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8133200000038

第38章 “双城记”(上)(3)

14日,应许钦文之邀,鲁迅先生、广平、川岛等人同往三义楼午餐。席间,广平问郑奠教授:杭州有一首壁诗,我念出来,请老师评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郑奠说:这是林升写在一家杭州旅店墙上的诗,当时南宋统治集团被金兵赶到江南,在杭州临安立都。他们忘掉国难,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壁诗勇敢地讽刺南宋统治者这种腐朽生活。四句诗采用写景、写情的交错手法,表达了作者沉痛悲愤的心情。15日,鲁迅先生邀请介石、川岛、钦文、小燕、星微等人在楼外楼午餐。鲁迅先生高兴地对大家说:五十多天前,我和广平结婚了。今天请大家吃饭,虽非喜酒,但也包含了这层意思。大家热烈鼓掌,郑奠站起来说:我代表大家向鲁迅先生和广平祝贺,祝你们永远幸福,早得贵子!饭后大家一起去虎跑泉。广平感到很新鲜,问这问那,忽然好像想起什么说:美术大师李叔同先生是在这里出家的吗?家父告诉她:听说,是这样。我们浙大的丰子恺教授是他的得意门生,曾多次到虎跑恳切请求老师还俗,可是,李叔同先生决断地说:“出家容易,回家难。我已落发,回不了家。”边说边流泪,直至泣不成声。看来,他出家是痛苦的。还说最对不起的人是日本夫人。这些传言没有考证,所以,只能局限于小范围内谈谈,不能书传。许广平不断点头,鲁迅先生也听得出神。大家的心情也很沉重。为了让大家玩得高兴一点,钦文问广平:虎跑泉的水有满头,不外溢,何故?广平答道,矿物质多,对吗?川岛说:对的。钦文当老师吃瘪了。

家父告诉我:16日,因学校召开科系主任会议,他没有陪鲁迅先生游杭州。17日晨,鲁迅先生和广平回上海,大家托许钦文送行。告别时,许钦文代表大家祝鲁迅先生和广平一路顺风。

2004年5月

从上文对鲁迅此次去杭州的回忆看,至少这一次鲁迅对杭州还是有很好印象的,这既体现在他对杭州的风景之美的赞美与欣赏(特别是虎跑之游)上,也体现在他对杭州的美食、文化(逛西泠印社、抱经堂书店)、特长等方面的赞美上。自然,这和是蜜月之游心情愉快有关,无论怎样,鲁迅以这种方式宣告了和许广平的结合,迈出了人生路上的关键一步,当然值得纪念。

西湖最惹文人恋

不过,浙籍文人群体中除鲁迅以外很少有人会不喜爱西湖,尽管具体评价不同,但都不吝赞美之辞。出生在钱塘江上游的郁达夫对西湖更是怜爱有加,只因为他在杭州度过了他的青春时代。

郁达夫的故乡是富阳,以富春江而著名。郁达夫曾自述对故乡的记忆:“不晓得是在哪一本俄国作家的作品里,曾经看到过一段写一个小村落的文字,他说:‘譬如有许多纸折起来的房子,摆在一段高的地方,被大风一吹,这些房子就歪歪斜斜地飞落到了谷里,紧挤在一道了。’前面有一条富春江,东西北的三面尽是些小山包住的富阳县城,也的确可以借这一段文字来形容。”郁达夫著,曾华鹏编:《郁达夫自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为了求知,郁达夫和那个时代的很多青年一样必须离开故乡。1910年,郁达夫考入杭州府中学堂,据他说杭州府中是当时中学堂中最难考的一个。在等待发榜之前,初来杭州的郁达夫自然“落得去游游山玩玩水”,也就在那个时候,西湖给他留下了“消魂之窟”的大好印象。以至于三十年后,他回忆起杭州的景物频频感叹,“觉得旧日的杭州,实在比现在,还要可爱得多”。

对于杭州,郁达夫也有他独到的见解:“我的来住杭州,本不是想上西湖来寻梦,更不是想弯强弩来射潮;不过妻杭人也,雅擅杭音,父祖富春产也。”如此一来,杭州成了郁达夫的第二故乡。在他的集子里有《杭州》《远一程,再远一程》《孤独者》《还乡记》《还乡后记》《说杭州人》和《移家琐记》等大量杭州题材的佳作,从中可以看出郁达夫对杭州对西湖的无限热爱:“我以为世界上更没有一处比西湖再美丽,再沉静,再可爱的地方。”而且,郁达夫最爱秋后的西湖:环抱在湖西一带的青山,木叶稍稍染一点黄色,看过去仿佛是嫩草的初生。夏季的雨期过后,秋天百日,大抵是晴天多,雨天少。万里的长空,一碧到底,早晨也许在东方有几缕朝霞,晚上在四周或许上一圈红晕,但是皎洁的日中,与深沉的半夜,总是青天浑同碧海,教人举头越看越感到幽深。这中间若再添上几声络纬的微吟和蟋蟀的低唱,以及山间报时刻的鸡鸣与湖中代步行的棹响,那湖上的清秋静境,就可以使你感味到点滴都无余滓的地步。恐怕西湖之秋,也只有在郁达夫的笔下才能如此娇媚而有灵韵。沐浴在秋日的夕阳中,坐在临水的阁楼上,望望湖水,喝喝清茶,抽几口烟,喝几壶酒,怕就是人生的极致了吧。

1933年至1937年,郁达夫一直留住在杭州,既为逃避政治迫害也为养家糊口。郁达夫初到杭州,寓居在大学路场官弄六十三号一幢朝西的中式楼房里,离西湖实在不远,也使得他有更多的诗文情怀奉献给西湖。郁达夫善于写小说,然而也以散文见长,在他笔下杭州的青山、秀水与人群都值得细细品嚼。郁达夫向喜独处,吴山最是他喜爱之地。“一到顶上,掉头四顾,却可以看得见沧海的日出,钱塘江江上的帆行,西兴的烟树,城里的人家;西湖只像一面圆镜,到城隍山上去俯看下来,却不见得有趣,不见得娇美了。”同上,第4页。西湖遇上吴山,在郁达夫看来便也黯然失色了。郁达夫对于吴山如此钟情,恐怕还在于吴山颇为僻静,与他习惯孤独的性情相合吧:自迁到杭州来后,这城隍山的一角,仿佛是变了我的野外的情人,凡遇到胸怀悒郁,工作倦颓,或风雨晦暝,气候不正的时候,只消上山去走它半天,喝一碗茶两杯酒,坐两三个钟头,就可以恢复元气,爽飒地回来,好像是洗了一个澡。……此外凡遇节期,以及稍稍闲空的当儿,就是心里没有什么烦闷,也会独自一个踱上山去,痴坐它半天。(《城里的吴山》)同上,第4页。

郁达夫属于不爱热闹之人,因为独自想要僻静,“连元旦应该去拜年的几家亲戚人家都懒得去”,自然这幽幽空山是他独爱之地。平日里,城隍山算是走得顶多的石山了,然而杭州石山众多,玉皇山、花坞、皋亭山(半山)也都是他经常踏青的地方。一次晴秋的午后,郁达夫与友人上山吃茶,一边谈着一边走着,竟觉着四周的山和脚下的水“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飒爽的清气”,走到山间停步歇脚吃茶时,这山中的清气浑然与他融为一体:大约是山中的清气,和十几里路的步行的结果罢,那一碗看起来似鼻涕,吃起来似泥沙的藕粉,竟使我们嚼出了一种意外的鲜味。等那壶龙井芽茶,冲得已无茶味,而我身边带着的一封绞盘牌也只剩了两枝的时节,觉得今天是行得特别快的那轮秋日,早就在西面的峰旁躲去了。谷里虽掩下了一天阴影,而对面东首的山头,还映得金黄浅碧,似乎是山灵在预备去赴夜宴而铺陈着浓妆的样子。

曾被郁达夫喻为“素朴天真,沉静幽娴的少女”的花坞也需值得一提。花坞在西溪,尽管“幽深清绝”,却也因道路坎坷、过于偏僻而少有人去探访,唯独郁达夫喜爱这花坞:花坞的好处,是在它的三面环山,一谷直下的地理位置,石人坞不及它的深,龙归坞没有它的秀。而竹木萧疏,清溪蜿绕,庵堂错落,尼媪翩翩,更是花坞独有的迷人风韵。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浔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坞,更像碧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花坞》)同上,第17页。

清代诗人吴本泰曾隐居杭州西溪,有花坞词一首《菩萨蛮?花坞》:“停舟蹑磴寻花坞,娟娟戏蝶迎人舞。花艳却深藏,千松与万篁。蜂窠禅舍密,咫尺遥相隔。才见几枝花,林钟催暮霞。”郁达夫笔下的花坞更似一处世外桃源,虽清隽幽绝却是意蕴绵长,淡雅淳美。

在郁达夫的散文、小说和日记中,不仅处处可见对杭州风景的赞美,也可明显看出自然风景对于他创作过程以及创作心理的深刻而微妙的影响:秋后的西湖,自中秋节起,到十月朝的前后,有时候也竟可以一直延长到阴历十一月的初头,我以为世界上更没有一处比西湖再美丽,再沉静,再可爱的地方。(《里西湖的一角落》)

前月二十八日,早晨和映霞坐车来杭,半为养病,半为逃命,到今朝已经有五天了。梦里的光阴,过去得真快。日日和映霞痴坐在洞房,晚上出去走走,每日服药一帖,天气也好,饮食也好,世事全丢在脑后,这几天的生活,总算是安乐极了。(1927年6月1日日记)

午后天略放晴,有孙氏夫人来访,三点后和王母、映霞及保童等出游西湖。先至三潭印月,后过西泠印社平湖秋月。天上淡云微雨,时弄游人。傍晚归来,看见东北半天晴色。淡似虾背明蓝,保俶塔直立在这明蓝的画里,美不可以言喻,至湖滨后,雇车到金刚寺巷,已经是野寺钟声齐动的时候了。(1927年6月18日日记)

午前,收拾在杭州所买书籍,装满两筠篮,还觉搁不起,大约共计买书数十元,因为是中国书,所以有如此之多。

访前在北京时所授徒,伊等已在杭州抢得一个地位了,谈了半天,自伤老大。

天气很好,热而不闷。且时有和煦之风吹来。午饭时饮酒一壶,饭后洗澡睡午觉,五点钟醒。仰视青天,颇有天下虽大,我欲何之之感。在杭州住将一月,明日早车即去禾,大约在嘉兴游鸳湖一周,将附夜车到上海,客杭日记一卷,尽于今日。(1927年6月24日日记)

至于下面郁达夫这篇短文,更值得研究作家创作心理者特别关注:寂寞的春朝大约是年龄大了一点的缘故吧,近来简直不想行动,只爱在南窗下坐着晒晒太阳,看看旧籍,吃点容易消化的点心。今年春暖,不到废历的正月,梅花早已开谢,盆里的水仙花,也已经香到了十分之八了。因为自家想避静,连元旦应该去拜年的几家亲戚人家都懒得去。饭后瞌睡一醒,自然只好翻翻书架,检出几本正当一点的书来阅读。顺手一抽,却抽着了一部退补斋刻的陈龙川的文集。一册一册的翻阅下去,觉得中国的现状,同南宋当时,实在还是一样。外患的叠来,朝廷的蒙昧,百姓的无智,志士的悲,在这中华民国的二十四年,和孝宗的乾道淳熙,的确也没有什么绝大的差别。从前有人吊岳飞说:“怜他绝代英雄将,争不迟生付孝宗!”但是陈同甫的《中兴五论》,上孝宗皇帝的《三书》,毕竟又有点什么影响?

读读古书,比比现代,在我原是消磨春昼的最上法门。但是且读且想,想到了后来,自家对自家,也觉得起了反感。在这样好的春日,又当这样有为的壮年,我难道也只能同陈龙川一样,做点悲歌慷慨的空文,就算了结了么?但是一上书不报,再上,三上书也不报的时候,究竟一条独本,也支不起大厦来的。为免去精神的浪费,为避掉亲友的来扰,我还是拖着双脚,走上城隍山去看热闹去。

自从迁到杭州来后,这城隍山真对我发生了绝大的威力。心中不快的时候,闲散无聊的时候,大家热闹的时候,风雨晦冥的时候,我的唯一的逃避之所就是这一堆看去也并不高大的石山。去年旧历的元旦,我是上此地来过的;今年虽则年岁很荒,国事更坏,但山上的香烟热闹,绿女红男,还是同去年一样。对花溅泪,怕要惹得旁人说煞风景,不得已我只好于背着手走下山来的途中,哼它两句旧诗:大地春风十万家,偏安原不损繁华。

输降表已传关外,册帝文应出海涯。

北阙三书终失策,暮年一第亦微瑕。

千秋论定陈同甫,气壮词雄节较差。

走到了寓所,连题目都想好了,是《乙亥元日,读陈龙川集,有感时事》选自郁达夫:《闲书》,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

1935年2月4日

之所以说此文值得研究文人创作心理过程者给予格外的关注,是因为它把文人与自然风景之间那种俨然心心相印、“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关系和整个过程描述得十分细致。综上所述,可以说郁达夫是最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的文人之一,也正是在这一点上,郁达夫身上似乎较之鲁迅有更多陶渊明式的“隐士”之风。

而且,郁达夫对于自然之美与文人创作和传播的关系,也有极为透彻的理解,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是下面这首小诗: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

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