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一个品牌的传奇故事对人们的影响力为什么如此巨大?同样的产品,只要有了个故事,为什么人们对它的感觉就会变得如此不同?
问题2:商家可以怎样给自己编造故事,塑造传奇效应?
成功的香水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故事
迪奥香水部全球营销总监曾经说过:“成功的香水一定要被赋予一个强而有力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必须脱离现实,让女人可以做梦。”
被誉为世界上“最贵的香水”的法国娇兰香水,因其背后有着法皇拿破仑三世与尤金尼·梦地歌的爱情故事,致使其产品成为一种远超过香水本身的情感符号,并为其铺筑了走向法国香水至尊地位的台阶。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得知,感情与营销策略不可分局而论。这种方式将人性和灵魂赋予了产品,使其超越了原来的意义。
很多古老而具有浓厚神秘色彩与文化底蕴的传说同样可以应用到产品的故事营销中,利用拿破仑的爱情故事,成就了娇兰的香水品牌。其实,从理论上分析,这两者之间有联系是很困难的,但是当你将故事与产品本身融合成一个整体时,那它便另有渊源了。
传奇效应也可以称为“故事营销”。所谓故事营销,是指在产品相对成熟的阶段,在品牌塑造时以故事的形式融入感情,夯实品牌的文化基底,并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一方面释放品牌的核心情感能量,另一方面辅以产品的功能性及概念需求,打动消费者,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手段及方法使得产品的销量在稳定上升的过程中有爆发性的增长。
只有10个人掌握着可口可乐的秘密
所有品牌大师都深谙这一点,其中包括畅销全球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神秘色彩,它背后深邃而深奥的配方功不可没。而那背后的配方,至今仍是困扰在人们心间的谜团。据说,全世界只有10个人掌握着这个秘密,而这掌握秘密的10个人的身份,俨然又成为秘密。这个带着神秘色彩的配方藏匿于美国佐治亚州一家银行的最深的地下室中的一个保险柜中,而这个保险柜上着7道锁、封着7个火胶印,欲开启此保险柜,就一定要经过银行正副行长联席会议批准,而且还有州的官方代表参加,而知晓秘密的10个人则需一起到场,既不可提前一分到达,也不能滞后一分到场。所以,这个保险柜至今还不曾被哪个人打开过。这与其说是一个故事,不如说更类似于是一个神秘形象的策划。
可口可乐迄今为止是所有经济学家、营销学家都具有浓厚兴趣的商业案例,全世界有155个国家的人每天要喝下2亿多瓶可口可乐。Interbrand的数据表明,2007年,市值为653.2亿美元的可口可乐依旧是全球价值最高的品牌,高出名列第二的微软66亿美元之多。可口可乐也因此一跃成为最有价值品牌中独一无二的不必依靠产品创新一路高唱凯歌的品牌。而这个商业神话的终极秘密,就隐匿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一家银行保险柜里。
1886年5月8日,约翰·潘伯顿精心配制的健脑药汁与苏打水被一个店员不小心混在一起,意外地尝到了另一种从未涉猎过的新奇口味,可口可乐从此正式面向世人。这种口味微辛的饮料迅速成为市场的新起之秀。而此时的可口可乐正如同所有的新兴产品,广为铺货,而另一方面又大张旗鼓地将这一饮料调配的处方锁进了银行的保险柜之中。可口可乐的配料表一直是对外公开的,我们经常在包装上见到他的配料表内容,其中含有糖、碳酸水、焦糖、磷酸、咖啡因等,但是依据传闻而言,其核心技术是在可口可乐中占据不到1%的谜一般的配料,大家称为“7X商品”,而所谓的“7X商品”,如今正潜藏于保险柜的保护之中。
类似于好莱坞悬疑片一般的名字,高规格的保护,一时间,关于这充满神秘色彩配方的流言四起,有人猜测拥有这个配方的不超过10人;也有人说欲开启保险柜,必须要公司董事长、市长、可口可乐配方的指定继承人在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到场才可以,即便是仅有一人到场时间有误,保险箱都不允许被打开。一直广为流传的内容说掌握配方的仅有三个人,他们各执其中1/3的内容,这3个人的身份成为绝对机密,他们都必须签署“永不泄密协议”,绝不能将手中的1/3泄露于他人,当然,这其中同样包括另外两个部分配方的拥有者。他们甚至不被允许同乘一架飞机旅行,以防止在发生意外时,绝密信息流传于外。
关于配方的故事的传说愈传愈奇,甚至有人总结:世界上三大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是英国女王的财富、巴西球星罗纳尔多的体重及可口可乐的秘方。
犹如《达·芬奇密码》中的圣杯,藏身于保险柜之中的配方,带给人刺激神经的强烈神秘觉,但我们仔细分析便会了解,生产可口可乐的生产厂遍布除南北极以外的六大洲,而为了保护配方的那一份神秘感,由美国总部向所有的生产厂家提供可乐原浆,各地工厂的工作便只是灌装,那分配至全球各地的可乐原浆从何处而来?这绝不是3个、10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要对配方进行完整而周密的保护几乎无力为之。但在可口可乐之后,相继不断涌出各种品牌的可乐,与其味道极为相近,甚至还曾出现一位美国中学生,在网络资料的协助下完成了一套可乐配方,配出的口味相近到连可口可乐的高层都难辨真伪。而那一直经久不衰最高机密的传言的可信度,在一次次的轰击下,是否还站得住脚?也许一个案件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2006年,震惊世界的“可口可乐秘方失窃案”,“英勇”的可口可乐全球总部行政助理乔亚·威廉姆斯与另外两人合谋,欲盗走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卖给可口可乐的夙敌百事可乐。而始料未及的是,可怜的威廉姆斯怎么也没想通,百事可乐面对“最高机密”竟不屑一顾。乔亚·威廉姆斯揣着可口可乐的“最高秘密”没能敲开百事的大门,却点亮了通往监狱的绿灯。
如果这个最高秘密是虚构的,那么可口可乐大费周章自导自演这个故事的用意何在?在改革开放初期,可口可乐打入中国市场的传播第一招我们就能看到端倪。
可口可乐于1979年与中国粮油集团签订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第一批瓶装可口可乐。但销售范围仅限于涉外饭店及旅游商店。对于小范围的目标消费群体,可口可乐把宣传的第一枪指向了《人民日报》。合同签订后不久,关于可口可乐神秘配方的故事报道就通过《人民日报》第一次向中国人民娓娓道来,其中突出了保护配方的各种夸张手段的描述。于是一个来自美国的饮料神秘配方的故事迅速成为文化界流行的争相传讲的谈资,也已能够尝到这种新口味儿自豪。名声远扬,可口可乐走入了中国的大街小巷,在中国的外贸市场占据了先驱的位置。
一个品牌的传奇故事对人们的影响力为什么如此巨大?同样的产品,只要有了个故事,为什么人们对它的感觉就会变得如此不同?归根结底,人始终是一种情感动物。
结论:传奇效应就是结合了情感和营销。人们自愿屈服于美妙商品的传奇色彩。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消费行为三阶段论:在商品供应无法满足需求时,消费者追求的是数量的满足;而当商品数量丰富时,消费行为进入第二阶段,期望得到中高品质的商品;而一旦不同品牌商品功能和品质相近时,消费行为进入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开始追求最能凸显自己个性和价值的商品。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大多消费者已经不再拘泥于追求商品的数量、质量,而更侧重于在消费过程中表露出自己的心理色彩,即在消费中越来越倾向于情感价值及其商品所能给自己带来的附加利益等一系列个性化选项。
商家可以怎么给自己创造故事,塑造传奇效应呢?
以历史故事为蓝本。
缠绵悠长的历史故事总是能赋予品牌深刻而生动的文化内涵的源头。而在其背后有历史故事的产品经常让人们对其产生特殊的情感,从而促进购买。
国内的文君酒,背后就有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为铺垫,在水井坊曾有过的历史之中,没有哪个酒的文化不透露出浓厚的历史韵味。这些包含历史色彩的故事都是千金难求的故事营销的切入点。其中享誉世界的茅台酒更是流传着很多经典故事,至今这些故事仍在伴随着茅台酒产品本身与其品牌一起在消费者心中传颂。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总理与尼克松满脸喜悦地用茅台酒干杯互敬的镜头向全世界传送开来,更使茅台酒伴随着这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干杯”一举名震世界;还有周总理批评战士用茅台酒洗脚、毛主席与茅台酒的故事等都使其名声远播海内外,为树立茅台酒“国酒”品牌地位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以创始人的故事为传奇。
名声享誉美国的篮子大王在其销售生涯中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开创了采用家庭妇女做销售代表的销售模式,这些家庭妇女以家庭聚会的形式向消费者传播创始人及其家族的故事,从而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为其创始人是从一个有口吃且又根本不具备人们印象中销售人员应该有着特备素质的人,成长为一个美国商业史上的著名人物,而故事的亮点却在于这是一个有着传统编篮子手工艺的家族,创始人及其父辈都对这古老的手艺有着浓厚的热情,这无疑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
实际上,很多企业的创始人都是在经历了艰辛的奋斗后才有了后来的成就,那么,为什么你不能将你的故事与顾客分享呢?尝试后,也许会得到你意料之外的收益。
故事营销所带来的传奇效应是巨大的,但是故事也不能胡编乱造,或者不加研究地设计。
赋予产品什么样的故事,与你所期望的赋予产品的灵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