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8124100000044

第44章 网络比毒品更可怕吗

网络成瘾症在如今是人尽皆知的话题,但在早期,研究大多集中在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心理危险因素、症状管理和治愈后。网络成瘾在美国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而在亚洲,尤其是我国和韩国,媒体报道认为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问题。

而在治疗方面,哈佛医学院附属McLean医院率先成立了专门针对网络成瘾的治疗中心,并引领了一系列医院跟进与关注这一现代化与信息化带来的问题。

2012年7月20号凌晨,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世纪16”电影院放映厅的观众们正在等待《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首映式,突然,一位名叫霍姆斯的美国学生全副武装地站在台上,手握机枪对着观众们扫射,最终造成了12死58伤的惨剧。

对于霍姆斯的作案动机,警方并没有做出明确声明。但犯罪心理学家们指出,霍姆斯可能患有网络依赖症,他长期沉浸在一些大型网络游戏中,这导致了他具有高度的自闭和妄想倾向,并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仇视。

我们都知道,海洛因作为一种毒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现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专家学者将电子游戏、网络色情和暴力等不良内容称为“网络海洛因”。实际上,通过类似霍姆斯这样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同毒品成瘾相比,网络成瘾带来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IAD),又叫做网络依赖症或病态计算机使用症,泛指各种对计算机的过度使用,以致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

网络成瘾症最初是由高登柏格在1995年提出的一种精神错乱症,他以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病态赌博的定义来比照,确定了网络成瘾症的概念和理论。但目前为止,网络成瘾症并没有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然存在争议。但不管怎样,随着新闻媒体有关其网络成瘾症负面影响的报道的增多,网络成瘾症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现如今,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沉迷于网络的人也与日俱增。《渥太华太阳报》曾经引述一份在1996年发表的英国研究报告《精神治疗的进展》,指称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士有过度上网的行为。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这种现象尤其明显,为数不少的未成年人成了上网成瘾者。韩国首尔的儿童精神病专家、汉阳大学医院精神科教授安东贤对韩国的网络成瘾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这项由政府资助、为期三年的调查中,未成年人中有约30%(即240万人)很可能会成为网络成瘾者。为此,有关当局为这些青少年设立了复康中心,希望他们能够从沉溺上网中恢复过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6月的数据,中国有1.23亿人上过网,其中14.9%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还有学者指出10.6%的中国学生有互联网成瘾现象。在中国台湾,研究者周和萧报告说,台湾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9%。

那么,专家们是如何诊断网络成瘾症的呢?

起初,高登伯格制定了判断网络成瘾症的标准,他的评估标准有9项。

(1)每月上网超过144小时,也就是一天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上网冲动。

(4)不敢和亲友说明上网的时间。

(5)可能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6)上网比自己预期的时间还久。

(7)花许多钱更新网络设备或用于上网。

(8)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满足。

(9)上网是为逃避现实、解除焦虑。

在这套标准中,只要符合5项以上,就说明已经上网成瘾。

另一位网络成瘾症领域的专家金柏莉·杨编制了网络成瘾症的诊断问卷,被测试者要求对问卷上的问题做出“是”或者“否”的回答,答一个“是”得1分,最后得分5分以上者(包括5分)确认为上网成瘾。问卷的问题如下。

(1)你是否觉得对互联网着迷(也就是说,想着先前的上网活动或者期待着下一次的上网时间)?

(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或者很容易动怒?

(5)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的手段?

(6)你是否对家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某项工作或朋友关系?

(8)你实际上网的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对网络成瘾症的争议

前面已经提到,其实网络成瘾的概念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

有些反对者认为,“成瘾”一词专指个体对某种药物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比如吸毒等,而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这种化学依赖。也有人认为,网络成瘾被心理学家们过于夸大了,心理学家们只把人们在网络上花很多时间看做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看电视和工作上也花很多时间,并因此忽略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成瘾。

精神病学家伊凡·戈德堡认为,网络成瘾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瘾。成瘾定义过于空泛而令每种补偿行为都能被称为上瘾。例如,某人长时间地与朋友用电话交谈,以宣泄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说成“电话上瘾”,同理,喜欢上网其实跟渴望与朋友交流无异。

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及人机互动系教授莎拉·基斯勒教授认为:所谓网络成瘾症,只不过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潮流病。在她看来,电视成瘾症比这更严重。她正在进行一项有关互联网成瘾者的研究。在研究里,她发现在一年之后,大多数使用者都把他们花在上网的时间大幅减少,这显示了网络成瘾者是能够自我改正的,这是他与心理疾病不同的地方。这些自我改正的策略包括:安装内容过滤软件、调整上网内容、减少上网时间等。

此外,有人认为,许多患者过度或不适当地使用网络,只是他们抑郁、焦虑、冲动的表现。就像进食成瘾症一样,患者暴饮暴食只是抑郁、焦虑等的体现方式,而非是真正的进食成瘾。

还有人指出,部分与网络有关的行为如沉迷网络购物、线上游戏和色情视频等是病态行为,但这并不能说网络本身就会令人上瘾。像电子邮件、聊天、浏览信息这样的行为和病态赌博有很大的差异。这些行为有利于个体的生存,而沉迷赌博被视为对个体毫无贡献的行为。另外,对于有些人来说,网络也是另一种工作形式,他们需要长期使用网络,从这点上看不使用网络反而是病态。

不过,尽管学术界对网络成瘾症是否是心理疾病存在诸多争议,但大家在一点上达到了共识: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这一行为已经存在,并严重影响到网民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摆脱网络成瘾症

下面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网络成瘾者摆脱网络成瘾症。

(1)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正确利用互联网

第一,上网要有目的。上网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浏览信息,避免漫无目的地上网。第二,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每天的上网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连续操作一小时后休息半小时左右。必要时可以设定强制关机时间,准时下网。

(2)多发展自己其他的兴趣爱好

对于利用网络来休闲的人来说,我们应尽量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以此取代网络的诱惑。例如,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可以通过打球、跑步等方法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3)形成面对网络的成熟心态

治标要治本,拥有正确的心态才是最有效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有关,一定的人格倾向使个体易于成瘾,网络只是造成成瘾的外界刺激之一。因此,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学会合理宣泄,正确面对挫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不会一味地躲在虚拟世界中逃避失败与挫折。

(4)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若发现自己网络成瘾,难以自控,应该及时寻求专家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与治疗,一方面,成瘾者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增强积极性,树立治愈的信心;另一方面,通过专家的介绍,成瘾者也能正确认识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从而树立面对网络的良好态度。