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冷口味心理学
8291500000006

第6章 生活中最出彩的10大趣味心理学现象(1)

【本章心理学冷知识关键词】

光明思维术︱个人空间︱责任扩散︱潜意识思维︱孩子的角色︱巴纳姆效应︱听众设计︱信念偏见效应︱既视感︱社会促进

光明思维术:幸运的人总幸运

有两个穷困潦倒的人,手里只有1元钱了。悲观的一位说:“哎,只剩这1元钱了!”

而另一个则乐呵呵地说:“嗨,我还有1元钱呢!”

心理状态的乐观与否,导致故事中这两个人看问题有不同的结果。当人生的道路遇到障碍时,用什么样的心态看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你以后的人生道路。用消极的心态看问题,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厄运也有可能转化成一种幸运。

积极心态是光明思维的结果。光明思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

一级光明思维——看到世界有黑暗也有光明(黑了南方有北方);二级光明思维——看到黑暗可以转化为光明(塞翁失马);三级光明思维——无论黑暗与光明都能充实人生(发生即恩典)。

请牢记,只有正向思维,才能有正向行为。光明思维者,从失败中看机会;黑暗思维者,从机会中看失败。

光明思维的理念是“反思维可以改变存在”,我们运用反思维可以改变自己负面的意念和情绪。

例如,在语言对答方面,当别人说你吃亏时,你可以说“人生吃亏是福”;当别人说你长得有点老,你可以说“成熟是一种美”……

你也可以学会改进语言,将遇到问题看成遇到了挑战;将没有机会变做机会可以创造……

你也可以利用引喻切换,把逆境比做学校;把家庭比做港湾……

面对不可逆转的困境,也要尽量进行问题化解,如失恋了,十分痛苦的时候,可以这样想:“与感情不专一的人早分手是件好事”。

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不要说“我不行”,而要说“我很棒”;不要说“我太累了”,而要说“我忙了一天,心情真愉快”;不要说“这事让我碰上了倒霉”,而要说“这事让我碰上对我是个锻炼”……

这就是光明思维,其特点是:亮点思维。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看到亮点,看到事物的光明面,要用正向思维来看待问题。这是成功者的思维特点。

有一个银行家,在51岁的时候,财富积累到高达数百万美元。而到52岁的时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且背上了一大堆债务。面临巨大的打击,他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决定要从头做起。

经过几年的奋斗,他不仅还清了300个债权人的欠款,而且重新积累了更多的财富。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这很简单,因为从我早期谋生开始,我就学会要以充满希望的一面来看待事物,从来不要在阴影的笼罩下生活。我总是有理由让自己相信,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财富,只要去工作就一定会发现财富、获得财富。这就是我生活成功的秘密。记住:总是要看到事物阳光灿烂的一面。”

“这个世界应该更加光明、更加美好,如果人们懂得保持快乐是他们的责任,懂得开开心心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也是他们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美妙多了。每天都快乐地生活,也是让别人幸福的最好保证。”

即使失败了,也要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只要你的心里充满了光明,未来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

美国的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一个叫情绪困扰的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结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的信念。所以,许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倒霉、想不通,这些其实都是其本人的片面认识和解释,正是这种认识才产生了情绪的困扰。实际情况是,人们的烦恼和不快,常常与自己的情绪有关,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能否战胜挫折,关键在于任何情况下都不被一时的失意和不快左右,永远怀着希望和信心,就能从逆境和灾难中解脱出来。

个人空间:人们乘电梯时为何总向上看

有一天,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和往常一样乘电梯。乘电梯的人很多,妈妈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小女孩问道:“妈妈,为什么乘电梯的时候人们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

电梯里的人听到了以后,四周看了一下,发现别人果然和自己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不只在电梯里面,在地铁里,经常可以看到乘客们选择座位的情景。这时,如果这是一节较空的地铁车厢,有很多座位可以选择,不难发现以下规则:最先上车的人会坐在长椅的两端,随后上车的人会选择中间的座位,接下来的人会坐在前两者之间的座位上。而且,当所有的人都坐好后,乘客之间的间隔是等距离的。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总是在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的接触。

我们在自己的身体周围,划分了一个无形的领域,以此来确保自己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个人空间”,人们借此来保持彼此的距离。而且这个领域会随着人的移动放大或者缩小。当这个领域被固定下来时(比如自己的房间等),就形成了“地盘”。我们不会侵入别人的地盘,而且总是维护着先到先得的优先权。

当个人空间或地盘被侵犯时,我们就会产生压力,并会想方设法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压力。逃避—退避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地盘受到侵犯,我们一般会躲到个人空间里。比如,我们在拥挤不堪、不能保证个人空间的情况下,也会尽量不和他人发生接触——在拥挤的电梯里,不看他人,而是看显示的楼层数。在这种逃避行为中,我们把他人当做无生命的物体,借此来缓解压力。但有时我们在个人空间被侵犯、无法躲避时,会转为攻击——拥挤车厢内发生的乘客吵架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乘电梯时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个人空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个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

个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个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个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地铁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个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的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下班后,你感到特别疲倦。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你特别盼望上车后能有个位子坐一坐。车来了,幸运的你一上车就看到有空位子,只是都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而且,在第一和第五个位子上已经有两个陌生人坐好了。那么,通常情况下,你会选择坐在哪个位子上呢?是的,你会选择坐在第三个位子上。

你正在图书馆里看书,周围没有什么人,这时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坐在了紧靠你身边的位子,你会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明明有那么多的空位子,干吗非要坐在我的身边呢?你一下子觉得别扭起来,不能再像刚才那样专心地看书了,甚至你的防御系统也不由自主地启动了,干脆你就换了一个座位。

当然,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没有绝对的意义,需要的个人空间大小和我们对侵犯的反应取决于特殊的环境。在马路上,即使行人很多,空间很小,你仍不会在乎别人是否离你太近,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事。相反,如果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别人都给你留有很大的空间像是在躲着你,你反而会觉得不安,你希望与人能够亲密地交谈,友好地接触。这样看来,人们确实需要个人空间,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这个空间那么敏感。

责任扩散:你是冷漠的旁观者吗

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凶手行凶持续有三十分钟,在这期间,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

看到这个故事,我们会产生怀疑:人们的正义感不存在了吗?

自从“吉诺维斯案件”之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和达利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以便分析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实验员向公众发布一个招聘启事,从应征者中甄选出各方面条件相似的人员参加一次“面试”。

当不知内情的“应聘者”来到“面试”现场时,一位女士(实验员假扮的)安排他们在一间小办公室内填写问卷,告诉他们先稍微等一会儿,自己要去拿一份文件,随即掀开门帘走进隔壁的办公室里。这时候,实验才正式开始,实验员在这间办公室里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录音。

于是,正在隔壁等候的“应聘者”先是听到那位女士爬到椅子上拿东西的声音,紧接着是她的尖叫、椅子摔倒的声音。随后,又传来女士痛苦的呻吟声:“噢,天哪!我的脚……我……我……搬不动它,噢,我的脚脖子……我……没法拿开身上这东西。”

拉特纳和达利想了解,在这种危机情境中,“应聘者”独自一人会作出什么反应;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又会作出什么反应。他们记录了每组“应聘者”实施救助行为的百分率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如果“应聘者”在听到录音后4分钟内不作反应,实验就停止。

与“人多力量大”等观点的预测正好相反,实验的结果是:当单独一人时,70%的人会马上离开座位,试图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帮助;当两个“应聘者”在场时,离开座位的时间就要长得多,其中一人试图提供帮助的比例陡然下降到40%;而如果旁边有人无动于衷(由研究人员假扮),则仅有7%的“应聘者”尝试着提供帮助。

实验证实,旁观者的数量会明显影响到人们的助人行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责任扩散。

面对处于困境中等待帮助的人,如果我们身上有责任感存在,我们就会毅然地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我们不清楚到底谁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分散到所有围观者的身上,这样每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感,结果就造成了我们常见的这种冷漠旁观的情况。在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我们,但是如果有其他人在场,我们会本能地先观察一下别人的反应,以免举止不当而受到嘲笑,这就是为什么在人越多的情况下,我们越容易成为冷漠的看客。

在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原因很简单,责任扩散是普遍存在的心理。所以如果一个极端事件的围观者众多时,目击者往往无所作为。反而只有一个目击者时,被害人是安全的,因为那唯一的人会认为自己是必须帮助的人。

假如你是一个正处在紧急状况中的人,你大声地呼救,却发现周围人无动于衷,旁观者效应正在你身上发挥作用,那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是将求助的目标锁定在旁观者中的某一人身上,并且指出那个人的外表、衣着特征。如:“那个穿白衬衫的大哥,请你帮帮我!”

这样就将旁观者中扩散的责任重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此时这个被“点中”的人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就会采取行动了。

潜意识思维:延缓衰老的进程

几年前,美国汽车销售大师、连续6年获得吉尼斯汽车销售冠军的乔·吉拉德到广州为3000听众演讲。

演讲开始了,这位70多岁的美国老人跟着乐曲的节拍,跳着轻快的踢踏舞踏上讲台。观众一片笑声,接着便是掌声和喝彩声。

随后,会议组织者与乔·吉拉德在广州花园酒店就餐时,也通过翻译,向这个快乐的人请教他活得如此年轻潇洒的秘诀。乔·吉拉德说:“一个人生理年龄不可逆转,今天肯定会比昨天老;而心理年龄却可以调节。你想像30岁年轻人那样,你就尽管大胆按照30岁的人的思维模式去改变你的行为模式,他们可以做的你也可以,坚持不懈,你的心理年龄年轻了,你的行为就会改变你实际不年轻的生理年龄。”

乔·吉拉德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心理年龄是可以调节的。

诚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不自觉地期待“老之将至”。

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有的人属于“青年型”,而有的人属于“老年型”。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到了40岁以上时,仍然觉得自己尚且年轻;而后者在此年龄段时,便自觉已登“中年”,青春不再。

你的潜意识思维永远不会老,它无时无刻不在洋溢着活力。同样,人的精神层面的品质力量,人的一切嘉言懿行,人的善良、谦逊、宁静、挚爱、和谐、忍耐等诸多品质,总能使你朝气蓬勃。它们能使你永葆青春活力,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