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8204200000057

第57章

近来的,我国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以城市,特别是以大城市发展为代表的、城市区域空间为主体发展的新格局日益显现。一些区域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城市群。除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夏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城市群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也开始发挥作用。2006年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7830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37.4%。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再次说明,城市化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城市化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也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科学性进一步增强了。

三、城市化发展目标及发展道路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十一五”时期一直到2020年,预计每年提高1.1~1.2个百分点。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各有各的特点,各自功能作用不同,且不能相互替代。大城市一般是经济和政治中心,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发育成熟,技术力量雄厚,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管理、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大城市具有明显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但也不能孤立的发展大城市,一是因为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出现城市病;二是没有中小城市的配套,它的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中小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政治经济中心,直接服务于本地整个区域,在区域内起着组织带动作用;小城镇则是点多面广,直接服务农村,是农民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基层政权所在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还存在着内在的经济、政治联系。因此,必须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推进我国城市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解决好相关的问题:

(1)效率原则。我国面积大,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较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走效益型发展道路。我们说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发展重点的协调发展。法国经济学家维德马尔利用瑞士的资料得出的结构为:100万人口的城镇经济效益比2万人口的城镇高2.2倍,比20万人口的城镇高40%,比40万人口的城镇高18%。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如果没有特殊的限制或壁垒,人口和经济主要是在大城市集中,这是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中国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2001年10月18日《经济日报》推出“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排行榜”,除深圳因特殊原因排在前列外,基本上是按照城市规模排序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特大城市均排在前十。因此,选择效益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必须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龙头形成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2)城市化要以经济发展为支撑,或称经济发展原则。我们探讨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都证明城市化的发展是有深刻的经济原因的。城市化的实质是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居民向功能不断完善的城镇集聚,并改善其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城市化发展的前提,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农民自愿进城,成为城市居民,摆脱了贫困和落后;自愿留在农村的农民,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量,不断地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产业化规模转变,同样也摆脱了贫困和落后,这就是推进城市化的实质。因此,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必须依经济发展需要而定,既不能人为的拔高,也不能人为的抑制,而是要通过经济发展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3)布局合理原则。城镇的空间分布及规模与经济布局、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形成密切相关。要统筹考虑经济布局、就业岗位、人口居住、资源环境特别是水资源,通过规划引导等措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一是要优化整合现有已经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明确城市群内各城镇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保护绿色空间,消除低水平盲目竞争,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二是要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要加快可能形成新城市群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承接产业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中部崛起,城市先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很快,14个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东部经济整体上扬。与东部相比,中部地区城市体系发展不足,城市化水平滞后东部10个百分点左右,中心城市的实力相对较弱。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形成中部城市群是现实选择。2007年江西省已正式启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包括鄱阳湖周边的南昌、九江、鹰潭、景德镇、上饶、抚州6城市。河南要建设以郑州、开封为核心区包括9个城市的“中原城市群”。另外还有山西的“太原经济圈”,湖北的“武汉城市圈”,以及安徽的“沿江城市群”和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群的发展,将促进中部地区早日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新的动力区域。三是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这类区域主要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实行有限推进城镇化的方针,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科学发展城镇化。

(4)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要明确。城镇化是各类规模的城市发育成长的过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各国以及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的发展过程证明,在城市群内和在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由于可以分担大城市的某些特定功能,能够较快发展壮大。而远离城市群和大城市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尽管也可以集聚少数特色产业或者作为一定区域的公共服务中心,但由于其持续不断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能力较弱,成长壮大的进程不会快,有些甚至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明显,能够不断地创造就业岗位,人口和面积都在增加。但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规模过大,城市功能过于集中,“摊大饼式”的平面扩张,也会带来许多“城市病”。因此,确定优先发展的城市规模,不应简单划一,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就业潜力、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

(5)解决好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相关问题。城市化过程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要解决三种农民的问题:一是“城中村”的农业人口,二是流动的农民工,三是务农的农民问题。“城中村”的农民可以通过城中村的改造,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经营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变市民,农村就城市,沿海的大城市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流动的农民工,有承包的土地如何经营的问题和土地流转问题,还有社会保障问题,都需要解决好。在农村务农的农民,有解决规模经营和增加收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制度的变革,需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给予妥善解决。

四、城市要支持农村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1.推进城镇化,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机会。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与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可以预见,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若城镇化率按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0.37亿)。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数量之大,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过的。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和尖锐,也将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增大。而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

以城带乡,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应统筹考虑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其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增加投入。

2.城市要创造农民工可能成为市民的制度环境。以城带乡,须使农民在城市有长期稳定的生存手段,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民工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46.5%,其中,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57.6%,占建筑行业就业人员的80%。这些人当中许多人尽管已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多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收入低,无法实现在城镇买房定居的愿望,长期处于流动状态,很难成为稳定的城市居民。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整城市建设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在大中城市的农民工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逐步实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农村居民在城镇落户后,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应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

3.城市作为经济的发展极和增长点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城市要发展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极和增长点,在农村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管理和资金带给农村,用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城市二、三产业向农村辐射。通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着力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有步骤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努力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较快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值得指出的是,向农村转移的二、三产业,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绝不能以牺牲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代价。

5.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依托市管县的现行体制,进行包括城乡在内的统筹规划,使农村基础设施能够逐步与城市对接。重点是加强农村道路、通讯、自来水、垃圾处理、污染治理等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扩展包括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上马,必须纳入非农用地计划,做到高效节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战胜耕地。

6.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特别是要利用城市丰厚的社会资源,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建设,使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公共的均等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7.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文艺演出和科技普及下乡,努力提高农村电视“村村通”普及率并不断增加入户率,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培养农民群众懂文明、讲卫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破除迷信落后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8.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