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天水古民居
8291200000013

第13章 窗之意境(2)

(3)格心构成。由棂格和边抹来构成窗扇,这种构成看似十分简单,然而,简约的构成却能取得丰富的窗的形象,其奥妙在于“格心”这个富于变化的因素。清代中叶以前没有玻璃,窗子都用纸或绢来裱糊,由棂条构成窗的格心,功用在于为糊纸裱绢提供支点。纸和绢都需要密集的支点,从而形成统一的密棂式格心。

天水古民居外檐装修中的窗,其格心的构成方式属于平棂构成类,即由直木棂条构成格心。侯幼彬的《中国建筑美学》将平棂构成划分为五种构成方式:

间隔构成——竖向直棂条等间距排列而成;

网格构成——纵横棂条交搭而成单调的方形框;

框格构成——以长短不一的棂条纵横搭接或插入斜方向的棂条,组成不同形式的框格,最常见的有步步锦、龟背锦和灯笼框等形式;

连续构成——由棂条构成双向连续图案,常见的有“拐子纹”和“冰裂纹”,“拐子纹”是按曲尺性连续不断地组构棂条的方式,有“”字拐、“回”字拐、“亚”字拐等,“冰裂纹”看上去简洁雅致、自由随意,常以三边放射、四边放射、五边放射的方式连续组构;

沿边构成——这是一种中部为大面积空格,只在周边布置棂格的构成方式,最常见的是“井”字格,这种情况出现在玻璃运用在窗子上之后。

2.天水古民居窗格心棂条构成的形式

(1)连续构成。有哈锐故居窗的冰裂纹(上疏下密)和自治巷张氏民居的套方纹。同属连续构成,一个显得自然有机,一个显得方正、规整,给人以对比中的美感。

(2)龟背锦。属于框格构成,以八角或六角几何图形为基调的装修棂条图案,称为“龟锦纹”或“龟背锦”。古人认为神龟为长寿吉祥之物,用龟甲纹的八边形图案做窗格棂条,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为石作瑞故居窗,为直棂间隔构成加龟背锦,是天水古民居中特有的窗格形式。龟背锦突破了纯纵横的正交,但保持网格的规则、匀称、质朴、大方。

(3)灯笼锦。即灯笼框,是古人通过夜间照明用的灯笼形状抽象而成的图案,隐示着“前途光明”。灯笼锦图案,约创始于北宋,又名“庆丰收”、“天下乐”,以灯笼作主题纹饰,隐喻“五谷丰登”,构图完美,形式新颖。这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到宋代时已逐渐成熟,发展至明清,已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其题材内容多种多样,综合运用了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俗、文学和民间传说等各方面的因素,以此作为构思基础。

灯笼框在格心中套入疏空的内框,通过横棂和“工字”、“套环”、“方胜”、“卧蚕”等饰件联结,明显地形成灯框的构图中心,中间的空白不仅利于采光,也取得了一种疏朗的效果。天水古民居窗格的灯笼框长空档内未加入“卧蚕”、“工字”等垫木,而是以密的横棂、竖棂加强了框侧长棂条之间的稳定性。(哈锐故居)为灯笼锦“九宫格”。(石作瑞故居)仍属于灯笼锦类,上方四个小“口”字,下方一个大“口”字,上方小“口”字由横竖密棂组成具有深洞的透视感边缘。下方大“口”字周边亦为横竖密棂,为天水民居窗格独特形式。

(4)步步锦,又叫步步紧。由长短不同的横棂、竖棂直角相交,排列手法简练,虽规则匀称,但不单调乏味。图形优美,寓意“步步锦绣、前程光明”。为天水民居步步锦窗格,长空档内未加入“卧蚕”等垫木,以密的横棂、竖棂加强了棂条之间的稳定性。

(5)夹杆条。长的直棂之间加入短的直棂杆条以起支撑作用。

(6)混合锦。一扇窗上棂条构成有多种形式,排列有规律,打破“单调”,体现一种丰富的美感。

(7)网格构成。为古朴的方格构成。为柳条式构成之一的“码三箭”。

(8)菱花构成。为网格构成带花纹,这种菱花格心是绕十字棂条交点围出的花瓣,棂条自身仍然是很简单的网格构成。

3.天水古民居窗装修的审美与文化意蕴

在民居建筑中,古人尽力在装修上体现创新格调。他们主张装修设计得简洁、合理,追求“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具体到门窗格心要“疏而减文”,窗棂以“明透为先”,但“具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凡事物之理,简斯可继,繁则难久,顺其性者必坚”,这里的“顺其性”包括“顺材质之性,顺工艺之性,顺功能之性”。天水民居窗格心一般为直棂,正是“顺材质之性”的体现。这也体现了建筑的装修,首先是实用,其次才是美化这条原则。

天水古民居窗装修的审美与文化意蕴,首先体现在追求窗格心的“疏而减文”、“明透为先”,“具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的实用理念,如格心构成中的直棂式、方格式、柳条式、步步锦、龟背锦等,棂条的联结十分结实,都没有悬空的交接点,都是符合“头头有笋、眼眼着撒”的。其次体现在窗格心棂条密而结实的基础上的“活、变”。灯笼框、连续构成中的“十”字拐、“”字拐及其他一些混合锦,都出现了悬空的拐角结点,而灯笼锦及一些混合锦格心中部或小方格中部都出现了空档,摆脱了密棂模式,以至于为后来玻璃的使用创造了条件。

特别要说到连续构成中的“冰裂纹”,是将冰面炸裂产生的自然纹理,经过艺术提炼加工而成,其自由随意、简洁雅致,但有着“上疏下密”的构图规律。这种有疏有密、自由洒脱的完美构图,具有结实耐久的特点,体现出它在不规则画面中所表现的极强的适应性,它不仅有着优美的图案形象,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爽朗感受。

天水古民居窗装修的审美与文化意蕴,还在于这是一种建筑文化现象。首先,窗的开设,加强了内外空间“气韵”的交流,是建筑的“呼吸器官”,为建筑生命而“呼吸”;窗在建筑实墙上形成的“虚空”,使建筑内外立面产生了虚实相谐的韵律;在文化功能上,门与窗不能互相替代,门主要供人出入,窗却不是,如“跳窗”被视为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窗是“高贵”的,它只能让人的视线通过,它是人用来眺望的“器具”。其次,窗的文化审美功能,表达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回归,窗户是一种人工对大自然和空间的“剪裁”,它使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更有选择性和艺术性,具有“天人合一”的妙趣。再次,在审美上,通过窗户欣赏大自然是一种特殊的享受,而且花窗本身的造型、花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对于“旁观者”来说,窗是透视风土人情的观赏物,可以让人们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那已经流逝的岁月。如“冰裂纹”,寓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人们要好好读书,扎实做事。“倒品字”寓意品级或品位到了。“九宫格”则有八卦九宫的含义等。

天水古民居窗装修的艺术还做到了功能、结构和艺术处理的高度统一。在图案组织上,因受气候和材料的影响,窗格上大多是贴纸。窗格的图案设计,做到了均匀、紧密、简练、实用。

天水古民居窗装修的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它不仅具有窗的功能,而且具有美感,与建筑物的风格协调一致,使人们在欣赏建筑物的同时,还能获得美的享受。这是天水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我国民族传统建筑装修艺术上的瑰宝。

天水古民居窗装修以丰富的造型图案及题材,来寄托人们对于幸福、美好、富庶、吉祥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图案和造型丰富而又洗练,朴实而又高雅,使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虽然人们期待的大片平板玻璃窗已经大量推广,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透进阳光,接触外界,但有危险之感,如同就在室外。只有加上小窗棂,才有窗户的功能,窗的棂框强调内外之分,同时使窗棂分割的窗外自然景色显得更加生动。”这应该是我们今天研究天水古民居窗装修艺术对现代建筑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