倍。时间长了,大脑肯定是难以承受的。

所以,对身强体健而言,遗忘是必须的。正由于有了遗忘,才保证了必要的记忆和大脑的正常运行。“有失才能有得,吐故方能纳新”。一个人只有清除掉旧的东西,观念与知识才会不断得到更新。只有善于遗忘的人,生命之花才有可能常开。无怪乎有人感慨,“只有遗忘一些东西,才能记住一些东西”,“一个健康而轻松地活着的人,往往是一个善于遗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