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8187200000074

第74章 半途效应——再坚持一下,就能看到最后的风景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乐羊子的人,离开家到很远的地方拜师求学。有一天,他的妻子正在织布,他突然回到家中。妻子惊讶地问:“学业这么快就完成了?”乐羊子说:“学业还没有完成,可我在外面,天天想念你,所以回来看看。”妻子听他这么说,转身拿起剪刀,嚓嚓几下就把已经织好的布剪成了两段。乐羊子想要阻挡已经来不及了,妻子接着对他说:“布是一丝一丝织成的,成尺、成丈、成匹都是长期辛劳的结果。我把它剪断相当于前功尽弃,白白浪费了时间。读书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乐羊子的故事就是半途而废的典故,心理学中的半途效应是指做事情到中途时,由于心理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对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道理不难理解,就是做事做到一半,花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又看不到任何回报和结果,此时最容易产生怀疑:这件事还值得做吗?在这种想法的折磨下,很多人抱着还是不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心态,选择了半途而废。通常人们以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将任务“拦腰斩断”。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可见中点是一个敏感和脆弱都很活跃的区域。

亚馨的偶像是网球运动员李娜,为了像李娜一样成为出色的运动员,从8岁开始,她每天花在网球训练的时间都超过六小时。刚开始,她的进步确实明显,但训练一年以后,教练很实在地告诉他,其实她的运动天赋并不算高,勉强继续也很难达到职业选手的程度。于是她忍痛割了爱,结束了训练生涯。

李祥个子高、腿长,小学时曾被体校老师相中,学过一段时间的田径。学不下去是因为他觉得每天跑步实在太辛苦了。别的小孩每天上上课、做做游戏,自己每天早上五千米、下午一万米,除了学习文化课,大部分时间都被没完没了的训练占据。在体校呆了不到俩月,他天天向父母哭诉,自己放弃了成为“第二个刘翔”的机会。

亚馨和李祥都是“半途而废”的典型,但看着又有什么地方不同?亚馨是个有坚定目标的姑娘,她不得不放弃理想是因为她选择的目标并不合理。对她来说,网球可能会成为调节生活的娱乐活动,但天赋不行却彻底碾碎了她成为运动员的可能。姑娘的行动没有问题,只是错在目标选择不合理。这就是说目标越不合理就越容易出现半途而废,因此目标的选择不能自轻也不要自大,恰到好处最合适。

李祥的天赋肯定没得说,被体校老师亲自选中,但制约他进一步发展的却是本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薄弱的人,遇到困难便容易放弃,对孩子来说每天枯燥的练习确实乏味,但放弃也意味着成为“第二个刘翔”根本没可能。因此,当目标合理时,你若想实现,就必须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例如许三多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劲头。

半途效应频繁发生可不是什么好事,刚开始的一两件事做不到,对你来说没什么影响,但当“半途而废”成为习惯,你会发现自己怎么年纪一把还一事无成?要克服半途效应的坏影响,年轻人可以从两方面下手,将“半途”放弃的可能降至最低。

1.制定目标进攻策略

前面我们说过做人要树立远大目标,高远的目标能为你的成功“添柴加火”。高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步都要我们扎扎实实地走,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给自己设立可接受的具体目标,这就是步子要小。“高目标、小步子”是我们有步骤实现目标的最佳策略。

如果只有大目标,没有小目标,容易让你的目标浮在半空高不可攀,甚至还没开始行动,你就会被目标吓得缩手缩脚,直接放弃。如果只有小目标,没有大目标,只能让你看到眼前的得失,没有前进的动力。让“大”“小”结合,才能让你对生活充满感情,催你不断进取。

2.培养坚定的意志

小事也能锻炼大意志。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也许你今天担不起一百斤的担子,但只要你天天锻炼,从五十斤、六十斤练起,总有一天会心想事成。小事情有很多,不要瞧不上看不起小事,事物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此消彼长,小事情一样可以锻炼大意志。

磨炼意志也要由简入难,慢慢增强你的信心。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善始善终,无奈事件难度太高,脱离了个人能力范围,只能扼腕叹息。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徐特立学法文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别人见他年纪大了,都说他学不成,但他还是下定决心:先试试看吧!开始学法文,他每天只给自己定了一两个单词的硬指标,起步不难,容易实现。在找到一点信心和入门之后,徐老有计划地调高了学习指标,每天的任务由“一两个”变成了“三四个”。

万事开头难,在幸运地开了好头之后,你也不要认为一切就能一帆风顺,“中点”也是你要面对的一道坎。走得多了,干得久了,坐下来休息对你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惰性可能就此而生,放弃的吸引力也会随之增强。想看看终点的风景吗?那就再坚持一下,挺过半途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