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154800000002

第2章 小本起家,以货殖为恒产

中国明清时期的商帮,以晋商和徽商为首,是当今史学界的共识。和以长途贩运起家,并以“北票号,南钱庄”闻名天下的晋商不同,徽商的创业,大多源于小本经营和几代人艰辛的财富积累。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翻山越岭,来到杭州,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到苏州……”这首数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当地民谣,道出了徽州人外出经商的无奈。

徽州自古土地贫瘠。近代的一些学者根据有关史料进行统计后发现,明清时期,即使在丰年,徽州全年的产粮,也只够当地人吃三四个月。为了生存,徽州人只得脱离农村,背井离乡外出经商。明清之际的大儒顾炎武说:“中家以下皆无田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由此可见,大多数徽商在经商之前,都处于“无田业”的贫困状态,没有较多的资本。

根据徽州婺源、休宁等地的县志记载,即使日后经商有成荣归故里,得以名列其间的“名商”,也大都出身贫寒,不得不从小本经营做起。

婺源人李士葆家贫离乡后,20岁来到芜湖,为当地的中产之家做佣工,收入甚微,直到年逾四旬,依然一贫如洗。后来,他向别人借了些钱,开始做小买卖,凭借一点一滴的积攒和一套把生意做活的本领,逐渐积累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晚年,他把上千两白银全部捐出,为家乡商人修建会馆,因此留名青史。

明朝成化、嘉靖年间的歙县人黄豹,自幼家贫,于是走出家乡做了货郎。他一度在湖广地区当小贩,不断积攒微薄的利润。多年之后,黄豹带着这笔钱来到千里之外的扬州,投资经营盐业,历经三年的惨淡经营,在当地盐市上成为规模较大的商户。黄豹死后,他的儿子黄子承父业,几十年后成为当地盐商中的头面人物,甚至多次为当地官府出谋划策,其建议多被采纳。

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商人是备受歧视的。即使出身草莽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明文规定:农民可以穿丝绸制成的衣服,但商人即使再富有,也只能穿布衣。清朝的雍正皇帝也曾说:“四民以士为长,农次之,工商其下。”

为此,其他如京郊和冀、鲁、豫等地的商人,大都“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即经商发财后回到家乡购买田产——务农是根本,经商只是万般贫困下迫不得已的权宜之策。

但很多徽商,即使经商有成,也没有回归土地经营,而是代代相传,将商号招牌不断做大,如王致和、胡庆余堂、胡玉美等流传到21世纪的徽商老字号,都在数百年来,历经了几代名商的苦心经营。

被封建社会视为“末业”的货殖(商业),改变了很多徽州人的命运,“以贾代耕”成为诸多徽商终其一生乃至累代相传的立身之本。乾隆年间,扬州徽商的办公聚会场所,被命名为“务本堂”。以“务本”、“敦本”命名的徽商寓所,在很多地方都屡见不鲜。可见,大多数徽商都抱定了以货殖为恒产的决心,侨居异地经商,也是一种安身立命的“本分”和“本业”。

一幅流传至今的徽商旧宅对联,可以作为其“务本”经商、以货殖为恒产的注脚:“读书好,行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