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
8283300000007

第7章 好习惯就是好规矩,培养孩子的自控力(1)

培养习惯从小做起

习惯的好坏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说,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许多好的习惯。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什么时候?答案是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在幼儿阶段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比如: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吃饭不掉饭粒,做事不磨蹭、动作要快等等。在孩子小学阶段时,则要尽可能多地培养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不会的字自己查字典,按时学习,写完作业后自己整理好书包,在外面要留心观察等。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主张开放式教育的,平时很尊重孩子的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依着孩子。其实美国孩子的父母要求是很严的,规矩也很多。在美国家庭里,孩子可以不同意父母的观点,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这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吃饭时不要大声咀嚼,父母都会有明确的要求。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管理反而越来越松,孩子到了高中以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荡。

有一个美国孩子,妈妈想从小培养他做事的好习惯,就要求这个孩子负责洗碗,孩子不同意,就是不肯洗碗,妈妈说了很多次,孩子就是不配合。这个美国妈妈做得也真绝,她见跟孩子说理无效,当天就在家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字:罢工通知。理由如下:因为妈妈工作很辛苦,想让孩子给帮帮忙,洗洗碗,但因为孩子只知道享受权利,却不肯尽义务。所以,从今天起,妈妈不做饭了,各人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当天妈妈就一个人在外面吃,连着几天不肯做饭。这个孩子真急了,不可能天天啃面包呀,自然投降,主动跟妈妈承认错误,要求洗碗。妈妈说:不是洗一天,要洗就得洗一年。孩子说:行呀,只要你做饭,洗碗我包了,甭说洗一年,洗十年也成呀。

总的来说,抓习惯,小时要严,大了就可以放松一点。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家长还要尽量避免在青春期强迫孩子纠正不良习惯。

做家长的,培养孩子习惯要把握一个原则: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让孩子从小到大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在孩子还没形成习惯前,就要注意纠正和引导孩子,多形成好习惯,这就是多“塑造”,因为这样容易。但有时一不留神孩子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等家长意识到时,要想改,这就难了许多,这就是“改造”。

看完下面的一个故事,大家就知道小时养成好习惯有多么重要!

从前,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才生了一个儿子。老来得子,岂有不爱之理?在富翁眼里,他的小儿子就像天赐的“无价之宝”,富翁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成天笑眯眯地看着,乐得合不拢嘴。对儿子,他总是迁就放任,什么都依着孩子,从来不管不教,任其自然发展,生怕严格管教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过了几年,儿子有四五岁了。由于父亲的娇惯,孩子慢慢滋长了一些毛病,不许人管,只要一不高兴,不是张口骂人,就是动手打人,简直是横行霸道。而那富翁还觉得挺好,心里想:孩子长大了肯定吃不了亏。而且,他也总觉得儿子年纪还小,不懂事,从不认真管教,敷衍两句就拉倒,对儿子一直是采取宽容、放任甚至纵容的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大,儿子的恶习不断膨胀,胆子越来越大。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竟常常私自偷拿他父亲的钱,到外面去吃喝嫖赌。他常常一掷千金,输得干干净净,可他毫不介意。他觉得,反正父亲有的是钱,输了再去偷啊!

后来,他父亲终于知道了,非常生气,觉得再不管就不行了。于是,有一天,他找到赌场,当着众人的面,把儿子破口大骂了一通。没想到,儿子不但不怕,反而恶狠狠地指着父亲的鼻子,张口大骂:“你这老东西,该死不死,还敢骂我?你当心点儿,我迟早要弄死你!”

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气得浑身发抖,差一点没背过气去。他心想:儿子这话虽说是在气头上说出来的,也不能不防着点。当天晚上,富翁便把一只小木桶放在铺好的被窝里,就像是有人在睡觉的样子。他自己呢,则静悄悄地躲在床的后边,屏息静气,偷偷地看儿子的动静。

过了没多久,只见儿子轻手轻脚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进屋来,手里提着一把锃亮的大斧头。一到床前,就怒气冲冲、咬牙切齿地举起手里的大斧头,狠狠地向床上的被子乱砍了一通。只听“啪”地一声,小木桶碎了,儿子以为是他父亲的脑袋被砍碎了,丢下斧头仓皇地逃走了。

光阴似箭,一晃过去了10多年,这位富翁已经80多岁了。暮年孤独,苦不堪言,睹物兴怀,百感交集。他虽恨儿子,但仍希望儿子能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回到自己的身边来。

有一天,老人家正在一个桑园里独自散步。忽然,有一位年逾30的农夫径直朝他走过来,手指身旁的一个很粗的老桑枝,礼貌地对他说:“老人家,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弯过来。”

那老人家笑笑,摇着头对眼前的农夫说:“老弟!老桑枝已经那么粗了,哪里还能弄得弯呀?”

那农夫说:“不错,不错。桑枝要从小弯,儿子要从小教呀!”

老人家听了这句话,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很后悔自己小时没有好好塑造自己的儿子,禁不住老泪纵横。

这时,只听那农夫又对老人说:“你仔细看看,我是谁?”

老人上下打量,这才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失散多年的不孝之子。

时过境迁,往事虽然不堪回首。但父亲宽宏大量,不计前嫌,还是原谅了自己的儿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好习惯要尽早培养,不要等到孩子年龄大了,已经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了,再想着去改,那就晚了。

父母心语

抓习惯,小时要严,大了就可以放松一点。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

培养习惯,疏导很重要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的家长时常感到困惑,在方式上难以抉择,往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采取近于放任的态度,然而完全放任一个孩子,他会怎么样呢?很少有人敢做这样的试验,因为人生没有重新来过的可能。古时候斯巴达人的做法正好相反,几乎是严酷地对待自己的后代,倘若不能长成一个强健的人,甚至不惜置其于死地。现在中国人普遍骄纵孩子,而骄纵与任其发展的差别是家长自己也不易区分的。

传统的中国教育近于严酷,私塾先生是拿着板子上课堂的,这在20世纪初被革命者当成一种压迫。如今当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不能不感到,传统教育中的许多方法,即使对革新来说,也未必没有一点好处。那么,如何在放任与规范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恐怕需要一番更加慎重的研讨。

傅雷先生的儿子傅聪是一位国际级的钢琴大师,傅聪幼年是被父亲逼迫着学习钢琴的。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就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往墙上撞。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刺激。

傅雷对孩子的强制教育完全是一个中国式的强权父亲的形象。这一点不但表现在他逼迫幼年傅聪学习钢琴上,也包括在生活上,他凡事都跟孩子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规定得清清楚楚,没有讨论的余地。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傅雷教子的教育方式是值得反思的。然而,由于傅雷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是众所周知的,也由于傅聪的成功,傅雷先生的家教方法至今仍然被无数家长效仿。

其实,傅雷对于自己的教育方式有过深刻反省,晚年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我也知道,从小受些挫折对你的将来多少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问人生对朋友无愧,唯独对你和你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的心病。这些天它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在傅聪回信表示已经原谅了父亲的过失之后,傅雷又激动地在第二封信中写道:“我感到难以置信的高兴,儿子终于和我成了朋友,天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无所拘束时,恐怕大部分孩子会本能地趋于偷懒、享乐,而学习并不总是能够在愉快中完成的。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可以无须谋生,凭性情任意作为,多数人会堕落。过去说“君子之泽,五世而竭”,除了说明社会变迁往往很快之外,其中也含着这么一层意思,即可以纵情任性的子孙通常无法像他们苦难中磨炼出来的先辈一样,仍能充当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砥砺与磨难。这一点今天做得比较好的是日本人,他们的幼儿园大冬天也让孩子穿着短裤出操。中国人也许因为上一代的磨难太多,又因为“不吃苦就成材”对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种没有完全破灭的梦,难免还存着一种幻想。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在戕害下一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陆士桢曾经说过,教育孩子要学会一手接纳,一手控制。因为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对于孩子,适度的控制是必要的。但教育的核心毕竟是“心”育,一切教育应从“心”开始,想方设法唤起孩子的内心动力才是主要的,再适度辅之以外部的控制 (内因为主,外因为辅 )。控制与疏导相结合。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在孩子的教育中,光靠“堵”不行,光靠“疏”也不行。要堵疏结合才行。

但是这个堵疏的比例怎么控制呢?这里面大有学问。

在孩子的学龄前期要“管”和“教”为主,越小的孩子其行为越应该管束和规范,对小孩子的无理行为不能迁就。如果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不能制服孩子的对抗行为,那么孩子以后的每一次对抗,父母都不会获胜。假如父母无法让一个5岁的孩子拾起他的玩具,那么就不可能在孩子具有逆反心理的青春期进行任何有效的管和教。

到了小学阶段除了要继续管、教外,也要重视疏和导,做到管、教、疏、导同时并用;孩子越是长大,管和教就应该逐渐减少,而疏和导就越来越处于重要地位。孩子越大,就越要增加“疏”和“导”的分量。

孩子进入初中,父母对孩子的“疏”和“导”就应该占据重要地位了。进入初中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较强,他们已经不再屈从父母的管束和说教,希望父母尊重他们,与他们平等沟通。这时,激励和引导就应成为教育孩子的主导原则和方法了。

总之,如果父母能综合运用管、教、疏、导四个原则,注意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采用侧重点不同的教育方式,就能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当然,以上四原则要想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之上。没有对孩子的尊重就不会有对孩子的有效教育。没有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就不会有对孩子良好的情感沟通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当然也不会有有效的教育。而且,一个教育水平越高、越有教育智慧的家长,越善于“疏”和“导”,“管”和“教”的成分用得极少。因为他们总能抓住孩子的内心需求,总能把握孩子的内心感受,伺机进行引导。

父母心语

一个教育水平越高、越有教育智慧的家长,越善于“疏”和“导”,“管”和“教”的成分用得极少。因为他们总能抓住孩子的内心需求,总能把握孩子的内心感受,伺机进行引导。

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做事和学习习惯

父母们认为培养孩子习惯应该集中在三大块,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

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

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1. 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

先说一则真实的故事:

1995年12月27日上午,某市郊中心学校有名一年级学生放学回家,路过某大桥时,不小心从4米高的桥上摔了下去,小腿骨摔断昏迷过去。约摸过了1个小时,上百名围观者多是议论无人去救。

路过此地的一位中学生李红华,见状推开人群,去桥下抱起已经苏醒在雪中向堤上爬的小孩,大声说:“小弟弟,你别哭,我来救你!”他使尽力气把小孩抱上了桥,叫来一辆三轮车,可车主见他没钱,不拉。无奈,他含泪背起小孩找到小孩的家,小孩脱险了。

先别去议论谴责某些人的行为,我们要赞颂李红华的见义勇为这种道德上形成的“本能”行为。它体现了做人最重要的一个品格──关心他人的精神和仁爱良心的风尚。这种精神和风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