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8203600000023

第23章 缅北战场(6)

孟拱河谷的战役刚开始很顺利,然而,接下来就转入了持久战,史迪威离开了缅北战场,去重庆和蒋介石开始了争吵。从后来披露的资料看来,双方为了争权夺利,开始扯皮。

因为史迪威去与蒋介石争权夺利,把中国驻印军交给了门外汉参谋长鲍特纳。鲍特纳水平极差,却又自以为是,结果,让中国军队在孟拱河谷的突袭,变成了持久战。

日军就欢迎持久战,因为日军可以将缅甸南部和泰国方面的兵力,源源不断地顺着铁路和滇缅公路,运输到缅北的孟拱河谷。日军也有自知之明,他们知道仅仅依靠第18师团,并无法阻挡中国驻印军的进攻,尽管第18师团是日军的王牌师团。

早在日军占领缅甸一周年的纪念会上,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就说:“缅甸之国防,日本皇军自能负起全责,唯有目下集中在东印度阿萨密的中国驻印军,是一个极有训练的劲敌,吾人应以重兵示之。”

在孟拱河谷战役的一年前,日军就明白了这支中国军队很能打。所以,当18师团抵挡不住中国军队的进攻时,日军竟然先后将六个师团和一个旅团的部分兵力投放在了缅北战场,这些兵力,要占到缅甸日军总兵力的大部分。而仅仅在孟拱河谷战役中,日军就先后投入了18师团、53师团、56师团、第2师团、24混成旅团各一部,而在随后的八莫战役中,日军投入了18师团、49师团、56师团、第2师团各一部。

在孟拱河谷,日军希望持久战,但是中国军队不能打持久战。

因为雨季马上就要来临了。

当时,中国驻印军从开始大举反攻缅甸,到现在已经八个月了,八个月来一直作战,从未休息。现在,新38师112团和114团集结于孟拱附近,新22师和新38师113团集结于加迈附近。加迈和孟拱都有日军重兵集结。这个时候,在孟拱河谷,日军的兵力战力占据绝对优势。加迈和孟拱,急切间都攻不下来,而雨季却快要到来了。

加迈和孟拱,都在孟拱河谷。

陷入胶着的不仅仅是加迈和孟拱,还有密支那。就在中国军队进入孟拱河谷的时候,中美联合突击队对密支那展开了突袭。密支那的突袭也变成了持久战。日军凭借着密支那坚固的城防,让中美军队一筹莫展。

密支那是缅北最大的城市,在孟拱河谷之外。

加迈、孟拱、密支那三个地方呈三角之势。而现在,中国军队兵分三处,三处都攻不下来。而漫天的乌云正从喜马拉雅山脉以猎狗撵兔的速度,不分昼夜地赶来。孙立人说:“雨下得多,交通堵塞,补给困难,加之疾病、潮湿、蚊虫、蚂蟥等,都足以困坏部队。”

雨季,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最先打破战场僵局的,是孟拱河谷战场。

而打破僵局的,是一封日军的信件。

这封信件,是日军加迈守军步兵指挥官,也就是第18师团步兵指挥官相田俊二少将写给第18师团补充兵大队指挥官野恒光一大尉的。

当时,中国军队攻占了一座山头,打死了野恒光一大尉,打扫战场时,从他的身上找到了这封信件。这封信件是这样写的:

目前进入第一线后方,妨碍第一线补给之敌,仅六七十人,本兵团长指挥贵官,击退此敌,并应先至拉瓦司令部,与本职同往。但贵官前夜十时,自卡盟出发,至翌日夕刻,尚未达到。初意贵官不及候本职已先至第一线,当即率司令部人员30名,赶至第一线,然全出意外,贵官等竟尚未到达,现究竟彷徨于何处,部下之疲劳,余自详悉,昼间有敌机飞来,余亦尽知,然就第一线全员之疲劳,且缺乏给养,尚思与敌死斗思之,不必要之休息与昼间躲避空袭等,乃绝对不许可者。故须激励部下,以最大之速度追及,倘判明贵官等不足赖时,本职决心率领本部30名,突入敌阵中。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来,相田俊二在责怪野恒光一行动迟缓,他本来与野恒光一约好在司令部见面,可是等不来野恒光一,相田俊二就决定,如果野恒光一还不来,他就要发动自杀式袭击。

这只是这封信的第一层意思。

这封信的第二层意思是:首先,日军伤亡重大,兵力已全部用于一线。因为连少将相田俊二都要带着30名日军冲锋了,可见,日军已无兵可用。其次,日军士气低沉,甚为疲惫。因为经过了一天一夜,野恒光一尚未到达指定地点。而加迈距离孟拱,只有40公里;而且,在孟拱以北24公里处,还有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经孟拱、密支那,南下直达仰光港口。加迈,就是信中所写的卡盟。

新38师的将领们商量后,觉得可以用一个团的兵力,直接袭击加迈后方基地西通。从地图上看,加迈与西通应该相距十公里左右。

可是,史迪威不答应。史迪威是在战局极为不利的情势下,才从重庆回到缅北的。

西通是日军的后方基地,粮食弹药堆积如山,按照常理,此处应囤积重兵。如果是曹操,曹操肯定会把精锐集中在屯粮之所,因为曹操善于断人粮道。可是,田中新一,这个日军18师团的师团长,他的能力远远不及曹操。他在西通没有驻扎重兵。

日军是否在西通驻扎重兵,新38师师长孙立人也不知道,他只是判断的。既然18师团步兵指挥官相田俊二都要带着30名士兵发起进攻,那么加迈一定兵力枯竭,可是,就算加迈兵力不敷,日军依靠坚固工事,中国军队急切间也难以攻下,而雨季可是不等人的。既然相田俊二只带了30名士兵去增援加迈,那么作为距离加迈仅有十公里的西通,肯定已经没有多少日军了。奇袭西通,既可以占据日军重要的粮食弹药基地,而且还能够把孟拱河谷的日军一切为二,让日军首尾不能相顾。

中国军队就在赌日军在西通没有重兵,理由是缴获的那封信件。

战争,其实就是赌博。当年日本军事实力远远不及俄国,但是东乡平八郎贸然一击,击垮了外强中干的俄国,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当年日本的明白人都知道日本绝对打不过美国,但是山本五十六就是赌美国一开打,就会退缩,不会参战,而日本却可以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结果发起了珍珠港偷袭,但是,山本五十六赌输了。

老兵方家绩所在的新38师112团要去偷袭西通。

112团是在下午2时出发的,没有山炮,没有马匹,没有战车,所有人都只有随身携带的轻武器。预计六天到达西通,而每个人只带了四天的干粮,因为六天的干粮,没法带动。长途奔袭,随身行装越少越好。而且,这一路上还不能生火做饭,以免炊烟被日军发觉。

夜色渐浓,四周的鸟鸣渐渐停息,黄昏来临了,而团长陈鸣人带着这一支奇兵才行走了不到十公里。因为劈树开路,路实在太难走了。

当时,112团有1800人。1800人要行走300里,还要穿越高山峡谷,飞瀑激流,而且是在日军的占领区,随时都可能与日军不期而遇。所以,风险是相当大。

然而,如果此举成功,陷入僵局的孟拱河谷战役,一下子就活泛了。

112团出发的这一天是1944年5月21日,他们在丛丛的密林中披荆斩棘,伐木开道,所幸没有遇到日军。

5月22日,突然天降大雨,哗哗的雨声能够掩盖战士们行走的脚步声和砍伐树木的声音,但是也会给他们的行走带来极大的困难。

《缅甸荡寇志》中写道:

这一团健儿在陈鸣人团长的率领下,冒着大雨,不分昼夜,绕过瓦兰,偷渡唐吉河,横跨丹邦卡到拉芒卡的敌后驮马道,利用各种地形地物和猿鸣、鸟啼、兽嚎、水流、雨响各种声音的掩护,偷过敌人的重重封锁,有时竟在敌人阵地左右一二百码以外的地方走过,而始终没有被敌人发觉过。

四天后,这支奇兵突然出现在了南高江江边。而南高江的对岸,就是日军的屯粮之所西通。

南高江,是缅甸最长河流伊洛瓦底江的上游。

平时,南高江宽只有五六百米,然而,因为连续四天的暴雨,南高江面已经宽达上千米,河中心水深高达十米。

112团是奇袭,连山炮都没有携带,更何况船只!砍伐树木做木筏,更不可能,因为对岸就是日军的岗哨,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发觉。

怎么才能渡过波涛翻卷的茫茫江面?

陈鸣人用电报告诉了孙立人,112团已经到了南高江江边。

孙立人问:“沿途是否被日军发现?”

陈鸣人说:“没有。”

孙立人命令道:“设法于拂晓之前渡过南高江。如果不能渡江,就原路返回,不做无谓牺牲。”

可是,要渡江,没有渡江工具,怎么办?

中国驻印军有的是办法。方家绩说,当初在蓝姆伽训练的时候,每个人除了进行精准射击等常规训练外,还针对缅北的地理环境进行丛林战训练,每个人都要能够负重爬树,每个人都要能够负重游泳。

负重爬树还好理解,只要四肢力量足够,就能够爬上高高的树梢,可是,负重游泳怎么游?任何一个人,只要负重,就会沉下水中。

中国驻印军的办法是,利用每个人随身携带的装备,比如背包、胶布、钢盔、水壶、干粮袋等,凫水过河。在蓝姆伽,每一名中国军人都学会了这种新颖的负重游泳方法。

所以,上千米的河面,对这些掌握了特种作战本领的中国军人来说,不算一件难事。

缅北战役的四年前,山西南部的中条山,96军被日军包围。在突围的时候,96军的作战部队冲出去了,而新招的学生兵和童子军3000人被日军截断。这3000名少年,很多人连枪都没有领到,更没有进行过任何军事训练。日军将手无寸铁的他们逼到了黄河岸边,他们宁死不降,纷纷跳入黄河中。最后,生还的,只有几十个人。

这就是人们传说的“800壮士跳黄河”,800壮士,指的就是这些学生兵和童子军。实际上,当年那场战役中,跳入黄河的不是800人,而是3000人;他们也不是成年男儿,而都是些刚刚放下书本的娃娃。

3000这个数字,是我从96军老兵和当地百姓口中得到的。

如果这些娃娃能够得到新一军这样的系统训练,该有多好啊!

112团全部渡过南高江,无一伤亡。团长陈鸣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孙立人后,孙立人命令陈鸣人,立即攻击西通,截断从加迈到孟拱的公路,将孟拱河谷的日军拦腰斩断。这条道路,是日军穿越孟拱河谷的唯一一条道路。

孙立人在电文中说:“迟则误事。”

是的,如果迟缓了,被日军发觉,加强防备,又会将速决战打成持久战。而这是中国军队最不愿意看到的。

陈鸣人接到孙立人的电文后,立即带领112团展开攻击。此时,向前进攻,或许会有一条生路;向后退缩,只有死路一条。

112团偷偷迂回到西通周围,奇怪的是,日军居然连岗哨也没有设立,因为这里是后方,西通的日军绝对想不到,中国军队会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向北,有加迈的日军在抵挡着中国军队新22师;向南,有孟拱的日军在抵挡着中国军队新38师。而中间的西通,是最安全的地带。

112团完成了包围圈后,然后发一声喊,冲进了西通的日军后方基地。此时,厨房里的早餐还没有做好,而慰安妇还没有起床。

西通有日军多少兵力?说出来都会让人震惊,此处仅有日军一个辎重中队、一个不满员的炮兵中队,另外还有两个看场子的监护中队。辎重兵和看护兵能有多大的战斗力?这都是些老弱病残;炮兵战斗力也不怎么样,在近距离的白刃战中,炮兵总不能给大炮装上刺刀吧。所以,112团一个冲锋,就占领了西通。

112团攻打西通的时候,日军还不知道中国军队是从哪里出来的。他们拉响了防空警报,以为中国军队是空降到西通的。

如此重要的地方,日军就把这些老弱病残放在这里。可见,当时的日军已经把兵力用到了极致。中国军队算准了西通没有多少守军,果然,112团长途奔袭,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西通,将日军的交通线截断了,打死日军900名,其余的遁入山林。

只带着四天干粮偷袭西通的中国军队新38师112团,胜利了。

112团占领西通后,缴获了多少战利品?说出来更会让人震惊。此战,缴获15公分重榴弹炮四门,满载械弹的大卡车75辆,骡马500匹,装满粮食和弹药的库房15座,汽车修理厂一座,至于日军的被服、衣服、鞋子,那更多得数不清。甚至还有一个慰安所。

陈鸣人向孙立人报告说攻占了西通后,孙立人立即去见史迪威。史迪威半信半疑,就派出小型飞机进行侦察,结果,侦察飞机回来说,西通正打得激烈异常,日军在向西通方向增兵。史迪威兴奋不已,他明白新38师112团已经占领了西通。

史迪威亲自与陈鸣人通话,询问需要什么帮助,要不要空投粮食弹药。

陈鸣人豪迈地说:“空投大炮和弹药就行了。粮食不要,这里多得是。”

是的,占领了日军的屯粮之所,粮食大大的有,而且还都是质量上乘的泰国香米,足够中国军队这一团人吃十年。

于是,史迪威命令把大炮用飞机赶快空运过去。

为了确保西通,孙立人命令距离西通最近的114团飞速增援112团。

史迪威派出的小型飞机上看到的日军增援部队,是第2师团第4联队全部,53师团128联队和151联队各一部,18师团114联队一部,共有一万余人,另外还有重炮四门,野炮12门,速射炮16门,战车五门,向西通猛扑过来。

现在,日军有了五个联队的兵力,还嫌不够,一路上遇到谁就抓谁,补充进来;遇到哪支部队,就抓哪支部队补充进来。现在,整个缅北战场最重要的事情是夺回西通。没有了西通,这几万日军吃什么,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