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823800000004

第4章 3悲天悯物,安然而适意

第一卷第一章3悲天悯物,安然而适意

年届90的季老先生,老僧入定般呆坐未名湖畔已近4个小时,可他那只心爱的小白猫仍端坐树端,丝毫没有下树回家的意思。老年白内障、顽固的耳疾使东方哲人耳不聪目不明,但这绝不妨碍他认真护卫树顶上嬉戏的小生命。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

季老爱猫,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他也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到自己非常喜欢小动物。他说:“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呢?“怡然、坦然、安然、欣然”,总之,让人心静如水。

季老曾经养过两只猫,他同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晚上,两只猫会抢着到季老的床上睡,季老也不加阻拦。不但不加阻拦,冬天到来时,季老还会“在棉被上面铺上一块布,供它们躺卧。”季老在与猫的相处中得到了快乐,也体验过悲伤。

第二天凌晨,我一睁眼,三步并作一步,手里拿着手电,到外面去看。哎呀不好!两碗全在,猫影顿杳。我心里非常难过,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从此我就失掉了咪咪,它从我的生命中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我简直像是失掉了一个好友,一个亲人。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里还颤抖不止。

遗失了一只猫,却让季老受到了如此大的心灵触动,由此我们不难探知,季老爱猫,不仅仅是因为与动物相处的洒脱和自得,更源于他灵魂深处的悲悯。

拥有悯物之心,生命才会安然适意。就像在佛界看来,世间万物都是拥有生命的,所谓大千世界一花一草皆有佛性,大自然原本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草一木皆为生命。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存在即为合理,即使我们人类成为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但我们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也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

所以,千万不能认为没有生命的事物就不值得去悲悯和珍惜,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以外的东西直接关系到他如何对待生命本身。因此,拥有悯物之心的第一步便是学会去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

有一次,弘一法师到弟子丰子恺家,丰子恺请他坐藤椅。他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丰子恺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丰子恺就问为何这样谨小慎微。?

弘一法师温和而自然地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即使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蚂蚁,在佛家眼中那也是一条生命,它与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一样的,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也应该享有生命的权利和尊严。像弘一法师一样对小虫子,甚至草根都怜惜爱护的,还有曹源寺的一位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十九岁时就上了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刚开始时,只被派去替和尚们烧洗澡水。?

有一次,师父洗澡嫌水太热,便让他去提一桶冷水来冲凉一下。他便去提了凉水来,把热水调凉了,他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师父便骂他:“你这么冒冒失失的,地下有多少蝼蚁、草根,这么烫的水下去,会坏掉多少性命。而剩下的凉水,用来浇灌,可活草、树。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了什么呢?”

他于是开悟了,并以“滴水”为号,所谓“曹源一滴水”的故事,曹源既是曹源寺,也是曹溪的源头,这正是真禅的源头,即后来六祖慧能修过的曹溪。

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株还没有发芽的小草,都是有生命并且应该被关怀的。像弘一法师、仪山和尚一样悲悯众生的大德高僧,都有一颗对万物的悲悯之心,它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饱满。长存一颗悲悯之心,不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人与周围的事物和自然始终都是融于一体的,关怀它们,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

季老曾经说过,人和动物有一种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有生存欲、食欲,为了温饱都会吃其他动物。不过,狮虎等野兽在吃其他动物的时候,它不会因为动物的惨号或哀求便感到同情,但人却不同。人常常会捏造一些必须吃动物的道理,为自己做好思想工作,但其中的确有一些人能够遏制自己的求生本能,表现出一定的良知和恻隐之心。正是这种恻隐之心,驱使着人们发掘自己内心的悲悯、同情、关爱,并且惠及他人。

关怀这世间一切具有生命的生物,做到这一点,你就拥有了慈悲心,是在做善事积善德。如同季老说的那样,多做慈善之事,性灵顿悟,也会成道德高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