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154800000024

第24章 “胡某只会做事,不会做官”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胡雪岩不忘王有龄的重托,在杭州城被攻破之后,依然把大批精纯的粮米几经辗转运送给官军。对此,左宗棠深受感动,他决定厚待胡雪岩,让他从中大发一笔。

左宗棠抓起一把粮米,越看越高兴。他对胡雪岩说:“听说你是王中丞(王有龄)的知交,他果然没有看错你啊!有些小人居然诬告你营私舞弊,真是可恨啊!”

胡雪岩听完最后一句话,不由得头冒冷汗。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左宗棠面前:“胡某是徽州绩溪人,我们家乡祖祖辈辈都以儒商自居,虽为四民之末的商贾,也懂得忠君为民、兼济天下,断不敢营私舞弊。王中丞是胡某当年的贫贱之交,他托付我购买粮米,我无论为国家还是为朋友,尽力而为都乃分内之事。但是,小人终究辜负了王大人所托,粮米刚刚置办好,杭州城就被‘长毛’(太平军)攻破了,王大人也壮烈殉节。小人办事不力,罪该万死,但听说左大人率军来到此处,特将王大人托付与我的军粮转送给大人。请左大人收下粮米,早日光复杭州,为我的老朋友王有龄报仇雪恨。为此,我胡某愿效犬马之劳,虽死无憾!”

左宗棠听得频频点头,暗想胡雪岩果然有儒商风范。他将胡雪岩搀扶起来,问胡雪岩这批粮米值多少钱。

胡雪岩精于心算,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还算合理的价格,把车船、人工等费用全都摊了进去,自己也能获得一笔非常可观的利润。此外,他早就打听到左宗棠为人刚直倔强,吃软不吃硬。而且,据他所知,左宗棠率领大军东征,粮米消耗极大,军队随时都需要粮米补给,但很多从事粮米投机的商人,都被他尽力压价,在左宗棠面前投机取巧,注定没有好下场。然而,对于宽厚老实的商人,左宗棠也绝不相欺。想到这里,胡雪岩眼前一亮,一笔前所未有“横财”,近在眼前!

但是,胡雪岩在瞬息之间又一转念,马上把“立刻就能发横财”的念头压了下去。他诚恳地对左宗棠说:“胡某与王中丞是多年的生死之交,我把他生前托付给我的粮米转交给大人,完全出于对朋友的义气。大人无需给我一文钱,我这样做别无所求,只求心安理得。”

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王有龄生前交给他的求援信函和两万两银票。他继续对左宗棠说:“胡某长年行商在外,结识了很多漕帮的朋友,他们和在下志同道合,都愿为国尽忠,不求功名富贵。这批粮米,是漕帮的朋友送给官军的,只求大人早日扫平战乱,让我辈小民能够平平安安地做生意。而这两万两银票,本是王大人府衙之财,在下购买粮米没有用上,特向左大人奉还。”

左宗棠万万没想到,竟有像胡雪岩这样一心为国、毫无贪欲的商人。他又想,面前貌不惊人的胡雪岩,在江湖上的背景也非同小可,居然能让漕帮也自甘为国尽忠,白白送出这么多粮米——此人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才,应当重用。

想到这里,左宗棠接过胡雪岩手中的信函和银票,望着王有龄熟悉的笔迹,不禁百感交集。他对胡雪岩说:“你就留在我的军中吧!将来很多大事,都要有劳胡老板的鼎力相助。这两万两银子,你虽然不肯独吞,但我还是要给你,我会用这笔钱打通朝廷关节,为你捐个更高的利益。”

胡雪岩听到这里,不禁一阵狂喜,暗想:“左宗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只有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我又何必在乎眼前的小利益?”

于是,胡雪岩对左宗棠一躬到地,表情却非常严肃:“大人有意栽培我胡某,小人非常感激。在下愿留在左大人军中,舍生忘死为国效劳,以告慰王中丞在天之灵。可是,我胡某只是个老老实实的生意人,平生只会做事,不会做官。”

这几句话,字字打动左宗棠的内心。那一刻,左宗棠想到了自己年轻时“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壮志,想到了当年林文忠公(林则徐)写给自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赠言……

左宗棠自己,就是个“只会做事,不会做官”之人,40岁前屡试不中,满腹不平。1852年,太平军攻打到湖南,左宗棠先后成为地方大员张亮基和骆秉章的重要谋士,从此步入仕途。他为官刚正廉洁,多次公然违背官场的“潜规则”,招来同僚的嫉恨和排挤。为保全这位贤臣,曾国藩、胡林翼和郭嵩焘等老上司、老朋友,多次替他仗义执言,方化险为夷。

左宗棠的倔脾气一旦发作,对曾国藩都毫不买账。屡遭左宗棠顶撞的曾国藩无奈地说:“季子才高,常与我意见相左。”左宗棠听罢,当面回敬了一句:“藩候当国,可问他经济何曾?”两句话成为一幅巧夺天工的著名对联,把左宗棠(字季高)和曾国藩的大名都嵌入其中。而左宗棠的才气和傲骨,由此可见一斑。除了曾国藩、沈葆桢等寥寥数人,与左宗棠还算投缘外,其他达官显贵大都对左宗棠敬而远之。左宗棠狂傲不逊的背后,是极端的孤独。

然而,在遇到胡雪岩之后,左宗棠大为惊喜,深感吾道不孤,世间终有不图名利、只求为国尽忠的贤良之才。他多次和胡雪岩倾心长谈,如今行军在外,和他争吵多年的老朋友曾国藩不在身边,很多话对谁也不能说,但胡雪岩不过是个商人,毫无派系背景,因此说话也少了很多顾忌。胡雪岩天性机警,从左宗棠的满腹牢骚中,他懂得了很多官场与商场的不同之处,由此变得更加练达。

左宗棠把采购军粮的事宜,托付给了胡雪岩,胡雪岩则把粮草筹备与运输,托付给了漕帮的兄弟。举凡涉及赊购,都通过胡雪岩的阜康银号进行周转。阜康银号的总店设在杭州,为太平军所控制,但各地的分店依然正常运转。左宗棠平生傲上而不欺下,更深知漕帮必须妥善安抚,因此支付官银毫不吝惜。

几次生意做下来,胡雪岩和漕帮弟兄不但赚回了当初替王有龄置办粮米的本钱,而且得到了极高的利润。在“分肥”过程中,胡雪岩故意多给漕帮一些。这一切,左宗棠都看在眼里,暗叹胡雪岩实为一代贤商。漕帮众人对胡雪岩乃至朝廷,都更加感恩戴德,有时还能提供一些太平军的情报,通过胡雪岩转达给左宗棠。

左宗棠由此更加倚重胡雪岩,连一些军务大事也和胡雪岩相互商量。他当然很清楚胡雪岩不懂军事,但他深知胡雪岩足智多谋、精明干练,外行人“灵机一动”的点子,有时能为“内行人”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路。

当时,淮军总帅李鸿章大量购买洋枪洋炮,并雇用洋人镇压太平军。左宗棠起初对此颇为不满,深恐洋人借机干涉中国内政。但胡雪岩得知此事后,认为洋人的雇佣军只要在清朝将领的严格控制之下,就不会产生难以控制的后果,此外,洋枪洋炮确实具备冷兵器难以企及的杀伤力,为了富国强兵的长久之计,必须自主研发新式武器——而其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大量购买、引进洋枪洋炮。

胡雪岩就此向左宗棠直言,气的左宗棠当场将棋盘一脚踢翻。胡雪岩跪倒在地,但依然恳请左宗棠“再考虑考虑”。左宗棠黑着脸沉吟了许久,不得不承认胡雪岩的建议确实有道理。那一刻,胡雪岩暗自惊喜。而左宗棠也毫不记恨胡雪岩的“顶撞”,反而更加坚信他的忠诚。

此后,左宗棠购买洋枪洋炮的事宜,均由胡雪岩全权负责。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大,甚至开始和洋人的汇丰银行打交道,并几经周折,获得了数十万两白银的贷款……

1862年,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杭州城,而胡雪岩此时已成为这支大军的“后勤总管”。这一年,胡雪岩39岁,距王有龄之死,还不到一年。已然飞黄腾达的胡雪岩,在此后的二十年里,还将继续展开更加辉煌的财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