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点儿闲钱就能发财的创富模式
8257200000015

第15章 “当代黄道婆”

黄道婆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女纺织家,而在当今的海南岛,有这样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女性,为了濒临灭绝的被称为我国纺织史上“活化石”的黎锦,满腔热血,在毫无人员支持的情况下投入巨额资金保护发扬这份传统艺术,先后开办了黎锦学习班,在毫无利润可图的情况下仍然收购姑娘们织出的黎锦产品,最终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将这份传统艺术带上了市场化的轨道,在一次展会上凭着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而引起轰动。基于此,她可称之为“当代黄道婆”,她就是郭凯。

由漂流公司转战黎锦行业

千禧年过后,年过30的郭凯在海南创办了万泉河休闲漂流有限公司,有天她在五指山做调研时,在黎族人居住的茅草搭建的船形屋里,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明末清初传下来的宝贝,这宝贝就是黎锦织造的龙被。后来经老人介绍,郭凯知道这种黎锦织造的龙被,是黎锦中的极品,在古代是向朝廷进贡的贡品。但可惜的是,纺染织绣这种龙被的绝活已经失传,即使是普通的黎锦服装,会做的老人也越来越少了。黎锦这种有3000多年历史的纺织艺术濒临灭绝。

后来媒体采访时郭凯回忆说:“我当时去调研,今天去了那阿婆还在,可能下次再去的时候就看不到她了。”郭凯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到,这么宝贵的黎锦正在消失,于是她想,挖掘和保护黎锦宝藏,开发出黎锦系列旅游产品,这不就是个新商机吗?她要尝试让3000年以来一直以农耕形态存在的产物走向市场,从而也开始她的第二次创业之旅。

话虽这么说,可郭凯心里还是捉摸不定。郭凯当时正在读MBA班,一天下课后,她兴致勃勃地请老师指点迷津。可老师压根儿就没有听说过黎锦。于是郭凯把黎锦形象地描述了一番,老师接下来的话让她心头一颤。

老师一听说黎锦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马上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证明这个东西快没了,没了就是它没有市场,没有生命力,那么你作为企业家,你是想做什么,没有市场的东西,你的客户在哪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力,我劝你别做,如果你想做公益事业我当然不反对。”

这番话无异于对郭凯当头一棒。但彷徨了一阵子后,郭凯还是觉得黎锦深深吸引着她,冥冥中总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动着她,她着了魔似的想把黎锦开发出来。于是她想再寻求支持。当时,海南有一个冰山沙龙,是由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三所学校的校友共同发起成立的。郭凯想在这个沙龙里寻求“同伴的声音”。

又感意外的是,她听到的是言辞更加激烈的反对的声音。几乎全部的人都对她开发黎锦的念头持反对态度,个别的人表面上是支持,但心底里却也为她捏着一把汗。其中有一位同学直言:“黎族人已经接受了我们现代的服装,他们自己也抛弃了那些本民族的东西。做企业就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就要找到利润点在哪里,从这个文化的开发和利益的问题来讲,你很难找到很大的利润空间了。”

一方面,郭凯对同学们的直言相告表示感动和感谢,但另一方面,这也确实给她又泼了一盆冷水。但郭凯总也割舍不下对黎锦的感情和创业的念头,她的那股子韧劲又起了作用。她决定先做个市场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再决定下一步到底采取什么行动。

硬生生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在海口市,96%的人不知道黎锦,更何况其他地方的人。郭凯的心里很难受,一方面从心理上来讲,她难以割舍黎锦,面对这项濒临灭绝的纺织艺术,她想必须赶紧保护起来,再做起来;但另一方面面对残酷的市场和客户似乎不接受黎锦的现实,她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有时候深夜里她禁不住坐起来问:“我的路究竟在何方?”其实一个人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既然心里放不下,郭凯下定决心不再请教任何人,她开始行动了!

用激情开办学习班,用无悔收购黎锦

郭凯行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五指山的黎族聚居区,举办学习班,组织那些不会做黎锦的黎族姑娘们,从头学习黎锦纺织工艺。

凭着对黎锦的满腔热爱和无比激情,郭凯又很快成立了锦绣织贝公司。海南有着120多万黎族人,他们是海南最早的主人。郭凯来到黎族人最集中的五指山地区,组织黎锦学习班,租房子、找老师、贴广告,风风火火地办起了学习班。可是开办那天,郭凯尴尬地发现,偌大的教室里只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个人。原来,很多黎族妇女根本就不愿意学习织黎锦,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思来的。

黎族织女们说:“我们平时都很少穿,一般是节日或结婚时才穿,我们平常都是穿布做的衣服。绣出来也很不好看,都是歪歪扭扭的,根本看不出图案来,织的东西也不平。”这让郭凯凉透了心。所有朋友们反对就算了,连黎族妇女都不愿意再织黎锦!所谓无限的困难会激发无限的潜能,这时的郭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为了鼓励大家学织黎锦的积极性,尽管新学员做出来的黎锦几乎是废品,可是郭凯二话不说,全部收购了。

后来媒体采访时郭凯回忆说:“当时我就想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这个是好东西,所以我每到一个村里就拼命买,他们要多少钱我也不讲价,我就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是别人喜欢的东西,是好东西。要把她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郭凯花出去那么多钱买回来一堆废品,这让她的爱人觉得很奇怪。而作为郭凯,看着自己花钱买回来一堆废品,听着家人的反对和抱怨,也倍感心灰意冷。作为妻子,她不愿意因为黎锦而家庭不和,可如果放弃不做,她又实在割舍不下对黎锦的深深眷恋。而且海南是有名的旅游大省,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能不能把黎锦作为游客们除了椰风海韵外最喜爱的旅游纪念品呢?

由学习转向开发,借机会轰动展会

游客对海南旅游纪念品的需求,郭凯是深有体会的。在她当初成功地创办休闲漂流公司之后,她就感受到,游客们除了漂流体验,喝几口椰汁外,特别想买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带回家。

郭凯执着地认为海南宝贝中最珍贵的就是黎锦,所以她把经营多年的万泉河峡谷漂流公司放在一边,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精力投向了黎锦。郭凯说:“我觉得对黎锦的那种爱,真的是不能割舍,我越看越觉得黎锦是中国的宝,应该把它做下去。”

既然内心里想做,那就一条道跑到黑,看看到底能不能成功。于是,郭凯又开足马力上路了。她想既然人们不穿黎锦制作的传统服装了,那就把黎锦装上画框,卖给来旅游的人们作纪念品。就这样,郭凯在三亚开了一个黎锦工艺品店,结果却门可罗雀。

办学习班,纺织黎锦,开商店,一年多的时间,郭凯就投进去了三四百万。可是摆在店里的黎锦就是没人买,郭凯只好停业。有些骨干员工觉得前途没着落,也卷铺盖走人了。郭凯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黎锦到底有没有市场?

虽然黎锦是棉纺织文化的祖先,但在13亿中国人里,没有几个人知道,想让大家接受黎锦,是有难度的。

为了开拓市场,郭凯在传统黎锦的各种图案中,加上了许多现代时尚的元素,研发生产出了十大类数百个黎锦工艺品,如龙凤呈祥、双凤朝阳、五福临门等。郭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创新,还生产出了装饰品——壁挂、桌棋;服饰系列——披肩、服装、手提袋等。

新产品是开发得很充分,但人们到底喜不喜欢呢?如果不喜欢怎么才能开拓出市场呢?就在郭凯忧虑的时候,2006年的一天,她接到了一张参加海南省旅游交易会的邀请函。但郭凯有些完美主义,她想:任何事都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尤其是这个她喜欢的有3000年历史的黎锦,没人把她商品化,当我已公开亮相的时候,我一定要把她最灿烂的一面表现出来,但现在我还没完全准备好。于是,她把这张邀请函扔进了废纸篓里。

但后来,在主办方的一再邀请下,郭凯参加了这场交易会。大大出乎她意料的是,在这样一个她原本不想参加的交易会上,竟然一下子引起了轰动。看到黎锦的展品后,许多参会的客商当场就购买。交易会结束不久,订单雪片般飞来。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郭凯兴奋地说:“整个交易会我们的展位是最热闹的,这就证明了大家喜欢这项传统的工艺,这让我很高兴,也给了我继续做大做好的信心!”

确实,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郭凯的黎锦都像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就等待着一个揭去盖头、惊艳四座的舞台了。而这一年的交易会,聚集了数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嗅觉敏锐的客商,这就是上天赐给黎锦的大舞台。承载了3000年黎族文化的黎锦一亮相,就立马吸拢了人们的目光,引起了轰动。

郭凯终于成功了,她真心喜爱的黎锦打开了市场,那些过去不愿意干的黎家妇女也主动来学习织黎锦了。黎锦给五指山这个旅游城市增加了美丽的色彩和现代气息。当地的民政事务厅厅长高度赞扬了郭凯。接下来的时间里,郭凯继续挖掘黎锦精髓,继续将这项珍贵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当初的资金投入已经翻了几番,更重要的是,她得到了莫大的精神享受,“当代黄道婆”的美誉实至名归!

《中庸》论道

这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在发表论述之前首先让我们对郭凯这位女性表达一下敬意!

《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万事万物也就都成功而兴盛了。文中郭凯女士的成功,就是活生生的中庸思想的成功。我们知道,在刚开始时郭女士是完全想保护发扬黎锦这一传统纺织工艺的,黎锦作为我国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民族艺术瑰宝,想保护,想发扬,这是毋庸置疑的,郭凯女士以她女性特有的情趣和爱好在这条路上孜孜以求,这值得每个人竖起大拇指,但问题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来,现代人不买账。后来郭女士遇到了一系列的挫折,在痛苦迷茫中她渐渐清醒了过来,对黎锦做了一系列改良,加上了不少现代时尚的元素,花样翻新,这才在保护发扬黎锦工艺的道路上找到了突破口,最后在展会上引起了轰动。

郭女士的改良翻新,在客观意义上就是一种向中庸思想靠拢的表现。郭女士没有太过传统,没有走极端,而是做了一定的折中、融合,加上了现代时尚元素,把传统和现代结合了起来,最后才取得了成功。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郭女士没有走生意上的中庸之道,而是一味地在传统黎锦之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她能成功吗?其实,细心观察就会明白,万事万物不能走极端,只有把两种极端折中、融合,让事情达到“中和”的程度,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