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
8160700000020

第20章 告别不良心理

甩掉懒散的借口

当有人问一个著名的歌剧演唱家,她是否因感到身心不舒服而不能登台演出时,她回答道:“不,我们歌唱家付不起生病的开销。我们必须能随时上台。稍有小病就屈服,不再工作,我们还没有富裕到那种程度。”

演员和歌唱家一样,因为职业的需要,必须把私人的情感放在一边,绝对忠实于观众,即便是状态不佳时也是如此。他们并不是生病时真的无法承担药费,而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让个人的情绪和小病与自己的工作相冲突。如果他们稍有不适就展现在公众面前,怎么能拥有名声和艺术成就呢?

能够有力控制住自己情感的演员和歌唱家,结果怎样呢?尽管受职业所限,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身心健康不断地受到磨损,但他们仍然精神百倍、容光焕发。是不是他们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以保持年轻和健康活力呢?他们唯一的措施就是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即使到了老年,相比同龄人来说,这些人看起来仍年轻很多。

如果驯马师不以严格的标准来训练马,它就会懒懒散散,显现不出骏马的神采。人整天无精打采,只图舒服,就会和这样的马一样,变得懈怠,不想做任何事。假如人的思想也是这般没有活力,只会使身体也跟着陷入怠惰之中,甚至变得麻木不仁。

商界人士整天忙着工作,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时间去自顾自怜,还会神经兮兮,觉得自己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吗?假如他想着:“今年夏天我会得病,我得赶紧做最坏的打算,应该在办公室里放置一个躺椅,以便随时休息,还要买一些药备着,以防出现紧急情况。”这是不是显得有点荒唐?一个明白事理、讲究实际的商界精英甚至觉得这样的想法都是耻辱的。他深深地明白,如果那么做的话,整个公司就会变得一塌糊涂,混乱不堪。凭经验,他知道,并不是自己一觉得不舒服就要停止工作。

如果长官发现他的士兵在兵营附近游荡、闲逛,或斜靠在树上,悠然自得,只是因为不喜欢军事训练,那么,他是否等到士兵们对军训感兴趣了,再来训练他们呢?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军队?军风、军纪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管士兵们喜欢还是讨厌训练,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排好队列,认真操练。如果他真的病了,就要去医院治疗。除非是大病,否则,不可随便就逃避训练。

世界就像一座大军营,我们都是最高统帅指挥下的士兵。每天,如果不是真正无法动弹,就必须按时出操。

如果你让不良情绪和臆想控制了自己,就等于为健康杀手打开了大门,它们也会扼杀掉你的成功和快乐。不要一有身体难受的感觉和懒惰的思想,就对自己同情不已,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这样。此时,只要你一松劲,就会使自己成为不良情绪的奴隶,任它摆布而一事无成。

有些人经常觉得自己好像有病,结果反而引病上身,如果自己的脚偶尔弄湿了,他们就会认为要得伤寒或感冒。如果不巧被风吹了一会儿,就确信痛苦而可怕的病症会随之而来。如果感到身体寒冷,嗓子疼痛,并咳了几声,就会大动干戈,四处求医问药。这些情况在家庭生活中难道没有吗?他们头脑里的“顽症”减弱了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使身体易受小毛病的影响。如果认为自己病了,也就真会生病。

不要经常皱眉

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只劳心的工作,并不会让人感到疲倦。这听起来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在几年前,科学家们就想找出一个问题的答案—人类大脑在不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下究竟能支持多久呢?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们发现:血液通过活动的脑部时,一点都没有疲劳现象!如果你从正在劳动的工人血管中抽取血液样本,你就会发现里面充满了“疲劳毒素”,因而产生疲倦现象。但是,假如你从爱因斯坦身上取出一滴刚经过脑部的血液加以观察,就会发现里面根本没有任何“疲劳毒素”。

截至目前,我们知道,大脑可以“工作了8~12个小时后,情况仍然一样好”。大脑是全然不会累的……那么,人为什么会经常感到劳累,是什么让你觉得劳累呢?

精神病理学家宣称,大多数疲劳现象源于精神或情绪的状态。英国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哈德菲尔德在其《权力心理学》一书中写道:“大部分疲劳的原因源于精神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产生的疲劳是很少的。”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布利尔更加肯定地宣称:“健康状况良好而常坐着工作的人,他们的疲劳百分之百是由于心理的因素,或是我们所谓的情绪因素。”

这些久坐的工作者的情绪因素是什么?喜悦?满足?当然不是!而是厌烦、不满,觉得自己无用、匆忙、焦虑、忧烦等。这些情绪因素会消耗掉这些长期坐着工作的人的精力,使他们容易患感冒、精力衰退,每天带着头痛回家。不错,是我们的情绪在体内制造出紧张而使我们觉得疲倦。

大多数保险公司在他们的宣传单上指出:“辛勤工作很少会导致疲劳,尤其是那种经过休息或睡眠之后都不能解除的疲劳—忧虑、紧张、心乱才是导致疲劳的三大因素,而我们却常常以为是身体或精神的操劳引起的—记住,紧绷的肌肉本身就在工作。所以,放松自己吧!节省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

现在,请你暂时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当你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是否正对着书本皱眉?你有没有觉得两眼间的肌肉紧缩起来?你是否很轻松地坐在椅子上?还是紧绷双肩?你脸上的肌肉紧不紧张?除非你的全身像个布娃娃一样松散,否则你现在就是正在制造精神紧张和肌肉紧张。

为什么你在从事脑力工作时,会制造出这些不必要的紧张呢?丹尼尔·乔塞林说道:“我发现症结在哪里了—几乎是全世界的人都相信,工作认不认真,在于你是否有一种努力、辛劳的感觉,否则就不算做得好。”于是,当我们聚精会神的时候,总是皱着眉头,紧绷肩膀,我们要肌肉做出努力的动作,其实那与大脑的工作一点也没有关系。

一个令人吃惊的可悲事实是,无数不会浪费金钱的人,却在鲁莽地浪费自己的精力。那么,什么才是解除精神疲劳的方法?放松!放松!再放松!要学会在工作的时候让自己放松!

学会放松,是一件容易的事吗?你可能要花一辈子时间改掉目前的习惯。这种努力是值得的,因为你的一生可能因此而发生很大的改变。威廉·詹姆士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美式的生活让人过度紧张,快动作、高节奏、强烈极端的表达方式……这或多或少是些坏习惯。”

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坏习惯可以改正,好习惯可以慢慢培养。

那么,你怎么放松自己呢?是从大脑开始?还是从神经开始?都不是,你应该从肌肉开始放松。为了说得具体一点,我们假定由眼睛开始,先把这一段文字读完,然后向后靠,闭上眼睛静静地对你的眼睛说:“放松,放松,不皱眉头,不皱眉头,放松,放松……”你不停地慢慢地重复约一分钟……

著名小说家薇姬·鲍姆说,小时候,她摔伤了膝部和腕部,有个老人把她扶起,这老人当过马戏班的小丑,一面帮她掸掉身上的灰土,一面说:“你之所以会受伤,是因为你不懂得怎样放松自己,你要把自己当成一只旧袜子一样松弛。过来,我教你怎么做。”

老人教薇姬和其他小孩子怎么跌倒,怎么前翻滚、后翻滚。他不停地叮咛:“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松垮垮的旧袜子,你就一定会松弛下来!”

下面有4个建议,它们可以帮助你学习如何放松自己:

1.随时保持轻松,让身体像只旧袜子一样松弛。我在办公桌上就放着一只褐色的袜子,好随时提醒自己。如果找不到袜子,猫也可以。你见过睡在阳光底下的猫吗?它全身软绵绵的,就像泡湿的报纸。懂得一点瑜伽术的人也说过,要想精通“松弛术”,就要学学懒猫。我从未见过疲倦的猫,或因精神崩溃而无法入眠、忧虑、患胃溃疡或大受折磨的猫。

2.尽量在舒适的情况下工作。记住,身体的紧张会导致肩痛和精神疲劳。

3.每天自省四五次。并且自问:“我做事有没有讲求效率?有没有让肌肉做不必要的操劳?”这样会使你养成一种自我放松的习惯。

4.每天晚上再做一次总的反省。想想看:“我感觉有多累?如果我觉得累,那不是因为劳心的缘故,而我工作的方法不对?”丹尼尔·乔塞林说过:“我不以自己疲累的程度去衡量工作绩效,而用不累的程度去衡量。”他说:“一到晚上觉得特别累或容易发脾气,我就知道当天工作的质量不佳。”如果全世界的商人都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因过度紧张所引起的高血压死亡率就会在一夜之间下降,我们的精神病院和疗养院也不会人满为患了。

如果你是家庭主妇,下面是一些可以在你家里做的运动。

1.只要你觉得疲倦了,就平躺在地板上,尽量把你的身体伸直,如果你想要转身的话就转身,每天做两次。

2.闭起你的两只眼睛,像约翰逊教授所建议的那样说:“太阳在头上照着,天空蓝得发亮,大自然非常沉静,控制着整个世界—而我,大自然的孩子,也能和整个宇宙调和一致。”

3.如果你不能躺下来,因为你正在炉子上煮菜,没有这个时间,那么只要你能坐在一张椅子上,得到的效果也完全相同。在一张很硬的直背椅子里,像一个古埃及的坐像那样,然后把你的两只手掌向下平放在大腿上。

4.现在,慢慢地把你的10个脚趾蜷曲起来—然后让它们放松;收紧你的腿部肌肉—然后让它们放松;慢慢地朝上,运动各部分的肌肉,最后一直到你的颈部。然后让你的头向四周转动着,好像你的头是一个足球。要不断地对你的肌肉说:“放松……放松……”

5.用很慢很稳定的深呼吸来平定你的神经,要从丹田吸气,印度的瑜伽术做得不错,规律的呼吸是安抚神经的最好方法。

6.想想你脸上的皱纹,尽量使它们抹平,松开你皱紧的眉头,不要闭紧嘴巴。如此每天做两次,也许你就不必再到美容院去按摩了,也许这些皱纹就会从此消失了。

找到压力的源头

压力其实是一个过度使用的字眼。我们通常为必须承受最大压力的角色而竞争,并且因人们知道我们正处在压力之下而高兴。事实上,我们倾向于夸大我们所承受的压力,却很少停下来思考压力从哪里来,和它对我们的生活所代表的意义。

压力的起源和时代有关,我们的祖先不会像我们现在有交通车况所引发的愤怒!研究资料显示,当工作环境有很大改善时,我们的工作增加,并且必须处理更多工作上和家庭生活中的压力。现代社会期望我们思考得更快、工作得更努力,并在每件我们着手进行的事情上表现卓越。

面对危险时,我们马上会有生理上的应变,荷尔蒙和肾上腺素增加,输送更多的血液到大脑并提高感官的知觉。在每天压力的惯性之下,我们的身体会有类似的反应,但是警觉状态(通常是在打架或飞行时)会拉长,在缺少自我检视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功能失常。

以医疗的看法,压力产生的原因是身体三种体液的不平衡。每一种体液如果过量的话,就会引发身体某些症状。因此,如果我们受苦于“破坏性的压力”,我们的肌肉就会紧绷;“不开心的压力”会带来没有耐性和易怒;“冷漠的压力”会引起沮丧和疲惫。似乎很少人赞同这种观点,然而这体液的观念对身体平衡的重要却是很有趣的。一旦我们失去平衡(例如,我们对家庭生活的企图心失去了平衡),压力就来了。

压力其实不是一种客观事实,而是一个主观感受。相同的事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同样的事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可以随着环境、时间转变,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例如你第一次参加面试时,你会紧张得气也喘不过来,但当你第十次、第二十次面试时,你就仿佛如履平地,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安然度过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不是事情本身令你烦躁不安,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和感受令你不快乐。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当你第一次去面试时,你的心会忐忑不安,你会对整个程序没有多大的把握,所以你会惧怕失败,担心被人羞辱,也可能缺乏自信,看轻自己。这些恐惧不安的感受,往往令你情绪紧张,压力重重。

压力的另一个来源是工作,据一份心理答卷调查显示,白领阶层认为工作是首个导致精神紧张的原因。报告指出办公室的压力主要源于工作过量,被访者表示问题在于太忙碌或太少职员分担工作。

事实上,不少人是工作狂,整天不停工作,一秒也不肯停下来。问题是,人不是一部永不歇息的机器,长期接受重重的心理压力的结果就是身心健康受损,并出现各种症状,包括心跳、出汗、紧张、脾气急躁、头痛、肠胃出现问题、肌肉疼痛,等等。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会自动自觉地休息一下,舒缓身心的压力。但是患上工作狂的人反而会因此而自夸,觉得这些是都市人必然的经历,相信这些就是成功人士的代价,于是,他们不单不会停下来休息一下;相反地,他们会更拼命地去追求成功、去发奋上进。

但是,工作狂同时会抱怨工作太多、太忙,没有人可以协助分担,为什么呢?我看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太自信自负,觉得别人无论怎样勤奋,也是能力不行,所以不能放心地把权力或工作下放给下属。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有强烈的控制欲,觉得若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下,他们才感到安全,感到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若有任何未知之数、任何预算之外或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也可以令他们不安,因此他们要先天下之知而知,要掌握所有资料和洞悉下属、对手的一切,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要下属执行他们的指示,要下属详尽报告,而不愿意把工作过于放心地交付下属。

于是又一个恶性循环产生了,就是下属们只求无过不求有功,不假思索地执行指示,依循惯例去进行工作,绝口不提建议,不会带点创意去上班。日子一长,这群下属就变成一个个生产机器,没有建议,不能发挥潜质,成为真正的庸碌之辈。

压力的症状变化多端,人人皆不同,一般而言,压力的表现常是某种形式的痛,我们可以思考痛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可能是有些事需要改变。通常,当我们有压力时,一个平常的小问题似乎都会令人感觉难以克服,最微不足道的工作都可能使我们畏缩。有人可能感觉到持续疲倦,有人可能会有幻想的痛,另外有人可能会突然表现愤怒。我们不必是医生就能诊断出压力,也不需要特别的技巧去治疗压力。只要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治疗我们自己—只要我们不再视压力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或将压力当成获取同情或奖励的手段。

和压力抗争的第一步是:接受它的存在是我们的生活形态或生活态度的结果—它并不是我们原有的失败或弱点的一种表示。逐渐地,我们会期望自己在每一方面都是好的,不只是在工作和家庭方面,在家庭园艺上,在假期规划上,甚至在放松方面也要做得很好。我们期望自己做多,有这么多地方要去,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它们便成为压力的来源。

我们通常听到人们说在压力下工作可以表现得更好。如果我们看看肾上腺素分泌曲线,可能会发现其中某些事实。通常,当压力逐渐增加时肾上腺素曲线会上升,表现可能会比较好。然而,一旦肾上腺素分泌值到某一程度时,压力不可避免地就会转变成逐渐增加的紧张,分泌曲线就会开始往下陡降,直到最后到达崩溃点。如果我们在自我的极限范围内督促自己,我们可能会成功;如果我们逼迫自己到达极限,显然将面临压力。

这时候,应该快快放一个大假,让身心舒展一下,并应该及早到医院治疗身体的毛病。这个阶段你自己的身体发出了警告信号,所以万万不能疏忽。因为,如果你不理会这些信号,你的身体便会越来越差,精神萎靡,继续会有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散漫、神不守舍等现象,工作表现开始变差,生活感到紧张慌忙。若你仍然不愿意休息的话,精神健康便会大受损伤。这时,休息和学习减压的方法,是不能缺少的了。

最后,我们必须接受,虽然生活是有压力的,但是这并不是它原有的特质。如果我们学着了解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找到一些控制压力的方法,没有任何事可以让压力上身,我们可以让这种现代恶魔滚一边去。

抑郁没有想象中严重

在《人性奥秘》一书中,有一篇标题为“无名病”的文章,作者格莱姆论到现今世界越来越多妇女所面临的苦境,她们对生活厌烦不满,她们压根就没有快乐,更谈不上精力充沛,活力四射。

一位24岁的母亲如此自述:

我身体健康,孩子们都活泼可爱,家庭舒适,经济上也算宽裕。我的丈夫是一个电子工程师,前途无量,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不满足,我常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的丈夫认为我可能需要度假休息一阵子,但我需要的并不是休息,因为我根本就不能独自坐下来看书。孩子们午睡时,我就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等着去叫醒他们。有时早晨醒来,我会觉得一点盼望也没有。

一个名叫布鲁诺的医生,在《读者文摘》上写道:

现今世界的文明和优越的物质生活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现今一代的人却越来越厌倦生活。我们寻求娱乐却常常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在剧院上演一幕精彩的戏剧时,也常常出现幕还没拉上就走了好几批观众的现象。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一出又一出的电视剧、电影,但脑子里却不知道看了些什么。我们看报章、杂志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大多数人在说“我累了”的时候,实际上是指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厌倦了,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索然无味。

布鲁诺所讲的“无名病”就是厌烦病。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患这种病;无论你有什么,抑或你没有什么,都不能保证你不会患上厌烦病。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聪明的还是愚拙的,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同样会患上此病。

厌烦症不仅是妇女特有的病症,男人也同样会有。有一个商人去医院看病,却说不清自己有什么不妥。于是医生给他做了彻底的检查,结果找不到这个商人有任何毛病,于是这人再往医生处作进一步查询。经过一段轻松的谈话后,医生就对他说:“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的体格检验完全正常,我不用在你的病历卡上写任何东西。”

商人听了并不显得高兴,他说:“医生,我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没有一刻不觉得疲倦。”这时,医生才意识到他的病人患的是“厌烦病”,而不是一般的身体不适。于是医生就开始指出这个商人所拥有的一切:兴隆的生意、舒适的家庭、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和其他能用金钱买到的许多东西。但这个商人听了以后却说:“让别人把这些东西都拿去吧,我对这些简直厌透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患这种病的人大多不是生活一帆风顺的人吗?难道他们不是处于别人不能奢望的“顺境”之中吗?

这还是和我们的心理习惯有关。这个世界上,可以说除了圣人之外,没有人能随时感到快乐。一位哲人曾说道:“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对于日常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那些众多琐事与环境,我们可以借由思考使我们感到快乐,这就是:大部分时间想着光明的目标与未来。而对小烦恼、小挫折,我们也很可能习惯性地反应出暴躁、不满、懊悔与不安,这样的反应我们已经“练习”了很久,所以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不快乐反应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我们把它解释为“对自尊的打击”等这类原因。司机没有必要冲着我们按喇叭,我们讲话时某位人士没注意听甚至插嘴打断我们,认为某人愿意帮助我们而事实却不然,甚至个人对于事情的解释,结果也会伤了我们的自尊;我们要搭的公共汽车竟然迟开;我们计划要郊游,结果下起雨来;我们急着赶搭飞机,结果交通阻塞……由于这样,我们的反应是生气、懊悔、自怜,或换句话说—闷闷不乐。

抑郁就好像透过一层黑色玻璃看一切事物。无论是考虑你自己,还是考虑世界或未来,任何事物看来都处于同样的阴郁而暗淡的光线之下。“没有一件事做对了”;“我彻底完蛋了”;“我无能为力,因此也不值一试”;“朋友们给我来电话仅仅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当你工作中出了一点毛病,或思想开了小差,你就认为“我已经失去了干好工作的能力”,好像你的能力已经一去不回了。回想过去,你的记忆中充满着一连串的失败、痛苦和亏损,而那些你曾经认为是成就或成功的事情,以及你的爱情和友谊,现在看来都一文不值了。你的回忆已经染上了抑郁的色彩。一旦戴上这副黑色的滤光镜,你就再也不能在其他的光线下观察任何事物。消极的思想与抑郁相伴,情绪低落导致消极的思想和回忆,反之,消极的思想和回忆又导致情绪低落,如此反复下去,形成一个持久而日益严重的恶性循环。

在某种程度上,你对你的抑郁是有责任的。你可以采取许多办法来控制它,甚至还能控制它的某些起因。你肯定能改变它,如果你真的想要克服这种习惯,你就必须改变自己对待抑郁的态度。然而人们对于抑郁症的感受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所波动,有所摇摆,看来这部分是由于我们大脑中的生物化学精密结构之差异所致,而这种生物化学结构是不能随意控制的。因此,把你的抑郁症看成是超出你控制能力的事,就像你患感冒一样,不要看得过于严重,有时候也许对你是有帮助的。用这种体贴的态度对待自己,反而能帮助你解脱抑郁,不至于被它所控制。

提高睡眠质量

充足的睡眠,不但可以给第二天的活动“充电”,而且是确保身心健康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基础。千万不要为了延长工作时间而减少睡眠时间,这样是不明智的做法,会得不偿失,因为这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

睡眠是否充足,不但是指形式上的睡眠时间够不够,更重要的是指睡眠质量的高低。为了提高睡眠的质量,一定不要失眠。只有高质量的睡眠,才可以使你很快恢复消耗的体力,让你第二天神采奕奕,焕然一新。

如果你能听从下面的建议,相信你会获得满意的睡眠:

第一,睡觉之前不要生气。

不同的情绪变化,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睡前生气发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以致难以入睡。

第二,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睡觉。

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进行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

第三,睡觉前不要饮茶或咖啡。

茶叶和咖啡中含有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容易引起人的精神兴奋。如果睡觉前喝茶或咖啡,特别是很浓的茶或咖啡,那么人的中枢神经就会更加兴奋,使人不易入睡。

第四,睡觉前不要剧烈运动。

睡觉前的剧烈活动,会使大脑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呈现极其强烈的兴奋,这种兴奋在短时间里不可能安静下来,人就很难尽快入睡。因此,睡觉前应尽量保持身体平静,但也不妨做些轻微活动,如散步等。

第五,不要使用太高的枕头。

枕头过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大脑的血液过多而造成大脑次日发胀、眼皮浮肿;而枕头过高,则会影响呼吸道畅通,易打呼噜,而且长期高枕入睡,也会导致颈部不适或造成驼背。

从生理角度上说,枕头以8~12厘米高为宜。

第六,不要枕着手入睡。

睡觉时把两手枕在头下,除了影响血液循环、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还容易使腹腔内的压力升高,长此以往还会引发“返流性食道炎”。

第七,不要用被子蒙面入睡。

以被蒙面入睡,容易引起呼吸困难,而且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是对健康不利的。

第八,睡觉时不要用口呼吸。

闭口夜卧是保养元气的最好方法,张口呼吸,不但容易吸进灰尘,而且极易使气管、肺和肋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因此,最好用鼻子呼吸,这样不但鼻毛能阻挡部分灰尘,而且鼻腔能对吸入的冷空气进行加温,有益健康。

第九,不要对着风睡觉。

在睡眠状态中,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会降低,容易受凉生病。因此,睡觉的地方应避开风口,使床距离窗口、门口有一定长度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