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8290800000031

第31章 许忠应: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从容淡定的坚守

2007年暑假,前来应聘的英语老师许忠应以其出众的素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谓“出众”并不是说她有多么张扬,或者急于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其实她非常朴实低调,但我在和她聊天时,能够从她真诚朴素的话中感到她是真的很热爱教育,喜欢孩子。于是,她理所当然地留在了我校,担任班主任,教英语。

半年后,武侯区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肖成全老师告诉我:“本来许忠应是可以去市区一所重点名校的,那所学校非常希望她去,但许忠应说,她就是想追随李镇西。”我听了十分感动。但这一切许忠应从来没有直接向我表达过。她的性格温和,为人内敛,除了我去她班上听课,平时我很难见到她,她大多扑在班上,真正是潜心教书。

2009年12月,我在上海华东师大校长培训班学习。学员们都是校长,课间议论的都是当时的热点话题:绩效工资。那是第一次评绩效,方案的制定对每一个校长都是新挑战。这也是老师们的“敏感点”,稍微考虑不周,就会引起老师们议论纷纷。从校长们的谈论中,我感到那一段时间,几乎全国的校园里,都弥漫着一种不安、躁动和焦灼。

那天晚上,我在房间里打开学校网站,想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我点开了许忠应老师的博客。在躁动的空气中,她似乎置身于世外桃源,每天都沉稳冷静地写着博客,记录着每天的教育故事。

那段时间,许老师写的系列故事《王子与公主诞生记》把我吸引了。故事每天都在发展,她也就每天都往博客上写一点,我就像看连载小说,每晚都要点开徐老师的博客看了,才能踏实地入睡。

故事很长,这里我只能凭我的记忆说个大概——

英语课上,许老师发现小驰没认真听课,他和不远处的女生小嫦对上眼神了。那一闪而过的相互一瞥,让许老师意识到他们的心没在课堂上。好几次,尽管他们各自都怕老师发现而在拼命地埋头掩饰,但似乎有某种无形的力量迫使他们的眼神快速一碰。每当许老师抽到其中一人回答问题时,另一人眼中流露出的关切和温暖,甚至能让许老师感动;当回答对了问题坐下时,彼此又会心一笑。许老师切切实实读到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温馨和好感。

而小驰平时是比较冷漠的。对老师、对班级,他会将他的眼神迅速移开,他选择逃避和把自己藏起来。但他却能用眼神去温暖小嫦,从他和小嫦的“对眼神”中,许老师读出了某种东西。她不认为这就是“早恋”,但肯定和某种朦胧的情感有关。

联想到孩子们都已经进入青春期,许老师决定对孩子们进行一次带有游戏趣味的教育。她每天都要求孩子写谈心本。那天放学前,她在黑板上写下了当天的谈心主题——

“我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女生写),“我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男生写)。一般来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个他(她)。那个他(她),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你相伴到永远的那个人,是你的心目中最亮的那颗星。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个调查表格,告诉大家,你的那个他(她)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请大家以日记的形式讨论。

许老师还制作了一张调查表:身高、发型、服饰、文凭、职业、月或年收入、爱好、品德、性格、举止言谈、可能相遇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天,孩子们交上了他们的谈心本。每一个孩子都没有让许老师失望,他们认真地描摹着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或“公主”。许老师一边阅读,一边用批语和孩子们谈心。

有一个女孩这样写道:“在我心中,爸爸就是一个伟大的形象。他性格温柔,会炒一手好菜。我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正要如此,至于五官只要端正就好。文凭,大学吧!最好是老师。衣着随意,不要经常穿西装打领带的,性格要很阳光,不内向。言谈不要有太多甜言蜜语和诗意,只要不常说错话就够了。举止嘛,不能总是神出鬼没的,要有稳定的工作,不能游手好闲。”

许老师写道:“呵呵,你也很优秀哦,你的白马王子一定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你相见!另外,悄悄告诉你哦,我很自豪我的很多学生选择老师这一职业,虽然,这其间会充满了许多变数,但不管将来怎样,对于你现在的‘最好是老师’的这一条件设置,Im so glad!”

一个男孩这样写道:“八年前,我读小学遇到一个女孩,她天真,她善良。那时,我的成绩不好,但她如此同情我、帮助我。她的外貌毫不出众,但内心却很单纯,成绩却比我好得多。毕业后,她去了重点中学,我们分别了。但我却从未停止过奋斗,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会再见到她。再奋斗八年,我要牵着她的手一起走过我们共读过的小学门口。在这八年中,我当然要有所作为,努力去奋斗!再等我八年吧,那颗在我心灵的天空中,最亮的星星!”

许老师的批语:“是的,你能做到。她一定是你心中最亮的星星。尽你的全力去靠近她!只有你的勇气、智慧、美德和健康能帮助你实现这个愿望。”

就这样,许老师走进了孩子们向她敞开的心扉。每个同学所憧憬的“他”或“她”都不一样,但都有“善良”“整洁”“阳光”“健康”“诚信”等品质,无一不是真善美的化身。在征得了同学们的同意之后,许老师利用一次班会课的时间,给同学们展示了大家的“憧憬”,引领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这实际上是用孩子们自己的话来教育自己。

相比起许老师实际的教育过程,我的叙述显然简略多了。在许老师的系列故事中,这一系列的教育要细致得多。自始至终许老师都没有直接批评那两位上课“对眼神”的孩子,但那以后他俩再也没在课上对眼神了,相反上课的精力也集中多了。更重要的是,全班孩子们都能够坦然而正确地面对“朦胧的情感”。

每天晚上我打开许忠应老师的博客,都会感到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态,好像外面的纷繁与自己无关。这是怎样的一种从容与淡定?我实在是被感动了。

从自我反思到自我超越

仔细读完许老师所有的博文,我发现,许老师对自己是一点都不“淡定”的,她爱反思,尤其是感到自己的教育失误时,她也会不安甚至愧疚。有一次上班会课,有三个学生很坦率地讲了自己的故事,表达了许老师认为不正确的观点,还有不少同学附和,许老师愤怒了,对学生们一阵义正词严地斥责。到了晚上,她回想起白天的一幕,不禁自责——

这一愤怒的宣泄,差不多又是三十分钟。这哪里又只是宣泄呢?我不分青红皂白,骑着骏马在青青草原上一番践踏,不但践踏了学生们的肉体,还踩踏着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判断的权利和能力!更是试图用骂声,来掩盖自己的无能!关键是宣泄过后还能自我满足于自己良好的口才之中,信手拈来便能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愤怒时的人最好笑最弱智。清醒时,我开始反思出存在的问题:首先,同学们讲了自己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正确或不正确的观点,我就不应该蛮横地灌输我的“正确”观点。等待他们冷静时在日记上进行自我反思,这时再对个别同学适当点拨,难道不是更好?其次,我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没有做到适可而止,由于我不放心,便利用自己作为老师可以随意霸占讲台这一便利,滔滔不绝了起来。第三,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而是立刻蛮横地灌输着我的“真理”,生怕刚才三个学生故事中透露出的错误思想继续蔓延开来。说到底,还是没能“以人为本”,不尊重学生,不了解学生,不相信学生,对自己作为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教学环节设计不够充分和精准所致。第四,我沿着错误的做法,恣意地错下去。本是自己处理得不当,却让学生埋单,硬把这几个典型尅了一顿。

改变观念,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到,却很难呀。再难,也要做下去,在不断的反思、克制、改正中,我能将好习惯做成自然。

班上一个叫瀚的“特差生”让许老师头疼,一天许老师终于忍不住,气急败坏地给瀚的爸爸打了电话,狠狠地告状,说了一大堆孩子的“坏话”,以发泄心中的愤怒。但打完电话,许老师清醒了,后悔了——

我知道这很残忍,不,应该叫凶残!我想换做我是家长,我接到我女儿老师打来这样的电话,那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撕心裂肺?我当时也隐隐感觉到自己就是一名刽子手,嘴角还在残留着吃人后留下的血!但是我的发泄却没能得到预计中将这种愤怒发泄到家长身上后的一种快感!其实,家长有时候比我们更痛苦、更无助啊!

过了几天,一位叫文的同学给瀚写了一封信,耐心地分析了瀚的问题,并真诚地鼓励瀚,说愿意帮助他。许老师无意中读了这封信,顿感羞愧——

可以想象我心中的百感交集,惭愧,内疚,欣喜……这个时候,我能说自己是他们的老师吗?是他们的班主任吗?实在不是故作谦虚,我仍然不了解瀚,实在是文做得比我好多了!当了瀚快两年的班主任了,还这么不了解他,还未找到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克服身上的毛病。还是文找到了他心灵的最柔软处,面对他们,我配当老师吗?

有一段时间,许老师感到自己又开始不够从容了。班上只要出现了一点违反班规的事件,她就大声地训斥,或者是毫不留情地惩罚。过后一想,这其实都是急躁的心理在作怪,老想求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结果呢?表面上同学们安静了,但师生关系疏远了,就连在走廊上碰面喊“老师好”的眼神也躲躲闪闪的。做完课间操许老师跟在同学们的后面,显得那么落寞。

许老师想,我必须得改变!

第二天上午,面对英语听写没有过关的同学,许老师一反常态,代替惩罚的是询问:“表演给老师看看,你昨晚是怎么背单词的?是嘴在读,手在写,脑袋在想吗?”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许老师严格但不乏温和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归结到时间问题或者方法问题。第三天的听写时,几乎所有的同学全都一次过关了!三个同学虽然没达到过关要求,但是由于他们进步巨大,也得到了表扬。看着孩子们自信的笑容,许老师又一次感悟到,孩子们不缺惩戒与批评,缺失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指导,充满关爱而细心的指导。

其实,在同事眼中,无论是作为英语教师还是作为班主任,许老师都非常优秀。但我们哪里知道,她的优秀恰恰是随时反思并改进也许是她自己才知道——当然,学生其实也知道的不足。

不断反思,并不断改进,这正是许忠应优秀的重要原因。

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新境界

当然,对许忠应来说,不断改进,只是被动地弥补教育过失;而不断超越,才是主动追求教育的新境界。在许多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看来,许老师的班带得是相当的棒,常规良好,班风优秀,成绩突出。但许老师自己知道,这一切都是离不开自己的“人治”。她认为,自己事无巨细一手包办,表面是为了学生好,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主动成长的权利和机会。她这样写道——

其实,还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班级管理中的“管”孩子方面,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迈过了这道坎,你可以开始向着“哄”孩子,尤其是向着“帮”孩子方面思考了。《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类自由发展的前提。这句话是深刻的,每个孩子都有主动性,协助拓展孩子主动发展的可能,这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当孩子感觉到了发展的可能,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这种美好的体验又会使孩子的内心发出实现那些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这就开始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而实现。

班级管理的价值应该高扬“人”的旗帜,唤醒和保护人的尊严,关注和提升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关注、分析、纠正一切不科学、不自由、不公正、非人性、非人道的教育思想与行为,通过班级的自主管理去营建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公正合理、阳光明媚的学校生活。应将此作为自主管理的出发点,不是说只给予学生正确的东西,而是首先考虑孩子们的内心需要什么样的东西,这才是真正以人为本。

我认为,许老师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刻的,因为她触及了教育的本质。

于是,从2009年9月新接初一开始,到2011年7月这个班毕业,许老师大胆地在她的班上进行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要说清许老师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她的班级管理是一个科学严密的体系,诸如“班级自主管理的机制构建”“班级灵魂即班训的确定”“班规的确立以及班规的内化和优化”以及“专项承包、纵横建制、双线管理、职能并举的班干部制度”等等。

可以简略地说说许老师三年班级自主管理的成效——

第一,同学们在管理中学会了规则意识,学会了自我管理与管理他人。班级中最调皮的学生在轮到该自己做值日班主任的前一天,他们都会摩拳擦掌,心情激动地告诉家长或者在日记中表达,无论如何做值日班主任这一天,一定要表现出最好的一面。

第二,同学们在管理中学会了接受管理和与人沟通的技巧。三年下来班级里没有发生过一起打架斗殴的事件。就是有一些小矛盾,他们也会在班务小结的时候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学会了文雅与合作。

第三,在自主管理中班级舆论积极向上,同学们是非观念明确。有问题都能在公开场合真诚地指出来,而被批评的同学也能正确地接受,理性地服从管理,有异议也会举手有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自己辩护。三年中,许老师的班一直都能进行无人监考,并且没有发生过一起班级集体起哄的事件,这也正是依赖了班级的正气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四,在自主管理中,同学们学会了责任,做事情学会了方法,除了学习他们也体会到了自己另外的价值。

和我聊起这一点,许老师滔滔不绝,甚至洋洋得意,她说她班上大多数同学任班级责任人很称职,比如小林和小勇任劳动委员时坚持天天亲自检查每组卫生,甚至帮忙用手去掏小水道管子。要知道这两个孩子刚进校时可是连自己的本子都管理不好的呀,他们的成绩在班级中是比较糟糕的,但是他们从未丧失过信心,在班级中始终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甚至在周末自主而创造性地布置劳动作业,如给父母洗脚、做一次饭等,还让同学们写成谈心日记,既没有增加同学负担,也对同学们更有启发。前面提到的那个顽劣的翰负责物品保管,他能坚持一学期妥善管理好哪怕是胶水之类的东西,粉笔快用完了他总是比老师先发现。只要老师要使用移动多媒体时,他总是提前搬进教室还安装好供老师使用。正是因为他们,许老师对我说:“我们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

许老师还自豪地说:“回顾这三年,除了班会活动课,我在班级中活动中的重要性已经比较淡化了。课堂上我只有十分钟左右的发言权了;自习课上有了各值周成员的管理,到初一下学期时基本能做到鸦雀无声了;课间操,从排队行走到操场站队以及课间操中,体育委员能认真严格要求,及时处理;班级迎接检查等各项活动,都有相应责任人,如果我不在,一切都会照常进行了。初一孩子的行为需要规范,方法需要指导,内心需要抚慰。所以我的事情要多一些,但到了初二,就越来越轻松愉快了,初二的孩子规则意识基本形成,思考能力更强,工作更具有创意。作为班主任,我经常会收获一些自叹弗如的惭愧与看到学生超越老师所带来的欣慰。尤其是到了初三,很多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纯粹就是一个科任教师了。同事都知道,这时候班级中的很多具体的事情就不要问我了,而是问同学,因为我几乎都不太清楚。看着学生们从初步自主,到基本自主,再到高度自主管理的迈进,解放了教育的生产力,班主任除了感到轻松,更感觉到了作为班主任独有的真正的快乐!”

就这样,许老师慢慢迈向了“管,就是为了不管”这一教育境界,并感到了教育的快乐。她认为只有这种快乐才能将班主任的疲劳感PK下去,从而持续快乐地去研究学生,观察与指导学生。

平时许老师在学校处事低调,为人朴素,她当然也有困惑的时候、纠结的时候、叹息的时候,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她内心深处的追求——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12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