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科学技术百科
8200200000003

第3章

现在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正在试验一种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一辆“维塔”牌汽车已无人驾驶达1万千米。但是,无人驾驶汽车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并克服不少技术难题,才能获得实际应用。

[我还想知道]

1984年,美国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和。马里兰大学等单位,开始研制自主式车辆。这种车辆可以说是现代军用无人地面车辆的鼻祖。

美国对自主式车辆的研究仍在进行,估计在2020年以后,自主式车辆就会走向实际应用的战场。

未来无人驾驶的汽车队因有自动防撞装置而防撞吗?

为了节省燃料,为了让高速公路上能通过更多的车辆,为了汽车安全行驶,而且能很快到达目的地,国外有人设想出一种用电脑控制的汽车,汽车结队行驶,不用人驾驶。

自动防撞装置,这些车上装有当车辆接近运动或静止目标时,防撞装置就会发出警告,甚至自动停车或避让。

高速行驶的汽车防碰撞是至关重要的。当汽车以近100千米每小时速度行驶时,若发现前方60米处有障碍物,在1秒钟内必须紧急制动,否则就会有碰撞的危险。一般来说,普通车灯的能见度为60米,也就是说,安装普通车灯的汽车,夜间行车速度如果超过100千米每小时,司机用肉眼观察到障碍物,已经不能可靠地保证安全行车了。

[我还想知道]

英国拉夫波勒市人类科学与先进技术研究所主任戴维斯所在的研究小组,设想2020年小汽车由电脑驾驶,每10~12辆汽车组成一个车队。有很多国家的政府和汽车厂家都支持这种设想。

美国研究在这种自动化公路上行驶汽车的方法已有8年多的时间了,耗资20亿美元。现在美国各大运输公司正在积极开发这种技术,它大有发展前途。

跨世纪的水陆两用汽车由于采用了200多项高新技术而得名吗?

跨世纪的水陆两用汽车是由美国研制的,它在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224公里,在海面上行驶的速度为每小时144公里。这种水陆两用汽车采用了200多项高新技术,其中有86项是最新科技发明,堪称“跨世纪”的两用交通工具。

这辆车上所有的零部件,全由电脑控制,只要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了问题,不管驾驶员是否意识到,电脑都会“拒绝”启动,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了问题的部件,工作人员维修起来非常方便。

这辆水陆两用汽车还装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汽车驶入海洋后,驾驶人员只要将乘客要去的地点输入到电脑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汽车的航行及操作都由卫星导航系统发出指令,车内电脑自动控制驾驶。途中若遇到障碍(其他船只或暗礁)时,车上安装的红外线监测、声纳以及超声波探测仪就会立即报警,卫星导航系统会指挥汽车自动避开。

[我还想知道]

跨世纪的水陆两用汽车的底部安装有超感应传感器,它就像汽车的眼睛一样,可以探测到汽车是否须要换用车轮。

跨世纪水陆两用汽车在海上航行时,不用螺旋桨,而是采用400马力的喷射引擎推进,航行的速度大大超过一般的快艇。而且,在行驶时,车内不会积水,因为一旦有海浪涌入车内,传感器便会立即向电脑发出信息,电脑会指令抽水设备将车内的水迅速抽出。

草坪公路因种有绿草而减少了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吗?

在美丽、清洁的新加坡修建了一种名叫“草坪公路”的生态化公路,这是一种经过人们特殊设计的公路。公路的路面也用混凝土铺成,但在路面上有许许多多分布均匀、疏密适中的小圆洞,这些小圆洞直通路面下的土层。新加坡的气候湿润,阳光和水分都很充足。在小圆洞中播种的草籽,很快就从小圆洞中长出了绿草,绿草使公路路面一片翠绿,并成为草坪公路。

草长出来以后并不需要人来修剪,因为草长得比路面高时,高出的部分便会被车轮碾折,但是草不会被碾死。草坪公路可以大大减少太阳光在路面的反射,一方面能缓解司机开车时的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治汽车废气对空气的污染,极大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现在草坪公路已经成为新加坡城市的一景了。

[我还想知道]

英国制成一条可以移动的公路,它是用铝合金板连接而成的,装在专用平板卡车上。这条公路可以伸缩,能通过60号的载重汽车。

芬兰在建筑公路时采用能发光的水泥划分车道、铺设人行横道线和制作各种车道标志。每到夜晚,发光混凝土便会将白天储藏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闪闪发光的公路。既方便了车辆的夜间行驶,又有利于交通安全。

铺柏油马路的沥青上撒一层石子意在互相取长补短吗?

筑路工人在修路的时候,总是把热沥青浇洒在碎石基层上,接着撒上一层石子,再用压路机滚压几遍;又浇一次沥青,撒一层石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沥青的特征。沥青,是一种优良的粘结材料。它在常温时,是固体和半固体的可塑性物质,表面有黑亮的光泽。当温度高到摄氏一百五十度左右时,沥青就像液体一样流动。这时把它装进机器里,就能均匀的浇洒在碎石上面。等沥青凉了,这层沥肝薄膜就牢“抓”住了每块碎石。假如继续往上浇沥青,那么沥青膜会越积越厚,最后冷成一个纯沥青层,由于黑色沥青的吸热力强,在暖和的天气里,沥青马路的表面温度会高出气温十几度,这样路面就会发软;被车辆一压,马路就变得凹凸不平了。为了补救沥青的这个缺点,人们就让石子和沥青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在铺沥青马路时,每浇一次沥青,就撒一层石子,然后用压路机一压使它们贴紧;让每一块石子都粘有沥青膜,让沥青膜之间拉起手来,形成一层坚实、严密、不透水的“被子”。这种沥青“被子”往往要盖两层、三层,有的甚至要盖四层,铺完以后就算是有千万个车轮在马路上辗过,它也不大会走样了。

[我还想知道]

在法国巴黎的列捷范斯大街,人行道上筑有4米高的玻璃高墙。这堵玻璃高墙的作用是隔音,因为在街道两旁有许多的商店、住宅,玻璃高墙可将汽车的噪音挡住,而且还不妨碍看街道两边的城市景色。

在北京市三环路的某些离住宅区很近的地段,也筑有玻璃高墙,以挡住汽车的噪音。

最初的轨道是用石头砌成的吗?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火车轨道都是用铁做成的,但是最初的轨道并不是铁的,而是用一块块石头砌成的,后来又出现了在英国煤矿十分常见的木头做成的轨道,当然,那时候在上面行驶的并不是火车,而是马车。

到公元1712年,纽可门发明了蒸气机车,使矿石的产量大大提高,铁的产量也随之上升,所以出现了用普通铁板铺设铁路。后来,为了防止车轮出轨,采用了“L”形铸铁轨。到了18世纪中叶,车轮内缘出现一圈突出的边,取代了铁轨上的附加边,接着又经过了很多年的改进,铁路才变成现在这样。

[我还想知道]

1814年,英国发明家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并改进了铁轨使它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他本人被尊称为“铁路之父”。

世界上第一条货客运铁路是以从斯多克敦出发到达达林敦的。

火车在铁轨上行驶是为了既快又安全吗?

火车的车身和车轮是钢铁做成的,拉的货物和乘客又很多,所以每节车厢都很重。它如果在普通的柏油路上跑,就会陷到地里去,一步也走不了。就算能走起来,由于火车又长又重,惯性大,不能说停就立刻停下来,这是很危险的。因此,火车只有在铁轨上才能跑。铁轨上没有其他车辆或行人,这样才能跑得又快又安全。

为了不使火车从铁轨上掉下来,人们在车轮的内侧安装了一个比车轮大一圈的边,使车轮边缘恰好被两根铁轨内侧挡住,而不易从铁轨上脱落。

另外,要想在转弯时不使车轮从铁轮上脱落,就要使转变处的铁轨比内侧的高一些。如果转弯处的外侧铁轨不比内侧铁轨稍高一些,外侧车轮就会从铁轨上抬起来,火车就有可能从铁轨上掉下来。

[我还想知道]

美国一家公司正在试验一种高速廉价、能直达终点的电脑列车。它是把轻轨列车和高速列车相结合的一种列车。

在世界上,至80年代末就有268个城市拥有了用电拖动的列车——无轨电车。

机器人代替人驾使火车更安全吗?

车是帮助人行走,或者代替人运物的工具。车最早是由人推或马拉人驾驭,后来是用动力驱动由人驾驶行走的。

火车是在铁轨上行驶的,如果不用司机驾驶,就要由自动装置使火车按时启动,在途中控制行车速度。到站(或遇有停车信号)时自动减速、自动停下来。

20世纪初,在英国伦敦新维多利亚地下铁路线上,驾车的是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的“眼”、“耳”、“手”、“脑”是分别放在各处的,但是它可以和真人司机一样有开车、停车、加速、减速、开车门、关车门等动作,车开行得安全、稳当。

现在,对于高速列车来说,用人来观察线路上的信号机实现刹车、停车等已无法满足要求。因为铁路线路上“闭塞区”是一两千米,当司机看见信号机再进行制动列车,也需要一两千米才能使列车停下来。如果列车速度更高,则列车由人驾驶是无法实现安全行车的。

[我还想知道]

工厂里为运送材料和产品的有一种像公共汽车那样的自由行驶的无人小车。它在规定的各个站之间可以自由行驶,并且能行驶到规定的地点。

无人小车上装有传感器(比如接近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仪等),可以测出自己前后左右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有障碍物,就自动减速,等障碍物过去了再加速继续前进。如果障碍物不动,它可以自动绕过去。

火车刹车后由于刹车闸摩擦力有限而不能立即停住吗?

一列火车一般都由一个火车头和几十节车厢组成,再加上它装载运输的货物和乘客,少说也有几千吨重。火车又以每小时100千米左右的速度在摩擦力很小的钢轨上飞驶,它移动的力量太大了,要让它停下来,光刹车头是刹不住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在火车头后面挂搭的所有车厢轮子上,都单独安装一个刹车闸。司机只要按一下总刹车的开关,就能远距离操纵这些刹车闸,同时把各个轮子紧紧刹住。只不过,由于高速行驶的火车移动力量太大,刹车闸摩擦力有限,所以,火车总是会继续向前滑行很长一段距离以后,才能完全停住不动。

[我还想知道]

火车里不具备收音机工作的条件。收音机依靠磁性无线接收电台信号,正常情况下,天线接收到无线电波后经过收音机各部分的工作,人们才能听到声音。而火车车厢是由金属薄板围制而成,不能透电波,起到屏蔽作用。无线收不到无线电波,收音机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就不响。

1909年9月24日,我国第一条自行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负责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詹天佑。

拖拉机前后轮因作用不同而不一样大吗?

在繁忙的耕种季节,经常可以看到正在工作的拖拉机。这时小朋友们会问,为什么拖拉机的前后轮不一样大呢?这是因为它们的各自作用不同的缘故。拖拉机的前轮是管引导前进方向的,前轮做得小一些、窄一些,拖拉机手在调整方向转动前轮时,地面对它的阻力就小,这样不仅操纵灵便,而且节省发动机的动力。

后轮做得既宽又大,是因为拖拉机在田地里操作时,必须在后面拖拉像播种机、插秧机等作业机。这些机器都是用金属制造的,很重,与拖拉机连在一起,它们的重量和拖拉机自身的重量合成的重心就落在后轮上。后轮承担的重量比前轮大得多,只有把轮子做得又宽又大,使它与地面的接触面大一些,才能把多承担的重量分散到地面上去,这样,拖拉机前后轮负载的重量不至于相差太大。

[我还想知道]

19世纪50年代,第一批内燃机问世了,法国工程师鲁诺瓦改造了瓦特发明的新型蒸汽机,用煤气推动了两冲程内燃机。

如果把路修成围着山一圈圈地向上盘升,就使路的坡度降了下来,车无论如何上下都不会觉得吃力。因此,山间公路都是盘山修筑的。

人类为了生存才建造了船吗?

船的发明不归属于具体哪一个人,也不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人类发明的,而是全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为了生存,要渡河和捕鱼,就有了对船的需求,也就开始了设法创造能浮在水上、载人载物的交通工具。

最初,人们是利用漂流的树木渡河,以后人们将木头稍做加工,扶着木头过河,之后,人们又学会了用木头或竹子绑成筏子渡河。

由于用木筏和竹筏载人或载物时,河水很容易把人或物品弄湿,所以,慢慢地,人们又设计出了中间是空的独木舟,后来,为使木船不容易翻,又在独木舟的旁边固定上了横木。

就这样船的形状及功能不断地被人类改进和加强,到现在人们已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速度飞快的水翼船;可在陆地上行驶的气垫船;不烧油的核动力船、超导船、太阳能船等等。

[我还想知道]

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很发达,在7~9世纪唐朝建造的大型船能坐150人。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长147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