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妈妈的柴火灶
8139800000053

第53章 后记

本书出版之际,时逢我的母亲诞辰80周年。这一巧合,正好可以让我把本书作为有滋有味的礼物,献给我九泉之下的妈妈,让她也吃到一碗热乎乎的安慰。

在那些缺肉少油的日子里,在柴火灶上,母亲不仅用爱为我们一家人做出了一道道可口的饭菜,而且很快认清了阶级斗争新形势,迅速给我认了一个当杀猪匠的舅舅,在食品公司工作的姑爹以及当政府招待所所长的大姨伯。当充足的油水让我肥头大耳,充满前程似锦的面相,我得意的母亲逢人便说:你看我二毛从小都没脱过奶膘(白白胖胖)!

2010年夏天,《南都周刊》诗人总编陈朝华来北京找我“炒几个菜”上他们的专栏,于是我遵命系上围裙拿起了笔。在美女副主编李霞精心的打荷装盘下,一篇篇色、香、味、形、意俱全的文章,迅速得到广大“食客”的认可,连陈朝华总编十二岁的儿子也馋的看完这篇边等候着下篇。本书正是在这系列专栏文章中精选集结出版的。

这里我要感谢老朋友、著名主持人、美食专栏作家王小丫及诗兄、搜狐总编刘春在百忙之中为我做序;感谢兄台著名导演陈晓卿、著名作家野夫、王小山、孔二狗及著名音乐人李健、美食家小宽为本书真诚推荐。感谢紫图图书老总黄利、万夏为本书的策划、出版所做的贡献;特别感谢老哥们万夏亲自为本书设计和现场指导拍摄图片;感谢紫图图书编辑主任李媛媛及摄影师李景军对本书的精心编辑。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家乡酉阳会做菜的婆婆吕庭芳、姑姑牟忠玲、兄弟张昌、李权以及曾开着油罐车带我去湘西等地采菜的姑父冉启胜,是他(她)们让我找到了做菜的灵感;还要特别感谢家乡酉阳的兄弟伙肖洪远、周立萍、夏琳、姚华、晏天翼、刘文玉、石小刚、郭小燕等,没有他(她)们在上世纪80、90年代彼此“吃周六转转饭”时,折磨我不仅家家下厨(他(她)们打麻将)而且每家做出来的菜百分之七十不能重复,就没有我幸福美食的今天。

最后我要感谢张倩同学为本书的资料收集、打印、整理、编排等所做的无私贡献;感谢哥们诗人周墙、马松等在我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一直给我的真诚鼓励。

二毛

2012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