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进了顺德这样一家厂,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倾轧、攻讦,上下一团和气、有一份亲情,很有点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原始小村。跨进“小村”的第一天,老板请全体推销员去酒店吃饭,然后“卡拉OK”。我不会跳舞更不会唱歌,就躲在角落里观望。老板怕我被冷落,每跳着舞旋转到我的面前就阳光灿烂地笑着朝我招手:“来呀,随便唱随便跳,进了厂门我们就是兄弟姐妹。”
营销部经理初中毕业,十六岁跟着老板闯天下,在行万里路中泛读社会学,学会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人皆才这样简单又极容易被人忽视的真理。1990年代的一个酷热的夏天,“小村”还没有转产家电时我上门求职,我当时衣着不整,汗流浃背,一路碰壁,垂头丧气,自己都认为自己一钱不值了。经理彬彬有礼地接待了我,还给我倒了杯热茶,待我在有空调的经理办公室臭汗消失,渐渐恢复了精气神的时候,经理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们现在暂时不要人,等用人的时候我一定会找你。”我想起一路找工作所遇的那些绝对有本科以上文凭的人事先生人事小姐经理老板们寒气逼人的目光、居高临下的样子,我就觉得这位经理不一般,管理水平绝对高于北大博士。后来在我把来这间厂求职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经理突然来电话:“邰勇夫先生,你可以来上班了!”
“小村”对推销员的管理模式就像村委会给村民们分配土地一样,谁谁华北,谁谁华东,每人一大片,给你承包政策你自己去精耕细作。经理每天就在厂里看账本,监督货款回笼,两个月没回笼取消推销员该笔业务的奖金,三个月没回笼就要审计你了。我在“小村”干了三年,出差途中经理就给我打过一次电话。
那阵是我加盟“小村”的第六个月,我在“小村”分给我的那片广袤无际的沙土地上苦苦耕耘播种却颗粒无收。回厂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在“小村”的分量已经无足轻重,每天迟到,那天我十点半才来上班,我怕被经理发现,没敢走前门,绕个圈从后门进办公室,其实经理在他的大玻璃间里洞察秋毫,迎面过来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这时我猛醒:“小村”对我仍抱有希望!于是我在“小村”营销例会上发誓:“我要用辛勤的汗水把我那片沙土地浇灌出绿洲!”经理率先为我鼓掌。
我平生第一次胆大包天自作主张把“小村”拨给我的一笔广告费变成现金,挪做公关经费,使各大商家从老总到部门经理、柜台长、营业员的嘴巴都成了我独家垄断的广告载体,收视率极高且针对性极强,使我经营的那片沙漠终于出现了绿洲:顾客买小家电十有八九必买我推销的那个品牌!但我吓坏了,惟恐“小村”老板发现指控我挪用广告费送我去拘留所。那天经理从我面前走过打了个喷嚏,吓得我赶紧坦白。经理一点也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如临大敌,而是说:“广告费怎么用是你自己的事情,随你灵活变通!”于是,我的创造力火山一样爆发:第一年的销售额在“小村”倒数第一,第二年稍有长进,第三年突飞猛进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