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组织工作感与悟
8137800000004

第4章

§§§第一节

夯实立部之本筑牢聚力之基 激活形象之源—— 浅谈组织部门如何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延展和深化。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理应率先垂范、走在前列,紧紧围绕锻一流队伍、建一流部门、创一流业绩的目标,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夯实立部之本、筑牢聚力之基、激活形象之源,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树立榜样、作出表率。

一、

夯实立部之本,努力锻造葆本色、长本事、守本分的一流组工干部队伍。

没有一流的组工干部队伍,组织部门建设就如无本之木、空中楼阁。组工干部队伍的素质强弱、能力高低,不仅决定着组织工作的水平,而且关系到组织部门建设的成效。要按照“葆本色、长本事、守本分”要求,不断提升组工干部内在素养。

葆本色,就是要党性坚强、政治过硬。广泛开展讲党性、讲信念活动,不断增强组工干部的大局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通过请领导干部作形势报告、先进模范人物讲典型事迹、老组工重温传统等方式,强化组工干部宗旨意识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深入开展向王彦生、尹中强和沈浩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和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的氛围。围绕“进组织部为了什么、到组织部干了什么、在组织部和人家比些什么”主题开展大讨论,引导组工干部主动找差距、定措施、明方向、促整改。充分利用周边红色资源,定期组织开展寻访式、激励式和体验式“三式”教育。

长本事,就是要业务精湛、能力过硬。着眼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加强学习型组织部门建设。以“一周一讲坛、一月一本书、一季一讲座、一年一考核”学习活动为平台,精选组织业务、科学发展、党性修养、前沿知识等专题,开展集中轮训、专题培训、交流研讨,让组工干部成为党务工作“政策通”、干部工作“活字典”和各项工作“多面手”。以“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为契机,开展服务“两区”、帮扶企业、共建社区、解难于民活动,不断提高组工干部服务大局、辨德识才、改革创新、操作落实、沟通协调等方面的素质能力。

守本分,就是要正派公道、作风过硬。带头践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求,细化组工干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标准,修订《组工干部公道正派行为准则》,引导组工干部慎权、慎独、慎微,自觉养成公道正派、大气谦和的良好品德。坚持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做到教育在先,注重预防,筑牢组工干部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组工干部“十严禁”纪律要求、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纪律规定,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教育组工干部坚持原则、严守底线、抵制诱惑,在工作、生活、社交中保持清廉形象。

二、

筑牢聚力之基,努力建设阳光型、和谐型、效能型的一流组织部门。

组织部门是党员干部人才的“家”,是凝心聚力之基。要按照开放、民主、和谐的要求,着力建设阳光型、和谐型、效能型的一流组织部门,让党员干部有想法愿意到组织部来倾诉,有困难愿意到组织部来寻求帮助,有问题愿意到组织部来反映,真正把组织部门建成温暖和谐的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

要树立民主开放的工作理念,建“阳光型”部门。主动打破封闭性,揭开“神秘”面纱,增加公开度、透明度。全面推进组织工作公开,坚持“能公开就公开”的原则,将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关心的事项,按照确定公开内容、审核把关、公布信息、收集意见、反馈办理结果等程序进行公开,畅通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了解组织工作的渠道。扩大组织工作对外宣传,建立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和网络评论员制度,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组织工作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赢得话语权。建立重大事项公告征询意见制度,凝聚党员干部智慧,使决策科学透明。

要坚持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建“效能型”部门。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落实化”要求,积极推行组织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把工作任务量化分解落实到股室和个人。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工作跟踪制、失职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努力养成务实高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建立业务工作、中心任务、信息调研、领导评议、形象测评“五位一体”百分制考核体系,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认真落实部风监督员和“开门评部”制度,通过调查问卷、民主测评、定期座谈等形式,找准组织工作在服务发展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党员群众等方面和组工干部在党性观念、道德品行、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民意调查结果为标尺,奖优罚劣,整改提高。

要强化服务为本的功能定位,建“和谐型”部门。一方面,发挥好党员服务中心、党建网站、“12371”党员专用咨询服务电话的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和人才的联系、管理和服务工作。坚持和完善组织部长接待日和谈心谈话制度,为干部化解疙瘩、解决难题、增强动力,让干部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另一方面,落实好“三个留人”要求,强化人文关怀,大力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机关氛围。建立定期交心谈心制度,使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互相信任不猜疑、支持不拆台、关心不冷落。完善组工干部生日慰问、伤病探望、家属团拜、健康检查等制度,定期开展军事拓展训练、义务劳动、才艺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使组工干部身心健康、内心和谐。关心组工干部成长进步,对“拿得出手”的干部,及时安置在更重要的岗位上锻炼,不断拓展干部职业发展空间。

三、

激活形象之源,努力创造有质量、有影响、有位置的一流组工业绩。

组织部门新形象,既要靠组工干部个体来树立,更要靠组工集体的一流业绩来彰显。新形势下党的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新任务、新问题。30年来组织工作发展的历程启示我们,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不能停步。我们要把改革创新作为组织工作的“生命线”,用创新打牢基础、抓实重点、唱响“品牌”,从而实现常规工作有质量、重点工作有影响、创新工作有位置的目标。

一要有过硬的创新能力。定期开展重点课题、调研文稿“会审、会诊”和创新研讨等活动,建立重点理论成果转化机制,切实提高组工干部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采取搭建网上交流平台、与兄弟县市对口交流、“走出去”考察等多种途径,引入先进理念,借鉴成功经验。同时,要求每个股室每年有一项创新举措或工作突破,每名组工干部抓好一项创新工作试点,鼓励组工干部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和胸襟,积极参与到组织工作的创新实践中。

二要有敏锐的创新眼光。把握创新方向、找准创新焦点,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要积极回应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大胆探索、攻坚克难。积极探索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新途径、新形式,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择优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要抓基层、打基础,抓当前、谋长远,增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拓宽干部“下”的渠道,畅通干部“上”的通道。着眼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组织活动、整合组织功能、健全组织体系的有效方式,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要有现代的创新方法。方法新则观念新、工作新、事业新。在继承组织工作好传统、好做法的同时,将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到组织工作中来,创新工作手段、创新活动载体、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渠道,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推进新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工作水平,适应组织工作新的需要。

四要有完善的创新机制。完善创新创优的源头发掘机制,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大力实施“金点子”工程。完善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按照“统一规划、项目运作、过程控制、跟踪管理”的思路,对组织工作的创新创优实行项目化运作、科学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完善激励保障和评估论证机制,建立组织工作创新奖励基金,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创新性、开拓性、实效性强的单位和个人,激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活力。

(本文在《吉安组织工作》2010年第4期上发表)

§§§第二节

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党员干部的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代表着党的作风。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抓住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中之重。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毋庸置疑,随着形势的发展,新的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生活的变革,带来了思想观念多元化,部分党员干部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不健康的思想作风亟待解决,笔者就此作了些思考。

一、当前少数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滑坡,党性修养不强。一些党员干部不注重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出现了思想滑坡、信念动摇的苗头,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出现偏差,官德修养不够。有的党员干部经受不住市场经济的冲击,丧失党性原则,淡忘为民宗旨,喜欢在权力上争大小,在利益上争得失;有的注重个人功利得失,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对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是当作一份责任、一种奉献,而是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二是进取意识淡化,攻坚破难不力。部分党员干部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思进取,缺乏激情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争先创优意识也不强,发展上没有新思路,因循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改革上没有新突破,怕惹矛盾、怕担风险;工作上没有新变化,无所用心,得过且过;落实上没有新举措,工作长期无起色,一潭死水。有的攻坚破难不力,碰到问题绕道走,遇到矛盾往上交,一些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也不报告,听之任之。部分党员干部工作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过于求稳怕乱,缺乏争创一流的决心和勇气。

三是工作作风飘浮,办事质量不高。有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落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有的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安排工作无计划,干到哪算哪,在工作中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安排部署多、检查督促少,工作缺乏韧劲、没有实效;有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追求短期效应,接受任务表态一个样,工作落实另一个样;有的干部缺乏忧患意识,盲目乐观,好大喜功,只报喜,不报忧。

四是“衙门习气”依然,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机关单位依然存在衙门习气,时而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困难充耳不闻、漠不关心,对群众的诉求听之任之、爱理不理,对群众的呼声敷衍塞责、推诿逃避。有的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特权思想严重,民主意识不强,习惯于“一言堂”和独断专行,听不进副职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只图部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出现了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不良现象;有的干部办事不讲程序,不按规矩,随心所欲;有的干部面对群众,什么话都敢讲,什么态都敢表,但一遇到问题就躲,遇到矛盾就推,以致失信于民。

五是贪图安逸享受,学习风气不浓。有些干部学习意识不强,甚至对机关正常的理论学习不重视,总以各种借口不参加学习;有的干部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上班随意、外出随便、下班随时,部分基层干部“走读”成风,一些基层站所更是“两不管”,县直主管部门管不到,乡镇党委管不着;有的干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票;在赌桌上时间长,在书桌上时间短;有的干部抵挡不住享乐主义的侵蚀,生活上讲排场、比阔气,讲享受、比派头,穿用要名牌,吃住讲档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当前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从环境因素来看,主要是社会生活变革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干部的思想作风是受主客观环境影响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所处的外在环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复杂得多,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复杂的变化。另外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功利性等特点,对人们的思想造成消极影响,诱发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产生物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