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本科生,不把自己当女生,也不把自己当年轻人。在之前的科研中,我经受了很多挫折,但我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我希望一直能够向国内外的优秀同行们学习。和他们相比,我的差距还非常大,但我很开心能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
【@christcly】:如何成为天才中的天才?
【@张安琪Angela_xdf】:小时候,我也经常想,是不是真的有很多天才,他们不需要太努力就能成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太气人了吧。但是现在,如果我是大家眼中所谓“天才”的话,我可以很确定的说,“天才”绝对不是轻松就能成功,而是需要拼了命的努力。
【@李学鹏上海】:小学妹,山东老乡哈,青岛的嘛?目前很火,保持平和心态,加油。
【@张安琪Angela_xdf】:非常感谢你的提醒,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沉稳的心态和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会始终保持初心。我现在大四了,毕业之后要出国留学,虽然现在再有什么科研成果也不能用来申请了,但是剩下的半年多我还是要继续做研究,只为追求科学的梦想。
【@hwtiger】你的远期职业规划是什么?
【@张安琪Angela_xdf】:我已经决定终生从事科研工作了。所以等到读完博士之后,我希望成为一名教授,可以找到一片净土,追求我的学术理想。
【@武汉民生医院胡淑珍医生】:你觉得在你数十年的学习生涯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或者哪一句话对你的影响最大?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张安琪Angela_xdf】:最近很多媒体的报道,让大家看到了我的一些成绩,但是在这些成功背后,还有比成功多十倍的失败。只要是自己选择的路,我从未放弃过。送给大家我经常用来鼓励自己的一句话吧:“所有事情的结局都是好的,如果不是好的,说明还没到结局。”
【@无心大道的道爷】:作为当今的学霸,敢问你的升学经历是怎样的,父母在你的学习方面对你有什么影响?
【@张安琪Angela_xdf】:我非常感谢父母给我的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我的独立性。小时候妈妈经常告诉我,“你是这个家庭的三分之一,就应该干三分之一的活。”所以我从小就习惯自己做饭洗衣缝纫,自己解决各种困难。所以长大以后,我也可以自己去完成这些挑战,克服所有困难。
【@天使爱米粒Nicky】:有熬夜的困扰,女神会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吗?必须完成的事由于有时的不在状态而使时间减少,该如何克服?
【@张安琪Angela_xdf】:我的作息还是很规律的,每天睡7小时左右吧。大一的时候我也有试过熬夜,但是发现熬夜之后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熬夜的话总体效率会降低,所以我再也不熬夜了。我从来不会去赶deadline,因为在有任务的当天我就会完成,这样就不影响睡眠了^^。
【@希冀之翼】:很想拜读下您的SCI,请问怎么检索到?
【@张安琪Angela_xdf】:在WebofScience上可以找到我已经登出来的3篇一作SCI,另外有两篇近期刚接收,不一定有。另外,进课题组的前两年,我在科研上投入了绝大多数时间和心血,却没有任何成果发表,也无从证明我付出了多少。这些论文在大牛们看来微不足道,但这是我全部的努力。
【@一路走到头】:你未来有什么职业规划么?是一直在新东方当讲师还是有其他的目标?另外,替广大屌丝问一下(当然包括我),你是单身吗?
【@张安琪Angela_xdf】:我会终身从事科研工作,新东方的工作只是大学期间做的。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学业和工作上的一些经历。关于我的个人生活,我还是一个在校的学生,要面对繁重的考试、科研等,希望可以有一个清静的环境,能让我专心地完成我的学业和研究。
【@IVER圣】:提问前我先膜拜下~哈哈。我想知道你有没有一种绝对的优越感,比如智商方面的或者是其他,就是认为你们怎么也比不过我,当然你也很努力。但是这种超过常人的智商以及能力你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么?
【@张安琪Angela_xdf】:我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先做一个完整的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我跟我的同学们关系都很好,我们只是走的路不同,何来优越感。
【@张安琪Angela_xdf】:很抱歉,由于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回复所有问题,但是我尽量把想说的都回答了。谢谢大家,再见^^。
最初成名的那几天,我和大学辅导员每天都会接到四五十家媒体的电话,微博人人等平台的私信更是数不胜数,邀请我接受采访、录节目、出书、讲座、代言、实习、做项目等等。虽然从小就不习惯拒绝别人的请求,但还是狠下心来婉拒了绝大多数邀约,只是接受了少数几家上海和青岛媒体的电话采访。出名虽然一时光鲜,但过后便是无穷无尽的烦恼,无论是去食堂、还是图书馆,处处都有别人异样的目光,处处会有人上前搭讪。更何况,科研事业最需要的就是心静,倘若在学术圈之外的名声太盛,终究不是好事。
8.圆梦哈佛
15年来,我对哈佛的感觉就如同单恋一般,无论是直升失败、高考无缘状元,还是实验遇挫、被新东方拒绝,只要我想到“哈佛还没有拒绝我呢”,便能够收拾好心情,马上投入到下一轮奋斗之中。
6岁那年,妈妈告诉我,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从那以后,我的心里便种下了哈佛梦。后来,有幸拜读《哈佛女孩刘亦婷》,对哈佛的向往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最初喜欢这所学校,是因为她世界排名第一;随着了解逐渐深入,我不能自拔地爱上了这个大洋彼岸的圣地。一晃十五年过去了,哈佛梦从未有一次动摇过,她支撑着我穿越无数荆棘、跨过众多坎坷、克服一切困难,坚定地走到了今天。
15年来,我对哈佛的感觉就如同单恋一般,无论是直升失败、高考失利,还是实验遇挫、被新东方拒绝,只要我想到“哈佛还没有拒绝我呢”,便能够收拾好心情,马上投入到下一轮奋斗之中。
进入大学之后,我的梦想似乎又近了一步。当然,这一步只是在时间上接近,倘若没有过硬的条件,凭什么能够叩开哈佛的大门?仅凭一腔热血吗?哈佛最不缺的就是崇拜者和追随者。
是时候为她拼一把了。
问题在于,如何才能从数千个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呢?大学成绩?托福?GRE?这三种成绩所有人都有,很难说可以超越其他所有人。很多同学会选择出国交流,在教育经历部分写下与众不同的一笔。但我认为出国交流一个学期到一年时间并不能做什么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若是想要出国旅游,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毕竟国外的教授们精力有限,不会有太多兴趣为别的学校培养学生,更何况,这段时间如果留在学校,是可以多做很多工作的。想要脱颖而出的话,最难、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专注于科研工作,并完成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难上加难。在第一篇论文发表之前,蛰伏了整整两年时间,好在天道酬勤,我的付出到最后总算有了一些回报。
申请的过程没有太多可以借鉴之处。我申请了三所学校,都给了博士生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分别是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以及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我最终选择了哈佛。
有人问我,有没有想过在本科就出国留学呢?我当然有过这种想法,毕竟彼时的我对哈佛怀着那样炽烈的爱。然而,本科留学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从小,妈妈一直培养我独立自主的意识,虽然我热爱着哈佛,但是如果可以全凭自己的奋斗成功的话,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吧。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无论在哪一所大学,我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还有很多人问我,如果在过去的15年里,哈佛一直是你的精神支柱,那么愿望实现之后,你的追求又是什么呢?我的答案就是,科研。大学期间作为新东方教师和译员的经历,让我对企业的工作有了一些了解,我逐渐发现,我所追求的生活,是无时无刻不充满了挑战,永远都有新的东西去学习、去探索,永远都有强大的竞争对手等待我去追赶、去超越。而唯有科研一途,才能带来这种感觉。因此,被哈佛录取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个驿站而已,我已经决心为科研事业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