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秘境追踪
8167600000022

第22章 远古追踪(1)

半坡遗址之谜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是诸多文明的发祥地。1953年发现的黄河附近的半坡遗址向人们展示了很多,也带给了人们诸多的困惑。

从1953年起,考古学家对半坡遗址进行了多次的考察,随着考察的进行,这个存在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的面貌基本呈现在了人们眼前。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郊区,曾经是一个树木葱郁的地方,有着独到而且优美的环境。考古专家认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发展水平颇高的原始村落。但是,只有收集更多的材料,才可以说明当时人们的具体生活面貌和社会关系等诸多问题。

半坡村落遗址概况

半坡村落遗址整体呈椭圆状,南北跨度300余米、东西跨度200余米,公共墓地坐落在村子的北方,居住区在南方,东北角是曾经的烧陶窑。一条70多米长、5米宽、6米深的壕沟隔开了居住区、墓地和烧陶窑,这对墓地形成了一种保护。

壕沟围绕着居住区,居住区中有一座最为引人注目的半地穴式房屋。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屋一半处在建屋钱所娃的大坑中,一半在地面以上,非常的牢固和稳定。这件大屋据推测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东边有大门,屋子中间有取暖用的火塘。也可以说,这个屋子是半坡村落的政治文化中心,用于接待重要来客,商议重要事宜。北边,许多房屋形成的房屋群呈半圆状,每个屋子的房门都朝着大屋子。

与大屋子的半地穴式建造法相比,中小房子还有地面建造式,同时建筑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这些房屋的墙壁是由泥土和干草混合涂抹而成,内部都有一个供村民做饭的灶坑。在灶坑旁的灰烬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成堆的螺蛳壳和兽骨。这意味着,半坡人很可能已经脱离了狩猎、生食的原始生活,安居乐业。

半坡人的农业生活

半坡人用兽骨、石头及陶片做成工具以进行农业生产。其中的石器多经打磨而成,或者在打制基础上将刃部稍微打磨,仍然有一些打制的石器。由打制石器发展到磨制石器是人类整体的进步,显示了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仅仅是生产工具,半坡遗址中就有600余件,且种类多样,比如锄头、铲子、斧头。村民过的“刀耕火种”的生活就是以这些工具作为辅助的。

在一座房子下面,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陶罐保存完好的粟。粟虽已碳化,但皮壳却清晰可辨,这也是半坡人过上农业生活的有力证明。

当然,渔猎也是村民们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从遗址中发现许多的渔猎工具和残留的大量兽骨就可以推测出来。打猎使用的工具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弓箭,有不同的样式,仅箭头就有柳叶式、三棱形、扁平三角形、圆柱尖头式等。弓箭的使用,也让人们的捕猎能力提升了一个台阶,从而帮助人们更加安全、快速地捕到猎物。

半坡人制造的陶器

半坡人使用的陶器也多种多样,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之处。遗址中发现了各种形状的盆、罐,人们很可能用它们来盛放食物和水,也用来煮食物。另外,村中还有一个拥有很高的制陶技艺的作坊。

考古专家都为半坡陶窑的结构感到震撼。虽然处在距今6000年的时代,他们却有着十分高超的制陶技艺。陶窑比原始的制陶方法进步很多。在原始的制陶过程中,人们只是将树叶、树枝、干草等堆起点燃,上面是陶坯;或者稍微改进一点,堆好柴火,再整个用混有干草的泥巴涂封,上面留有出烟的口,下面留有点火的口。

半坡村民制作了很多彩陶。这些黑色或红色的彩陶上面,画有很多不同题材的图案,有人物,也有动植物或天文相关的描绘。其中最有的代表性的是鱼纹。这种彩陶上的图案在制陶坯时就必须画上,这样经烧制后才可以长久的保存。彩陶已经可以属于先民们的艺术创作,制作彩陶的目的已远远超出了实用。

在某些彩陶上,考古人员还看到了一些不知何意的符号,有人猜想是他们使用的文字,有人认为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今天的人们根本无法识读这些奇怪的符号,所以它们到底是不是先民所用的文字,还是无法得以确认的。如果能够发现大量的材料,才有可能进一步推测这些符号的真正意义。

半坡人已有了公共墓地

与南边的居住区相望的是半坡村落的公共墓地。公共墓地排列非常整齐,已经为人所发现的成人墓已超170座。这些成人墓少有合葬,多是单人墓。罐、壶等陶器在墓中有很多,大概作为随葬品。

与成人墓不同,发现的70多座小孩墓基本不是在公共墓地中,而是在屋旁,简单地用瓮承载着。这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亲子之情”的顾及和牢固的灵魂观念的影响,也或者因为小孩夭折是一种不详的现象不能够入墓。

考古学家的努力使人们看到了半坡村民的生活状态。从村落的整个规划来看,村民的生活组织性很强。同时,人们过着一种均富的生活,不存在什么贫富的差别,这从出土的墓冢的随葬品可以推得。总之,人们有着平等的关系,过着安详的集体生活。

然而,关于半坡遗址,仍然存在很多的疑惑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和发掘。从遗址来看,人们似乎突然间远离了这个村落,甚至连日常所需的粮食和工具都没顾上,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战争的爆发,还是洪水的突袭?发生了地震,还是宗教恐怖的蔓延,又或是瘟疫的降临?这些都有可能,但却都没有证据,还需要研究人员继续不断的研究。

点击谜团——“华夏第一都”到底在哪里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祖先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忙碌和生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关系的逐渐变化,禹的儿子启第一次废除了禅让制,继承父亲的位置,从此我国的第一个国家——夏得以建立。

但是,关于夏代的记载流传下来的很少,我们现在也难以对夏代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殷墟的发现,使得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夏代之后的商代的状况,而夏代的情况却仍然没有进展。像找到殷墟一样,如果也可以找到夏代的遗址,对夏代的了解也不至于太难。只是,夏代的都城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历史学家急于找到夏都,却又难以下手。

有人觉得,山西省运城市的夏县就是曾经夏代的都城。夏县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据说正是因为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这里有着久远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更有传说称,夏县还是嫘祖养蚕、大禹建都之地,又有“禹都”之称。但是,考古学家并没有在这里找到相关的证据。

还有人认为,许昌西部的禹州是夏代当时的都城。同样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禹州也流传着美丽的传说。传说治水的大禹在这里被赐封“夏伯”,之后启继位后建立夏朝,并曾经在钧台宴请诸侯。禹州真的是夏代的都城吗?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回答。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考古队于1959年夏投入到寻找夏朝都城的考察活动中。根据传说,考古队员们从豫西起,一直找到了河南偃师的二里头,并在二里头开始了发掘活动。这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界对夏文化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探索的标志性事件。

金字塔石门背后的秘密

我们知道,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的代表性建筑是金字塔。金字塔的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引以为豪的壮举。

在已发现的96座埃及金字塔中,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组成的孙祖三代的金字塔是最大的,位于开罗的郊区吉萨。其中的胡夫金字塔是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的第四王朝第二国王胡夫的陵墓。胡夫金字塔最初的高度为146.5米,在长期的自然风化作用下,顶端受损降低了10米。立体三角底座,三角面倾斜52度,塔底5.29万平方米,底边长230多米。整个塔身用了2.5吨的石头230万块。据说,胡夫金字塔耗费了30年的时间,动用了10万人。胡夫金字塔有一条设计高超的内部通道,并且对外开放,凡见过的人都深感震撼。

世人称胡夫金字塔是“一个地球伟大文明的遗嘱”。在胡夫金字塔的深处,其实还有一条秘密通道。有人称,金字塔内部有一座神秘的石门。这个石门位于国王和王后墓室的南北通道中,有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而不是人们平常认为的法老死后找到的天堂的“天堂之门”,更不可能是作为墓室的装饰。

发现秘密通道

金字塔所带给人们的惊奇与敬畏,是其他诸多古文明所无法比拟的。古埃及的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左右,埃及人就已经从各处赶到吉萨,为的是凭吊他们的国王。

欧洲的一批考古人员于1872年时得以进到胡夫金字塔里面。他们艰难地在金字塔中探索,直到从王后墓室的南墙上找到了一条通道。考古人员不知道这条通道有多深,他们根本无法走进这条通道,因为它的宽度只有20厘米。他们想到了运用烟雾,将火把点燃,看烟雾随着风进入了通道。但是,等在金字塔外的队员却没能找到烟雾的迹象。他们不禁奇怪:金字塔中的这个通道没有到达外面的世界吗?

除了拥有最大的规模外,胡夫金字塔与其他金字塔的构造也有差异。除了常规的墓道,替他的金字塔不存在任何其他的通道,而胡夫金字塔,常规的墓道自不必说,还有很多其他的通道,金字塔内部的结构非常复杂。

总的来说,胡夫金字塔中共有3个墓室,从上往下,分别属于国王、王后,最底层还有一个地下的墓室。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可靠,里面不一定真的存有国王和王后的木乃伊,这个说法只是从发现之初流传下来的。实际上,除了一个尸棺,考古学家们没有在胡夫金字塔中发现任何的木乃伊。这座金字塔的最特别之处就是有很多通道,上面的国王墓室中,南北墙上各有1个,王后的墓室中也一样。这些通道在其他的金字塔中是不存在的。

考古学界一直在猜测和争论胡夫金字塔中是否有密室的问题,因为里面并没有胡夫的木乃伊。

金字塔建造的意义

机器人“乌普瓦特2号”于1993年终于进入了胡夫金字塔中的神秘通道,这个机器人由德国考古学家专为进入通道二设计。结果机器人在通道中前进了65米左右再也走不动了,一块石头挡住了通道,石头上有两个把手般的突出。令考古人员奇怪的是,这块石头并不属于天然的塌陷,好像专为阻挡机器人的去路而来。

经过了重力与微波测试后,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认为这块阻挡的石头距离外墙有16.5米左右,这个距离足以放得下另外的一个墓室。考古人员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免又有了很大的兴趣。为什么会有一道石门挡在通道中呢?这道神秘的石门背后会不会有什么密室呢?如果这的存在,石门背后的密室有什么用途呢?胡夫自己的木乃伊是不是就藏在石门后的密室中?一系列的疑问产生了。

历史上有关于胡夫的记载并不多,人们只知道,他是古王国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然而他去世后却有全世界最大的金字塔,这是令人深感奇怪的事情。

在古埃及人的眼中,除了今生还有来世。他们希望今生死去的人们可以在来世中继续美好地生活。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永生。埃及的国王认为自己是神,他希望能借助金字塔实现在人间和阴间的自由往来。胡夫认为,如果自己的名字能留在世上,就相当于获得了永生。于是他组织建造了最大的金字塔。人们并没有找到胡夫金字塔中的任何一件陪葬品,甚至是他自己的木乃伊。谁都不清楚,胡夫究竟带走了什么。

通道里到底有什么

时隔不久,吉萨高地的考古现场发现了考古成果中最古老的石棺,距今有4500年。石棺上刻有铭文,记录了主人的名字乌塞瑞特,此人很可能是胡夫金字塔的建筑总主管。

埃及在2002年启动了一次考古行动,他们想要打开这个最古老的石棺,并且对神秘通道做一番揭秘。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担负着考古任务而诞生。在它身上,探测设备和传感器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并且它还可以将摄像机等工具一并携带。

9月,考古学家分为两组开始了探测,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从胡夫金字塔的神秘通道进入;其他的队员前往吉萨高地,准备将石棺打开。

乌塞瑞特石棺被成功地打开了,里面安静地躺着一个男人的骸骨。骸骨非常完整,可以看出男人侧卧着,朝向东面,因为他们的民族对太阳充满着敬畏和神往。只是,除了这具完整的骸骨以外,人们再也没有找到其他与通道有关的信息。这边分小组的任务完成了,考古学家们同时将希望都寄托在了机器人身上。

当“金字塔漫游者”顺利地通过了秘道中阻道的石门后,令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不远处的前方,还有一道石门。需要说明的是,这道石门上面布满了瘢痕和裂纹,没有经过人工的处理,显得非常粗糙,门上也没有像把手一样的突出。考古学家非常困惑: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还是像前面那样的石门?在这个障碍物之后,还会有其他的阻碍吗?

神秘通道中的石门,可以是令人灰心的结局,也可以是新的探索经历的开始。金字塔对人类的吸引力不会因为胡夫金字塔考古经历的暂时挫折而冲淡。相信经过考古人员的努力,石门背后的秘密有一天一定会大白于天下。

相关链接——埃及金字塔

在埃及,金字塔是法老和王后的墓冢。它们一般建于4500年前,多呈三角锥状,皆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之所以被称“金字塔”,是因为它们的外形看起来很像汉字中的“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