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敏感的宝宝,其性格特点属于内向型。他们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喜欢和人交往;相反,喜欢独处,反应缓慢,适应新的环境比较困难,做事情比较谨慎小心,任何事情都会对他们有所影响,在幼儿园里表现得较为被动、紧张,时时处处跟随老师左右,是老师的“小尾巴”和“小年糕”。他们的情绪比较消极,很难对环境和大人感到满意,因此往往使大人感到束手无策,进而对孩子失去耐心,不是对孩子施加压力,就是向孩子让步,结果使孩子变得不耐烦、困惑甚至对大人产生敌意,从而形成消极循环,教养起来也就更为困难。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他们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和表达自己,引导他们主动说出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同时多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此强化他们的行为,让他们自信地表达自我。
(朱朱,男,从小由母亲自己单独带大,平时也由母亲接送,由母亲与幼儿园书面联系。)
“家园联系本(2001年度)”
(第一周9月3日—7日)
老师:朱朱来园后,常常要闹一阵,闹的时候他不像其他小朋友是哭,而是大声叫喊,等到去院子里玩起来,或跟老师做游戏便没事了,但到吃饭、睡觉时还要闹一阵。看来这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较慢,情绪不稳,有焦虑感。家长:老师分析得很准。朱朱胆子比较小,对陌生地方比较怕,很少与外人、小朋友接触,请老师多注意、多指导,做游戏时多拉着点他的小手。
(第二周9月10日—14日)
朱朱因病未来园。
(第三周9月17日—21日)
老师:朱朱第二周因病没能来幼儿园。第三周第一天看上去还不错,第二天由于受妈妈的干扰(家长不放心,在窗户外边看孩子被孩子看到了),孩子情绪开始不稳。由于朱朱上周没来园,隔了一周,其他小朋友基本都已度过适应期,所以朱朱情绪不稳的表现显得比较突出,我们将采取特殊对待的方法,帮孩子解决问题。希望家长协助。家长:谢谢老师的指点和提醒,作为家长我们会积极配合的。另外朱朱容易感冒,请老师适时协助增减衣服,并补上注射流感疫苗。
(第四周9月24日—30日)
朱朱因故未来园。
(第五周10月8日—12日)
老师:朱朱节前一直没来园。节后这周只来了两天,但情绪明显比节前好多了。小朋友做作业时,他还主动要求参加。朱朱吃饭也很好,只是在睡醒觉后有点情绪。
家长:非常愿意听到朱朱这两天的表现比以前好的消息,真是太感谢老师的关心和教导了。他比较缺乏自信,需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小朋友面前,多给他表现机会,他会做得更好。他始终记得,在班里“张奶奶”因为他表现好奖励了他一个面包呢!
(第六周10月15日—19日)
老师:朱朱这周有一个现象,就是上午一般都挺好、挺正常,能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情绪平稳,可一到下午情绪就不太好,常闹着要吃饭(因为吃完饭就可以回家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经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为了培养小朋友的团结协作、生活习惯和反应适应的能力,一般在下午时段,老师会利用游戏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而在各种游戏中,小朋友最喜欢的就是“小兔乖乖”的游戏。为了使游戏更形象,老师会用一些“小兔”“大灰狼”的道具,与小朋友共同表演。每次“大灰狼”出现时,朱朱都非常紧张、不安和害怕,结果就导致下午情绪波动。针对朱朱的这种特殊反应,老师决定将“大灰狼”的道具收起来。同时,也希望家长要帮助孩子去面对问题,不能总是采取逃避的方法。具体改进方法以及孩子害怕“大灰狼”的原因希望与家长面谈。
朱朱本周打了流感预防针。
家长:感谢老师将“大灰狼”道具收起来。作为家长,因自己的孩子害怕,别的小朋友就见不到“大灰狼”,不能玩这个游戏了,心里十分过意不去。但见到朱朱能顺利地去幼儿园了,自己多少也减轻了一些压力。朱朱有时比较固执,带他去看了真的大灰狼和狐狸,也给他看了人扮的动物形象照片,想让他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削减他的恐惧感。但他只有一句话:“告诉老师别戴那个大灰狼帽子,行吗?”不过,收起那个“大灰狼”后,他再也没说过,而且早上起来自己主动要求去幼儿园。
(第七周10月22日—26日)
老师:(与家长就朱朱害怕“大灰狼”的问题进行了谈话交流。原来,孩子对大灰狼的恐惧是源于家长给孩子讲过“大灰狼”的故事,并将此作为吓唬、制止孩子不良行为的口头禅,“大灰狼”来了等于恐惧和可怕的暗示,这样一旦有“大灰狼”出现,朱朱就惊恐不安、忍受不了。)
朱朱这周在没有“大灰狼”的情况下表现较好,就是离不开他的小熊。从儿童心理学来讲,孩子离开亲人产生的不安情绪是正常的,朱朱要比其他小朋友反应更强一些,这是孩子本身性情所致,加之“大灰狼”阴影的影响,就更加严重。因此,现在他心爱的小熊就成为他唯一的安慰和寄托。如何走出阴影,解开心锁,需要家长与我们共同努力。这周朱朱表现不错,开始与小朋友一起玩了,这是个好开端。家长:朱朱的每一点进步都凝结了老师的心血。得知朱朱能开始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了,作为家长,非常欣喜。关于“大灰狼”,这两天他又有些反复,闹情绪,看来“教育”真的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事情,家长的责任更大,要培养他克服困难。我们愿意和老师配合。
(第八周10月29日—11月2日)
老师:本周朱朱带的药均已按要求服用。
本周朱朱每天入园和家长分手时,情绪都有所反复。一到班里参加活动后就正常了,和小朋友玩游戏很高兴,户外活动后还主动把玩具都收拾起来。但朱朱有个毛病,希望家长配合教育,就是中午总爱光脚踩在地上,老师提醒后还不愿意穿袜子,天气凉,这样很容易生病。
关于“大灰狼”的问题。周二老师给朱朱讲了“小兔乖乖”的故事,重点讲大灰狼并不可怕,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能打跑它。老师抱起朱朱说:“看看咱们的‘大灰狼’吧。”朱朱没说话,也没反对。接着老师打开柜子,抱着朱朱一起看“大灰狼”,朱朱搂着老师看着,神情并不紧张也不害怕。看来“大灰狼”已不是那么可怕了。家长:老师此次的评语,朱朱一再要求念给他听,特别对他开始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和主动收拾玩具这两件事,老师给予的肯定表现得很兴奋,还主动说以后不光脚踩地了。不知这个现象是否有所好转。我们发现他总是怕把左右脚穿错鞋,非要问清楚是否正确了,才开始穿鞋,不然就光脚或穿袜子站着,直到大人认可或纠正好。另外,朱朱睡觉时常把两臂放在外边,所以最里边的毛衣天凉后就不脱了,这也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请老师谅解。知道了老师解决“大灰狼”问题的方法,我们很支持,孩子回家我们也没问,想看看下一步的进展情况。
(第九周11月5日—9日)
朱朱因故未上幼儿园。
(第十周11月12日—16日)
老师:本周四给朱朱打了第二针流感预防针。
朱朱这周中午光脚踩地的现象有所减少,忘记时,一经老师提醒就马上改过来。关于穿毛衣睡觉的事,我们已按家长的要求做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朱朱今日穿得较多,稍一活动便全身是汗,这样更容易受凉生病,希望家长能酌情调整衣服。这周老师又给朱朱讲了有关“大灰狼”的故事,又带朱朱去看“大灰狼”。这次老师是牵着朱朱的手看的,并扶着朱朱的小手一起摸一摸,“看,大灰狼不可怕吧,那是假的”。朱朱看看老师,老师鼓励他再摸摸。朱朱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回头对老师说“不怕大灰狼”。
家长:孩子的穿衣问题一直是我们头疼的事,由于家里的暖气处在供暖管道的末端,室内温度18℃左右,加上家离幼儿园路途较远,路上时间长,所以一般给孩子穿的衣服较多。不知教室里的温度是多少?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建议,在教室穿什么样的衣服比较合适。
朱朱这次回家,告诉我们他看到“大灰狼”了,而且摸了它,他说“不怕大灰狼”。我们点头赞同,并鼓励他,内心十分高兴。
(第十一周、第十一二周11月19日—30日)
朱朱因过敏咳嗽未上幼儿园。
(第十三周12月3日—7日)
老师:朱朱又有两周没上幼儿园。朱朱的药均已按要求服用。朱朱这周穿的衣服比较合适,一段时间没来幼儿园并没有影响他的情绪,对什么都很感兴趣,好像在回忆什么。只是他在和小朋友游戏、表演时,有些胆怯,大概是时间间隔长了有点陌生。后半周朱朱的表现十分稳定,和小朋友又说又笑,完全融入其中。
更值得高兴的是,周三老师又给朱朱讲了一遍“大灰狼”的故事,并让他看老师和小朋友玩“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游戏,看完后老师问朱朱:“好玩吗?”朱朱点点头。老师马上邀请朱朱:“咱们也去玩吧。你来当大灰狼。”朱朱没有反对,于是老师给朱朱戴上“大灰狼”的头饰玩起游戏来。也许玩游戏的喜悦,使他忘了什么是“大灰狼”。家长:朱朱现在越来越喜欢幼儿园了,生病在家还常念叨老师和小朋友。隔了一段时间再送朱朱去幼儿园,接回来的第一天晚上他兴奋不已,总是自己跟自己说话,好像在和小朋友玩一样。朱朱忘掉了我们再也不敢提的“大灰狼”,这使我们十分欣慰,这说明朱朱内心的一块大石头移走了。谢谢老师们。
(第十四周12月10日—14日)
朱朱因故未上幼儿园。
(第十五周12月17日—21日)
老师:朱朱又有一个星期没上幼儿园。本周来后一切正常。告诉家长,本学期即将结束,请您把对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和对本班老师的建议留下来,以便我们今后改进。
家长:没有什么意见。只说一句:各位老师辛苦了,代表朱朱向你们致敬问好。
“分析”
总体来说朱朱是一个胆子小、适应力弱的孩子。具体表现在对“大灰狼”的恐惧和害怕,而这一心理阴影一直笼罩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给孩子的认知、情绪、学习、交往等社会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根源在家长,因此家长心里也长期压着一块大石头,不知如何是好。这一案例说明,胆小、敏感的孩子更需要细心呵护,且不能随意刺激他们。孩子内心光明比什么都重要。一个概念化的名称“大灰狼”,经过反复强调却给孩子烙下长时期不良的印迹。现在孩子忘掉了,的确值得高兴。
“提示”
老师:1.主动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可行的办法,“家园双方”一起解“扣子”。
2.特殊情况,采取特殊措施,暂时收起“大灰狼”面具看似照顾少数,实则是让大家安定。
3.实施措施要由浅入深,每一次取得一点成绩即可,不可操之过急。
家长:1.对孩子的性格特性要有所了解,不可因自己随性省事、信口出言,而导致孩子长期心存恐惧。
2.主动向老师说出实情,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的恐惧心理采取分步措施。
3.多陪伴、亲近孩子,平时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增进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