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154800000048

第48章 两代人的“胡开文”

胡开文墨店的创立者,是乾隆、嘉庆年间的制墨名家胡天柱(1742—1808年)。他是徽州绩溪县上庄乡人氏,幼年家境贫寒,没有足够的盘缠到苏杭地区经商,只好来到附近的休宁县,在汪老板的墨店当学徒。

徽州的休宁县和歙县,在清朝时期,制墨名家辈出,多种优质墨品,畅销于江南市场,乃至全国各地。胡天柱的师傅汪启茂老板,也是一位手艺高明的墨匠,他为人厚道,把自己的全套手艺,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包括胡天柱在内的所有学徒。

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这些学徒当中,胡天柱最为刻苦,通过“易水法”制作松烟墨的技能,也练得最精。而且,胡天柱博览群书,敢于创新,他看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关于“墨能和小便、通月经、治痈肿”的药理记载,于是潜心阅览医典,掌握了多种常见草药的特点,把一些药材加入墨中,调制成一种药墨,命名为“八宝五胆”。该墨不但便于书写,而且可以食用,有祛痰开窍、平肝安神、清热解毒等保健疗效,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

汪老板非常喜欢这个既聪明又勤快的小伙子,于是把他招为上门女婿,并把屯溪的墨店分号,交给他负责。胡天柱从一名熟练技工,开始接触到墨店的经营管理,并很快熟悉了这些业务,汪老板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胡天柱40岁那年,汪启茂老板年老病重。临终前,他把所有徒弟都叫到床前,向大家郑重宣布:“我汪某没有儿子,我死之后,墨店就托付给我的女婿胡天柱了。他是个很勤快、很厚道的人,大家要和他同心同德,共同把生意做好。”

汪老板死后,胡天柱接管了墨店。上任伊始,他认为墨店应当有个更为响亮的字号,于是,把墨店命名为“胡开文”,出处是孔庙内“开天文运”的匾文。胡天柱的气魄,由此可见一斑。

关于“胡开文”的命名,在休宁县当地有一个颇为著名的传说。据说,胡天柱在刚刚接手汪家墨店时,想重新取个好名字,冥思苦想很长时间,依然一筹莫展。他晚上做梦,梦见自己来到了徽州的溪源山,一位道骨仙风的老者出现在胡天柱面前,对他说:“我乃南唐李廷圭,如今得知你接掌汪氏墨店,店业待兴,特来转达神明旨意。你可将店号改为‘开文’,取‘天开文运’之意。”说罢,将印有“岭耀彩”字模的神墨交与胡天柱,飘然而去。胡天柱从梦中惊醒,当即打定主意,将墨店命名为“胡开文”,并将一种最新研发出来的精品墨块,命名为“岭耀彩”。结果,短短几个月内,胡开文墨店果然生意更加兴隆,甚至远近闻名。

胡天柱梦中遇见的李廷圭,是五代时期徽州的制墨名家,他原本姓奚,后来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被赐姓李。李廷圭制作的墨块,不但成为南唐宫廷的贡品,而且到了北宋,依然是皇室的御用之物。他的少数作品被民间收藏,到了北宋末年,书画界和收藏界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说法。可见徽州人的制墨技术,不但源远流长,而且早在唐宋时期,就处于业界的领先水平。

在胡天柱的苦心经营之下,胡开文墨店成为享誉一方的知名品牌。然而,胡天柱老来不幸,虽然生了8个儿子,但长子、三子、四子和五子都英年早逝,六子胡懋德是个弱智,直到35岁,依然“痰迷心窍”,不通事务。七子胡颂德和八子胡顺德,都是胡天柱晚年所生,年龄太小。能挑起家业的,只有他的次子胡余德。

胡余德年少时就非常精干,堪称胡天柱最得力的助手,被胡天柱称赞为“克勤克俭,颇有进益”。胡天柱逐渐年老体衰,临终前,他把家业交给了胡余德,并留下了“单传执业”和“分家不分店”的遗嘱。

胡天柱穷尽毕生精力苦心打造的胡开文墨店,在第二代主人胡余德的任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他遵照父亲的遗嘱,狠抓墨品的质量,而且立下书面的规定,各分店不得自行制墨,只能代销总店出产的墨品,以免因各分店的技术良莠不齐,为“胡开文”这个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胡余德还特别注意培养后代读书。他有9个儿子,其中7人都弃商从儒,1人是岁贡生,6人是国学生,连同其弟、其侄,共有将近20人都科考有成,有些人还当上了官。一定程度的官府背景,使“胡开文”家族在当地不但财力雄厚,而且颇有势力。

成为一方豪绅的胡余德,依然待人宽厚诚恳,而且乐善好施。有一次,胡开文墨店的伙计,误把一批质量欠佳、有待返工的墨品批发给了分店,并在数日内销售一空。老板胡余德得知此事后,不禁捶胸顿足,但他没有隐瞒此事,也没有惩罚工作失误的伙计,而是贴出告示向顾客公开道歉,将之前售出的不良墨品,全部高价售回,并向这些顾客连连作揖赔礼。然后,他当众将这些不合格的墨品统统销毁,一切损失均由胡余德承担。经此一事,胡余德的仁义之名,在方圆百里间广为传诵,那个工作失误的伙计,也对胡老板感恩戴德,暗自发誓一定要严把墨品的质量关。

胡余德好人长寿,活到了83岁高龄。此后,他的儿子胡锡熊和孙子胡贞观,先后执掌家业,胡开文墨店的利润,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其精品墨块遍及大江南北的市场,成为诸多文人墨客和富贵人家的必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