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不必太计较
8291900000021

第21章 你永远有待生成——对当下的自己不必太计较(1)

法国著名作家萨特曾在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阐述了这样一种思想:人和物是不同的。人是to be,而物是be。为了更便于人们理解,他以裁纸刀为例,指出裁纸刀一经被制造出来,那么它就是一个裁纸刀;而人则不同,永远是一个待生成者。至于人最后是什么,取决于个体的言行举止。也就是说,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简陋的石头,那么你就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璞玉,然后用心雕琢自己,那么你最终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

第9节认清自己,才能找到属于

自己的位置

成事者,40%是识人,60%是靠“自知”。一个人需要认清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才能成为生活的见证者。所谓“见证”,就是活在当下,观赏心灵之舞。除非我们让它肆意地舞出自己,否则它是不会停下运动的。所以,“观”成了一种灵修,一种发自内心深处悲悯自己与他人的修持。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甚至改变世界,有个前提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首先他得改变自己对世界与对自己的认知。

不高估,不自轻。记住,你给自己的定位决定你的人生。

摒弃计较,认清自己当前的真相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金顶上刻着一句名言:“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就是你自己,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识你自己’。”如果再往后思考,也可延伸成:“要决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因为就在你认识的当下,你就不再固定在那里了。你可以重新决定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

一个总是以计较为挡箭牌的人,永远都没有办法认清自己。有则耐人寻味的古老寓言,叫《猫头鹰搬家的悲剧》,讲的就是爱计较的人的愚钝。

一只猫头鹰经常将家搬来搬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啊,是因为它的邻居总嫌它的叫声太难听,不想跟它交往。所以,这只猫头鹰每次遇见同伴就计较道:“那些住在我隔壁的笨蛋啊,对于我那美妙的歌喉,一点都不懂得欣赏。我简直是倒霉透顶了,总是遇不见可以欣赏我的邻居。”直到有一天,一只年长的猫头鹰告诉它:“孩子,你可曾想过,你的计较只是你的借口,你何不改变一下唱歌的方式,就像我们其他猫头鹰一样,这样,大家就不会对你的嗓音感到厌恶了。”

计较是认清自己真相的障眼法,让人对真实的自我混沌不知。不再计较是认识真实的自我,呵护自我的开始。这只爱计较的猫头鹰从未曾意识到,自己的悲剧其实跟别人关系并不大。它总是计较自己点背儿,遇不见懂得欣赏它歌喉的邻居。殊不知,正是计较之心蒙蔽了它的自省,让它失去了认识自我,改正过错的能力。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那只叫声古怪的猫头鹰呢?如果是,就得赶紧摒弃计较了。摒弃计较是找到真实自我的开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所说过的理由和借口罗列出来,再逐个进行分析,究竟是什么缘故造成了失败与过错。如此行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甚至还能够将我们潜在的、被自己忽视的优势挖掘出来。

最终有所作为的人往往在起初的时候,试图找到自己梦想中的乐园。然而,在努力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没办法找到时,就决定亲手创造它了。遗憾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他们耗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但到头来却忽略了对自己的认知。

说实话,生活中大量的悲剧,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人们对自己的不甚了解——不清楚自己在世间的位置,不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有何价值,不知道自身的能力有多高。这些导致诸多机会擦身而过,让相当一部分人一生都在走弯路,甚至是平平庸庸地终结此生。

章晓涛从大学校园毕业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三年多以来,依旧没能摆脱“月光一族”的身份。由于他对自己的现状极为不满意,痛定思痛后,找来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进行咨询。按照章晓涛的愿景,他的目标是找到一个心满意足的工作,同时,可以令自己的生活水准有所提升。从他的要求来看,章晓涛的生活动机貌似不全是出自私心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

“你清楚自己究竟想做点什么吗?”人力资源专家问。

“我也搞不太清楚,说实话,我从未曾用心考虑过这个问题。”章晓涛说,“我只知道我的目标不是‘月光族’,我急切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好吧。那你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是什么吗?”人力资源专家接着问,“对你而言,你想过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吗?”

“这个问题我也从未曾认真思考过。”章晓涛干干脆脆地回答说。

“假如现在有一个大外企,这个外企的工作岗位非常多,而且让你自由选择,你会选择什么岗位呢?你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吗?”人力资源专家对这个话题层层推进。

“不好意思,我也说不清楚。”章晓涛皱着眉头说,“我之前搞不清自己到底喜欢从事什么工作,但现在我意识到也不算太迟,我必须要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了。”

“的确是这样!”人力资源专家严肃地说,“一个人想要离开他目前的立足之处,转身到他处去是可以的。可是,在他离开之前,他必须知道自己想要到哪里去。假如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将什么事情做好,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你认真想想吧。”

人力资源专家对章晓涛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分析,同时对章晓涛的各项能力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发现章晓涛对自己所具备的才能依旧稀里糊涂。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实践,这位人力资源专家明白,对任何人而言,前进的动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他为章晓涛提供了一些培养信心的小策略,并且鼓励他迎难而上,战胜各种“拦路虎”。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专家引导章晓涛先对自己有个整体上的认识。

过了几年,章晓涛踏上了成功之路。他始终对当年人力资源专家给予他的指导和鼓励念念不忘,并心怀感激。

我们也应该像故事中的年轻人那样,多花点心思与工夫去全面了解自己,认识我们的内心,以及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想想我们自己都有怎样的特质,想想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我们能够完成的事业。然后再回头检查一下我们身上所具备的条件是否能够达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假如不能,那么又该怎样改善?一个人只有定位好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做到谦逊,不断进取,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才会获得成功女神的青睐。

如果你发觉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计较和怨言,那么就应该及时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节奏。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扪心自问:“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我们很有必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认识到自我价值。一个人假如总是计较各种事情,为自己的烦躁不安或者百无聊赖找借口,只会让他彻底丧失自我诊断的能力。

找到属于你的目标,并脚踏实地实现它

传说,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家磨坊。这家磨坊坐落在长安城西。磨坊的主人饲养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马和驴关系很要好,它们各有分工:马在磨坊外拉东西,驴子在磨坊内推磨。贞观三年,玄奘大师挑中了这匹马。于是,马和驴子分开了。马有了新的任务: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载着玄奘到印度取经去!

岁月荏苒,转眼17年的光阴过去了。这匹马载着佛经返回长安。马再次回到磨坊,见到了它的故友:驴子。老马提起这次旅途的经历:一望无际的沙漠,耸入云霄的山脉,美妙的冰雪,波澜壮阔的大海……这些如同仙境的美景,听得驴子甚是惊讶。驴子说:“你的见闻可真是丰富啊!可是,要领略到如此风光,就得涉足遥远的路途,我是不敢奢望的。”“其实,”老马说,“我们走过的距离大致差不多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的步伐也没停下来。不一样的是,我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依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宽阔的世界。而你的眼睛被蒙蔽了,一辈子就只满足于围着磨盘绕圈圈,因此永远也逃离不了这片狭小的天地。”

这个寓言故事虽然简洁,却引人深思。茫茫人海中,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其实并不相上下。可是,这些人在走过漫漫人生路之后,一部分成绩辉煌,一部分却平平庸庸。为什么原本智力差不多的一群人,人生轨道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也许可以说明问题。

卡耐基曾就人生目标做过系统的调查。此次调查对象涉及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的人可以明确目标,并知道如何将目标落实;而剩下的97%的人,不是毫无目标,就是目标缺乏明确性,再就是不知道如何将目标落实。10年之后,当卡耐基对上述对象再次进行调查,结果很让他震惊!调查样本总量的5%难觅其踪,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大了10岁之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绩方面基本上没有太明显的起色,依旧普通,甚至是碌碌无为;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变得优秀起来。他们10年前确定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得以实现,并正在依照原定的人生目标继续行走。

原来,优秀人士与平庸之徒最根本的区别,并不是天赋,也不是机遇,而是有没有确定的人生目标!就如同寓言故事中的马与驴子。当马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时,驴子仅仅是绕着磨盘转圈圈。虽然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伐与马差不多,但由于缺乏目标,导致大半辈子都没能走出那片狭小的天地。同理,人们的生活也大概如此。对于缺乏目标的人而言,斗转星移之后,只是带来了年龄的增长,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罢了。

澳大利亚有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他的名字叫沃尔夫。1932年的一天,当他听完很多生活缺乏目标的人诉苦之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总结了他的幸福哲学:“假如你观察一个幸福人的生活,你会看见他要么在制作一艘小船,要么在谱一曲交响乐,要么在用心教育自己的子女,要么在花园里照料漂亮的花,要么在戈壁滩上仔细搜寻着什么。”相比那些缺乏明确目标与梦想的人,生活有目标的人幸福指数更高。无论何时观察他们,都会发现,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工程。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社会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辉煌之地!

那么,具体地说,一个人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呢?这里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即准备几张空白的纸(如果方便用计算机的话,也可以打开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比如word、wps、txt等),在纸的顶部或者文档的顶部列出:“我想达到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然后,将浮现在你脑海中的第一个答案写下来。当你写出一个答案时,你会为之而欢欣。因为你终于有了一个明确而发自内心的目标了。

不管你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还是舞蹈老师,抑或是篮球教练,上述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一般情况下,它需要消耗大概一刻钟的时间。这段时间主要是用来梳理你头脑中纷繁的、被周围环境影响的人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合时宜的答案会从你的心中和记忆里不断涌出来,然而,当正确的答案最终现身之际,你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感觉它来自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便是你想寻找的答案了。

当你落实这件事的时候,一些答案或许会十分相似。你不妨将前边写的答案列一张表,然后再回头重新捋一遍,你就有可能从中再联想到其他一些答案。然后,不断地将脑海中想到的答案填写到列表上。如此行事,将收到不错的效果。或许你还会发现一些答案让自己感到些许的兴奋,但它们还没到让你惊叫的地步。它们只会让你产生一丝心动感。

当你落实这件事的时候,针对令你情绪不同的答案,做出不同的标记。当你回过头来捋它们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系列新的答案。其中,每一个答案都是你的一部分目标的反映,但是每一个并非你的最终目标。当你开始获得这些答案时,那就意味着你正逐步接近正确的答案,还意味着你正逐步走向成功。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抑郁者都是虚无主义者”。其实,抑郁者更应当尝试着放松自己,努力寻找自己的答案。任何一个想要在社会上立足脚跟的人,都必须将“我没有人生目标”或者“生活毫无意义”的念想抛到九霄云外。假如你总是带着这样的念想去过生活,你最终将碌碌无为。果真如此,还谈什么位置呢?

最后,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当你找到人生目标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恒地实践它。记得有这样一则小寓言:老钟对小钟说:“你一年要摆31536000下。”小钟听完,计较说:“我怎么可能完成呢?”老钟说:“别担心,你只需一秒摆一下,每一秒坚持下来就行。” 小钟心里寻思:“一秒摆一下,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一年过去了,小钟果然摆了31536000下!的确,制定目标不难,难的是如何分解目标,一步步去实现。当你找到了目标后,就需要不断地完善你自己来实现这个目标,用实际行动填充你的生活,实现思想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