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圆人生
8170100000032

第32章 沟通要讲究技巧(3)

有些人的不拘小节,是在家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到别人家以为也和自己家一样,无所顾忌。对这样的人,可事先提醒,要他知道此处不是彼处。事先提醒,可避免尴尬,减少麻烦。提醒时,态度尽可能和蔼些,不要命令式,有时可用动作示意,不一定要用明确的语言。

有些行为事先无法提醒,有些场合,又不适宜用言语表达。对此,不妨采用动作示范的方法,用自己或自家人的行为做个样子给他看看,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厌恶什么。以前我的一个邻居,常借些筷子、碗盏、针线或螺丝刀什么的,有的还,有的拖了好长时间才还,有的索性不还。他当然不是故意想赖,而是认为无所谓。一次,我向他借了一支圆珠笔,用后当即自己送去,对他说:“我的记性差,不知道有没有东西借了没还的,特别是小的,很容易忘记了。”此话一讲,他也明白了,显得有些尴尬,马上想起自己借的一些小东西。这么做比较隐晦,不致对方难堪。

有些不拘小节的人辈分高、资格老,或者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遇到这种人,可用委婉劝说的方法,让他明白您不大赞赏他的行为习惯或态度、作风。小吴对面住着同单位的老金,他是厂里的工会主席,技术上也有一手,待人热情诚恳,但就是生活上比较马虎,不讲仪态。夏天,常光着身子,穿条短裤走这家串那户。小吴是技术科的,中专毕业,作为一个有知识的女性,她很不习惯老金的这种仪态。一个双休日,老金邀小吴的丈夫去另一个同事家下棋,小吴对丈夫说:“衬衫穿上,到别人家去总得有个样子,拖鞋脱了,换双凉鞋。”这一讲,使老金马上有所觉察,他说:“等一下,我也去穿件衬衫、换双鞋。”小吴见时机已到,顺水推舟道:“金师傅,您这个人很热情、很随和,可我觉得在穿着上是太不讲究了,有时让人受不了。”待老金穿好衣服返回,小吴赞扬道:“这一身多神气啊!金师傅,其实,您是很上穿的。”说得金师傅舒服极了。以后,他渐渐改变了原先不讲仪态的习惯。

有些人习惯成癖,暗示、提醒,甚至直言相告,对他都不起作用,他依旧我行我素。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只有设法躲避,或故意冷淡、或巧妙拒绝。可根据对方的时间来躲避,如对方通常在晚七点左右串门,那就在这个时间前一些外出一下,以免被他缠住。假如无法躲避,对那些无话找话、无话坐半天的常客,可不泡茶、不递烟,以示故意冷淡,或者一个劲地打哈欠、打瞌睡给他看。如果对方还不肯走,那只好直接谢客。当然,谢客一定要有理由,譬如说自己身体有点不适,想睡觉了,或者要外出办点事,是不是以后选个时候再聊,等等。拒绝是难堪的,但只要方法巧妙、措词恰当,也不一定会伤害彼此感情。

不拘小节的人往往对别人也不计较,但您不能跟着他不计较,以免他更加随便、更加放纵。

与难相处的人打交道

人在社交场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怪脾气、难以打交道的人。如何摸透各人的秉性,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其相交相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死板的人往往是我行我素,对人冷若冰霜。尽管你客客气气地与他寒喧、打招呼,他也总是爱理不理,不会做出你所期待的反应。其实,尽管死板的人一般说来兴趣和爱好比较少,也不太爱和别人沟通,但是,他们还是有自己追求和关心的事,不过别人不太了解而已。所以,在与这类人打交道时,不仅不能冷淡,反而应该花些功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来。一旦你触及到他所热心的话题,对方很可能马上会一扫往常那种死板的表情,而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

另外,与这种人打交道,更多的是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所谓死板的人,总是希望维护好自己的内心平衡,不愿意碰到那些令人心烦的事。如果你在与他们打交道时,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逐渐使对方去接受一些新的事物,从而改变和调整他们的心态,这样,仍然可能取得交往的成功。

有些人往往自视甚高,目中无人,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与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打交道,实在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得不与这种人接触,在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或某些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他能够表现自己傲慢无礼的机会。这样,对方往往也会由于缺乏这样的机会而不得不认真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交谈时语言简洁明了,尽可能用最少的话清楚地表达你的要求与问题。这样,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很干脆的人,是一个很少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人,因而约束自己的架子。

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和“闷葫声”在一起,人们总会感到沉闷和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外向、活跃的人,更是觉得难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为了活跃气氛,打破这种局面,故意找些话题来说。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对于沉默寡言的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出于其有某种心事而不愿多言。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尊重对方,不要去破坏对方的心境。相反,你如果故意地没话找话,并拼命地想方设法与对方交谈,只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厌恶。

争胜逞强的人狂妄自大,自我炫耀,自我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总是力求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正确。当遇到竞争对手时,总是想方设法地挤兑人,不择手段地打击人,力求在各方面占上风。人们对这种人虽然内心深处瞧不起,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不伤交往中的和气,往往处处迁就他、让着他。殊不知,有些争胜逞强的人并不理解别人的谦让,还以为自己真是了不起,由此而变本加厉地瞧不起别人,不尊重别人。对这样的人则不能一味地迁就,而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打击一下他的傲气,使他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我们身边有很多乐于搬弄是非的人。不要以为把是非告诉你的人便是你的朋友,他们很可能是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谈话材料,从你的反应中再编造故事,所以,聪明的人不会与这种人推心置腹。而令他远离你的办法,是对任何有关你的传闻反应冷淡,无须作答。

如对方总是不厌其烦地把不利于你的是非辗转相告,以致对你的情绪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你应拒绝和他接触此类人不宜过多交往。

遇上性情急躁的人冒犯你,你可要严肃对待,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可以暂时置之不理,有时瞪他一眼就够了,有时一笑置之则可。这一笑,在大多数场合可以使你摆脱尴尬的局面,避免与其发生争吵。据说歌德有一天在公园散步时,迎面碰到一个曾经对他作品提出尖锐批评的批评家。那位批评家性情急躁,他对歌德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我相反。”歌德一边说,一边满脸笑容地让在一旁,于是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这种“一笑置之”的笑,可以是泰然处之的微笑,可以是表示藐视的冷笑,也可以是略带讽刺的嘲笑……

遇到城府深、工于心计的人,这种人为了在与别人打交道过时获得主动,或者出于某种目的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而把自己保护起来。而且,这种人还总希望更多地了解对方,从而在各种矛盾关系中周旋,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显然,对这种人你应该有所防范,不要为之所利用,不要让他完全得知你的底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所谓“难以相处”的人。有的人整天沉默寡言,即使你找话题,他也不搭不理;有的人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似乎对你充满敌意;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的人对你的工作吹毛求疵,百般挑剔;有的人浅薄无聊,充满低级趣味……如果和这些人只是偶然相处倒也罢了,问题是有时你会被迫长时间地和他们交往、相处和共事。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烦恼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对付这些难以相处的人的确可称得上是一门艺术了。

首先,你必须明确,造成这种困扰是你自己的问题,还是你对别人要求过高所造成的。你可试着同你周围的人交往,看看你所认为的“难以相处者”在其他人眼里是否也是这样。如果别人并没有这样的感觉,那你就要从你自己或你们两个人的关系上找原因。

对于一名真正的难以相处者,你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了解对方的处境,即运用移情法。你不必同他争执,更不必强迫他去做些什么,而是心平气和地询问他采取这种方式对待别人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的目的没有达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你们之间的关系。当然,他提出的原因在你看来可能是十分荒谬的,你也不必马上去反驳他,而是设法从他的言谈中发现某些真实的成分(这是一定有的)。这样做,能够进一步缓解你们之间的关系,使双方都觉得心情舒畅。

投其所好,水到渠成

“投其所好”经常作为一个贬义词为人所鄙夷,这主要是因为“投其所好”者的目的往往是自私的、不可告人的。假如目的是光明磊落、合乎情理的话,“投其所好”就可以正名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引导行动。积极的情感,比如喜欢、愉悦、兴奋,往往产生理解、接纳、合作的行为效果;而消极的情感,如讨厌、憎恶、气愤等,则会带来排斥和拒绝。所以,若是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引起人们的兴趣,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要使别人对你的态度从排斥、拒绝、漠然处之到对你产生兴趣并予以关注,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引导、激发对方的积极情感。“投其所好”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和激发的过程。要善于赞扬别人,善于从理解的角度真诚地赞美别人,而且要富于洞察力,善于发现对方美好的一面。

在与别人交谈时,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不是在听你说,而是在做或在想别的事情;或者是嘴里应付着,眼睛却注意着别处;或者是转移话题,跟你瞎扯……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应该尽快放弃你的话题,寻找对方的“兴趣点”。

许多人对他们业务以外的某种事情更有兴趣。通常一个人所做的工作,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为了谋生。但在业余时间他所关心的事情,则是他自己所选择的。换句话说,他最感兴趣的事情是办公室之外的事情。因此,从业务之外的事情上与某人接近,比在业务上与他联系更容易,更有效果。

一般人都希望与自己相处的人,有许多不同的兴趣,有的他特别喜欢,有的会比较淡泊。如果可能的话,你应尽量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再从这方面去接近他。倘若没有机会,或者这种机会不容易得到,那么也该尽可能地去选择他最大的兴趣供你利用,主要的目的是要使他对你发生兴趣。

欲与别人建立一种特殊关系,必须把你的真实的兴趣表现出来。单单说一句很感兴趣的话是不够的,在对方的询问下,你不能掩饰你真正的兴趣,免得弄巧成拙。问题在于你怎么能使他人了解你对某件事情的确和他有同样的兴趣。因此,你必须对这件事情具有相当的知识,足以证明你是有过相当研究的。越是值得接近的人,你就越应该努力对他所感兴趣的事情作进一步的了解,使你能够应付他,使他乐意提供你所想知道的事情。

这种做法纯粹是出于热诚,而热诚却永远是应酬成功的因素。当你的内心充满热诚时,你向别人提出的将不是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而是别人乐于回答,或者是他所熟悉的问题。

你知道某人去过美国,如果你向他问及美国的事情,他一定会非常高兴或滔滔不绝地讲到美国的许多事情,即使你的目的只不过想问问有关美国入境的手续,而他会连带告诉你纽约帝国大厦的电梯快到什么程度。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之后心动,心动之后理顺,而理顺之后,事情自然就会朝着有利于你的方向发展了。

柯达公司的老总伊斯特曼发明了胶片以后,才能拍摄电影。他的发明为他带来了臣额财富,并使他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人之一。尽管如此,他仍然像平常人一样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伊斯特曼曾在洛克斯达城捐造“伊斯特曼”音乐学校和“凯伯恩”剧院,用来纪念他的母亲。纽约某座椅制造公司经理艾特森想得到该剧院座椅的订单,于是他就和伊斯特曼约会见面。一位工程师告诉艾特森说,伊斯特曼的工作极忙,每次访问占用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艾特森也准备如此。他被引进总载办公室时,看见伊斯特曼正埋首于桌上堆积的文件之中。听见有人来,他抬起头朝来者方向说道:“早安!先生,有什么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