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8133200000032

第32章 “一刹那中”显现之静安一生(3)

这些叙述都反映出王国维对西医的信任。而在民国初年,西医属于刚引进之技术,并没有在社会上被普遍接受。但王国维与家人患病一般都请西医治疗,这点倒是可以看出王国维是个十分“西化”的学者,思维亦不僵化刻板。

王国维生性敏感,所以家人患病,也给他平添很多烦恼。1917年末王夫人因产子后身体过劳而患下牙痛病,就令王国维很长时间心神不宁:内人产后一月,患牙痛,服熟地、石膏过多(维初知服一、二剂,后乃知服石膏至百数十剂)。后则牙痛牵连头部,面部颇似神经痛。林洞省以为血浊,服其药,亦无甚效。近又屡发,服洋参,颇有效,发时身冷,且有时头与唇部麻木,觉头大唇厚,恐是神经痛,愈时则起居如常。(1917年12月21日)

内人之头牙痛,据医生林洞省云系有数虫齿为祟,一切神经及温度变化悉由此起,须俟不痛后拔去病齿可以无事。其言有理,尚非神经痛,此殊可喜也。(1917年12月25日)以上皆引自《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

此次王夫人之头牙痛持续将近三个月,因涉及神经,罗振玉回函建议务须谨慎,尽可能不要拔牙。此后罗氏详问过日本的木村医生,木村意为三叉神经痛。此时的王国维本就身心俱惫,不料其夫人之牙痛病竟又牵连出他的胃病:前因家人多病不发,近又小发,每晚恶寒,确系由牙痛兼触胃病而然。前此虽有似神经之处,如头部上唇有时麻木,然其痛本右鄂上齿引起,渐牵动耳际上及头部,而发时肩颈二部大血管均不适,可证是充血而非神经矣。(1918年1月11日)

嫂夫人复诊,非肺炎,家人欢慰,但果系神经衰弱与偻麻窒斯二病,则毫无关系于性命,真善于浴温泉处暖地,否则须久延时局。……神经衰弱病以静养为宜,弟意此病殆得于诸郎之病时,卒然得之,似不难速愈(痛风春和自愈),请放心为荷。(1918年1月26日)

内人之疾承府上垂念,甚感。现服佐佐木药已十日,小寒已不复作,身体疼痛亦愈,胃亦渐佳,不久当可全愈,尚拟往复一次。此病殆为痛风为主,而身体因之衰弱,主病既去,恢复自易矣。(1918年1月28日)以上皆引自《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

此间两位一流大学者的书信往来,竟然大多围绕着王夫人之病!只因平日家里很多琐细家务都由王夫人掌管,而王夫人刚产一子又需要哺乳照顾,哺乳之事“医生本谓不宜,而乳汁亦自缺乏之至”,所以只得让冯友之妻替代,再加上此段时间几个孩子均患病发热,家中琐细事务都得由王国维一人照应,治学之事只得搁置一边,也难怪他会感叹“无一事可作,至为闷损”“百事俱废”!

徘徊于学术与世俗之间

先看一个细节:王国维赴颐和园自沉的那天,向同事借了五元纸币以备坐车之用,可见平日里他要么没有带钱的习惯,要么那时的王国维经济拮据。关于学术与世俗的关系问题,其实早在《文学小言》中王国维已经意识到文学功利性的一面,并认为“餔餟的文学,绝非文学也”。然而,事实上特别是在中年以后,他在看到社会发展大趋势时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在日本治学四年回国后,王国维曾致函罗振玉抒发生存之感慨:吾辈此数年中作理想上之生活,一入社会便到处扞格,然如某君亦社会中所仅见者,其学校亦奇甚,且所延教习月脩三十五元以下,又须住堂食素,人苟在下中以上,谁肯应之!其程度亦可知矣。

此时王国维已是四十不惑之年,正在打理迁屋之事,更要为儿子做读书等打算:“小儿等读书拟令入青年会,学费每年六十余元,午膳三元,若住堂则年需一百六七十元。”同上,第53页。可以说王氏尽管很想潜心治学,却实在无法摆脱家务繁琐之事。然而,王国维终究一介书生,成不了像罗振玉那样精明的儒商。1916年从日本回国的王国维看着周围朋友一个个都下了海,便也有了投资的念头。他在8月10日致罗振玉的信中说道:维之商务股单已售出,并今年利,约近成数。本拟暂存银行,而出入均须改算银数,吃亏殊甚,因思购书画数件,以作将来预备,而苦于眼力,未敢出手。……此款公如有用处,则可行暂用,如将来尊驾抵沪则为代购书画,此校自购为稳当也。

信中所及之“商务股单”在1917年末也曾被提及(1917年12月25日,王国维致函罗氏言及乙老开年要嫁一侄女,欲将商务股单出售,“得此款,足以过去矣”),可见王氏曾将买股票作为一种投资。且宁愿经商也不愿“暂存银行”,说明王氏也不无经济头脑,只是欠缺经商之“眼力”。而王国维拟以此款做书画交易,应当是长期帮忙罗氏投资之后而有的打算。之后,罗振玉回函为王氏分析投资之道,信中是这样说的:公商务股票已售出,甚善,欲以此资购书画,为异日之地,亦至善。……弟意购书画,须购有价值之品(比弟数十年来之经验),其廉者终不可期,其精善若培老之唐卷,亦十年间不可遇一二者耳。……佳品往往不忍售,此亦吾人一痴性,愿公暂捐此意,展转营运二三次后,即可以所赢之款充营运之用,其本金可收回,以后再有佳品,可以酌留以自娱矣。……缘以购画为后备,不能急切,俟用时方谋售也。

在此信中罗氏将经营之道告知王氏,可以说是王氏从商经营之指导者。也正是这段时间,王国维自言“近成绩不佳”,想必是心思被日常世俗之事物扰乱之故。期间(1916年9月16日),王国维致函罗振玉,信中作有一诗耐人寻味,诗如下:八月炎蒸三伏雨,今年颠倒作寒温。

人喧小港潮平岸,灯暗幽坊月到门。

迥野蟪蛄多切响,高楼腐草有游魂。

眼前凡楚存亡意,待与蒙庄子细论。此诗传至罗振玉手中,罗氏回信言:“‘蟪蛄腐草’句,读之且哭且叹。”尽管王国维在回信中谈到此诗有感政界之意,但是无论如何也排斥不去他胸中的无奈和感伤!这无奈中大概正有世俗与理想二者矛盾之感慨!

王国维的日常生活大多依靠罗振玉的资助,甚至除购置书画等事务外,一些赚钱的文字工作都得之于罗振玉的帮助。10月1日,关于其生活费用的问题,罗振玉即致函王国维:公之生活费,请不必虑及,弟昨函询公在沪用费者,即为此也。以后用度,以今年为比例,则千八百元足也,此款在书画盈余内,足可得之。……公在沪,以长年之日力,研究所愿修之学术,弟之所甚望也。罗振玉远在日本,且年岁已大,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愈来愈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日,在信中感叹:“弟三十年以前,日日在病中,然未尝一日辍业,今小病即废读,吾哀叹也。”因此,罗振玉将很大的希望都寄托在王国维身上,十分赏识和器重王国维。罗振玉曾经坦言:“有书言沪上无可共语,精神亦不能服,此言诚然。弟一年以来,亦同此苦。所谓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者,此亦安可长久如是哉!故深盼公能来此,为白头之邻,二千之岁费,甚易致也。”罗氏为王氏生计悉心谋虑,王国维自然十分感激。10月3日王国维在回函中如此写道:前后二函,承询沪上用费,并代筹明年之计,此非言语所能谢。今年用费,虽不必定及所入之数,然以有此馆之故,故恐亦适如其数。盖食住零用等项目虽不过百元左右,而不虞之费与衣服器用亦颇不赀,故上半年仅余百元,至付下半年学费而尽。又以外甥赴美留学,助费六十元,故下半年如有所余,亦只得明春学费。全年购书亦无多,只四五十元而已。明年若无馆,自可稍省,学费如不增加,大约千五百元已足。

罗继祖在此信最后按:“公(即罗振玉)为王先生筹全家生计,为人谋可谓忠矣,王先生感谢不遑。后得解决,故公谋未用。”此时罗振玉依旧在日本治学,多次致函并邀请王国维来日本做“寓公”。王国维当然愿意,但是如果要举家漂洋过海迁至日本恐怕有难度,因此,他在10月14日回信中与罗振玉商量将来之长计:公函中言再往东作寓公之说,维所极愿。若全眷浮海,恐不能行。现维拟二种办法,一归海宁,一仍住上海。若归海宁,则以大儿入青年会寄宿舍,年费二百余元,次儿或送嘉兴,则所费不多。若全家用度则月五六十元,岁费约千元左右,比之寓沪可省三分之一。维则每年往东一次,与公同行,暂则住一月,久则数月亦可,每年研究均以家所有书为根本,而至东则参考诸书以成之,此最为妥办法。若寓沪则所需较多,一年或需两度赴东,而所驻之期均不能过久,好在今年决不能作归计,尚可从容定计也。

是回海宁老家还是仍住上海,对于王国维这样的大学者原本不该是问题,但是经济上的窘迫使得王国维不能不慎重。若是不必整日为支持家庭担忧,无需因油盐酱醋而心乱,王国维应能在学术上更有成就。学者与普通人一样,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现代性比较发达的国家,日常交往关系日益被经济关系、金钱关系所渗透;在前现代国家,日常交往关系主要被等级关系、权利关系所支配。”可以说在王国维的时代,经济关系或是金钱关系已逐渐渗透进人际交往之中。王国维的生活圈子并不狭窄,应该说交往圈中大致为上层文人和社会名流。王氏早年被介绍进入《时务报》馆,后在“哈园”任教多年,之后接受北京大学邀请担任“通讯导师”,最后又被清华研究院聘任为导师,如此受人瞩目的地位该是令人羡慕的。与王氏所交往的都是蔡元培、胡适、陈独秀等在当时极为有名的人物,经济上与之往来的如蒋榖孙、罗振玉、哈同夫妇等人也都是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物。然而如此“显赫”的交际圈中,唯独王国维既没有参与政界的权利欲求,经济状况也只能算是温饱小康而已,两面皆不适的境遇令王国维陷入了困境。

且看王国维1918年2月8日致罗振玉信中的一声感慨:“此二月仅校得《方言》一书,他无可数。”王氏心绪低迷以至对此间治学成绩自觉不满,再者“今年杂志停办,转觉空无所事”,而家人患病、物价昂贵等内容逐渐占据其书信的大部分篇幅。在2月5日致函罗振玉信中他就曾这样发牢骚道:近来物价日贵,人口益增,去岁所入仅能勉敷所出,而冬间因内人等患病,将前年预备之不动费,尽行用罄,今月遂有不能不借债。

物价之贵是在书信往来中王国维时常提及的,在3月14日致函罗振玉信中他又说:“此间米价已每日八元有半,若更遇战局,又入粮食同盟,则不知贵至何底。”到1920年6月,米价更是愈涨愈烈,“南方米贵至每石十元,想北方早在十元以外”。这几年,王国维频频致函罗振玉“诉苦”:“今年在此,亦不甚外出,用钱至慎。”同上。这“用钱”二字竟出自对中国文化有大贡献的王国维之口,不禁让人痛惜!好在深切惦记王国维的罗振玉,在接到手书之后立马回函慰问他:公在沪所入不敷,甚以为念。此间帐上尚存一千五百余元东币,寄沪用甚不合算,然较生利为便宜,前席款中除付陈清泉八百五十元外,尚存三千一百五十元,公如需用,祈在此内动用为荷,弟赴沪再携补苴。此刻该款无用也(乃拟携北振用)。1920年1月23日,44岁的王国维给长子潜明去了一封家信,信中道及家庭经济情况:家中用度本可稍省,而汝三弟赴镇治装等共六十余元,又高明衣服亦须略须预备,故此数月用度仍多。幸浙江通志局送八十元,故得还汝岳五十元,已交季英矣。年底略可敷衍,然须透用正月中薪数十元耳。

此时王家已是将近十口人之大户,所有开支还是只靠王国维一人支持。1920年,王国维已经在“哈园”担任编辑许久,月薪为150元,之后转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收入当会增加,但是家中“数月用度仍多”,不仅积蓄全无,甚至过年也只能提前预支“敷衍”过去。

好在不久之后,王国维要奉溥仪之“旨”上京,这对于“忠清”的王国维来说,实在是一个好消息,试想清朝遗老能够奉“旨”入朝且充任“南书房行走”,荣耀之感无可言语。并且令王氏欣喜的是,溥仪还能按月分发王国维“五品俸”,如此王国维的俸禄已经不低于后来任清华研究院导师的“月薪四百元”了。只是入朝充任文职之后,王国维将大部分精力转向“宫内”,而治学方面则相对欠缺。1923年7月29日在信中他也略带抱怨地自言:“现定每六日入内一次,他无所事,故往往有三日不出者,然却不见有甚成绩也。”在此之前,他也曾在致唐兰的信中流露一丝不快:“弟北上在下月上旬,现在书籍行装尚未整理,应酬尤为频繁,不敢有劳玉趾,因恐无畅谈学问之暇也。”尽管学术事务暂时耽搁,但实际上王国维还是乐此不疲,那是出于他对于清朝的一份忠诚。中国之文人大多以“为君师”而自得,王国维也逃不脱这般命运,因此他不仅郑重其事地为上京“接旨”“入值”忙碌,甚至因为进京“衣冠必须备冬日,(入)值须貂服”而张罗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