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二章 立德:感天爱地聚福缘
作为长者,他儒雅敦厚、温和慈祥;作为学人,他严谨求实,富有学术的良知。作为中国人,他热爱故土,宣称烧成灰也烧不毁一颗爱国心。存于天地,他便顶天立地担当着每一个角色;飘然而逝,他为后代留下一座敬天爱地的精神丰碑。
第二章1敬人者人恒敬之
季老从来不会大动一个人的文章,他可以否定,觉得写得不好,但是他不会改动的。
——学者张光璘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乃中国的一句俗语,如今且在此处大胆改成“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为何有此一改,当先从孔子说起。《论语?季氏》有曰:“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
针对礼貌的问题,季羡林先生讲述了一个情景。在公共汽车上,由于人很多,大家你推我挤,难免踩一下碰一下,就因为这么“一下”,有的人便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一时间拳脚你来我往,时有殃及无辜者,愤愤而语,好不热闹。这种情景在当今社会是多见的。
为证礼仪、礼貌之重要性,季老引用香港《公正报》上的一段话:“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这段话足可说明“知礼守礼”对生活、交往、社会的重要性。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荀子也曾经说过:“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而唐代贤相张九龄也称:“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可见自古以来,我国的先贤都非常注重礼仪,认为只有懂得礼仪的人,才能受人尊敬,游刃有余存于世。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子路大声叱喝这个孩子,可孩子佯装没听见。子路没有办法,便将此事告诉车内的孔子。
孔子走下马车,对这个孩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马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马让路还是马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项橐垂髫之年,便知“马让城”的道理,告诉孔子凡事应有“先来后到”,即便对他这个孩子,也应讲究礼仪,而不能以大欺小。孔子对项橐的知礼大为推崇,后来甚至拜其为师,成就一段千古奇话。
礼仪不仅能让一个人显得高尚而有涵养,对于身处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来说,皆非常有用。孔子认为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而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晏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卿。有一回,晏子和一些大臣一起陪齐景公饮酒。齐景公最爱喝酒,他一喝酒便忘乎所以,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几天不醒。这时,正喝在兴头上,景公便说:“寡人今天愿与各位爱卿开怀畅饮,请不必拘泥于礼节。”
晏子一听很是忧虑,便严肃地对景公说:“君王这话不对。臣子们本来就不希望君王讲礼法。本来力气大的人可以称为兄长,胆量大的人可以杀掉他的官长和国君,只因为畏惧礼法才不敢这么做。如果臣下都随心所欲,只凭力气和胆量行事,就会天天换君主,那您将在哪里立足呢?人之所以比其他动物高贵,就是因为人能用礼法来约束自己,所以不能不讲礼节。”
景公觉得很扫兴,便不理晏子。过了一会儿,景公有事出去,除了晏子安坐不动之外,其他大臣都站起身来相送。等景公办完事回来时,晏子也不起身相迎。景公招呼大家一齐举杯,晏子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酒喝了。
景公见晏子这样不拘礼法,气得脸色铁青,瞪着晏子说:“你刚才还大讲特讲礼法是如何重要,而你自己却一点都不讲礼法。”
晏子连忙离开席位,叩头谢罪,说:“臣不敢无礼,请大王息怒。我只不过是想把不讲礼节的实际状况做给大王看看。大王如果不要礼节,就是这个样子。”
景公恍然大悟,说:“这的确是寡人的过错。请先生入席,我愿意听从您的教诲。”
晏子通过不守礼法的行为,告诉齐景公礼仪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礼法的存在,人们才能抛弃野蛮的生活状态,在礼法的约束下和平共处,共建繁荣。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果一个人不懂礼,必会给社会带来不协调的后果,行走于世也会处处碰壁,寸步难行。反观之,倘若人人都讲礼貌,便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给予他人足够的尊敬,他人也会始终尊敬你,行走于天下之间应可罕见人际摩擦,诸多干戈也能化为玉帛,社会因此祥和不已。足见“礼”之于人的重要性,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